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春秋史 校订本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春秋史  校订本
  • 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8804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春秋史 校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周史略 附注 1

传说中的古史述略 1

夏氏族的推测 2

商代的传说 2

商人的文化 3

周氏族的起源 3

周氏族的发展 4

周人东侵的开始 5

周人的灭商 5

周人的东方封建 6

宗法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7

成康的治绩 9

昭穆的南征 9

周室的中衰 10

厉王失位与共和行政 10

宣王中兴 11

西周的灭亡 12

西周史结论 13

附注 15

第二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经济和社会情形 69

经济是历史的重心 69

农业的发明 69

周人的农业 69

农具和农产物 70

耕种的方法 70

土地的分配 70

农民的生活 72

农民与战争 73

商业 74

商人的地位 74

市场 74

货币 75

工业 75

西周和春秋前期的经济程度 75

封建社会的组织 75

宗法制度的证明 76

封建制度的证明 77

奴隶制略说 77

武士制度 78

世族与世官制度 79

世族制度下的选举制度 81

姓氏制度 81

姓氏制度与婚姻制度 82

婚礼 82

贵族阶级的婚姻习惯 83

贞节观念 84

贵族间的非礼的男女关系 85

中下阶级的自由恋爱 86

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 88

私订终身的婚姻 89

娼妓制度的猜测 90

巫儿与赘婿 91

结婚年龄 91

礼制 91

冠礼 92

相见礼 92

乡饮酒礼 92

乡射礼 93

聘礼 93

朝觐礼 93

丧葬礼 93

衣服 95

饮食 96

居住 97

交通 97

娱乐 98

各地风俗 98

第三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学术 99

人口 99

古代土地的荒芜 99

都鄙制 100

县郡的原始 101

秦国的县郡 101

楚国的县 101

晋国的县郡 102

齐国的县 104

吴国的县郡 104

县郡制结论 105

城邑建筑 105

田税 106

军赋 107

力役 107

商征 107

赋兵制 107

军队组织 108

军队数量 108

战车之制 108

徒兵 109

水军 109

战阵 110

各国军力 110

武器 114

爵位 114

西周官制 115

春秋普通官制 115

各国特有官制 116

卿大夫家官 117

教育制度 118

教育目标 118

教育程度 119

平民阶段的教育 119

刑法 120

法典 120

非刑与赎刑 121

周人的神祗世界 121

秦齐两国的特别祀典 123

鬼 123

妖怪 123

祭祀 124

卜筮 126

宗教的学问 126

传统思想 127

文字 127

文学与科学 127

艺术 127

第四章 种族疆域与列国世系追述 129

所谓“华夏”与“中国” 129

所谓“夷蛮戎狄” 130

鸟夷 130

貉 130

戎 130

山戎 131

北戎 131

西方戎族 131

狄 132

荆蛮 132

越族 132

濮 132

巴 132

种族结论 132

三代疆域 133

西北的失地 133

东周王畿 133

鲁国疆域 133

齐国疆域 134

晋国疆域 134

楚国疆域 134

宋国疆域 134

卫国疆域 135

郑国疆域 135

秦国疆域 135

吴国疆域 135

越国疆域 135

春秋疆域总论 135

列国世系绪论 136

鲁国世系 136

齐国世系 136

晋国世系 137

秦国世系 137

楚国世系 138

宋国世系 139

卫国世系 140

郑国世系 140

陈国世系 140

蔡国世系 141

吴国世系 141

越国世系 142

列国世系结论 142

第五章 黄河下游诸国的争雄 143

东周初年的王室形势 143

黄河下游诸国形势 143

郑国的内乱 145

卫国的内乱 146

郑宋卫诸国的争衡 147

宋国的内乱 148

鲁郑的交涉 149

鲁国的内变 149

周郑的交涉 150

郑国的极盛 151

第六章 齐桓争霸前的国际形势 152

绪论 152

郑国的中衰 152

卫国的第二次内乱 154

齐鲁的暗斗 154

齐国的始强 155

齐国的内乱 156

楚国的形势 157

楚国的发展 157

第七章 齐桓公的霸业 160

绪论 160

狄族探原 160

狄族的发展 161

戎夷的侵扰 161

王室的衰微 162

“尊王”与“攘夷”政策的关联 162

管仲 162

管仲治齐的政策 163

