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洋军阀史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来新夏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75473096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42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北洋军阀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洋军阀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对象 3
二、北洋军阀史的划阶段问题 5
三、近代军阀的定义 7
四、北洋军阀集团的特点 18
五、北洋军阀集团历史作用的估计 32
六、五十年来的北洋军阀史研究 34
七、北洋军阀史文献述略 62
八、未来的展望 73
第二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1895~1912) 77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期的清王朝 77
一、内外交困的形势 77
二、日趋腐朽的旧军 83
1.八旗和绿营 84
2.湘军和淮军 85
第二节 新建陆军的建立 92
一、编练新军的呼声 92
二、编练新军的实验——定武军与自强军 94
1.定武军 94
2.自强军 98
三、袁世凯与北洋新军的建立 100
1.袁世凯的练军主张 100
2.袁世凯接管定武军 105
3.新建陆军的营制与人员 106
4.新建陆军的特点 112
四、北洋三军的来历 121
1.“北洋”的由来 121
2.新建陆军的归属 124
3.袁世凯在权力道路上的起步 125
第三节 武卫右军的组建 127
一、袁世凯与戊戌变法 127
1.变法运动的兴起 127
2.帝党后党的政争 129
3.袁世凯对戊戌变法的两面手法 130
二、武卫军的组建 132
1.荣禄与武卫军 132
2.袁世凯率武卫右军移驻山东 135
3.《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的编写 136
三、武卫右军的扩编 137
1.武卫右军镇压山东义和团 137
2.袁世凯军事力量的发展 138
3.武卫右军实力的保存 139
第四节 从北洋常备军到北洋六镇 141
一、北洋常备军的组建 141
1.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 141
2.袁世凯编练北洋常备军 142
3.各类军事学堂的成立 152
二、清政府设立练兵处 158
1.日俄战争的形势 158
2.练兵处的设立 160
3.袁世凯操纵练兵处 161
4.统一全国军制 162
三、北洋六镇的成军 167
1.北洋六镇的编练 167
2.袁世凯势力的膨胀 173
第五节 北洋军阀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174
一、编练新军三十六镇计划的破产 174
二、两次会操与陆军部的设立 179
1.河间会操 179
2.彰德会操 180
3.陆军部的设立 181
三、袁世凯政治军事权力的集中 183
1.袁世凯与清政府的争夺军权 183
2.袁世凯被罢黜 184
3.武昌起义与袁世凯重被起用 185
四、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189
1.袁世凯的拨弄武力 189
2.南北议和 197
3.清帝退位与孙中山辞职 203
五、北洋军阀集团形成的原因 205
1.晚清社会的转型 205
2.列强侵华政策的变化 207
3.袁世凯的个人作用 207
第三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发展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1912~1916) 209
第一节 袁世凯政权的建立 209
一、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09
1.迁都之争与京保津兵变 209
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19
二、整顿军队,加强军事实力 220
1.调整军事机构 221
2.更新军队编制 223
三、袁世凯操纵下的阁潮 229
1.干预内阁,破坏责任制 229
2.从“责任内阁”到“御用内阁” 232
四、袁世凯政权下的政党分合 234
1.辛亥革命前后政党林立的局面 234
2.北京政府成立后的政党分合 239
第二节 赣宁之役 243
一、袁世凯裁遣南军与“军民分治” 243
1.以“战后裁军”削弱南方军事力量 243
2.以“军民分治”削弱革命党人兵权 245
二、“宋教仁案” 246
1.袁世凯制造和平假象和孙黄应邀入京 247
2.“政党政治”与国会席位之争 251
3.宋教仁被刺与革命党人的觉醒 255
三、善后大借款 259
1.善后大借款的披露 259
2.南方的倒袁准备 262
四、赣宁之役的经过 265
1.袁世凯备战和罢免三督 265
2.湖口起兵 267
3.江苏战场和南京之战 273
4.赣宁之役的后果 280
五、北洋军阀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扩充 282
1.征募兵员 282
2.调配兵力 283
3.充实军备 285
第三节 袁世凯的卖国独裁统治与白朗起义 288
一、袁世凯的卖国外交 288
