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针灸大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针灸大全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70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7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针灸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编·针灸学临床 1

总论 1

第一章 针灸治病的作用原理 3

第一节 扶正祛邪 3

第二节 平衡阴阳 4

一 阴阳偏盛 4

二 阴阳偏衰 5

第三节 疏理经络气血 5

第四节 调整脏腑功能 6

第二章 针灸治则 7

第一节 治本与治标 7

一 治本 8

二 治标 8

三 标本同治 8

第二节 正治与反治 9

一 正治 9

二 反治 9

第三节 《内经》摘述 10

第三章 针灸治法 13

第一节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3

一 同病异治 13

二 异病同治 13

第二节 常用治法 14

一 补法 14

二 泻法 14

三 温法 15

四 清法 15

五 升法 16

六 降法 16

七 消散法 16

八 开窍法 17

第四章 针灸的选穴组方 18

第一节 针灸经穴处方 18

一 近取法 18

二 远取法 19

三 随证取穴法 20

第二节 配穴方法 21

一 单穴独用和同穴双侧配穴法 21

二 前后配穴法 22

三 表里配穴法 22

四 左右配穴法 22

五 上下配穴法 23

六 针灸处方与施术的关系 23

第三节 特定穴选用法 24

一 五输穴选用法 24

二 原、络穴配用法 27

三 郄穴选用法 28

四 背俞、募穴的应用法 28

五 八会穴选用法 30

六 八脉交会穴配用法 30

七 下合穴的应用法 31

第四节 逢时辨证选穴法 31

一 子午流注纳甲法 33

二 子午流注纳子法 41

三 养子时刻注穴法 42

四 灵龟八法 45

五 飞腾八法 47

各论 51

第五章 常见症状 51

第一节 全身症状 51

一 高热 51

二 虚热 52

三 神昏 54

四 昏厥 56

五 浮肿 58

六 瘫痪 59

第二节 头、项、背、腰症状 62

七 头痛 62

八 头晕 64

九 颈项痛 65

十 背腰痛 67

第三节 四肢症状 68

十一 四肢麻木 68

十二 四肢抽搐 70

十三 四肢疼痛 72

第四节 胸腹症状 73

十四 气喘 73

十五 胸痛 75

十六 吐血(呕血) 77

十七 呕吐 79

十八 腹痛 80

十九 腹中痞块 83

第五节 二阴症状 84

二十 腹泻 84

二十一 大便秘结 86

二十二 小便不通 88

二十三 尿血 89

第六章 常见急症 92

一 中暑 92

二 细菌性食物中毒 94

三 阑尾炎 98

四 胆道蛔虫症 103

五 急性肠梗阻 105

六 子痫 108

七 胆结石绞痛 111

八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14

九 一氧化碳中毒 117

第七章 传染病 121

第一节 病毒性传染病 121

一 流行性感冒 121

二 流行性腮腺炎 125

三 病毒性肝炎 128

四 脊髓灰质炎 133

五 带状疱疹 137

六 流行性乙型脑炎 141

第二节 细菌性传染病 145

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5

二 猩红热 148

三 百日咳 152

四 细菌性痢疾 154

五 破伤风 160

第三节 结核病 162

一 肺结核 163

二 颈淋巴结核 165

第四节 寄生虫性传染病 167

一 阿米巴痢疾 167

二 蛔虫病 171

三 疟疾 174

四 象皮腿 178

第八章 内科病证 181

一 气血风寒燥火湿痰饮的证治 181

二 脏腑病的证治 182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183

一 心律失常 183

二 风湿性心脏病 186

三 高血压病 189

四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192

五 心脏神经官能症 194

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7

七 急性心肌梗塞 200

八 中风 203

九 缩窄性大动脉炎 207

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09

十一 肢端动脉痉挛症 212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214

一 急、慢性支气管炎 214

二 支气管哮喘 219

三 大叶性肺炎 223

四 支气管扩张 226

五 急性呼吸衰竭 22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230

一 急、慢性胃炎 230

二 胰腺炎 235

三 消化性溃疡 237

四 胃下垂 241

五 急、慢性肠炎 243

六 急、慢性胆囊炎 245

七 便秘 249

第四节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52

一 三叉神经痛 252

二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56

三 面肌痉挛 259

四 内耳眩晕症 262

五 末梢神经炎 264

六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267

七 坐骨神经痛 271

八 截瘫 275

九 神经性头痛 279

十 癫痫 283

十一 脑血管意外 287

十二 舞蹈病 293

十三 重症肌无力 295

十四 周期性麻痹 298

十五 经斑性肢痛症 300

十六 精神发育不全 301

十七 神经官能症 304

十八 精神分裂症 307

十九 癔病 310

二十 原发性多汗症 313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 317

一 贫血 317

二 白细胞减少症 320

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22

第七节 新陈代谢病 325

一 糖尿病 325

二 肥胖病 328

三 痛风 331

四 血脂蛋白过高症 333

第八节 结缔组织及过敏性疾病 335

一 红斑性狼疮 335

二 硬皮病 338

三 类风湿性关节炎 340

第九节 内分泌疾病 343

一 单纯性甲状腺肿 343