管仲的内政计划 163

管仲的军政计划 164

管仲的财政计划 165

管仲政策的批评 165

齐鲁宋的争衡 165

宋国的第二次内乱 166

齐国独强局面的造成 167

齐桓霸业总论 168

鲁郑的叛离与征服 168

楚国的北略 169

山戎的征讨 170

鲁国的第二次内乱与齐桓的安鲁 170

狄人的南侵与邢卫的救护 171

齐楚的争衡 172

齐桓的东略的开始 173

周室的安定 173

葵丘之会 175

齐霸的渐衰 175

齐桓霸业结论 176

第八章 秦晋的崛起与晋文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178

黄河上游的形势 178

晋国的统一 178

晋献的发展 179

秦国的发展 180

晋国的第二度内乱 181

秦晋的争衡 182

春秋初年秦晋两国历史的独立性 182

齐霸的结束 182

宋襄的图霸 184

楚宋的争衡与宋的失败 184

楚国的强横 185

周室的大乱 186

中原的新危机 187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襄的霸业 188

晋国的积乱 188

文公的复国 188

晋国的勤王 189

晋楚的争竞 190

城濮之战 191

践士之会 193

晋卫的交涉 193

郑国的叛服 194

狄族的渐衰 195

晋秦新冲突的开始 195

狄人的膺惩 197

晋襄的南略 197

晋襄的东征 198

晋秦的互攻 198

晋楚的东方争竞 199

晋国人才的凋落与赵氏的得政 199

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201

晋霸中衰的由来 201

晋赵狐二氏的争权 201

晋灵继立之乱 202

楚穆王的北略 203

晋秦河曲之战 203

长狄的消灭 206

新城之盟 206

齐国的强横 206

宋国第三度的内乱 208

郑国的叛晋 208

晋赵氏的弑逆 209

楚庄初立时楚国的内乱 211

楚庄初立时楚国的外患 211

楚庄的观兵周疆 212

楚国斗椒之乱 212

楚庄北略的失败与平定南方 213

楚庄的争霸 213

邲之战 214

清丘之盟 216

楚庄的成霸 216

赤狄的衰亡 217

第十一章 晋国的复霸 219

绪论 219

晋景的东略 220

晋楚的争霸 221

晋国联吴政策的开始 222

第一次弭兵之盟 223

晋厉的西伐 224

第一次晋楚弭兵之约的破裂 224

鄢陵之战 225

沙随之会与晋厉的南略 226

晋厉中央集权政策的失败 227

晋悼的东征南略 228

晋人的和戎政策 229

楚吴的争衡 229

晋悼霸业的全盛 229

晋悼霸业的不终 231

晋悼霸业结论 232

第十二章 弭兵之约的完成与中原弭兵时期各国内政的变迁 233

绪论 233

湨梁之会 233

湛阪之战 234

平阴之役 234

郑国卿族的内乱 235

晋国栾氏之乱 235

范氏的骄横 236

楚国的中央集权政策 237

晋楚齐吴的争衡 237

卫国的孙宁之乱 238

弭兵运动的完成 239

弭兵之约的批评 240

晋国内政的变迁 240

齐国内政的变迁 241

鲁国内政的变迁 241

宋国内政的变迁 242

卫国内政的变迁 243

郑国内政的变迁 243

各国内政变迁的结论 244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的变迁 245

农业的进步与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245

商业的发展 246

封建社会的动摇 247

世族制度的没落 248

赋税的横暴与盗贼的公行 249

成文法的公布 250

第十四章 孔子的出现 252

人本主义的兴起 252

孔子的时代背景 252

孔子的略史 253

孔子的伦理哲学 254

孔子的教育哲学 255

孔子的政治哲学 255

孔子的宗教观念 256

孔子学术的批评 256

士夫阶层的造成 256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258

绪论 258

宋盟后的和平局面 258

衰晋的攘夷与勤王 260

召陵之会 261

齐国的复霸运动 262

晋范中行氏之乱 263

齐陈氏的专政 264

齐吴的争衡 265

黄池之会 266

卫国的历次内乱 266

晋齐的最后争衡 267

春秋末年的中原各国内政 267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269

南方三大国鼎立的形势 269

楚灵王的霸业 269

楚国的内乱与中衰 271

吴人的扰楚 272

柏举之战 273

楚国的复兴与白公之乱 275

吴越斗争的开始 276

夫椒之战 276

吴国的衰亡 276

越句践的霸业 277

楚吴越斗争结论 277

第十七章 春秋史结论 278

种族的混合和华族的成立 278

中国疆域的扩大 279

社会经济和学术思想的转变 280

统一局面的酝酿 281

附录 283

周振甫函 283

童书业答函 28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