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格言分类词典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汉语格言分类词典
  • 《汉语格言分类词典》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1443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895页
  • 文件大小:289MB
  • 文件页数:1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格言分类词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 治 1

1.人 民 1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1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1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1

天地之性,人为贵 1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1

天地之间人为贵 1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

善为国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 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1

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 1

王司敬民,罔非天允 1

目 录 1

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2

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致远;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微;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战胜 2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2

国以民为兴坏 2

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 2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 2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2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2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2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2

得人者,卑而不可胜 2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2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2

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 2

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赡,本固则邦宁 3

夫民,国之基也。五仞之墙,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薄也。故曰:百足不僵,则附者众;流水不穷,则来者远 3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3

为国者以民为基 3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3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 3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3

王者以民为天 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

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3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

得民之劳者昌,得民之忧者康 3

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 3

民存则社稷存,人亡则社稷亡 3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4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4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4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 4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4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4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4

敌国相视,不视于其山川之崄、士马之众,相观于人而已 4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 4

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 4

君非民不立 4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4

失民而得财,明者不为 4

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4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4

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5

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 5

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 5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5

众而不可欺者,民也 5

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本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 5

民之多怨,非国福矣 5

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 5

人心不摇,邦本自固 5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 5

千金可失,贵在人心 5

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5

有为之君,不敢失万民之欢心 5

为天下者不慢其民 5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5

上不尽利,则民有以为生 6

救人瘼者,以重敛为病源;料兵食者,以惠农为军政 6

民亦劳止,讫可小康 6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6

民足则怀安 6

民生厚而德正 6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與;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6

民贫则奸邪生 6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6

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 6

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 6

得土地易,得人心难 6

财利于事为轻,而民心得失为重 6

天下大根本,人心而已 6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6

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7

宝玉玙璠,难得而易毁,故箧椟以养其全 7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 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7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7

民者国之本,食者民之命也 7

欲固民心,先厚民力 7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7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7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7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7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7

民无隐情,治有异迹 7

为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自毙 7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7

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 8

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8

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8

仁函于肤,刃莫毕屠 8

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 8

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 8

尔惟凤,下民惟草 8

因民之所善以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 8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8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8

有田则有民,有民则有兵 8

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8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8

古人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 8

农人不饥,而天下肥;蚕妇不寒,而天下安 8

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为轮者不待自曲之木 8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9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9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 9

民不畏死,不可惧以罪 9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9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9

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 9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9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9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9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9

服民之心,必得其情 9

驭天下者察民情,此安危之机也 9

民寡则用易足,土广则物易生 10

一寸山河一寸金 10

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 10

寸寸山河寸寸金 10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10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10

何处深春好?春好种莳家 10

2.国土 10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10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向义,劳也 10

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 10

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10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0

得人者,先得之于己者也;失人者,先失之于已者也 10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10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1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11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11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1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1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11

3.兴亡 11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11

莫说长江限南北,建康原是小朝廷 11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不?看青山,白骨堆愁 11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11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11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1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2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12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12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

舞谢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2

越只青山,吴只芳草,万古皆沉灭 12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2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12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12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12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2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天下将亡,其发必有门 13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13

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 13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13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13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13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13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3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13

自古兴衰如转烛,六朝兴废同棋局 13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13

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头 13

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13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14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14

兴国之君,先修人事,次尽地利 14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 14

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14

将兴之主,唯恐人之无言;将亡之君,唯恐人之有言 14

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 14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14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 14

王者藏于民,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 14

忠厚积则致太平,浅薄积则致危亡 14

务广德者昌,务广地者亡 14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14

始于忧勤,终于逸乐 1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15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15

国以贤兴,以诌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 15

愕愕者福也,浅浅者贼也 15

有??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15

汤武以谔谔而倡,桀纣以唯唯而亡 15

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15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15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15

一言而可以兴邦 15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6

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16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6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16

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 16

亡国之主一贯 16

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16

存不忘亡,安必虑危 16

存不忘亡,安不讳危 16

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6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6

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6

智以险昌,愚以险亡 16

积敝之后,易致中兴 16

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16

水浊者鱼?,令苛者民乱,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陀 17

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国益大 17

不义不昵,厚将崩 17

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17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17

速亡趣乱,不必一道;颠沛之衅,实由孤立 17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17

自古失国之主,皆以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17

高位而忘颠覆,未有不颠覆者 17

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圣贤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 17

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 17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18

欲知人将病,不嗜食;欲知国将亡,不嗜贤也 18

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18

才能之人去亡,则宜有外难;群臣朋党,则宜有内乱 18

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 18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18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 18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18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8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8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18

秦亡,自亡也 18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8

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18

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 19

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19

一言可以丧邦 19

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19

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19

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外援者,可亡也 19

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 19

好以智矫法,时以私杂公,法禁变易,虽令数下者,可亡也 19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此其所以亡也 19

