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童庆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1758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理论-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一、本课题的社会现实背景 1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5
三、本课题研究之学术策略 8
第一章 儒—道—释——中华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 13
一、儒家的文学观念 14
二、道家的文学观念 22
三、释家的文学观念 27
四、儒家和道家的诗歌功能观 31
五、儒家、道家、释家文学思想的互补 34
第二章 气—神—韵—境—味——中华古代文论的民族文化个性 38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气、神、韵、境、味 38
二、和:气、神、韵、境、味的共同民族文化之根 51
三、整体流动性:气、神、韵、境、味统摄文学的独特形式 56
四、空灵感: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 58
五、形成古代文论民族文化个性的社会经济原因 62
第三章 感物—言志—原道——“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67
一、“感物”——第一序列观念 69
二、“言志”——第二序列观念 76
三、“原道”——第三序列观念 87
第四章“眼中”—“胸中”—“手中”——“胸有成竹”式的文学创作论 98
一、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98
二、“即景会心”与艺术直觉 100
三、“神思”与艺术想象 111
四、“成竹于胸”与艺术心象 117
五、“出语惊人”与艺术表达 124
第五章“言外”—“象外”—“韵外”——“文外之重旨”式的文学作品论 134
一、现代文学作品论的简要回顾 134
二、言、意、象与文学作品三层面 143
三、美在“言外”、“象外”、“韵外” 148
四、性情、意味——文学作品的“至处” 156
第六章“虚静”一“逆志”一“品味”——“知音”式的文学读者论 165
一、“文情难鉴”——读者的意义 166
二、“虚静”、“无己”——读者襟怀与心境 171
三、“以意逆志”——读者接受过程的对话性质 176
四、“含蓄无垠”——对读者发出的意义邀请 183
五、“品味”、“涵泳”——诗意的整体把握 189
第七章“志思蓄愤”—“情景交融”—“联辞结采”——中国古代文学抒情论 198
一、“志思蓄愤”——艺术情感生成之一 199
二、“情景交融”——艺术情感生成之二 208
三、“联辞结采”——艺术情感生成之三 214
四、“家国情怀”与“独造”——抒情的社会性与个性 233
五、“平澹”——抒情的民族性 240
六、“赋比兴”——情感的表现方式 244
第八章“格物”—“性格”—“闲笔”——中国古代文学叙事论 251
一、“叙事实出史学”——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起源 251
二、“格物”与“动心”——叙事文学作者的条件与本领 257
三、“事体情理”与“天然图画”——叙事文学的艺术真实 263
四、“同而不同处有辨”——叙事文学人物性格的塑造 267
五、“闲笔不闲”——文学叙事功能的扩大与延伸 280
六、“杂而不越”——文学叙事的文法 284
第九章 意象—意境—典型——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想论 298
一、西方文学理想论的成功与缺憾 298
二、“意象”——象征型文学的理想 305
三、“意境”——抒情型文学的理想 314
四、“典型”——写实型文学的理想 329
第十章 传统—诠释—新变——中国文学理论的通与变 336
一、传统不可割裂 336
二、诠释——继承与革新传统的必由之路 340
三、在古今中西基础上实现新变 343
附录一 获取真义与焕发新义——略谈中华古文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48
附录二《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358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