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美学导论 第2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宓庆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75001325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美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翻译美学导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翻译的科学性 1
1.0概述 1
1.1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 3
1.1.1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一 3
1.2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 4
1.2.1意义的多维性 5
1.2.2概念意义及其模糊性 5
1.2.3语境意义及其延伸性 6
1.2.4功能意义及其多样性 7
1.2.5意义的结构层级 7
1.2.6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 7
1.2.7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 10
1.3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 10
1.3.1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 10
1.3.2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11
1.4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12
第二章 翻译的艺术性 15
2.0概述 15
2.1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 15
2.1.1语言艺术的无限性 16
2.1.2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17
2.1.3语言艺术的时尚性 17
2.2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 19
2.2.1普遍性 19
2.2.2依附性 20
2.2.2.1形式限制 20
2.2.2.2语义限制 21
2.2.2.3语法限制 22
2.2.2.4风格限制 23
2.2.2.5文化限制 25
2.2.3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 31
2.3结语 32
第三章 译学的美学渊源 34
3.0概述 34
3.1西方译论发展概略 37
3.1.1古典译论期 38
3.1.2古代译论期 40
3.1.3近代译论期 41
3.1.4现代译论期 42
3.2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 43
3.3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 45
3.4“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46
3.5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49
3.5.1“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49
3.5.2“神”与“形”,“神似”与“形似” 53
3.5.3“化境”的美学内涵 57
3.6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 58
第四章 翻译的审美客体 66
4.0概述 66
4.1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 66
4.2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 68
4.3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 69
4.3.1语音层审美信息 70
4.3.2文字层审美信息 88
4.3.2.1文字形体审美信息 88
4.3.2.2文字形、音结合的审美信息 90
4.3.3词语层审美信息 92
4.3.3.1概述 92
4.3.3.2原语语词中的审美信息 93
4.3.4句、段中的审美信息 99
4.4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109
4.4.1“情”与“志” 110
4.4.2“意”与“象” 121
4.4.3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 128
4.5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 130
第五章 翻译的审美主体 134
5.0概述 134
5.1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134
5.1.1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135
5.1.2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135
5.1.3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 136
5.1.4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 137
5.2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138
5.2.1“情” 138
5.2.1.1“情”与翻译美感的间接性 139
5.2.1.2“情”与翻译美感的个性化 141
5.2.2“知” 144
5.2.3“才” 148
5.2.3.1语言分析能力 148
5.2.3.2审美判断能力 150
5.2.3.3语文表达和修辞能力 152
5.2.4“志” 154
5.3结语 155
第六章 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 157
6.0概述 157
6.1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 158
6.1.1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 158
6.1.2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 160
6.1.3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 161
6.1.4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 162
6.1.5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 164
6.1.6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着色 165
6.2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 167
6.3结语 168
第七章 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 171
7.0概述 171
7.1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 172
7.2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 176
7.3翻译中的想象 179
7.3.1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 179
7.3.2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 180
7.3.3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 181
7.4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 183
7.4.1理解 183
7.4.2转化 184
7.4.3加工 185
7.4.4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on)初论 185
7.4.5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 186
7.5翻译审美的移情论 187
7.5.1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192
7.5.1.1时空障碍 192
7.5.1.2文化障碍 194
7.5.1.3心理障碍 196
7.5.1.4语言障碍 197
7.5.2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 199
第八章 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 203
8.0概述 203
8.1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 204
8.1.1达意 204
8.1.2约定 209
8.1.2.1时尚性 209
8.1.2.2适应性 212
8.1.2.3专业性 215
8.2结语 225
第九章 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 230
9.0概述 230
9.1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 230
9.1.1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 231
9.1.2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 231
9.1.3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 233
9.1.4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 236
9.1.5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 240
9.1.6文学美小结 241
9.2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 241
9.3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 241
9.3.1“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242
9.3.2“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 246
9.3.3“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48
9.4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 250
9.5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 251
9.6结语 253
第十章 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 254
10.0概述 254
10.1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 254
10.2模仿 255
10.2.1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 256
10.2.2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 261
10.2.3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 265
10.3重建或改写:代偿式转换 269
10.4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 274
10.4.1“虚”与“实” 274
10.4.2“隐”与“显” 275
10.4.3“放”与“收” 277
10.5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 280
10.6结语 281
第十一章 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治玉 283
11.0概述 283
11.1针对性与相关性 283
11.1.1情、情感 284
11.1.2感觉与感知 286
11.1.3直觉与理性直觉 289
11.1.4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290
11.1.5关于模仿与原创 292
11.2结语 293
参考书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