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魏玮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33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1
一、什么是医学模式 1
二、医学模式的演化 1
三、病人的身体:疾病与医疗 4
四、心身疾病 4
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5
六、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启迪 7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 9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简史 9
二、中医、西医诊治疾病优势与劣势比较 9
三、中西医结合理论特点 10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优势 10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未来发展 13
第三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与消化系统疾病 16
一、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 16
二、胃肠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脑肠肽 17
三、胃肠道免疫系统 18
第四章 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22
一、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22
二、消化系统心身病症概况 27
三、心身病症的分类 28
四、中医对心理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阐述 28
第五章 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的选择与应用 30
第一节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 30
一、心理测量概述 30
二、标准化评定量表基本要求 30
三、临床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31
四、心理测量与消化系统疾病 32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 33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33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 39
三、症状自评量表(SCL-90) 59
四、焦虑自评量表(SAS) 64
五、抑郁自评量表(SDS) 65
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67
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69
八、生活事件量表(LES) 73
第六章 心理疏导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79
一、精神心理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79
二、中医情志致病机理 80
三、心理疗法的临床运用 81
四、心理疏导疗法概念 82
五、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 82
六、心理疏导疗法的实施 83
七、小结 83
第七章 亚健康的中医体质学辨识与防治 85
一、亚健康的历史沿革及流行病学研究 85
二、亚健康的主要症状表现 85
三、亚健康产生病因及发病机理 86
四、亚健康与中医体质 87
五、亚健康的防治 89
下篇 各论 95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 95
第一节 概述 95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9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95
二、病理生理 97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98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98
一、临床表现 98
二、临床分型 99
三、并发症 99
四、实验室检查 100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00
一、诊断标准 100
二、诊断步骤 101
三、鉴别诊断 102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02
一、西医内科治疗 102
二、外科手术治疗 103
三、西医疗效标准 103
四、西医治疗难点 104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04
一、中医辨证分型 104
二、中医辨证论治 105
三、随症加减 106
四、中成药治疗 106
五、中医其他疗法 106
六、护理调摄 10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07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07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07
三、疗效评定 109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111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11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11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1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12
第二章 癔球症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1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二、病理生理 116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6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16
一、临床表现 116
二、实验室检查 11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7
一、诊断标准 117
二、诊断步骤 117
三、鉴别诊断 117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18
一、西医治疗 118
二、西医治疗难点 118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19
一、中医辨证分型 119
二、中医辨证论治 119
三、随症加减 120
四、中成药治疗 120
五、中医其他疗法 120
六、护理调摄 120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21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2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22
三、疗效评定 122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122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23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23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24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24
第三章 功能性烧心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2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6
二、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27
一、临床表现 127
二、实验室检查 12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28
一、诊断标准 128
二、鉴别诊断 128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29
一、西医治疗 129
二、治疗难点 129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29
一、中医辨证分型 129
二、中医辨证论治 130
三、中成药治疗 131
四、护理调摄 132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32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32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32
三、疗效评定 133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33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33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34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34
第四章 功能性吞咽困难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3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36
二、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7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37
一、临床表现 137
二、临床分型 138
三、并发症 138
四、实验室检查 138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38
一、诊断标准 139
二、诊断步骤 139
三、鉴别诊断 139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40
一、西医内科治疗 140
二、心理治疗 141
三、内镜治疗 141
四、西医治疗难点 141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41
一、中医辨证分型 141
二、中医辨证论治 142
三、随症加减 142
四、中成药治疗 143
五、中医其他疗法 143
六、护理调摄 145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45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45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46
三、疗效评定 148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148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48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48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49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49
第五章 功能性呕吐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5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51
二、病理生理 152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52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53
一、临床表现 153
二、临床分型 153
三、并发症 153
四、实验室检查 153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53
一、诊断标准 153
二、心理测量及心理诊断 154
三、鉴别诊断 154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55
一、西医内科治疗 155
二、西医疗效标准 155
三、西医治疗难点 156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56
一、中医辨证分型 156
二、中医辨证论治 156
三、随症加减 157
四、中成药治疗、单方 157
五、中医其他疗法 157
六、护理调摄 158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59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59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60
