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元代史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元代史  下
  •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1781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124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1137页
  • 主题词: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元代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元代习俗史 1

一、元代习俗概述 1

(一)民族性 2

(二)阶级与阶层的差别 6

(三)历史性 11

(四)传承性 14

二、节令习俗 17

(一)蒙古族的纪年与节日 17

1.纪年 17

2.节日 19

(二)宫廷与汉族民间节令 21

1.元旦 22

2.元宵节 23

3.燕九节 25

4.清明节 26

5.重午 27

6.七夕节 29

7.立秋、重阳节等 30

三、服饰习俗 33

(一)蒙古族的服饰 33

1.容貌特征 34

2.衣着 36

(二)朝廷冠服 47

1.朝廷冠服 47

2.服色等第 52

(三)汉族士庶及平民服饰 53

1.头饰 53

2.衣服 57

3.鞋类 61

4.来自高丽服饰的影响 63

四、饮食习俗 65

(一)蒙古族的饮食 65

1.肉类食品 65

2.乳类饮食物 68

3.酒类 73

(二)汉族饮食习俗 76

1.面食品 77

2.米食品等 85

3.饮料 89

(三)北方其他民族饮食 97

1.回族饮食 97

2.“畏兀儿茶饭”等 99

(四)饮宴习俗 100

1.宫廷饮宴 100

2.上层名流饮宴 104

五、起居习俗 108

(一)蒙古族起居 108

1.住所 108

2.行旅 111

(二)宫廷起居 113

1.斡耳朵宫帐制 114

2.舆辂与仪仗 115

3.两都巡幸制 118

4.朝会 120

六、婚姻习俗 124

(一)蒙古族的婚姻习俗 125

1.婚姻俗制与家庭 125

2.婚姻形态 128

3.婚礼 131

(二)汉族婚姻习俗 131

1.婚姻礼制 132

2.婚姻形式 136

(三)元代婚姻史上的悲剧与变异 142

(四)元代各民族婚俗的相互影响 144

(五)异族通婚 146

1.蒙古族与他族通婚 146

2.回汉通婚 150

七、丧葬习俗 154

(一)蒙古族的丧葬 154

(二)帝王葬俗 157

(三)汉族丧葬 160

1.葬式 160

2.丧事 164

3.丧服与服丧 167

(四)元代丧葬习俗的改变 171

1.禁停丧不葬 171

2.禁约焚尸 173

3.禁厚葬、倡薄葬 174

4.正丧葬厚风俗 176

(五)其他少数民族丧葬 177

1.畏吾儿人丧葬 178

2.唐古忒、汪古人丧葬 179

3.云南少数民族丧葬 181

八、祭祀习俗 183

(一)蒙古族的祭祀 183

1.祭天 183

2.成吉思汗祭 185

3.烧饭祭祀 186

(二)宫廷祭祀 189

1.郊祀 190

2.太庙 191

3.社稷 194

4.先农 195

5.宣圣 195

6.岳镇海渎 196

(三)官府及汉族民间祭祀 197

1.官府祭祀 198

2.民间祭祀 201

九、宗教信仰习俗 207

(一)蒙古族的信仰 207

1.偶像的世界 207

2.自然崇拜的遗风 210

3.占卜吉凶 211

4.呼风唤雨 214

(二)皇宫的迷信活动 216

(三)汉族民间信仰习俗 218

1.地府鬼曹 218

2.民间诸神 220

十、禁忌习俗 223

(一)蒙古族禁忌 223

1.物质生活方面 224

2.在精神生活方面 226

(二)朝廷民俗杂禁 228

1.官民仪礼禁忌 228

2.动物诸禁 230

3.汉族民间禁忌 232

十一、娱乐习俗 239

(一)蒙古族的娱乐 239

1.摔跤 239

2.骑射 240

3.打球 241

4.射柳 243

5.玩石阿 244

6.鹿棋 245

(二)汉族的娱乐 246

1.竞技艺 246

2.竞技巧 250

3.智能游戏 254

4.助兴游戏 256

5.杂艺活动 258

十二、结语 261

(一)习俗与政治 261

(二)习俗与经济 263

(三)习俗的改变与社会进步 265

中国元代科技史 269

一、元代科技概述 275

二、天文历法 290

(一)天文台的兴建及天文观测活动 290

(二)天文仪器的制造 295

(三)《授时历》的成就 298

(四)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 300

(五)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少数民族天文学家 303

(六)少数民族历法 308

三、数学 315

(一)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期 315

(二)天元术与四元术 318

(三)内插法和垛积术 320

(四)李冶及其《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322

(五)朱世杰及其《算学启蒙》与《四元玉鉴》 325

(六)《几何原本》的最早研究者蒙哥 328

(七)珠算 330

四、地理学 332

(一)《元一统志》的编纂 332

(二)河源的探索考察 334

(三)朱思本及其《与地图》 337

(四)其它地图绘制 339

(五)游记类地理学著作 341

(六)地震和地质学 346

五、农牧业 350

(一)发展概况 350

(二)《农桑辑要》 354

(三)王祯及其《农书》 356

(四)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及其《农桑衣食撮要》 359

(五)畜牧业 362

六、水利学 369

(一)修通京杭大运河 369

(二)海运与航海事业 374

(三)其他水利工程 378

(四)水利学著作 382

七、医药学 386

(一)医药学成就 386

(二)李杲及其医学著作 394

(三)朱震亨及其医学著作 396

(四)危亦林及其《世医得效方》 400

(五)滑寿及其《十四经发挥》 402

(六)蒙古族医学家萨德弥实及其《瑞竹堂经验方》 404

(七)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医药学 407

