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隐语研究 以四川帮会隐语为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星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5202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西南官话-社会习惯语-方言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隐语研究 以四川帮会隐语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本书研究的缘起 1
1.2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2
1.2.1 本书研究的目的 3
1.2.2 本书研究的范围 4
1.3 隐语的说明 4
1.3.1 隐语的一般说明 4
1.3.2 四川帮会隐语的界定 8
1.3.3 四川帮会隐语的分类 8
1.3.4 四川帮会隐语的功能 9
1.3.5 四川帮会隐语的一般语言特征 11
1.4 本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5
1.4.1 本书研究的必要性 15
1.4.2 本书研究的可行性 17
1.5 本书的基本理论框架 18
1.5.1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18
1.5.2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19
1.5.3 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分析隐语的合理性 20
1.6 方法论问题:语料和方法 22
1.6.1 本书研究的语料 22
1.6.2 本书研究的方法 23
1.7 本书研究的组织结构 25
1.8 小结 27
第二章 隐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9
2.1 引言 29
2.2 前人隐语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成果 29
2.2.1 文化学的研究 29
2.2.2 社会学的研究 32
2.2.3 犯罪学的研究 32
2.2.4 历史学的研究 32
2.2.5 民族学的研究 33
2.2.6 文学的研究 33
2.2.7 语言学的研究 34
2.3 过去隐语研究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45
2.3.1 过去隐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45
2.3.2 过去隐语研究中的不足 46
2.4 本书的核心研究问题 47
2.5 小结 49
第三章 理论框架 51
3.1 引言 51
3.2 元理论说明 52
3.3 认知语言学的一般说明 53
3.3.1 认知语言学的界定 53
3.3.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概述 55
3.3.3 与本书研究相关的语言学理论 64
3.3.4 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 80
3.4 本书研究隐语分析的自主—依存模型 82
3.4.1 自主—依存关系与联结 82
3.4.2 解释隐语生成和理解机理的自主—依存模型 85
3.4.3 自主—依存模型的意义 88
3.5 小结 88
第四章 隐语中的相邻/相似关系 91
4.1 隐语的特性和来源 91
4.2 隐语的构成要素 93
4.2.1 语音要素 93
4.2.2 文字要素 93
4.2.3 词汇要素 95
4.2.4 句子要素 100
4.2.5 语义要素 102
4.3 隐语的创制手法 107
4.4 隐语中的相邻/相似关系 111
4.5 隐语是不完备性的典型表现 122
4.5.1 话语表达的不完备性 122
4.5.2 隐语与日常用语的相邻/相似性 124
4.6 小结 126
第五章 隐语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中的隐喻与转喻机制 129
5.1 自主—依存:元表述和隐语表述 129
5.1.1 对元表述的界定 130
5.1.2 隐语中的自主成分与依存成分 130
5.2 隐语表达不完备性的基础 133
5.3 隐语表达中的隐喻与转喻 135
5.3.1 隐语表达中隐喻机制的运作 135
5.3.2 隐语表达中转喻机制的运作 140
5.4 小结 147
第六章 隐语的生成和理解机理 149
6.1 隐语生成和理解机理的模型 149
6.2 隐语的生成机理 154
6.2.1 隐语从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推衍过程 154
6.2.2 拈连在推衍中的三个方面 160
6.3 隐语的理解机理 170
6.3.1 隐语从依存成分到自主成分的反溯过程 170
6.3.2 隐语反溯中意向性因素与语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176
6.3.3 隐语反溯中从依存成分回到自主成分的条件 187
6.4 隐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下向和上向因果力的互动作用 195
6.5 小结 199
第七章 隐语的可能世界 203
7.1 心理模型与可能世界的关系 206
7.1.1 心理模型 206
7.1.2 可能世界理论 207
7.1.3 心理模型与可能世界的关系 209
7.2 隐语的可能世界划分 210
7.2.1 隐语的现实世界 211
7.2.2 隐语的想象世界 212
7.2.3 隐语的特设世界 216
7.3 隐语在可能世界中的运作机制 221
7.3.1 可能世界对隐语的重要意义 221
7.3.2 隐语在可能世界中的运作机制 222
7.4 小结 229
第八章 结语 231
8.1 本书研究的主要发现 232
8.2 本书研究的结论 234
8.3 本书研究的学术价值 238
8.4 本书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239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