三、疗效评定 161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161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61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6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62
第六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6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63
二、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6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66
一、临床表现 166
二、临床分型 166
三、并发症 166
四、实验室检查 16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67
一、临床表现 167
二、诊断步骤 168
三、鉴别诊断 168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69
一、西医内科治疗 169
二、西医疗效标准 170
三、西医治疗难点 170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71
一、中医辨证分型 171
二、中医辨证论治 171
三、随症加减 172
四、中成药治疗 172
五、中医其他疗法 173
六、护理调摄 174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74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74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75
三、疗效评定 176
四、转归与预后 177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77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177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77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77
第七章 顽固性呃逆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一、定义 179
二、范围 179
三、流行病学资料 179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180
一、西医学对难治性呃逆的相关认识 180
二、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8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82
一、临床表现 182
二、体征 183
三、实验室检查 183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84
一、诊断依据 184
二、鉴别诊断 184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185
一、西医内科治疗 185
二、西医疗效标准 190
三、西医治疗难点 190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190
一、中医辨证要点 190
二、中医辨证分型 190
三、中医治疗原则 191
四、中医辨证论治 191
五、中医其他疗法 193
六、护理调摄 194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194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194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195
三、疗效评定 197
四、转归与预后 197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198
一、中医研究的难点及应对思路 198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198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198
第八章 消化性溃疡 201
第一节 概述 201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20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01
二、病理 203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03
一、临床表现 203
二、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20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6
一、诊断思路 206
二、诊断标准 206
三、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 207
四、消化性溃疡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209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210
一、西医辨病治疗 210
二、西医治疗难点 214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15
一、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15
二、中医的辨证分型及标准 215
三、中医辨证论治 216
四、随症加减 217
五、中成药治疗 217
六、中医其他疗法 21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218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219
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219
三、预防和护理 220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221
第九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与非典型增生 223
第一节 概述 223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22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23
二、病理生理 224
三、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225
一、临床表现 225
二、辅助检查 22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29
一、西医诊断标准及诊断流程 229
二、中医病名诊断 230
三、鉴别诊断 230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231
一、西医治疗 231
二、西医治疗难点 232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33
一、中医辨证分型 233
二、治则治法 234
三、辨证论治 235
四、随症加减 236
五、结合胃镜下黏膜病变加减用药 236
六、结合活组织检查结果加减用药 236
七、中医中药根除Hp治疗 236
八、中草药治疗时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 237
九、中成药治疗 238
十、中医其他疗法 238
十一、护理调摄 238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239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239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240
三、疗效评定 244
四、转归与随访 245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245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245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246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246
第十章 糖尿病胃轻瘫 248
第一节 概述 248
第二节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248
一、DGP的胃动力障碍病理生理特点 24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49
三、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 25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51
一、临床表现 251
二、实验室检查 252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53
一、诊断标准 253
二、鉴别诊断 253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254
一、西医内科治疗 254
二、非药物治疗 256
三、西医治疗难点 257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57
一、中医辨证分型 257
二、中医辨证论治 258
三、随症加减 258
四、中成药治疗 259
五、中医其他疗法 259
六、护理调摄 260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261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26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262
三、疗效评定 263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264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264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264
二、西医的治疗新进展 264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265
第十一章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267
第一节 概述 267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2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67
二、病理生理 269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70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70
一、临床表现 270
二、临床分型 271
三、并发症 271
四、实验室检查 271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2
一、诊断标准 272
二、诊断步骤 272
三、鉴别诊断 272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273
一、西医内科治疗 273
二、外科手术治疗 275
三、西医疗效标准 275
四、西医治疗难点 275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75
一、中医辨证分型 275
二、中医辨证论治 276
三、随症加减 277
四、中成药治疗 277
五、中医其他疗法 278
六、护理调摄 280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281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28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282
三、疗效评定 286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287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287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287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287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288
第十二章 肠易激综合征 290
第一节 概述 290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29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90
二、病理生理 291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93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93
一、临床表现 293
二、临床分型 293
三、并发症 294
四、实验室检查 294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94
一、诊断标准 294
二、诊断步骤 294
三、鉴别诊断 295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295
一、西医内科治疗 295
二、西医外科治疗 297