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先被其毒 19

不肖用事而贤良伏,无功贵而劳苦贱,如是则下怨,下怨者可亡也 19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可亡也 19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 19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20

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20

以族论罪,以世论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20

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20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0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20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20

自古在昔,治少乱多 20

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 20

4.治乱 20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20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20

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20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1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21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1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21

白骨如丘山,苍生竟何罪 21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21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 21

苛政猛于虎 21

乱国之俗,甚多流言 21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21

黄钟毁弃,瓦釜雷呜;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21

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21

时移而法不易者乱 21

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 21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22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22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凭忒心偏 22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22

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乱也 22

强臣专国,则天下震动而易乱 22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22

骄奢起于亲贵,纲纪乱于宠幸 22

田园寥落千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22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22

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22

古木苍苍乱离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22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22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22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22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23

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23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23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 23

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 23

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23

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 23

天下大器,一安难倾,一倾难正 23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23

真赝不同物,治乱不同日 23

际兹国步艰难,方当拨乱反正 23

拨乱反正,承平百年 23

拨乱世,反诸正 23

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3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3

荒者,乱之萌也 23

乱不极,则治不形 23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24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24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 24

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24

理乱在上也 24

治道备,人斯为善矣;治道失,人斯为恶矣 24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24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24

贫可富,乱可治 24

德惟治,否德乱 24

器大者不可以小道治,势动者不可以争竞扰 24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24

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 24

天下有正道,邪不可干。以邪干正者,国不治 24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24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25

文不爱钱,武不惜死,天下平矣 25

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25

相贤则国家平治,相佞则父子不保 25

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25

公与私不并行,恩与法不两立。以公灭私、以法灭恩者治;以私害公、以恩挠法者乱。此古今不易之道也 25

理生于危心,乱生于肆志 25

据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 25

可则因,否则革 25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25

上下交扑,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25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25

定祸乱者,武功也;能复制度、兴太平者,文德也。非武功不能以定祸乱,非文德不能以致太平 25

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 26

直士杜口,非社稷福 26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甘谄谀,蔽近习,乱之象也 26

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 26

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 26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26

足食足兵,为治天下之具 26

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26

百姓之有此色,正缘土大夫不知此味 26

足食足兵而人才足用,则天下不难理矣 26

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 26

上满下漏,患无所救 26

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26

破河北贼甚易,破此朋党甚难 26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26

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岂可谓有命哉 27

尧民之余,难以神诬;商俗已讹,引天而驱。由是而言,天预人乎 27

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岂可谓有命哉 27

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 27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有之 27

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必享天下之乐 27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27

5.治理 27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7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27

百姓安乐,便是甲仗 27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27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27

治大国若烹小鲜 27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28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 28

夫圣贤之治世也有术,得其术则功成,失其术则事废 28

邦国安危,亦如人之身。当四体和平之时,长宜调适,以顺寒暄之节。如恃安自忽,则疾患旋生 28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寻其起弊之源 28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28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 28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28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8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8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28

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28

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28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 28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29

先乡社之治,以浃于举郡;首队伍之法,以及于成师。犹言数者,起一而至万,操律者,本黄钟以及八音 29

为政知所先后 29

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蹑其卑者,然后乃得履其高 29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29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 29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29

暗于治者,唱繁而和寡;审乎物者,力约而功峻 29

善为政者,纲举而网疏 29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29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29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 29

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 30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30

治国譬若张瑟,大弦縆,则小弦绝矣 30

拙制伤锦,迂政损国 30

诚国是之先定,虽民散而可收 30

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 30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0

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 30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 30

善人为国,三年乃立 30

达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 30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30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30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30

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 30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跖?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31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一 31

筑城者,先厚其基而后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31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 31

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 31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31

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 31

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31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31

富国有道,无所不恤者,富之端也 31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31

为国者当务实 31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31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32

以武功定祸乱,以文德致太平 32

以知能治民者,泅也;以道德治民者,舟也 32

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周知,亦非一人所能独成,必兼收博采,治理可望焉 32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32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32

犯上难,摄下易 32

善治者,使跖可信;…不能治者,使伯夷可疑 32

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32

因时施宜,无害于民 32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2

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 32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32

王良登车,马不罢驽;尧舜为政,民无狂愚 32

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简而不劳 33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33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33

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 33

至察无徒,平易近民 33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33

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 33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33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道 33

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33

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33

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 33

安静则治,暴疾则乱 33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3

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33

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 33

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34

定海内者无私仇,勿以前事自疑 34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则民安而国治 34

天下人管天下事 34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34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 34

政不以利淫,振雷霆之威 34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34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34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34

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 34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4

齐桓修霸,务为内政 34

阑内不理,无以整外 34

圣人治天下,公而已 34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34

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34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34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 35

