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现代史 1919-1949 上 修订本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桧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王桧林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现代史 1919-1949 上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 目上册序 1
第一编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
第一节“五四”前夜的中国 3
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3
目 录(上册)序…………………………………………………白寿彝第一编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3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3
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4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 8
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
五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4
第二节 五四运动 18
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8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反动政府的镇压 19
三工人阶级举行政治大罢工拒签和约的胜利 23
四爱国反军阀斗争的继续 27
第三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29
一新思潮的澎湃和改造社会的探索 29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32
三杜威来华和对实用主义的宣扬“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35
四“五四”后的思想逆流和对封建思想的进一步批判 37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 4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1
二罗素来华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44
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47
四新民学会关于改造中国与世界问题的讨论 50
五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和组织的发展 53
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55
第二章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 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 57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协同”侵略 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 57
一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紧 57
第二章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 57
二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和曹锟贿选 61
三直系军阀的“武力统一”和地方军阀的“联省自治” 64
四国民经济发展的迟滞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65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潮 69
一“好政府”主义 69
二省自治和联省自治 70
三制宪救国 72
四废督裁兵 74
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75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75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纲领的宣传及对资产阶级政治主张和军阀谬论的批判 80
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85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 89
第四节 国共合作的酝酿 92
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决定联俄联共 92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方针的正式确定 95
三国民党改组工作的进行 99
第五节新文艺的成就和文化思想上的争论 101
一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新文学主张的提出 101
二小说、诗、戏剧的成就 104
三“整理国故”、考辨古史和“新红学” 106
四西方教育学的输入和教育改革 109
五科学与人生观问题论战 112
第二编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 117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19
第一节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和革命运动开始高涨 119
第二编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章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掀起 119
第一章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掀起 119
二孙中山系统讲演三民主义 123
三革命武装的建立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平定商团暴乱 126
四中俄协定的签订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129
五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132
六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34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潮 137
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37
二五卅运动 140
三省港罢工 145
四革命势力统一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146
五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 149
第三节 张冯吴孙各派势力的演变 反奉倒段斗争和三一八惨案 154
一吴佩孚再起孙传芳控制东南五省 154
二郭松龄的倒戈和失败吴张的结合 155
三反奉倒段斗争和“首都革命” 156
四三一八惨案国民军退往西北 158
第四节 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及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160
一国民党左中右三派的分化廖仲恺被刺 160
二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163
三西山会议派的出现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168
四 国家主义派的活动和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170
五三二○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172
六工农运动的继续发展 175
第二章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 177
一北伐战争的开始 177
第一节 北伐的胜利进军奉系军阀在北方的黑暗统治 177
第二章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的失败 177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79
三中国国民党广州联席会议和迁都之争 183
四奉系军阀在北方的黑暗统治 185
第二节 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187
一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武汉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 187
二工会组织的发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89
三湖南湖北等地的农村革命 192
四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4
第三节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新勾结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6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196
二蒋介石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活动的斗争 198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01
一武汉地区的讨蒋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和深入 206
第四节 武汉政府走向反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国民革命的失败 206
二反革命势力对武汉政府的压迫武汉政府的北伐 208
三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10
四 武汉政府的右转和夏斗寅许克祥的叛变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 213
五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 216
六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 219
第三编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与加强工农武装革命和抗日民主运动 223
第一章 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 225
一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 225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建立 225
第三编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与加强工农武装革命和抗日民主运动(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一章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 225
二蒋冯阎桂四派联合“北伐”和东北“易帜” 228
三国民党“训政”的开始和对革命的镇压 229
四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 23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的开端 234
一中国革命的低潮和共产党的八七会议 234
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全国各地武装起义 237
三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 243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44
五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47
六中国共产党反对托陈取消派的斗争 250
一国民党军阀在地盘分配和军队“编遣”上的争斗蒋桂、蒋冯、蒋唐战争 253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阀的大规模混战 253
二中原大战和扩大会议 255
三国民党召开的“国民会议” 259
一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260
第四节 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土地革命和红军反“围剿”战争 260
二古田会议和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66
三毛泽东对社会调查的大力提倡 271
四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273
五苏维埃区域的土地革命 276
六红军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280
七王明的《两条路线》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284
一第三党的“平民革命” 287
第五节 中间政派和改良主义的政治活动 287
二改组派“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和活动 290
三人权派的“争人权”和反对暴力革命 293
第二章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起伏 296
第二章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起伏 296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 296
一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的沦亡 296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危机 299
三一二八上海抗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 304
四国难会议和宪政运动 308
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九一八事变后的错误政策 310
六美英对日本的纵容和限制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313
一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 315
第二节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315
二国民党的法西斯宣传 319
三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323
四国民党政府的土地法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晏阳…初的“县政建设” 329
一伪“满洲国”的成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333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和向关内的侵略扩张 抗日民主浪潮的起伏 333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36
三日本侵略势力向关内扩张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 338
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福建人民政府 343
五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外交的继续 347
第四节 文化思想上的斗争和左翼文化的成就 349
一革命作家内部的争论和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349
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文化的“围剿” 353
三文艺战线上的斗争和左翼文艺的成就 356
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马克思主义者的古史研究 363
五哲学上的争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开展 371
第五节 苏维埃区域革命的深入和各项建设的开展 374
一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川陕苏区的开辟 374
二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 377
三苏区各项建设的开展 378
第六节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的胜利 384
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开始长征 384
二遵义会议 390
三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 392
四主力红军长征后南方的游击战争 396
一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的加深 398
第一节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398
第三章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398
第三章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398
二国民党内英美派同亲日派的分化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00
三民族资产阶级抗日要求的进一步增长 404
四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和一二九运动 405
五瓦窑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408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411
一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 411
二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 414
三共产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方针政策的论述 417
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 421
五国民党“五五宪草”的公布 426
一两广事变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 429
第三节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29
二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争取 431
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432
四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案》 438
五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的斗争 440
六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和白区代表会议 442
七“两个口号”的争论和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45
八抗日民主思想运动的开展 448
九《实践论》和《矛盾论》 450
一壮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55
第四节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 455
二蒙古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57
三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60
四藏族人民的反侵略反分裂斗争 461
五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463
六苗瑶等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65
七彝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467
八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和雾社高山族人民的起义 468
下 册第四编 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权走向腐朽和人民力量的壮大 471
第一章全国抗战的开始 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三种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473
第二章国民政府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 525
第三章解放区军民坚持抗战和巩固解放区的斗争国民党统治的日趋腐朽 587
第四章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644
第五编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07
第一章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09
第二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74
后记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