八、食疗学与养生学 415

(一)蒙古族食疗营养学家忽思慧及其《饮膳正要》 416

(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与饮食交流 420

(三)其它食疗营养学著作 422

(四)邱处机及其养生理论 424

(五)其它气功养生学著作 427

(六)蒙古八珍等营养食品 432

九、建筑学 435

(一)元大都城 437

(二)上都与和林及北方其它城市 440

(三)佛教与道教建筑 443

(四)喇嘛教与伊斯兰教建筑 447

(五)蒙古包 451

十、手工业技术 453

(一)组织机构及其管理生产情况 453

(二)兵器业 455

(三)纺织业 458

(四)印刷业与造船业 465

(五)陶瓷业与漆器业 468

十一、中外科技交流 472

(一)天文历法交流 473

(二)数学交流 476

(三)医药学交流 479

(四)地理学交流 482

(五)建筑学交流 487

(六)火炮术与陶瓷术的交流 489

十二、结语 493

中国元代教育史 497

一、元代教育概述 503

(一)元代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503

(二)元代教育提高了官僚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文明程度 506

(三)元代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各民族知识分子 508

(四)元代教育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10

二、元代的文教政策 514

(一)推行“汉化”,兴学重教 514

(二)尊孔重儒,提倡理学 523

(三)重才养士,巩固政权 531

三、元代的官学 535

(一)元代的中央官学 535

1.国子学 536

2.蒙古国子学 539

3.回回国子学 541

(二)元代的地方官学 541

1.儒学 542

2.蒙古字学 544

3.社学 545

4.医学 546

5.阴阳学 548

(三)元代官学的管理 550

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550

2.教师的任用和学生的来源 553

3.师生待遇和奖惩 555

四、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560

(一)元代的庙学 560

(二)元代的私学 562

(三)元代的宗教教育 576

(四)元代的书院及其演变 584

五、元代的科举制度 593

(一)元代科举的发展历程 595

(二)元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600

(三)元代实行科举的情况 608

(四)元代科举的特点及其影响 612

1.在科举中的民族歧视 612

2.元代科举所设科目少,录取人数少,但应试对象较为广泛 613

3.规定以程朱理学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615

4.科举场上营私舞弊严重 617

六、元代著名教育家 622

(一)许衡 622

1.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622

2.教育思想 625

3.教学方法 629

(二)吴澄 633

1.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633

2.教育思想 635

3.教学方法 640

(三)程端礼 645

1.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645

2.《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的主要内容 646

3.教学方法 652

(四)郑玉 656

1.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656

2.教育思想 657

3.教学方法 663

七、结语 668

中国元代文学史 671

一、元代文学概述 679

(一)正统文学的衰微和俗文学的兴盛 679

1.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 679

2.杂剧兴盛的原因 681

3.元代杂剧的分期和南戏、话本小说的发展 684

(二)元代杂剧的渊源和体制 685

1.元代杂剧的渊源 685

2.元代杂剧的体制 686

二、关汉卿 689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 689

1.关汉卿的生平 689

2.关汉卿的作品 691

(二)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 693

1.《窦娥冤》的剧情梗概和主题思想 693

2.《窦娥冤》的人物形象 695

3.《窦娥冤》的浪漫主义手法和悲剧性 698

(三)关汉卿的爱情剧 699

1.《望江亭》和《救风尘》 699

2.《拜月亭》和《调风月》 703

3.《金线池》和《谢天香》 706

(四)关汉卿的公案剧 707

1.《鲁斋郎》 708

2.《蝴蝶梦》和《四春园》 710

(五)关汉卿的历史剧 711

1.《单刀会》 712

2.《西蜀梦》和《哭存孝》 714

(六)关汉卿杂剧的成就和影响 715

1.关汉卿杂剧的成就 715

2.关汉卿杂剧的影响 720

三、王实甫 722

(一)王实甫的生平和作品 722

(二)《西厢记》故事创作源流 724

1.元稹的《莺莺传》 724

2.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725

3.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725

(三)《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727

1.《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727

2.崔莺莺的形象 728

3.张生的形象 732

4.红娘的形象 733

5.老夫人的形象 734

(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735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736