三、西医疗效标准 297
四、西医治疗难点 297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97
一、中医辨证分型 297
二、中医辨证论治 298
三、随症加减 299
四、中成药治疗 299
五、中医其他疗法 299
六、护理调摄 299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301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301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302
三、疗效评定 304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305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305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305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306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306
第十三章 消化道息肉病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31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10
二、息肉的分类及病理类型 310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12
一、胃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12
二、肠道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12
三、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313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14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314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315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316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316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317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319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息肉的一般诊疗方案及研究进展 319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320
第十四章 溃疡性结肠炎 321
第一节 概述 321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32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21
二、病理生理 322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23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23
一、临床表现 323
二、临床分型 324
三、并发症 325
四、实验室检查 32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26
一、诊断标准 326
二、诊断步骤 327
三、鉴别诊断 327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329
一、西医内科治疗 329
二、外科手术治疗 331
三、西医疗效标准 332
四、西医治疗难点 332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333
一、中医辨证分型 333
二、中医辨证论治 333
三、随症加减 334
四、中成药治疗 334
五、中医其他疗法 335
六、护理调摄 33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337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337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337
三、疗效评定 340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341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342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342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34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342
第十五章 功能性腹泻 345
第一节 概述 345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34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45
二、病理生理 345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4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46
一、临床表现 346
二、实验室检查 346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46
一、诊断标准 346
二、诊断步骤 346
三、鉴别诊断 346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347
一、西医内科治疗 347
二、西医疗效标准 348
三、西医治疗难点 348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348
一、中医辨证分型 348
二、中医辨证论治 349
三、随症加减 349
四、中成药治疗 349
五、中医其他疗法 350
六、护理调摄 350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350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350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351
三、疗效评定 352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352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352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352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35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353
第十六章 难治性便秘 355
第一节 概述 355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355
一、功能性便秘 356
二、功能性排便障碍 357
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358
四、结肠型便秘 358
五、直肠型便秘 360
六、中医学对难治性便秘的认识 36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364
一、临床表现 364
二、临床分型 365
三、并发症 366
四、辅助检查 36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68
一、诊断标准 368
二、诊断步骤 370
三、鉴别诊断 371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374
一、西医内科治疗 374
二、外科手术治疗 375
三、西医疗效标准 376
四、西医治疗难点 377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377
一、中医辨证分型 377
二、中医辨证论治 378
三、随症加减 379
四、中成药治疗 379
五、中医其他疗法 380
六、护理调摄 383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384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384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384
三、疗效评定 385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385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385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385
二、西医的治疗新进展 386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386
第十七章 慢性传染性肝病 388
第一部分 乙型肝炎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38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88
二、病理生理 392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93
一、临床表现 393
二、临床分型 393
三、并发症 396
四、实验室检查 396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98
一、诊断标准 398
二、鉴别诊断 399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00
一、西医内科治疗 400
二、预防 403
三、西医疗效标准 405
四、西医治疗难点 406
第二部分 丙型肝炎 406
第一节 概述 406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40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07
二、病理生理 408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09
一、临床表现 409
二、临床分型 409
三、并发症 410
四、实验室检查 410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10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11
一、西医治疗 411
二、预防 414
三、西医疗效标准 414
四、西医治疗难点 414
第三部分 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 414
第一节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14
第二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15
一、中医辨证分型 415
二、中医辨证论治 416
三、随症加减 417
四、中成药 417
五、民间经验方 417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 418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418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418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419
三、随访、转归与预后 420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420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420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420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421
第十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肝病 422
第一部分 自身免疫性肝炎 422
第一节 概述 422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42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22
二、病理生理 424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2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25
一、临床表现 425
二、临床分型 425
三、并发症 426
四、实验室检查 426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27
一、诊断标准 427
二、诊断注意事项 428
三、鉴别诊断 429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29
一、西医内科治疗 429
二、外科手术治疗 433
三、西医疗效标准 433
四、西医治疗难点 434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35
