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巴蜀历史与文化 巴蜀地域文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巴蜀历史与文化  巴蜀地域文化
  • 刘斌主编;周伟,陈礼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5571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巴蜀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巴蜀历史与文化 巴蜀地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先秦巴蜀 2

1.1 古人类文化遗迹 2

1.1.1 “巫山人” 2

1.1.2 “资阳人” 3

1.1.3 三星堆文化 3

1.1.4 金沙文化 5

1.2 先秦巴蜀 6

1.2.1 蜀国 6

1.2.2 巴国 10

1.2.3 先秦时期的巴蜀地区 11

第2章 历史风云 16

2.1 汉代巴蜀 16

2.1.1 益州的建置 16

2.1.2 汉代巴蜀地区的经济 16

2.2 三国蜀汉政权的建立 17

2.2.1 公孙述据蜀 17

2.2.2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18

2.2.3 诸葛亮治蜀 19

2.3 成汉政权的兴亡与谯纵据蜀 22

2.3.1 成汉政权的建立 22

2.3.2 谯纵据蜀 23

2.4 隋代的益州和唐代的“三川” 23

2.4.1 隋代的益州 23

2.4.2 唐代的“三川” 24

2.4.3 隋唐时期的巴蜀经济 24

2.4.4 前蜀与后蜀 25

2.5 四川得名与宋代四川 26

2.5.1 四川得名 26

2.5.2 王小波、李顺起义 27

2.5.3 “交子”与宋代的四川经济 27

2.6 四川建省与元代四川 28

2.6.1 四川建省 28

2.6.2 蒙军入蜀与蜀人抗蒙战争 29

2.6.3 “大夏”政权的建立 30

2.7 明代四川 30

2.7.1 “大西”政权的建立 30

2.7.2 明代四川经济 33

2.7.3 明代四川行政区划 34

2.8 清代的四川 34

2.8.1 湖广填四川 34

2.8.2 白莲教大起义与李蓝起义 35

2.8.3 石达开在四川的失败 36

2.8.4 四川义和团运动 37

2.8.5 四川的“新政” 38

2.8.6 四川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军起义 40

2.8.7 1840年前的四川经济 42

2.8.8 鸦片战争后的四川经济 43

2.8.9 清代四川行政区划 44

2.9 民国时期的四川 45

2.9.1 军阀混战 45

2.9.2 红军在四川 47

2.9.3 抗战中的四川 50

2.9.4 四川解放 50

2.9.5 民国时期的四川经济 52

2.9.6 民国时期的四川行政区划 54

2.10 现代四川 56

2.10.1 四川历史的新篇章 56

2.10.2 现代四川经济 67

2.10.3 四川省行政区划沿革 69

第3章 科技明珠 74

3.1 古代巴蜀科技 74

3.1.1 都江堰与农业水利技术 74

3.1.2 农业生产技术 78

3.1.3 手工业技术 81

3.1.4 天文地理学与数学 84

3.1.5 医药学 86

3.1.6 综合性科技著作 88

3.2 近现代巴蜀科技 89

3.2.1 近代四川科技 90

3.2.2 现代四川科技 90

第4章 教育兴川 96

4.1 古代巴蜀教育 96

4.1.1 文翁兴学与官学、私学 96

4.1.2 官办、民办的书院 101

4.1.3 中国封建教育的孪生姐妹——科举制度 103

4.2 近现代巴蜀教育 105

4.2.1 四川近代教育的中坚——近代学堂 105

4.2.2 寻求救国真理的近代留学运动 108

4.2.3 脱胎于近代学堂的现代学校 109

4.3 当代四川教育 110

4.3.1 中小学教育 110

4.3.2 普通高等教育 111

4.3.3 职业教育 112

4.3.4 成人教育 112

第5章 宗教文化 116

5.1 主要宗教在四川的传播 116

5.1.1 土生土长的道教 116

5.1.2 广为传播的佛教 117

5.1.3 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四川的传播 119

5.2 宗教文化传承 121

5.2.1 建筑艺术 121

5.2.2 宗教经典 125

5.2.3 雕塑与绘画艺术 126

5.2.4 宗教音乐 129

5.2.5 宗教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130

第6章 文学大家 134

6.1 巴蜀文学概况 134

6.2 古代巴蜀文学家及文学流派 137

6.2.1 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 137

6.2.2 扛着“以孝治天下”大旗的李密 138

6.2.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 139

6.2.4 诗仙李白 140

6.2.5 诗圣杜甫 143

6.2.6 将竹枝词引入文学殿堂的刘禹锡 145

6.2.7 花间词派及韦庄 146

6.2.8 北宋文坛领军人物苏轼 149

6.2.9 明代四川文人的杰出代表杨慎 151

6.3 现当代巴蜀文学家 151

6.3.1 “中国的左拉”李劼人 151

6.3.2 全才郭沫若 152

6.3.3 有良知的文学家巴金 153

6.3.4 “与大地天籁融为一体”的艾芜 154

6.3.5 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 155

第7章 艺术殿堂 158

7.1 巴蜀艺术特色 158

7.1.1 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158

7.1.2 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 159

7.1.3 纳构力强,稳定性高 160

7.1.4 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160

7.2 建筑 161

7.2.1 四川建筑发展概况 161

7.2.2 四川著名建筑艺术介绍 163

7.3 雕塑 165

7.3.1 汉以前巴蜀地区雕塑艺术 165

7.3.2 汉代巴蜀地区雕塑艺术 167

7.3.3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巴蜀宗教雕塑艺术 167

7.3.4 五代王建永陵墓雕塑艺术 169

7.4 绘画、书法 170

7.4.1 绘画 170

7.4.2 书法 174

7.5 音乐、舞蹈 176

7.5.1 音乐 176

7.5.2 舞蹈 177

7.6 戏剧、曲艺 179

7.6.1 戏剧 179

7.6.2 曲艺 181

7.7 工艺 182

7.7.1 漆器 182

7.7.2 蜀绣 182

7.7.3 绵竹年画 183

第8章 菜酒剧茶 188

8.1 川菜香天下 188

8.1.1 历史演变 188

8.1.2 菜式与味型 189

8.1.3 烹调特点 190

8.1.4 川味小吃 191

8.2 川酒醉四海 192

8.2.1 川酒的历史 193

8.2.2 饮酒习俗 194

8.3 川剧炫变脸 195

8.3.1 川剧的历史与流派 195

8.3.2 川剧行当 196

8.3.3 川剧变脸 198

8.3.4 川剧艺术的新生 201

8.4 川茶论茶道 202

8.4.1 川茶历史与茶道 203

8.4.2 茶馆文化 204

第9章 民俗旅游 208

9.1 民风民俗 208

9.1.1 乐观向上的四川民风 208

9.1.2 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209

9.2 旅游历史 211

9.2.1 古今旅游 212

9.2.2 旅游资源 216

9.2.3 特色旅游 222

参考文献 23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