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
  • 王兴才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13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虚化篇 1

引论 1

第一节 副词词尾“为”的语法化 4

引言 4

一、“为”词义的演变与虚化 4

二、“单音副词+为+NP(AP/VP)”句式考察 7

三、“X为”的成词与“为”的语法化 12

四、“X为”成词的原因探析 16

五、“X为”对被饰成分语法属性的选择 18

六、结语 22

第二节 “然”的附缀化历程 23

引言 23

一、“然”的形容词词尾化 24

二、“然”的副词词尾化过程 31

三、结语 40

第三节 从语法化角度看“大”的量词性特征 41

引言 41

一、“大”向量词演化的机制 41

二、“大”所呈现的量词语义属性 44

三、语法化程度及语法功能考察 46

四、语用因素的影响 48

五、结语 50

第四节 试论副词“马上”的产生 51

引言 51

一、副词“马上”的意义来源分析 51

二、副词“马上”的衍生途径 53

三、副词“马上”的语用考察 58

四、结语 60

第五节 “见”的指代意义溯源 61

一、为“见”的词义演变虚化所致 61

二、乃“相”之“相因生义”所使然 64

第六节 方所介词“得”的衍生途径 67

一、对学界现有观点的质疑 67

二、“得”的语法化与“施受同辞” 70

三、介词“得”的历时考察 74

四、“得”介词功能弱化的原因 76

五、结语 77

第七节 “难道”的成词及其语法化 79

引言 79

一、“难道”的固化及其语义的转变 79

二、“难道”与同类词语的词汇化差异 84

三、“难道”的进一步虚化及语法标记的形成 87

四、结语 92

第八节 介词“于”后缀化的历时考察 94

引言 94

一、介词“于”的语法分布及跨层结构 94

二、“X于”的凝结成词与“于”的虚化 97

三、“X于”的词化等级与“于”的虚化梯度 101

四、结语 104

第二章 句式篇 105

引论 105

第一节 汉语介宾内容后置现象摭谈 107

第二节 古汉语中的关系宾语探究 113

一、目的宾语 113

二、服务宾语 114

三、于动宾语 114

四、原因宾语 118

五、结果宾语 118

六、处置宾语 119

七、工具宾语 119

八、时量宾语 120

九、使令宾语 120

十、主体宾语 121

第三节 唐代诗歌“疑是……”句式新探 122

一、问题的提出 122

二、对“疑”有“似”义的考察 123

三、“疑”作副词的句法特征 124

四、结语 126

第四节 “(VO1)+O2”的形成机制及其动因 128

第五节 “是”字是否作宾语而前置 140

一、“是”作宾语的情况考察 140

二、关于“是”为前置宾语的质疑 142

三、“寡人是征”之“是”为因果连词 144

四、结语 147

第六节 “动宾动词+宾语”结构探略 149

一、“动宾动词+宾语”结构生成的原因 149

二、几种相似结构的语用比较 153

三、“动宾动词+宾语”结构源流考察 155

第三章 用法篇 159

引论 159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的两个指代副词 161

第二节 谈如何运用成语把握古汉语知识 165

一、古书中的用字问题 165

二、单音词 166

三、复音词 167

四、宾语前置 170

五、双宾语 171

六、被动式 172

七、述宾关系 173

八、名词作状语 175

九、实词活用 177

十、其他 179

第三节 试论指示代词“之”的程度指代作用 180

第四节 “所以”说略 188

一、“所”与“以”的词义虚化 188

二、介词结构“所以”的类型和用法 190

三、“所以”的凝结成词 194

四、连词“所以”的判别标准 197

第五节 “者”的形义及用法探究 200

第六节 “偶尔”的词汇化与语用考察 206

引言 206

一、“尔”的虚化及其词尾演变 206

二、“偶尔”的成词与历时考察 209

三、“偶尔”的句法语用分析 213

四、“偶尔”的非常规功能 216

五、结论 218

第四章 训释篇 219

引论 219

第一节 “之所以”的理解与训释问题 221

引言 221

一、关于“所以VP”结构的词性问题 222

二、“S+之+所以VP”中“之”的用法 223

三、对“之所以”来源的再认识 225

四、用于起句的“之所以”和“其所以” 227

五、结语 230

第二节 试说唐诗中几个常见的比喻词 232

一、“疑” 232

二、“学” 233

三、“类” 234

四、“欲” 235

五、“想” 235

六、“以” 236

七、“成” 237

八、“胜” 238

九、“状” 239

十、“方” 240

十一、“作” 240

第三节 试论文献中“其”有“甚”义 242

第四节 文献中“相率”的词义训释 248

一、“相”为“递相”意义 248

二、“率”反训为“循”、“从” 249

三、“相率”即“相从”、“相随” 251

第五节 “逆遁”该作何解 253

第六节 假设连词“故” 256

第七节 词义札记三则 259

一、“更取器用”之“更” 259

二、“众不见信”之“众”、“见” 261

三、释“床前明月光”之“床” 264

第八节 “宁能”=“宁” 266

第五章 献疑篇 268

引论 268

第一节 “之所以”词汇化质疑 270

一、学界对“之所以”词汇化的描述 270

二、“之所以”词汇化存在的问题 272

三、“之所以”尚未进行词汇化的原因 274

四、“之所以”缺乏连词的功能属性 277

五、结语 278

第二节 关于《文选注》“殷”字的释义 280

第三节 杜甫诗“转”字释义商兑 285

第四节 疑问句尾“为”词性之我见 291

一、“何以……为” 292

二、“何……为” 294

三、“何……之(焉)为” 296

第五节 两个连言复词的释义商榷 298

一、“殷忧” 298

二、“忽若” 302

第六节 “用”字注商 305

第七节 “莫之或止”注释商兑 308

第八节 古文点校及释义指瑕 314

一、“聳” 314

二、“遣使者黄金千斤” 314

三、“存” 315

四、“于” 315

五、“以” 316

六、“恣君之所” 316

七、“完聚” 316

八、“为之所” 317

九、“今” 317

十、“舍” 318

第六章 方言篇 320

引论 320

第一节 口语词“起屋”源流探赜 321

第二节 重庆方言词义劄记 327

一、“私” 327

二、“行” 328

三、“决” 329

四、“争” 329

五、“展” 330

六、“将息” 330

七、“将就” 331

八、“好生” 332

九、“家公” 332

十、“豁子” 333

第三节 “摆”之“言说”义产生的途径 335

引言 335

一、动词“摆”之表“言说”意义的用法 335

二、认知心理相似性或相关性隐喻机制的影响 336

三、乃同义词“陈”与之“相因生义”所使然 339

四、因“摆谈”线性组合或连用而带来的词义感染 340

五、结语 343

参考文献 344

后记 35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