一、中医辨证分型 435
二、中医辨证论治 436
三、随症加减 436
四、中成药治疗 436
五、中医其他疗法 436
六、护理调摄 43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437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437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438
三、疗效评定 439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439
第二部分 酒精性肝病 440
第一节 概述 440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44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40
二、病理生理 440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4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42
一、临床表现 442
二、临床分型 442
三、并发症 442
四、实验室检查 442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43
一、诊断标准 443
二、诊断步骤 443
三、鉴别诊断 444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44
一、西医治疗 444
二、西医外科治疗 444
三、西医疗效标准 444
四、西医治疗难点 445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45
一、中医辨证分型 445
二、中医辨证论治 445
三、随症加减 446
四、中成药治疗 446
五、其他疗法 446
六、护理调摄 446
第三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447
第一节 概述 447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44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47
二、病理生理 448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48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49
一、临床表现 449
二、临床分型 449
三、并发症 449
四、实验室检查 449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49
一、诊断标准 449
二、诊断步骤 450
三、鉴别诊断 450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50
一、西医内科治疗 450
二、外科手术治疗 451
三、西医疗效标准 451
四、西医治疗难点 451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51
一、中医辨证分型 451
二、中医辨证论治 452
三、随症加减 452
四、中成药治疗 452
五、护理调摄 452
第四部分 药物性肝损害 453
第一节 概述 453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45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53
二、病理生理 454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5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55
一、临床表现 455
二、并发症 455
三、实验室检查 45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55
一、诊断标准 455
二、诊断注意事项 456
三、鉴别诊断 456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56
一、西医内科治疗 456
二、西医外科治疗 457
三、西医疗效标准 458
四、西医治疗难点 458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58
一、中医辨证分型 458
二、中医辨证论治 459
三、随症加减 459
四、护理调摄 459
第五部分 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460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460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460
三、疗效评定 461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461
第六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462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462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46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463
第十九章 慢性胆囊炎 467
第一节 概述 467
第二节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4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467
二、病理生理 467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68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68
一、临床表现 468
二、临床分型 469
三、并发症 469
四、实验室检查 469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70
一、诊断标准 470
二、诊断步骤 470
三、鉴别诊断 471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72
一、西医内科治疗 472
二、外科手术治疗 472
三、西医诊疗标准 473
四、西医治疗难点 473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74
一、中医辨证分型 474
二、中医辨证论治 474
三、随症加减 475
四、中成药治疗 475
五、中医其他疗法 477
六、护理调摄 47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478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478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478
三、疗效评定 481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481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481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481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481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483
第二十章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485
第一节 概述 485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48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485
二、中医病因 487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88
一、临床表现 488
二、并发症 488
三、实验室检查 489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90
一、诊断标准 490
二、诊断流程 490
三、鉴别诊断 491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492
一、西医内科治疗 492
二、内镜及手术治疗 493
三、治疗难点 493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494
一、中医辨证分型 494
二、中医辨证论治 495
三、随症加减 495
四、中成药治疗 495
五、中医其他疗法 496
六、护理调摄 496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497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497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498
三、疗效评定 499
四、随访、转归与预后 499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500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500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500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501
第二十一章 慢性胰腺炎 502
第一节 概述 502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50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502
二、病理生理 503
三、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0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504
一、临床表现 504
二、临床分型 506
三、并发症 506
四、实验室检查 50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09
一、诊断标准 509
二、诊断流程 509
三、鉴别诊断 510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511
一、西医治疗 511
二、西医疗效标准 514
三、西医治疗难点 514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514
一、中医辨证分型 514
二、中医辨证论治 515
三、随症加减 515
四、中成药治疗 516
五、中医其他疗法 516
六、护理调摄 51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518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518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518
三、随访、转归与预后 520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520
一、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思路 520
二、西医的治疗难点及新进展 521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科研思路 521
第二十二章 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 523
第一节 概述 523
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52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523
二、顽固性腹水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524
三、中医病因病机 5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525
一、临床表现 525
二、实验室检查 52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26
一、诊断要点 526
二、鉴别诊断 527
第五节 西医治疗与治疗难点 528
一、腹水的常规治疗 528
二、顽固性腹水的难点治疗 529
第六节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531
一、常见中医证型分析 531
二、共性基本证型与病机特点分析 532
三、中医辨证分型 533
四、中医辨证论治 533
五、中成药治疗 534
六、中医其他疗法 535
七、护理调摄 536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536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流程 536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 536
三、疗效评定 538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研思路及最新研究进展 538
一、循证医学方法科学评价中医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539
二、比较中医治疗方法的特点,优化整合,建立适合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分期治疗策略与方案 539
三、剂型改进与作用机制阐明 539
后记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