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生微生物学实验法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郑福寿,陈绍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0086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生微生物学实验法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五章 水环境因子与水生微生物 1
一、测定现场主要理化参数的仪器 1
二、溶解氧(DO)的化学测定 6
三、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11
四、水生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16
五、水体的富营养化测定 18
六、水的酸碱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9
七、水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0
八、水生微生物对磷的转化强度的测定 22
二、海水、淡水平板培养的细菌菌落形态的鉴定 28
一、海洋、淡水、陆生细菌的鉴别 29
第六章 水生微生物培养特征的鉴别 29
三、放线菌平板培养特征的观察 32
四、酵母菌平板培养特征的观察 35
五、霉菌平板培养特征的观察 38
六、淡水、海水斜面培养基的培养观察 42
七、马铃薯斜面培养基的培养观察 43
八、海水葡萄糖酵母膏斜面培养 45
九、半固体穿刺培养 45
十、液体培养 47
第七章 水生微生物常用的生理生化鉴定 51
一、需氧性的测定 51
二、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测定 53
三、过氧化氢酶(接触酶)的三种测定法 56
四、利用碳源的测定 57
五、利用酚的测定 60
六、利用无机氮的测定 62
七、有机氮源利用的试验 63
八、生长谱法测定氮源的利用 64
九、硝酸盐还原试验 66
十、缺氧利用硝酸盐产气的测定 71
十一、发酵糖醇类的四种试验法 72
十二、水解淀粉的试验 77
十三、水解纤维素试验 79
十四、甲基红试验(M.R.试验) 81
十五、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83
十六、明胶水解检验 85
十七、石蕊牛乳试验 89
十八、产生吲哚(靛基质)试验 90
十九、产硫化氢的四种试验法 94
二十、产氨的测定 98
二十一、水解七叶苷试验 99
二十二、精氨酸双水解酶的测定 101
二十三、分解油酯的三种测定法 102
二十四、尿素分解菌(尿酶)的三种测定法 106
二十五、苯丙氨酸脱氨酶的三种测定法 109
二十六、色氨酸脱氨酶的三种测定法 112
二十七、色素产生的测定 115
二十八、生长温度的测定 117
二十九、存活温度的试验 120
三十、耐盐性的试验 121
三十一、初始生长pH值的测定 123
三十二、形成芽孢的试验 126
三十三、固氮能力的检查 127
第八章 水中致病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30
一、柠檬酸(枸橼酸)盐生长试验 130
二、利用有机酸或有机酸盐的试验 132
三、利用丙二酸盐的试验 135
四、利用醋酸盐的试验 136
五、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的脱羧酶的二种测定法 137
六、溶血试验 139
七、β-半乳糖苷酶的检验 140
八、氰化钾试验 141
九、甘油品红试验 143
十、霍乱红试验 144
十一、含盐与不含盐蛋白胨水试验 146
十二、脓青素的检验 147
第九章 免疫学和菌体细胞化学组分的鉴定 148
一、免疫学方法——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免疫荧光鉴定法 148
二、菌体细胞化学组分的测定 158
第十章 水生微生物细胞主要成分及代谢产物的提取与测定 169
一、蛋白质的提取与测定 169
二、核酸和含磷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174
三、脂类的提取与测定 178
四、糖类的提取与测定 179
五、氨基氮和氨氮的测定 184
六、总磷的测定 186
七、无机磷的测定 188
八、亚硝酸盐的测定 189
九、丙酮酸的测定 191
十、柠檬酸的测定 192
第十一章 水产品的细菌学检验法 194
一、鱼类、甲壳类和贝类的细菌卫生检验 194
二、鱼类传染性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2
三、水产品中几种人类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9
四、致病性嗜盐菌的检验 219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新技术及分类检索 228
一、新技术在微生物分类中的应用 228
二、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检索 237
第十三章 遗传诱变与杂交方法和菌种保藏 260
一、紫外线诱变法 261
二、化学物质诱变法 264
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271
四、微生物杂交——大肠杆菌杂交 280
五、低温保藏法 284
六、液氮保藏法 285
七、隔绝空气保藏法 290
八、干燥保藏法 291
九、冻结真空干燥保藏法 294
十、不同保藏方法的效果比较及其保护剂的配制 297
培养基索引 304
主要参考文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