二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45

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48

第十节 泌尿系统疾病 350

一 肾小球肾炎 350

二 肾下垂 353

三 睾丸炎 356

四 男性性功能障碍 358

五 尿石症 363

六 小儿遗尿 367

第九章 外科疾病 371

第一节 骨、关节疾病 371

一 骨关节炎 371

二 四肢软组织扭伤 373

三 腰痛 374

四 肩关节周围炎 378

五 腕管综合征 380

六 腱鞘囊肿 382

七 肱骨外上髁炎 383

八 臂丛神经痛 384

九 幻肢痛 386

十 肋间神经痛 387

十一 震颤麻痹 390

十二 颈椎病 393

十三 落枕 396

十四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398

第二节 皮与皮下感染 399

一 急性淋巴管炎 400

二 疔疮 402

三 荨麻疹 404

四 湿疹 407

五 痤疮 410

六 酒渣鼻 413

七 斑秃 415

八 神经性皮炎 418

九 扁平疣 420

十 皮肤鳞状细胞癌 421

十一 白癜风 424

第三节 乳房疾病 427

一 急性乳腺炎 427

二 乳腺增生病 430

第四节 肛门疾病 433

一 痔(附:痔术后疼痛与排尿困难) 433

二 肛裂 437

三 肛瘘 439

四 脱肛 441

第十章 妇产科 445

第一节 妇科疾病 446

一 闭经 446

二 痛经 449

三 功能性子宫出血 453

四 子宫脱垂 456

五 宫颈炎 459

六 子宫肌瘤 461

七 子宫收缩乏力 463

八 慢性盆腔炎 466

九 外阴瘙痒 468

十 女阴白色病变 470

第二节 产科疾病 474

一 妊娠呕吐 474

二 胎位不正 477

三 习惯性流产 479

四 滞产 481

五 产褥感染 484

六 产后出血 487

七 产后腹痛 490

八 缺乳 494

九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497

十 月经不调 500

十一 不孕症 504

第十一章 小儿科 507

一 惊厥 507

二 婴儿腹泻 510

三 夜啼 513

四 小儿营养不良 516

五 不儿疝气 519

六 小儿脱肛 522

七 不儿麻痹后遗症 525

八 新生儿破伤风 528

第十二章 眼科 531

一 麦粒肿 431

二 近视 533

三 急性结膜炎 534

四 泪腺分泌功能亢进 536

五 麻痹性斜视 538

六 色盲 540

七 视神经萎缩 541

八 视神经炎 543

九 中心性视网膜炎 545

十 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548

十一 白内障 550

第十三章 耳鼻喉科 552

第一节 耳病 552

一 耳鸣、耳聋 552

二 中耳炎 555

三 聋哑 558

第二节 鼻腔疾病 561

一 鼻窦炎 561

二 鼻出血(鼻衄) 565

第三节 咽喉疾病 569

一 咽喉炎 569

二 声带麻痹 571

三 梅核气 574

四 扁桃体炎 576

五 急性扁桃体炎 579

第四节 口腔疾病 582

一 口疮 582

二 牙痛 585

第五节 职业病及其他 588

一 放射病 588

二 冻疮 590

三 高山适应不全症 592

四 戒烟 593

五 减肥 595

第十四章 针刺麻醉 599

第一节 针刺麻醉的诞生与发展 599

第二节 概念与分类 600

一 针刺麻醉与针刺麻醉学的含义 600

二 针刺麻醉的分类 600

第三节 作用与特点 601

第四节 影响效果的因素 602

第五节 操作方法概要 603

一 选择适宜病例 603

二 术前效果预测 603

三 优选穴位 604

四 确定手法 605

五 合理使用辅助用药 605

第六节 组方与手法 606

一 颅脑手术 606

二 眼科手术 607

三 耳鼻喉科手术 608

四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609

五 甲状腺摘除术 611

六 颈椎手术 612

七 肺切除手术 613

八 食管癌切除手术 614

九 心脏手术 614

十 胃大部切除术 615

十一 脾切除术 616

十二 阑尾炎切除术 617

十三 疝修补术 617

十四 前列腺切除术 617

十五 妇产科手术 618

十六 骨科手术 619

附编·针灸学文萃 623

第一章 《内经》、《难经》文摘 623

第一节 经络 623

第二节 俞穴 626

第三节 刺灸法 629

第二章 历代针灸歌赋选录 636

第一节 综合类 636

一 流注指征针赋 636

二 针经标幽赋 637

第二节 俞穴类 639

一 天星十一穴歌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639

二 四总穴歌 641

第三节 刺灸法类 641

一 金针赋 641

二 补泻雪心歌 643

三 行针总要歌 643

第四节 证治类 644

一 流注通玄指要赋 644

二 玉龙歌 645

三 针灸歌 649

四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651

五 灵光赋 651

六 席弘赋 652

七 治病十一证歌 653

八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653

九 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 654

十 玉龙赋 654

十一 拦江赋 655

十二 肘后歌 656

十三 百证赋 656

十四 行针指要歌 657

十五 回阳九针歌 658

十六 杂病穴法歌 658

十七 胜玉歌 659

第三章 现代针灸研究进展 660

第一节 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660

一 新疗法的研究 660

二 俞穴特异作用的研究 661

三 针法的研究 661

四 针灸对各系统疾病调整作用的研究 662

第二节 经络研究进展 667

一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667

二 经穴电现象的研究 668

三 证明经络存在的其它生物物理学指标的研究 670

四 循经皮肤病的研究 671

五 有关经络实质问题的探讨 671

六 关于经络研究的展望 674

第三节 针灸作用原理研究进展 675

一 关于针灸作用的研究 675

二 关于针灸作用规律的研究 680

三 关于针灸作用途径的研究 682

附录 685

一 经穴国际标准化命名索引 695

二 病症索引 697

后记 70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