2.《西厢记》的艺术结构 737

3.《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737

4.《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740

(五)《西厢记》的影响 742

四、元代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745

(一)白朴 745

1.白朴的生平和作品 745

2.《墙头马上》 747

3.《梧桐雨》 750

(二)马致远 751

1.马致远的生平和作品 751

2.《汉宫秋》 752

3.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755

(三)高文秀 康进之 纪君祥 李潜夫 郑廷玉 759

1.高文秀和他的《双献头》 759

2.康进之和他的《李逵负荆》 761

3.纪君祥和他的《赵氏孤儿》 763

4.李潜夫和他的《灰阑记》 766

5.郑廷玉和他的《看钱奴》 768

(四)杨显之 石君宝 尚仲贤 李好古 李文蔚等 771

1.杨显之和他的《潇湘夜雨》 771

2.石君宝和他的《秋胡戏妻》 774

3.尚仲贤和他的《柳毅传书》 777

4.李好古和他的《张生煮海》 779

5.李文蔚等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781

五、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783

(一)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783

(二)郑光祖 786

1.郑光祖的生平和作品 786

2.《倩女离魂》 787

3.《王粲登楼》 791

(三)宫天挺、秦简夫和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793

1.宫天挺和他的《范张鸡黍》 793

2.秦简夫和他的《东堂老》 796

3.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 799

(四)无名氏的杂剧 801

1.无名氏杂剧概况 801

2.《陈州粜米》 804

六、元代南戏 808

(一)南戏的兴起 808

1.南戏的产生和发展 808

2.南戏的体制 810

(二)“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811

1.《荆钗记》 811

2.《白兔记》 813

3.《拜月亭记》 815

4.《杀狗记》 818

(三)高明的《琵琶记》 820

1.高明的生平和作品 820

2.《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821

3.《琵琶记》的结构布局和语言艺术 826

七、元代散曲 830

(一)元代散曲的形成 830

1.元代散曲的兴起和发展 830

2.散曲的体制 832

(二)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834

1.关汉卿 马致远 834

2.卢挚 姚燧 839

3.王和卿 杜仁杰 842

(三)元代后期散曲作家 845

1.张养浩 845

2.张可久 乔吉 848

3.贯云石 徐再思 薛昂夫 855

4.睢景臣 刘时中 858

八、元代诗文 862

(一)元代诗文特点 862

1.元代诗歌特点 862

2.元代散文特点 865

(二)元代前期文作家 866

1.耶律楚材 866