二、袁世凯的独裁内政 298
1.玩弄党派,逼选正式大总统 298
2.政治会议与袁记“新约法”的酝酿 304
3.强化军事机构与军警统治 311
三、各地的抗暴斗争和白朗起义 315
第四节 “洪宪”帝制与护国战争 324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324
1.《中华民国约法》的公布与袁世凯集权 324
2.尊孔复古逆流的泛滥 329
3.军事力量的调配 331
二、列强对帝制的态度与“二十一条件”交涉 338
1.英、美等国的态度 338
2.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件”及其交涉 341
三、“洪宪”帝制丑剧的出台 355
1.袁氏徒党的“劝进”活动 355
2.“国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 362
3.袁世凯接受帝位 365
四、护国战争 367
1.反袁联合阵线 367
2.护国战争的爆发 371
五、“洪宪”帝制的失败 378
1.列强对帝制态度的变化 378
2.“洪宪”帝制的失败及袁世凯恚死 383
第四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派系纷争(上)(1916~1920) 392
第一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确立 392
一、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与段祺瑞组阁 392
1.各方争夺中央统治权的斗争 392
2.南北新旧约法之争 399
3.段祺瑞内阁的产生 413
二、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 420
1.府院权限之争 421
2.对德外交风波与段祺瑞被免职 434
三、张勋复辟 456
1.张勋其人与复辟的内外气候 456
2.四次徐州会议与复辟丑剧的上演 463
3.各地群起反对复辟与段祺瑞兴师“讨逆” 474
第二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强化 480
一、南北战争 480
1.南北关系的恶化 480
2.忽战忽和的南北战争 486
二、从“西原借款”到《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500
1.亲日外交政策的确立 501
2.“西原借款”真相 509
3.《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秘密签订 521
三、安福俱乐部与“安福国会” 526
1.临时参议院的召集 526
2.安福俱乐部的产生 534
3.“安福国会”的选举活动 537
四、皖系嫡系军队——参战军、西北军的编练 547
1.段祺瑞出任参战督办与督办参战事务处的成立 547
2.参战军的编练 551
3.西北军的编练 556
第三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削弱 558
一、南北议和 558
1.南北议和的国内外背景 559
2.上海和会的召开与破裂 567
二、五四爱国运动 574
1.巴黎和会的召开与中日山东问题交涉 574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587
第四节 直皖战争 593
一、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与纷争 593
1.北洋军阀集团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593
2.直皖奉军阀的角逐 598
二、直皖矛盾的激化与直皖战争的酝酿 602
1.徐树铮西北“筹边”与安福系肆意倒阁 602
2.“救国同盟条件”的签订与七省反皖同盟的缔结 607
3.吴佩孚衡阳撤防与直皖战争风云乍起 610
三、直皖战争的爆发与皖系的失败 616
1.直皖双方的备战活动 616
2.皖系军阀的溃败及其统治的结束 619
第五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派系纷争(下)(1920~1924) 627
第一节 直奉军阀的权利角逐 627
一、直奉军阀的妥协与矛盾 627
1.直奉两派军阀的暂时“联合” 627
2.洛吴势力的上升和直奉关系失衡 630
3.直奉矛盾冲突下的北京政府 634
二、直系军阀势力的扩展与“联省自治”运动 640
1.吴佩孚练兵备战 640
2.湘鄂战争 645
3.“联省自治”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650
三、直奉矛盾的激化 654
1.靳云鹏内阁的困境 654
2.奉张支持梁士诒组阁 663
3.华盛顿会议上的山东问题交涉 670
4.吴佩孚力倒梁阁 674
5.直奉关系日趋紧张 690
第二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 693
一、帝国主义与直奉军阀 693
二、直奉双方积极备战 700
三、直奉两军交战 708
1.战争的经过 708
2.战争结果的分析 721
第三节 直系军阀统治的建立 723
一、吴佩孚的“恢复法统”与黎元洪复出 723
1.“法统重光”的骗局 723
2.黎元洪再次出山 730
二、黎元洪复出后的艰难处境 735
1.恢复国会之艰难 736
2.“废督裁兵”之落空 740
3.组织内阁之反复 743
三、直系军阀的内部纷争 746
1.保派与洛派之争 746
2.愈演愈烈的阁潮 750
