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
  • 杨力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3917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2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5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6

一、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7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8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1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3

一、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 13

二、哲学发展的需要 14

三、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14

第一篇 自然观 16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6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16

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6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8

三、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20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 24

一、系统及其基本特点 24

二、物质系统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25

三、物质系统中的辩证法 31

第三节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36

一、系统方式与运动形式 36

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37

三、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39

第二章 自然界的辩证演化 42

第一节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42

一、宇宙和元素的演化 42

二、天体的演化 45

三、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53

第二节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特征 57

一、自然界演化的守恒性 57

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60

三、自然界演化的周期性 63

第三节 自然界演化的趋势和机制 65

一、自然界演化过程的复杂性 65

二、自然界演化的总趋势 68

三、自然界演化的机制 74

第三章 人与自然 76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76

一、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76

二、人与其他自然物的根本区别 79

三、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82

第二节 人工自然 83

一、人工自然的含义与特点 83

二、人工自然的进化规律 88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5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95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97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途径 100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103

第二篇 科学方法论 107

第四章 科学思维的基础 107

第一节 科学语言的产生 107

一、自然语言的产生和特征 107

二、自然语言的缺陷 108

三、科学语言的产生 110

第二节 科学语言的形式 112

一、术语 112

二、符号 114

三、图表 116

第三节 科学知识的语言分析 118

一、科学语言的语形分析 119

二、科学语言的语义分析 120

三、科学语言的语用分析 121

第五章 科学研究的程序 123

第一节 科学问题 123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123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 125

三、科学问题的分类 126

四、科学问题的来源 127

五、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128

六、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129

第二节 科学事实 132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 132

二、构成科学事实的基本条件 133

三、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4

第三节 科学假说 135

一、科学假说的规定 135

二、科学假说的结构 136

三、科学假说的来源 137

四、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 139

五、科学假说在科学中的作用 140

第四节 科学理论 142

一、科学理论的规定 142

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43

三、科学理论的结构 144

四、科学理论的评价 145

第六章 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 149

第一节 观察实验方法 149

一、观察 149

二、实验 151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若干认识问题 152

第二节 逻辑方法 156

一、比较和分类 157

二、类比 158

三、归纳和演绎 160

第三节 非逻辑方法 165

一、形象思维方法 165

二、直觉思维方法 167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170

第四节 技术方法 174

一、技术发明活动及其一般程序 174

二、技术预测方法 175

三、技术评估方法 177

四、技术原理构思方法 178

五、工程设计方法 180

第五节 综合方法 183

一、数学方法 183

二、模型方法 186

三、系统方法 190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200

第七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200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形式 200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 200

二、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 206

三、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209

四、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213

第二节 科学发展模式 215

一、归纳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215

二、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217

三、科学革命模式 223

四、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228

第三节 技术发展的模式 231

一、技术体系更替模式 231

二、技术范式论模式 234

三、技术生命周期模式 235

第八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237

第一节 科学技术系统 237

一、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237

二、科学共同体 240

三、科学的社会组织 24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43

一、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243

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246

三、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 247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250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50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57

第九章 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62

第一节 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62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点 262

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268

第二节 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反思 271

一、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271

二、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273

三、对科技发展的价值评价 276

第三节 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78

一、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78

二、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282

参考书目 285

后记 28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