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文化丛书 黄河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黄河文化丛书  黄河人
  • 刘光华,楼劲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060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文化丛书 黄河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季羡林 1

序二 钟敬文 1

序三 柴泽民 1

第一篇 概述 1

第二篇 地载天覆:黄河人的生存环境 19

第一章 天行有常:黄河流域的自然概貌 23

第一节 黄河东流去——地形与地貌 24

第二节 长风万里过百川——气候与水文 27

第三节 无奈的沧桑——植被和土壤 35

第二章 地灵人杰:黄河流域的区域状况 39

第一节 黄色的高原 40

第二节 表里山河 43

第三节 八方风雨会中州 47

第四节 齐鲁青未了 51

第三章 南北东西:黄河流域与其周边的关系 55

第一节 长城内外 56

第二节 江河之间 62

第三节 东西消长 69

第三篇 中天星辰:黄河人的民族构成 81

第一章 混沌初开:黄河流域的远古居民——现代蒙古人种 85

第二章 莽莽大河:从华夏族发展为汉人(族) 92

第一节 华夏之光——三代时期华夏族的形成 93

第二节 星汉灿烂——秦汉时期汉人(族)的形成 104

第三章 交光互摄:汉晋以来北方民族的内迁与融合 112

第一节 内迁的浪潮——汉晋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处境 113

第二节 胡氛与汉化——五胡政权的兴亡与北魏的汉化改革 124

第三节 归依与交融——隋唐时期进入黄河流域的诸族 137

第四章 百川归海:从五代以后民族政权的对峙到元明清多民族国家 147

第一节 分异下的趋同——宋辽西夏的对峙与契丹、党项族的汉化 148

第二节 从对峙到融合——宋金对峙与女真族的汉化 155

第三节 空前的大一统——元代的统一 161

第四节 九九归一——明清多民族国家 165

第四篇 动静之际:黄河人的社会结构 175

第一章 以家为本:家族的发展及其结构和功能 179

第一节 农耕与家族——基本社会组织的形成 180

第二节 亲亲与尊尊——家族内部的关系和秩序 187

第三节 组合、分化、组合——家族与家族的关系 213

第二章 家庭社会:家族对黄河社会的影响 223

第一节 “纳须弥于芥子”——分工、阶级与家庭 224

第二节 无所不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与家族 238

第三章 螺旋持衡:黄河传统社会结构的发展态势 252

第一节 平衡的魅力——和谐状态下的家族社会 253

第二节 从失衡到激荡——家族社会的危机过程 262

第三节 走出循环——近代以来黄河社会结构的大势 270

第五篇 农耕文明:黄河人的经济生活 277

第一章 立足黄土:黄河人的经济格局 280

第一节 走向农耕文明 281

第二节 缓慢的进步 286

第三节 灿烂手工业 292

第四节 漫漫商贾路 298

第二章 自给自足:黄河人的经济机制 306

第一节 男耕女织与庄园经济 307

第二节 分工的局限与畸形的商业 319

第三节 农本思想与重农抑商 327

第四节 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流动 335

第三章 三足鼎立:黄河人的经济结构 344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中的矛盾与制衡 345

第二节 地主利益的实现与被制约 351

第三节 农民利益的实现与被制约 359

第四节 国家的经济地位与作用 365

第六篇 为政有道:黄河人的政治生活 371

第一章 家国同构:政治行为是家庭行为的放大 375

第一节 农耕家族——社会政治的核心结构 376

第二节 家长至上——社会政治的核心秩序 383

第三节 修齐治平——黄河人最高的政治原则和行为信条 389

第二章 临政慎择:黄河人不同社会群体政治行为的差异 398

第一节 宽猛相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行为 399

第二节 寓身仁义——封建士大夫的政治行为 419

第三节 保境求安——一般庶民的政治行为 432

第三章 礼法互补:黄河人政治行为的特点和汰择 444

第一节 礼为政本——黄河人政治行为的伦理特质 445

第二节 刑范正——黄河人政治行为的法律整合 449

第三节 允执厥中——黄河人政治行为的执中与平衡特点 451

第七篇 心灵深处:黄河人的精神文化 455

第一章 得义忘言:黄河人的思维方式 464

第一节 不偏不倚——中庸思维 465

第二节 万物归一——整体思维 472

第三节 反躬自省——直觉思维 485

第二章 天地之和:黄河人的审美倾向 495

第一节 羊大为美——审美与感官刺激 496

第二节 尽善尽美——审美与伦理道德 501

第三节 天人合一——审美主体与客体 515

第三章 人生真谛:黄河人的价值观念 523

第一节 天人之辩——人贵于天 524

第二节 群己之辩——群高于己 533

第三节 义利之辩——义利统一 543

第八篇 景行行止:黄河人的群体人格 565

第一章 人能弘道:黄河人的人格要素 569

第一节 韧意志 570

第二节 泛道德 575

第三节 大智慧 580

第二章 体同用异:黄河人人格诸侧面的统一 586

第一节 自律与他律 587

第二节 占有与求安 592

第三节 其他:亲和与排斥、天理与人欲、鬼神与人间 596

第三章 百年树人:黄河人人格的近代历程 600

第一节 愍忧思患 600

第二节 扬弃之道 604

后记 60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