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
  • 陈培榕,邓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188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1.2 仪器分析实验在仪器分析中的作用 1

1.3 仪器分析实验内容的安排 2

1.4 对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要求 3

第2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5

2.1 引言 5

2.2 方法原理 6

2.2.1 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 6

2.2.2 经典光谱电光源的工作原理 7

2.2.3 等离子体光谱光源的工作原理 8

2.3 仪器主要部件与原理 11

2.3.1 棱镜光谱仪 11

2.3.2 光电直读光谱仪 12

2.3.3 顺序等离子体光谱仪 14

2.4 基本实验技术 16

2.4.1 经典电光源的试样处理 16

2.4.2 等离子体光谱法的试样前处理 16

2.4.3 经典光源光谱分析标准试样的制备 16

2.4.4 等离子体光源光谱分析用标准样品的制备 17

2.4.5 感光板暗室处理 17

2.5 实验 17

2.5.1 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17

2.5.2 乳剂特性曲线的绘制 19

2.5.3 工业盐酸中杂质元素的溶液干渣法光谱分析 20

2.5.4 ICP光谱法测定饮用水总硅 21

2.5.5 镍电解液中主要成分和微量成分的ICP光谱测定 22

2.5.6 ICP光源的观察和分析参数的研究 24

参考文献 25

第3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26

3.1 引言 26

3.2 方法原理 26

3.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6

3.3.1 光源 27

3.3.2 原子化器 28

3.3.3 分光器 29

3.3.4 检测系统 29

3.4 实验技术 30

3.4.1 样品制备 30

3.4.2 标准样品的配制 30

3.4.3 样品预处理 30

3.4.4 测定条件的选择 31

3.4.5 测定方法 33

3.4.6 干扰及其消除技术 34

3.5 实验 37

3.5.1 火焰原子吸收法最佳条件的选择和自来水中钠的测定(工作曲线法) 37

3.5.2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磷酸根的干扰和消除 40

3.5.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镁(标准加入法) 42

3.5.4 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氯化物 43

3.5.5 鱼肉中锌的测定 44

3.5.6 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指甲中的铜和最佳条件的选择 46

参考文献 48

第4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 50

4.1 引言 50

4.2 方法原理 50

4.3 仪器结构和原理 51

4.3.1 一次X射线发生系统 52

4.3.2 分光系统 53

4.3.3 检测和记录系统 54

4.4 实验技术 55

4.4.1 试样制备 55

4.4.2 定性分析 56

4.4.3 定量分析 56

4.5 实验 57

4.5.1 未知钢样的定性分析(演示) 57

4.5.2 定量分析磷石膏成分(演示) 59

4.5.3 硅片上Au,Nb两层镀膜厚度的测定(演示) 60

4.5.4 测定试样中各元素浓度的面分布(演示Mapping功能) 61

参考文献 61

第5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62

5.1 引言 62

5.2 方法原理 62

5.2.1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62

5.2.2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65

5.2.3 朗伯-比尔吸收定律 65

5.3 仪器结构与原理 66

5.3.1 辐射光源 66

5.3.2 分光器 67

5.3.3 吸收池 67

5.3.4 检测器 67

5.3.5 记录器和信号显示系统 68

5.4 实验技术 68

5.4.1 样品的制备 68

5.4.2 测定条件的选择 68

5.4.3 反应条件的选择 69

5.4.4 参比溶液的选择 69

5.4.5 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方法 70

5.4.6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的精确求法 70

5.5 实验 70

5.5.1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 70

5.5.2 差值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 72

5.5.3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74

5.5.4 两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 77

5.5.5 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79

5.5.6 甲基橙离解常数的测定 81

参考文献 84

第6章 荧光和磷光光谱法 85

6.1 引言 85

6.2 方法原理 85

6.3 仪器结构与原理 87

6.4 实验技术 89

6.4.1 时间分辨技术 89

6.4.2 偏振和各向异性技术 90

6.4.3 同步扫描技术 90

6.4.4 三维光谱 91

6.4.5 几种室温磷光分析法简介 92

6.5 实验 93

6.5.1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 93

