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海洋学 渔业海洋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区域海洋学  渔业海洋学
  • 唐启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25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渔业海洋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海洋学 渔业海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绪论 1

第1篇 渤海 9

第1章 渔业生物种类组成特征与渔业 9

1.1资源种类 9

1.1.1渔业生物种类组成 9

1.1.2渔业生物数量组成 11

1.1.3鱼卵仔鱼种类组成 13

1.2优势种及功能群 16

1.2.1鱼类资源 16

1.2.2无脊椎动物资源 18

1.2.3鱼卵仔鱼 19

1.3生态类群 21

1.3.1鱼类 21

1.3.2甲壳类 21

1.3.3头足类 22

1.4渔业结构及其变化 22

第2章 渔业生物资源分布特征与栖息地 23

2.1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23

2.1.1渔业生物资源分布概况 23

2.1.2鱼类及其优势种资源分布 23

2.1.3无脊椎动物及其优势种资源分布 27

2.2主要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33

2.2.1产卵场、育幼场 33

2.2.2索饵场 33

2.2.3越冬场 33

2.2.4主要渔业种类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34

2.3主要渔场及其季节变化 34

第3章 渔业生物资源量评估 36

3.1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36

3.1.1声学评估方法 36

3.1.2评估种类总生物量分布格局 36

3.2底拖网渔业生物资源评估 39

3.2.1渤海近岸水域近底层渔业生物资源量 39

3.2.2渔业生物资源指数的变化 39

第4章 渔场形成条件与渔业预报 41

4.1渔场理化状况及其变化 41

4.1.1水文环境 41

4.1.2化学环境 42

4.2渔场基础生产力与饵料生物 46

4.2.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46

4.2.2浮游植物 48

4.2.3浮游动物 50

4.2.4底栖生物 52

4.3渔场形成条件 55

4.3.1中国毛虾生态习性 56

4.3.2理化环境 57

4.3.3生物环境 57

4.3.4海流 58

4.4渔业预报 58

4.4.1预报指标 58

4.4.2渤海秋汛中国对虾渔获量预报 59

第5章 主要渔业种类渔业生物学与种群数量变动 64

5.1中上层鱼类 64

5.1.1黄鲫 64

5.1.2蓝点马鲛 67

5.1.3银鲳 70

5.2底层鱼类 73

5.2.1小黄鱼 73

5.3甲壳类 75

5.3.1中国对虾 75

5.3.2三疣梭子蟹 80

5.3.3口虾蛄 83

第6章 渔业资源管理与增殖 88

6.1渔业资源管理 88

6.1.1依法进行管理 88

6.1.2拖网作业退出渤海 89

6.1.3设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89

6.1.4资源动态监测 89

6.2渔业资源增殖 90

6.2.1中国对虾 90

6.2.2鮻 91

6.2.3海蜇 92

6.2.4三疣梭子蟹 93

6.2.5贝类 94

6.2.6其他种类 95

6.3人工鱼礁建设 96

6.4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96

6.4.1压缩捕捞力量与降低捕捞强度 97

6.4.2修复近海渔业生态环境 97

6.4.3科学开展增养殖渔业 97

第2篇 黄海 101

第7章 渔业生物种类组成特征与渔业 101

7.1资源种类 101

7.1.1生物区系 101

7.1.2种类组成 101

7.1.3渔业生物数量组成 102

7.2优势种及功能群 104

7.2.1优势种组成及其变化 104

7.2.2功能群 104

7.3生态类群 106

7.3.1鱼类 106

7.3.2虾蟹类 107

7.3.3头足类 107

7.4渔业结构及其变化 108

7.4.1海洋捕捞产业 108

7.4.2海洋捕捞作业结构 108

第8章 渔业生物资源分布特征与栖息地 110

8.1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110

8.1.1渔业生物资源分布概况 110

8.1.2鱼类及其优势种资源分布 111

8.1.3甲壳类及其优势种资源分布 113

8.1.4头足类及其优势种资源分布 114

8.2主要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115

8.2.1主要产卵场、育幼场 115

8.2.2主要索饵场 116

8.2.3主要越冬场 117

8.2.4主要渔业生物资源主要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117

8.3主要渔场及其季节变化 119

8.3.1海洋岛渔场 120

8.3.2烟威渔场 120

8.3.3石岛渔场 121

8.3.4连青石渔场 122

8.3.5海州湾渔场 123

8.3.6吕泗渔场 123

8.3.7大沙渔场 124

第9章 渔业生物资源量评估 126

9.1渔业生物资源声学评估 126

9.1.1声学评估方法 126

9.1.2评估种类总生物量分布格局 126

9.2底拖网渔业生物资源评估 132

第10章 渔场形成条件与渔业预报 139

10.1渔场理化状况及其变化 139

10.1.1水文环境 139

