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境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印境
  • 方建勋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68192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篆刻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1

上编 印境析理 13

第一章 金石气味 13

第一节 何为“金石气味” 13

一、从金石到金石气味 13

二、金石气与书卷气 15

第二节 金石气味与明清印人的取法 17

一、金石气味与印中求印 17

二、金石气味与印外求印 21

三、金石气味与印从书出 25

第三节 金石气味在明清文人印中之体现 27

一、古 27

二、苍 32

三、浑 34

第四节 金石气味承载了印人双重理想 36

一、天趣为上 36

二、理想人格 39

第二章 印中有诗 41

第一节 从印信到“心印” 41

一、印章由凭信而产生 41

二、走向“心印”的闲章时代 43

第二节 印中有诗 48

一、雅趣 49

二、言志 53

三、深情 57

四、感喟 59

五、禅趣 62

第三节 印章诗意化与印境升华 65

一、文人印重品 66

二、从“共境”到“殊境” 70

第三章 灵的空间 75

第一节 灵的空间是文人印之共同追求 75

一、印章的空间形式特征 75

二、印章空间须有灵 79

第二节 如何得灵 82

一、一气贯通 82

二、抟实就虚 84

三、阴阳朱白,不主故常 88

四、字见情意 91

第三节 印融画境 98

第四章 妙在奏刀 103

第一节 刀法与刀感 104

一、印材的历史变迁 104

二、关于“刀感” 107

三、刀法与审美追求 110

第二节 奏刀过程中的偶然性 114

第三节 兴到乃刻 118

第四节 游刃之顷 123

下编 印境格例 129

第五章 豪放之境——何震篆刻 129

第一节 历史环境 130

第二节 神解秦汉 134

第三节 气吐霓虹 140

第四节 放意用刀 146

一、爽利冲切 146

二、“急就”新演 149

三、单刀刻款 153

第六章 荒寂之境——程邃篆刻 156

第一节 印参山水画境 156

第二节 境在荒寂 160

一、理想画境:荒寂 160

二、荒寂之境在印章中之体现 162

第三节 心游荒寂 173

第四节 中和之气 176

一、印得中和之气 177

二、中和之气与人格 182

第七章 天然之境——丁敬篆刻 187

第一节 切刀的深味 187

一、丁敬之前的切刀法 188

二、丁敬篆刻刀法与其书法用笔相通 189

三、丁敬篆刻的切刀之妙 192

第二节 印宗“无法之法” 195

一、丁敬的佛缘与佛心 195

二、无所住 197

三、不拘一家一式 200

第三节 任运自天真 203

一、率意而为 204

二、正极奇生 208

第八章 博大之境——邓石如篆刻 214

第一节 既得于天性,亦得于山川之滋育 215

一、天性使然 215

二、山川滋育 218

第二节 博大之体现 221

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221

二、浑厚奇纵 223

第三节 博大气象与独特的奏刀 226

第九章 鸿蒙之境——吴昌硕篆刻 232

第一节 鸿蒙境界印上造 232

第二节 造就鸿蒙之境的手法 234

一、朴茂之书入印 234

二、钝刀 236

三、印面浑成 237

第三节 鸿蒙之境味隽永 239

一、苍古 239

二、深邃 241

三、虚廓 242

第四节 鸿蒙之境与“尚朴”思想 244

第五节 关于“残破”问题 250

一、“破”之特点 251

二、“破”之妙用 253

第十章 简净之境——黄士陵篆刻 260

第一节 由“驳杂”到“简净” 260

一、早年印貌驳杂 261

二、中年博而有约 264

三、定格于“简净” 266

第二节 “简净”之表现 269

一、形简 270

二、画匀 272

三、刀净 275

四、势方 279

第三节 “简净”的力量 281

一、至纯至净 281

二、至大至刚 284

主要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