6.5.2 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痕量钪 95

6.5.3 环糊精增敏4-羟基香豆素衍生荧光法测定肉制品中痕量亚硝酸盐 97

6.5.4 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 99

6.5.5 3-羧基香豆素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7章 红外光谱法 103

7.1 引言 103

7.2 方法原理 103

7.2.1 双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103

7.2.2 多原子分子的吸收频率 104

7.2.3 红外光谱及其表示方法 105

7.2.4 红外谱带的强度 105

7.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与原理 105

7.3.1 工作原理 105

7.3.2 仪器的主要部件 106

7.4 实验技术 107

7.4.1 固体样品制样 107

7.4.2 液池样品制样 107

7.4.3 载样材料的选择 108

7.4.4 定量分析方法 109

7.4.5 红外谱图解析 109

7.4.6 镜面反射光谱技术 110

7.4.7 漫反射光谱技术 110

7.4.8 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 111

7.5 实验 112

7.5.1 液体、固体、薄膜样品透射谱的测定 112

7.5.2 固体表面反射吸收光谱的测定 114

7.5.3 固体表面内反射光谱的测定 114

7.5.4 高散射粉末样品漫反射光谱的测定 115

7.5.5 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 116

7.5.6 正丁醇-环已烷溶液中正丁醇含量的测定 117

7.5.7 多组分定量分析 118

7.5.8 曲线拟合 119

参考文献 119

第8章 拉曼光谱法 120

8.1 引言 120

8.2 方法原理 120

8.2.1 拉曼散射效应 120

8.2.2 拉曼活性的判断 121

8.2.3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关系 122

8.3 仪器结构与原理 122

8.3.1 激光器 123

8.3.2 样品室 123

8.3.3 双单色仪 124

8.3.4 光电检测器 124

8.3.5 计算机-Datamate 125

8.4 实验技术 125

8.4.1 显微拉曼技术 125

8.4.2 退偏比的测量 126

8.4.3 激光拉曼遥测技术 126

8.4.4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激光拉曼光谱仪结构与性能简介 126

8.5 实验 128

8.5.1 有机酸的拉曼光谱测定 128

8.5.2 无机化合物的拉曼光谱测定 130

8.5.3 合成橡胶的红外和拉曼光谱 131

参考文献 132

第9章 电位分析法 133

9.1 引言 133

9.2 方法原理 133

9.2.1 电极电位 133

9.2.2 参考电极和指示电极 134

9.2.3 电位分析法 138

9.3 仪器结构与原理 139

9.3.1 直接电位法常用仪器 139

9.3.2 电位滴定法常用仪器 139

9.4 实验技术 141

9.4.1 标准曲线法 141

9.4.2 标准加入法 142

9.5 实验 142

9.5.1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 142

9.5.2 铜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144

9.5.3 Ce4+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测定Fe2+的含量 146

9.5.4 NaOH电位滴定法测定H3PO4的含量及H3PO4的各级酸离解常数 147

9.5.5 EDTA配合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溶液中Bi3+,Pb2+和Ca2+含量 150

9.5.6 镉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 152

9.5.7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Cl-和I-的含量 154

参考文献 156

第10章 电解分析法 157

10.1 引言 157

10.2 方法原理 157

10.2.1 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 157

10.2.2 库仑分析法 159

10.3 仪器结构与原理 161

10.3.1 自动控制电位电解装置 161

10.3.2 库仑滴定装置 162

10.4 实验技术 162

10.5 实验 163

10.5.1 控制阴极电位电质量法进行Cu2+和Sn2+的分别测定 163

10.5.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连续测定电解液中铜和银的含量 164

10.5.3 库仑滴定法测定微量砷 166

参考文献 168

第11章 极谱分析法 169

11.1 引言 169

11.2 方法原理 169

11.2.1 普通电解法与极谱分析法 169

11.2.2 迁移电流、残余电流及毛细管噪声 170

11.2.3 极谱分析法的类型 170

11.3 仪器结构与原理 174

11.3.1 JP-2型示波极谱仪 174

11.3.2 PAR-384多功能极谱仪 175

11.4 实验技术 176

11.4.1 用于超痕量分析的试剂的纯化 176

11.4.2 极谱分析中除氧 176

11.4.3 极谱极大的消除 176

11.5 实验 177

11.5.1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镉 177

11.5.2 天然水中钼的极谱催化波测定 178

11.5.3 茜素S配合吸附波示波极谱法测定微量镓和铟 179

11.5.4 催化氢波法同时测定痕量铂和铑 182

11.5.5 阳极溶出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高纯MgO中的Cu,Pb,Cd,Zn含量 183