10.1.2化学环境 141

10.2渔场基础生产力与饵料生物 145

10.2.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145

10.2.2浮游植物 147

10.2.3浮游动物 150

10.2.4底栖生物 151

10.3渔场形成条件 154

10.3.1小黄鱼生态习性 155

10.3.2理化环境 155

10.3.3生物环境 156

10.4渔业预报 157

10.4.1渔情预报 157

10.4.2渔获量预报 159

第11章 主要渔业种类渔业生物学与种群数量变动 161

11.1中上层鱼类 161

11.1.1 鳀 161

11.1.2蓝点马鲛 166

11.1.3银鲳 169

11.1.4鲱 172

11.2底层鱼类 176

11.2.1小黄鱼 176

11.2.2鲆鲽类 182

11.2.3带鱼 188

11.2.4大头鳕 192

11.3甲壳类和头足类 195

11.3.1鹰爪虾 195

11.3.2太平洋褶柔鱼 199

11.3.3日本枪乌贼和火枪乌贼 203

第12章 渔业资源管理与增殖 207

12.1渔业资源管理 207

12.1.1依法进行管理 207

12.1.2保护种质种苗 207

12.1.3实施禁渔制度 208

12.1.4监测资源动态 208

12.2渔业资源增殖 208

12.2.1中国对虾 208

12.2.2日本对虾 210

12.2.3金乌贼 211

12.2.4贝类 213

12.2.5其他种类 215

12.3人工渔鱼建设 217

12.4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217

12.4.1对主要渔业种类实施TAC管理 217

12.4.2进一步强化已实施的管理措施 217

12.4.3压缩捕捞力量与降低捕捞强度 218

12.4.4科学开展增养殖渔业 218

第3篇 东海 221

第13章 渔业生物种类组成特征与渔业 221

13.1资源种类 221

13.1.1种类组成 221

13.1.2渔获数量组成 222

13.1.3鱼卵仔鱼 224

13.2优势种及功能群 228

13.2.1优势种组成及其变化 228

13.2.2功能群 229

13.3渔业生物群落结构与区系特征 231

13.3.1鱼类 231

13.3.2虾类 233

13.3.3头足类 235

13.4渔业结构及其变化 235

13.4.1海洋捕捞产量 235

13.4.2海洋捕捞渔船 236

13.4.3海洋捕捞渔船功率 236

13.4.4海洋捕捞主要作业类型 237

第14章 渔业生物资源分布特征与栖息地 240

14.1渔业生物资源密度分布 240

14.1.1渔业生物资源密度的变化 240

14.1.2鱼类资源密度分布 244

14.1.3甲壳类资源密度分布 245

14.1.4头足类资源密度分布 245

14.1.5优势种分布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245

14.2主要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248

14.2.1南北向洄游鱼类 248

14.2.2东西向洄游鱼类 249

14.2.3外海型洄游鱼类 249

14.2.4暖水性洄游鱼类 249

14.2.5沿岸型洄游鱼类 250

14.2.6河口定居性鱼类 250

14.2.7溯河洄游性鱼类 250

14.3渔获物组成和主要渔场及其变化 251

14.3.1渔获物组成 251

14.3.2东海主要作业渔场 252

14.3.3主要作业渔场变动趋势 253

第15章 渔业生物资源量评估 256

15.1总资源量 256

15.1.1各主要渔场资源量 256

15.1.2东海各季节各大类累计资源量 259

15.2中上层鱼类 260

15.2.1春季 260

15.2.2夏季 260

15.2.3秋季 260

15.2.4冬季 261

15.3底层鱼类 261

15.4甲壳类和头足类 262

15.5综合评价 263

第16章 渔场形成条件与渔业预报 265

16.1渔场理化状况及其变化 265

16.1.1渔场水温和盐度状况与变化 265

16.1.2渔场化学环境状况与变化 266

16.2渔场基础生产力与饵料生物 266

16.2.1基础生产力 266

16.2.2渔场饵料生物状况及其变化 270

16.3渔场形成条件 271

16.3.1渔场形成机理 271

16.3.2渔场类别 272

16.4渔场主要类型 273

16.4.1大陆架渔场 273

16.4.2上升流渔场 274

16.4.3流界渔场 275

16.4.4涡旋渔场 276

16.4.5堆礁渔场 277

16.4.6潮流渔场 277

16.4.7河口渔场 278

16.5灾害性天气、环境污染与渔场的关系 279

16.5.1灾害性天气 279

16.5.2环境污染 280

16.6渔业预报 281

16.6.1东海的渔业预报 281

16.6.2主要经济种类渔业预报 282

第17章 主要渔业种类渔业生物学与种群数量变动 287

17.1中上层鱼类 287

17.1.1鲐 287

17.1.2鲹类 288

17.1.3银鲳 291

17.1.4蓝点马鲛 292

17.1.5鳓 293

17.2底层鱼类 295

17.2.1带鱼 295

17.2.2小黄鱼 297

17.2.3绿鳍马面鲀 299

17.2.4黄鳍马面鲀 301

17.2.5海鳗 303

17.3甲壳类与头足类 305

17.3.1鹰爪虾 305

17.3.2假长缝拟对虾 306

17.3.3葛氏长臂虾 308

17.3.4三疣梭子蟹 310

17.3.5剑尖枪乌贼 312

17.3.6太平洋褶柔鱼 314

17.3.7金乌贼 315

17.3.8曼氏无针乌贼 317

第18章 渔业资源管理与增殖 320

18.1渔业资源管理 320

18.1.1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健全,“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局面基本形成 320