四、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 758
1.直系迫黎去职 758
2.曹锟贿选大总统 768
五、直系军阀的暴政与“二七”工人大罢工 777
1.直系军阀祸国殃民 777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二七”大罢工 782
第四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 786
一、张作霖整军备战 786
二、粤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的建立 789
三、江浙战争与孙传芳新直系的突起 797
1.江浙战争爆发与浙卢溃败 797
2.孙传芳异军突起 803
四、第二次直奉战争 804
1.直奉两系的兵力部署 804
2.热河战场 809
3.山海关战场 811
五、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816
1.政变的发生 816
2.溥仪被逐出宫 821
六、直系失败的原因及对政变的评价 824
第六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衰落(1924~1926) 828
第一节 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建立与善后会议的召开 828
一、北京政变后的北方政局与临时执政府的建立 828
1.国奉抗衡形势下的北方政局 828
2.天津会议 838
3.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 846
二、孙中山北上与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 849
1.孙中山北上 849
2.善后会议的召开 856
三、临时执政府的卖国外交 870
1.段祺瑞宣布“外崇国信” 870
2.“金佛郎案”的解决 872
3.关税会议的召开 878
第二节 奉系军阀势力的扩张及其内部矛盾的加剧 885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积极经营 885
1.奉系谋取直隶地盘 885
2.胡憨之战与奉国相争 889
二、奉系势力的南下 896
1.齐(燮元)卢(永祥)之争 896
2.张宗昌督鲁、杨宇霆督苏、姜登选督皖 903
3.“五省联军”的抵制与浙奉战争 909
三、郭松龄倒戈反奉 922
1.奉系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922
2.“郭(松龄)冯(玉祥)密约”与郭松龄反奉 924
3.日本对郭松龄事件的干涉 930
4.巨流河之战和郭松龄倒戈失败 935
第三节 国民军与北方各派军阀的混战和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垮台 937
一、国、奉、直军阀的离合与混战 937
1.国奉战争 937
2.直奉军阀的“反赤”联合 945
二、“三一八”惨案与临时执政府垮台 957
1.大沽口事件与“三一八”惨案 957
2.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垮台 964
第七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覆灭(1926~1928) 973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与直系残余势力的溃灭 973
一、北伐战争前的国内形势 973
1.北伐前夕的北方政局 973
2.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981
二、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与吴佩孚、孙传芳的先后溃败 985
1.两湖战场与吴佩孚的溃败 985
2.赣闽浙苏皖战场与孙传芳的溃败 994
第二节 国民军在北方的奋战 1005
一、国民军与奉直晋联军的战争 1006
1.南口战役 1006
2.西安守城战与甘肃战役 1010
二、五原誓师与国民军联军的崛起 1012
1.冯玉祥五原誓师 1012
2.国民军联军在西北的崛起 1016
第三节 奉系军阀的顽抗与溃败 1019
一、张作霖组织“安国军”与联蒋反共 1019
1.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 1020
2.联蒋反共与杀害李大钊 1025
二、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与“安国军政府”的建立 1031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 1031
2.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宁汉合流 1037
3.“安国军政府”的建立与“安国军”窥苏、图豫、攻晋 1041
三、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与奉系军阀的覆灭 1048
1.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1048
2.日奉关系恶化与张作霖皇姑屯被炸 1056
3.张学良东北“易帜” 1066
附录一 大事年表 1073
附录二 北洋军阀人物志 1097
附录三 参考书目提要 1184
后记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