参考文献 185

第12章 气相色谱法 186

12.1 引言 186

12.2 方法原理 186

12.3 仪器结构与原理 188

12.3.1 载气系统 189

12.3.2 进样系统 189

12.3.3 色谱柱 190

12.3.4 检测系统 190

12.3.5 数据处理系统 192

12.4 实验技术 192

12.4.1 担体处理及固定液涂渍 192

12.4.2 色谱柱填充、老化及评价 192

12.4.3 确定最佳载气流速 193

12.4.4 检测器灵敏度的测定 194

12.5 实验 194

12.5.1 利用气-固色谱法分析O2,N2,CO及CH4混合气体 194

12.5.2 利用保留值定性及校正归一法定量测定乙醇、丙酮和水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 196

12.5.3 利用双柱法定性及外标法定量测定未知组分的含量 197

12.5.4 利用内标法定量分析正已烷中的环已烷 199

12.5.5 载气流速及柱温变化对分离度的影响 201

12.5.6 程序升温毛细管柱色谱法分析中药小茴挥发油中的反式茴香醚 203

参考文献 204

第13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5

13.1 引言 205

13.2 方法原理 206

13.2.1 吸附色谱 206

13.2.2 分配色谱 206

13.2.3 凝胶色谱 206

13.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07

13.3.1 高压(输液)泵 207

13.3.2 进样器 207

13.3.3 色谱柱 207

13.3.4 检测器 208

13.3.5 工作站 209

13.4 实验技术 209

13.4.1 溶剂处理技术 209

13.4.2 分离方式的选择 210

13.4.3 流动相的选择 210

13.4.4 梯度淋洗 212

13.4.5 衍生化技术 212

13.4.6 联用技术 213

13.5 实验 214

13.5.1 混合维生素E的正相HPLC分析条件的选择 214

13.5.2 混合维生素E的反相HPLC分析条件的选择 216

13.5.3 维生素E胶丸中α-VE的定量 217

13.5.4 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 218

13.5.5 中药川芎提取液的分离与川芎嗪的定量分析 219

13.5.6 硝基苯甲酸位置异构体的分离与对硝基苯甲酸纯度的测定 221

参考文献 222

第14章 离子色谱法 223

14.1 引言 223

14.2 方法原理 223

14.2.1 离子交换色谱 223

14.2.2 离子排斥色谱 224

14.2.3 离子抑制色谱和离子对色谱 224

14.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25

14.3.1 离子交换剂 225

14.3.2 电导检测器 227

14.4 实验技术 229

14.4.1 去离子水及溶液配制 229

14.4.2 流动相的选择 229

14.4.3 定性方法 230

14.4.4 定量方法 230

14.5 实验 231

14.5.1 自来水中阴离子的分析(非抑制型电导检测) 231

14.5.2 啤酒中一价阳离子的定量分析 233

14.5.3 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法分析葡萄酒中有机酸 234

14.5.4 离子对反相HPLC分析氯碱工业废水中的无机阴离子 235

参考文献 236

第15章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237

15.1 引言 237

15.2 方法原理 237

15.2.1 毛细管区带电泳 238

15.2.2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239

15.2.3 毛细管凝胶电泳 240

15.2.4 毛细管等电聚焦 240

15.2.5 毛细管等速电泳 240

15.2.6 毛细管电色谱 240

15.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40

15.3.1 高压电源 241

15.3.2 毛细管及其温度控制 241

15.3.3 进样 241

15.3.4 检测器 242

15.4 实验技术 245

15.4.1 动态修饰毛细管内壁 246

15.4.2 毛细管内壁表面涂层 246

15.4.3 凝胶柱和无胶筛分 247

15.4.4 毛细管填充柱 248

15.4.5 其他 248

15.5 实验 249

15.5.1 有机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249

15.5.2 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间接紫外检测法) 250

15.5.3 药物有效成分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和定量 252

15.5.4 芳香族化合物的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分析 253

15.5.5 蛋白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254

参考文献 256

第16章 质谱分析法 257

16.1 引言 257

16.2 方法原理 257

16.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59

16.3.1 质谱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59

16.3.2 质谱联用仪器 264

16.4 基本实验技术 268

16.4.1 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测试方法 268

16.4.2 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 269

16.4.3 GC-MS分析技术 269

16.4.4 直接进样技术 271

16.4.5 选择离子扫描技术 271

16.5 实验 271

16.5.1 GC-MS联用仪的调整和性能测试 271

16.5.2 GC-MS定性分析有机混合物 272

16.5.3 直接进样法分析固体化合物 273

16.5.4 用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分子量 274