18.1.2渔业资源保护措施逐步完善 320

18.2渔业资源增殖 323

18.2.1渔业资源增殖措施及种类 323

18.2.2主要增殖种类规模和效果 323

18.3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326

18.3.1存在主要问题 326

18.3.2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329

第4篇 南海 335

第19章 渔业生物种类组成特征与渔业 335

19.1资源种类 335

19.1.1区系特征 335

19.1.2种类组成 335

19.2优势种及功能群 338

19.2.1优势种 338

19.2.2功能群 339

19.3生态类群 341

19.3.1底层鱼类 341

19.3.2近海中上层鱼类 341

19.3.3金枪鱼类等大洋性洄游鱼类 341

19.3.4岩礁、珊瑚礁鱼类 342

19.3.5头足类 342

19.3.6甲壳类 342

19.3.7贝类、藻类及其他种类 343

19.4渔业结构及其变化 343

19.4.1海洋捕捞产量及其变化 343

19.4.2海洋捕捞作业结构 343

第20章 渔业生物资源分布特征与栖息地 347

20.1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347

20.1.1平均密度 347

20.1.2密度的季节和区域变化 347

20.1.3资源密度随水深梯度的变化 352

20.2主要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 357

20.2.1南海中上层鱼类产卵场、育幼场 357

20.2.2南海底层、近底层鱼类产卵场、育幼场 357

20.3主要渔场及其季节变化 360

20.3.1台湾浅滩渔场 360

20.3.2粤东渔场 360

20.3.3东沙渔场 361

20.3.4珠江口渔场 361

20.3.5粤西渔场 362

20.3.6海南岛东南部渔场 363

20.3.7北部湾北部渔场 363

20.3.8北部湾南部及海南岛西南部渔场 363

20.3.9中沙东部渔场 363

20.3.10西沙、中沙渔场 364

20.3.11西沙西部渔场 364

20.3.12南沙渔场 364

第21章 渔业生物资源量评估 365

21.1总资源量 365

21.1.1扫海面积法 365

21.1.2水声学法 368

21.2中上层鱼类 370

21.2.1蓝圆鲹 370

21.2.2竹荚鱼 371

21.2.3鲐 372

21.2.4沙丁鱼类 372

21.2.5小公鱼类 372

21.2.6棱鳀类 372

21.2.7灯笼鱼类 373

21.2.8犀鳕类 373

21.2.9鲾类 373

21.3底层鱼类 374

21.3.1二长棘鲷 374

21.3.2金线鱼 375

21.3.3深水金线鱼 376

21.3.4 短尾大眼鲷 376

21.3.5长尾大眼鲷 377

21.3.6多齿蛇鲻 377

21.3.7花斑蛇鲻 378

21.3.8白姑鱼 379

21.3.9刺鲳 379

21.3.10印度无齿鲳 380

21.4甲壳类与头足类 381

21.4.1甲壳类 381

21.4.2头足类 381

第22章 渔场形成条件与渔业预报 384

22.1理化状况及其变化 384

22.1.1水温与盐度 384

22.1.2海水水质 385

22.1.3水系与水团 385

22.2渔场基础生产力与饵料生物 386

22.2.1叶绿素a 386

22.2.2初级生产力 387

22.2.3浮游植物 387

22.2.4浮游动物 388

22.2.5底栖生物 390

22.3渔场形成条件 391

22.3.1鱼类生理生态特征适应性 391

22.3.2水文环境条件适应性 392

22.3.3水系及生物环境适应性 393

22.3.4重要渔场环境特征 394

22.4渔业预报 397

22.4.1渔情预报的基本原理 397

22.4.2渔情预报的种类 397

22.4.3渔情预报的技术与方法 397

22.4.4南海渔情预报的实践 400

第23章 主要渔业种类渔业生物学与种群数量变动 404

23.1中上层鱼类 404

23.1.1蓝圆鲹 404

23.1.2竹荚鱼 406

23.2底层鱼类 407

23.2.1多齿蛇鲻 407

23.2.2花斑蛇鲻 409

23.2.3长尾大眼鲷 411

23.2.4短尾大眼鲷 413

23.2.5白姑鱼 414

23.2.6红鳍笛鲷 415

23.2.7二长棘鲷 417

23.2.8条尾排鲤 419

23.2.9金线鱼 420

23.2.10带鱼 422

23.2.11刺鲳 423

23.3头足类 425

23.3.1中国枪乌贼 425

23.3.2剑尖枪乌贼 427

第24章 渔业资源管理与增殖 430

24.1渔业资源管理 430

24.1.1建立渔业法规体系 430

24.1.2实行捕捞许可制度 430

24.1.3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 430

24.1.4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431

24.1.5严格控制渔船数量 431

24.1.6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431

24.1.7进行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 432

24.1.8实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432

24.2渔业资源增殖 433

24.2.1南海区渔业资源增殖的种类和规模 433

24.2.2南海区渔业资源增殖的特点与效果 433

24.3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36

24.3.1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6

24.3.2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39

参考文献 44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