2.刘因 869

3.赵孟頫 871

(三)元代后期诗文作家 873

1.虞集 873

2.萨都剌 876

3.杨维桢 王冕 878

九、结语 883

中国元代艺术史 885

一、元代艺术概述 891

二、绘画 898

(一)概述 898

(二)壁画 901

1.墓室壁画 901

2.寺观壁画 905

(三)绘画新风的启导人物——赵孟頫 915

1.生平行状 915

2.艺术成就 920

3.历史影响 927

(四)皇室的绘画活动和少数民族画家 931

1.皇室的绘画活动 931

2.高克恭 934

3.张彦辅 938

4.边鲁 939

5.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画家 940

(五)人物画、界画 940

1.道释、人物画 940

2.肖像画 946

3.界画 949

(六)花鸟画 952

1.院体花鸟的继续与发展 952

2.梅兰竹菊题材的兴盛及其代表画家 955

(七)山水画创作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967

1.钱选 968

2.李成、郭熙传派 971

3.董、巨传派 974

4.马、夏传派 978

(八)山水画成熟的杰出代表——元四家 980

1.黄公望 981

2.吴镇 986

3.倪瓒 990

4.王蒙 998

三、雕塑 1004

(一)宗教活跃与宗教艺术的发展 1004

(二)雕塑遗迹 1007

1.杭州飞来峰石刻 1008

2.晋祠内元代彩塑 1012

3.居庸关云台石雕 1012

4.麒麟石雕 1013

5.晋城玉皇庙彩塑 1013

6.天龙山道教雕塑 1018

7.文献记载的元代雕塑 1019

8.著名雕刻家:阿尼哥和刘元 1022

四、书法 1025

(一)赵孟頫的书学主张及艺术成就 1026

(二)鲜于枢和邓文原 1028

(三)元中后期的书坛局势及重要书家 1031

1.虞集 1032

2.柯九思 1033

3.揭傒斯 1034

4.李泂 1034

5.周伯琦 1035

6.杜本 1035

7.张雨 1035

8.吾衍 1035

9.俞和 1036

10.饶介 1036

11.自立门户的革新书家冯子振和杨维桢 1036

(四)少数民族书法家 1038

1.耶律楚材 1038

2.康里巎巎 1038

(五)文人画家的书法 1041

五、音乐和舞蹈 1042

(一)宫廷音乐的草创 1042

(二)宫廷乐舞及乐器 1043

1.乐舞机构 1043

2.乐队 1045

3.乐曲与乐器 1047

4.宫廷佛教乐舞 1050

(三)民间乐舞 1053

1.杂剧 1053

2.散曲 1068

3.南戏 1069

六、建筑 1073

(一)和林 1073

(二)上都 1078

(三)元大都 1080

(四)宗教建筑 1085

(五)蒙古族的毡帐建筑 1086

七、工艺美术 1092

(一)工艺美术地位的提高 1092

(二)主要手工艺门类及成就 1094

1.管理手工艺的机构 1094

2.瓷器 1096

3.雕漆工艺 1098

4.织绣工艺 1099

八、美术理论与对外美术交流 1104

(一)美术理论 1104

1.神为本、形为末——形神论 1104

2.诗书画关系论 1106

3.讬物寓意 1108

4.水墨画论 1109

5.“内游”说、“逸气”说等典型理论 1110

6.画史、画论著作 1112

(二)对外美术交流 1116

1.与欧、亚的美术交流 1116

2.与日本的美术交流 1118

九、结语 11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