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王杰主编;段吉方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253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 1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域 1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 4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 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点 9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性 9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革命性 10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 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模式 1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五种模式 13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16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历史发展 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 19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问题 19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 2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传统 24

一、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思想生成 25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浪漫主义 27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美学原则 3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 36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 36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开拓 41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43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格局 4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 51

第一节“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 51

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51

二、“莎士比亚化”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55

三、“席勒式”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57

第二节“历史悲剧”与“文学隐喻” 58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悲剧”理论 59

二、“文学隐喻”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批评 6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审美形式 67

一、马克思主义审美形式理论的提出 67

二、审美形式理论的发展 68

三、“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7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人类学 7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人类学视角 78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人学内涵 79

二、马克思的“神话”理论 81

三、艺术起源的人类学研究 84

第二节 社会心理与文艺活动 87

一、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 87

二、社会心理:文艺与生活的中介 89

三、艺术审美与感性解放 92

第三节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96

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96

二、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100

三、“两种生产”理论 102

第四章 审美反映论与文艺本质 107

第一节 反映论与审美反映论 107

一、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渊源 108

二、文学反映论的提出 112

三、从文学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115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117

一、恩格斯与“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的提出 117

二、卢卡奇对“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的发展 119

第三节 布莱希特与“陌生化”理论 123

一、“陌生化”的理论渊源 124

二、“陌生化”的理论内涵 128

第五章 意识形态论与审美话语 134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话语 134

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135

二、走向话语实践的意识形态 139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出 141

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141

二、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 144

三、审美话语:一种意识形态 147

第三节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意识形态 149

一、形式的内涵 150

二、具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形式 153

三、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 156

第六章 艺术生产与大众文化 160

第一节 技术、媒介与艺术生产 161

一、对艺术生产的一般理解 161

二、艺术生产的商品特征 163

三、媒介的作用 165

四、艺术的人文理性 167

五、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 168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理论阐释 171

一、大众文化概述 172

二、大众文化批判 175

三、大众文化:从否定到顺应 177

第三节 艺术生产与审美消费 181

一、大众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81

二、消费社会的美学 183

三、审美消费 185

第七章 审美交往与对话理论 189

第一节 从交往实践到审美交往 189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及其特点 190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当代发展 192

三、审美交往的特点及其所讨论的主要问题 196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198

一、政治的概念 199

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现代语境 200

三、公共空间与文学价值 202

第三节 作为审美交往活动的“复调”和“对话” 207

一、作为交往行为的审美活动 207

二、复调小说理论 211

三、走向对话主义 214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2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219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220

二、左翼文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221

三、延安文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22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228

一、文艺的本质与作用 228

二、文艺的中国气派与民族性 231

三、文艺的发展与传承 23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特点 235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236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色 238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寓言 24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 241

一、世界文学的提出 241

二、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世界文学 245

三、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247

第二节 第三世界文学与民族寓言 249

一、第三世界文学与民族寓言的提出 249

二、世界文学与第三世界文学 251

三、文化传统与“民族寓言” 253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矛盾 255

一、全球化语境与文化多样化 256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258

三、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260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 26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 262

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 262

二、后殖民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 265

三、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论争 26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性 271

一、身份认同与文学批评 272

二、新媒体与文学观念的演进 274

三、环境问题与绿色批评 27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大众性 278

一、大众文化与新的审美经验 279

二、建设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81

三、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82

后记 28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