16.5.5 可乐中咖啡因的GC-MS定量测定 275

参考文献 277

第17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278

17.1 引言 278

17.2 方法原理 278

17.2.1 核自旋磁能级 278

17.2.2 核磁共振的条件 279

17.2.3 化学位移 279

17.2.4 自旋的耦合与耦合常数 280

17.2.5 饱和与弛豫 281

17.2.6 脉冲傅里叶变换NMR 282

17.3 仪器结构与原理 283

17.3.1 射频发射系统 284

17.3.2 探头 284

17.3.3 磁场系统 284

17.3.4 接收检测系统 285

17.3.5 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 285

17.4 实验技术 286

17.4.1 样品的制备 286

17.4.2 标准参考样品 286

17.4.3 图谱解析 287

17.4.4 NMR常用脉冲技术(脉冲序列)及其功能 288

17.4.5 二维(2D)NMR 292

17.5 实验 294

17.5.1 单纯化合物1H-NMR的结构鉴定 294

17.5.2 乙酰丙酮互变异构现象的研究 296

17.5.3 药物APC的组分分析 297

17.5.4 13C-NMR的常规谱与定量谱的测定 299

17.5.5 直接区分CH3—,>CH—,—CH2—、>C<基团的简单方法 300

17.5.6 DEPT方法 304

参考文献 306

第18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308

18.1 引言 308

18.2 方法原理 308

18.3 仪器结构与原理 309

18.3.1 XPS谱仪的基本结构 309

18.3.2 超高真空系统 310

18.3.3 快速进样室 310

18.3.4 X射线激发源 310

18.3.5 离子源 310

18.3.6 能量分析器 311

18.3.7 计算机系统 311

18.4 实验技术 311

18.4.1 样品的制备技术 311

18.4.2 离子束溅射技术 312

18.4.3 样品荷电的校准 312

18.4.4 XPS的采样深度 312

18.4.5 XPS谱图分析技术 313

18.5 实验 318

18.5.1 SiO2自然氧化层超薄膜的XPS分析 318

18.5.2 单晶硅表面自然氧化层的深度分析 319

18.5.3 聚乙烯薄膜的XPS的特殊分析 320

参考文献 321

第19章 俄歇电子能谱法 322

19.1 引言 322

19.2 方法原理 323

19.3 仪器结构与原理 324

19.3.1 AES谱仪的基本结构 324

19.3.2 电子束源 324

19.4 实验技术 325

19.4.1 样品的制备技术 325

19.4.2 离子束溅射技术 325

19.4.3 样品的荷电问题 325

19.4.4 俄歇电子能谱的采样深度 325

19.5 俄歇电子能谱图的分析技术 326

19.5.1 表面元素的定性鉴定 326

19.5.2 表面元素的半定量分析 327

19.5.3 表面元素的化学价态分析 327

19.5.4 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分析 328

19.5.5 微区分析 328

19.6 实验 330

19.6.1 硅片表面SiO2自然氧化层超薄膜的AES分析 330

19.6.2 单晶硅表面自然氧化层的深度分析 331

19.6.3 俄歇电子能谱的微区分析 332

参考文献 333

第20章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中的计算机应用 334

20.1 前言 334

20.2 分析仪器常用分析信号的处理方法 334

20.2.1 信号分类及处理目的 334

20.2.2 噪声的滤除和信号的平滑 335

20.2.3 信号的积分 341

20.2.4 分峰技术 343

20.3 实验 350

20.3.1 计算机辅助多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及其计算机求解方法 350

20.3.2 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图形化和数学函数拟合 355

参考文献 357

第21章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358

21.1 引言 358

21.1.1 实验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58

21.1.2 分析测试方式的特点 358

21.1.3 分析测试数据的特点 359

21.2 评价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的基本指标 359

21.2.1 检出限和灵敏度 360

21.2.2 测定限 360

21.2.3 精密度 361

21.2.4 准确度 361

21.2.5 适用性 361

21.3 分析质量控制 362

21.3.1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362

21.3.2 平行测定精密度的评定 364

21.3.3 准确度的检验和评定方法 366

21.4 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表达 368

21.4.1 列表法 368

21.4.2 图形表示法 369

21.4.3 数值表示法 371

21.4.4 有效数字和数字修约规则 373

参考文献 373

附录1 暗室冲洗步骤 374

附录2 映谱仪的使用 375

附录3 黑度计的使用方法 376

附录4 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 378

附录5 荧(磷)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380

附录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 385

附录7 有机化合物中基团的拉曼光谱特征频率和强度 394

附录8 BeckmanP/ACE2200型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操作 395

附录9 常用溶剂的化学位移值 397

附录10 FX90QNMR谱仪测量试样的步骤(框图) 398

缩略语索引 39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