图书介绍
宗教与文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海德,张禹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47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宗教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宗教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1
前言 1
第一编 宗教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3
第一章 宗教的内在性格特征与宗教的社会作用 3
第二章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13
第三章 宗教与现代化问题探索 20
第四章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 26
第五章 宗教思维方式探索 33
第六章 现代普世伦理吁求与多元宗教对话 40
第七章 宗教理论与人天观 46
第八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文化的主要特征 53
第二编 道教与中国文化 63
第九章 道家、道教与道学 63
第十章 道教与宋代理学 75
第十一章 唐代道教文化的主要特征 81
第十二章 道教重玄学研究(上)——任真子李荣及其《老子注》研究 88
第十三章 道教重玄学研究(下)——西华法师成玄英及其重玄思想 108
第十四章 道教“三清”信仰的宗教内涵及其历史衍变 120
第十五章 伦敦不列颠博物院藏李荣《老子注》写卷研究 132
第十六章 汉宋巴蜀道家思想介述 143
第十七章 道教内丹学的五大宗派 157
第十八章 道教南北宗内丹学研究 162
第十九章 钟吕内丹术理论中的养生思想 167
第二十章 荣格对道教内丹学的心理学阐释 186
第三编 儒教与中国文化 195
第二十一章 从“以德配天”到“帝王盗天”——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演变 195
第二十二章 从“神本”到“君本”——试析中国古代“人文”的渊源流变及其本质 205
第二十三章 从汉礼的三次兴作看两汉国家宗教的重建 214
第二十四章 《白虎通义》的神学性质及其三大特征 221
第二十五章 《白虎通义》天道体系的内在结构 227
第二十六章 从《白虎通义》看汉代儒学及其历史命运 239
第四编 佛教与中国文化 249
第二十七章 唐五代“禅教一致”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 249
第二十八章 僧肇对玄佛体用论的扬弃 257
第二十九章 慧能禅“心”义的内在张力与理路承衍 264
第三十章 看话禅成立内外因缘考 272
第五编 华侨华人宗教文化研究 287
第三十一章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特征与现代转化 287
第三十二章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 296
第三十三章 华人宗教与华人经济的共同特征 302
第三十四章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思想的价值构成 307
第三十五章 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 313
第三十六章 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的特质与发展趋势 324
第三十七章 印度尼西亚的全面同化政策与华人宗教文化 332
第三十八章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340
第三十九章 观音信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传播的原因及其作用 348
第四十章 关帝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和影响 355
第四十一章 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363
第六编 民间信仰与港澳台宗教研究 371
第四十二章 闽南民间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 371
第四十三章 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 379
第四十四章 妈祖信仰在华侨中传播的原因及其启示 386
第四十五章 保生大帝信仰起源辨析 395
第四十六章 保生大帝信仰形态的发展演变(上) 402
第四十七章 保生大帝信仰形态的发展演变(下) 414
第四十八章 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436
第四十九章 闽南开漳圣王崇拜探源 459
第五十章 泉、台与新加坡玉皇信仰比较研究 467
第五十一章 香港道教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472
第五十二章 澳门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481
第五十三章 台湾道教的历史、现状及其宗教特征 489
第五十四章 20世纪台湾道教学术研究鸟瞰 497
第七编 基督教与托马斯·阿奎那研究 509
第五十五章 从“至善”的角度看阿奎那对奥古斯丁的补正及与近代启蒙价值的对接 509
第五十六章 生命的救赎——读保罗的《罗马书》 517
第五十七章 中外托马斯·阿奎那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524
第五十八章 评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 532
后记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