桀有得事,尧有遗道,故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35

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 35

政产二门,下乃告勤 35

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35

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 35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 35

罢无能,废无用,捐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35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35

强人之所不能,虽令不劝,禁人之所必犯,虽罚且违 3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35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公而不任私 35

为国者,皆患吏之贪,而不知去贪之道也;皆欲吏之清,而不知致清之由也 35

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36

不疑而天下自信 36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36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36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36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36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36

近者说,远者来 36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6

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有耻且格 36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6

6.德政 36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36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36

忧民之所忧者,民亦忧其忧 36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37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 37

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 37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37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37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37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37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37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7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37

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 37

视天下如一家 37

风行草偃,其势必然 37

威行如秋,仁行如春 37

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 37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在乎利人 37

君子问灾不问福 38

民陷水火,如己陷水火 38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38

择良吏,轻赋役,则养民之要也 38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38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8

仁君在上,则海内无馁殍之人 38

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 38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 38

肥?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民主弗甘也 38

古人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 38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38

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 38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 38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38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 39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39

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39

君子所其无逸 39

7.仕宦 39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39

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国富于上邪 39

苟利于民,与资国何异 39

善为政者,防于未然,均其有无,省其徭役 39

爱民如身 39

苟利于人,不必法古;必害于事,不可循旧 39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可循旧 39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39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39

代虐以宽,兆民允怀 39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39

天下之学者莫不欲仕,仕者莫不欲贵 40

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 40

受禄则辞贫而取富,当官则让剧而求闲 40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40

直言失官 40

知而不言,是不忠之臣;不知而言,乃不智之臣 40

无闻者累久而幸迁,有善者混淆而莫别 40

因事而制,事已则罢 40

世质则官少,世文则吏多 40

吏多民烦,俗以之弊 40

一朝天子一朝臣 40

君子用世,随大随小,皆全力赴之 40

不独为利而仕不可,为名亦不可 40

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40

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 40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 40

理人为循吏,理财为能臣 40

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40

四十仕进,七十悬车。壮则驰驱,老宜休息 41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41

常记古人言,思之每烂熟。食蔗渐渐佳,离官寸寸乐 41

官差不自由 41

误尽平生是一官 41

贼作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41

君看长安道,岂有饿死官 41

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 41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41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41

途岂有穷时,毋乃太热中 41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则来都是哄 41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41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4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2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42

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42

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42

彼可取而代之也 42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42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42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42

8.权势 42

礼所以定其位,权所以固其政 42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42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2

天意从来高难问 42

任重者,责亦重 42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42

宰相所职系天下 42

君子得位则昌,失位则良;小人得位则横,失位则丧 42

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43

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 43

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 43

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43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43

重而无基,能无敝乎 43

权均则不能相使,势等则不能相并 43

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43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 43

呼之则来,挥之则散 43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43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43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43

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43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43

倒持泰阿,授楚以柄 43

腓大于股,难以趣走 44

大尾小头,重不可摇 44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44

有势莫倚尽,势尽冤相逢 44

族盛卑邑,邦大下国 44

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44

势家多所宜,咳吐自成珠 44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44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44

荣势足以破理 44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44

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44

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44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44

炙手可热势绝伦 44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44

休道朝中太师威如火,更有路上口似碑 44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45

贵人多忘事 45

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45

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 45

百足之虫,死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45

9.求 贤 45

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45

不怕官,只怕管 45

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45

灭门的知县 45

笑我家贫难卖赋,羡君官大好题诗 45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45

天地莫施恩,族恩强者得 45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45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45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45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45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45

诚得众贤而任之,则天下之务自化理也 46

国之宝器,其在得贤 46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 46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46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46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46

兴化致治,必俟得人;求贤审官,莫先慎举 46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 46

理世不得真贤,犹治病无真药 46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46

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46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46

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 46

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46

尚贤者,政之本也 46

苟不求助,何能举 46

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 46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47

劳于求贤,逸于任使 47

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47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 47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47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47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47

得贤为宝 47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47

亲亲不如尊贤 47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47

致治之要,求贤为本 47

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47

地广千里,功亏一贤 47

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47

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 47

必欲致治,在于积贤 47

选利器于良才,求莫邪于明智 48

求才贵广,考课贵精 48

人材不可急求,积敝不可顿革 48

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 48

楩楠二千尺,豫章一百围。寄语作室人,搜采宜无遗 48

求贤必须石,求溓必须漆 48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 48

鸾凤不栖于积棘,燕雀不集于梧桐,宜得其材,非公莫可 48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48

士无礼,不可以得贤 48

未曾灭项兴刘,先且筑坛拜将 48

叶公好龙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 48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48

不是虚心岂得贤 48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48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49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49

举直诸错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9

知贤不进,朝有刓印 49

举才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49

举贤任能,不时日而事利 49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 49

为国之要,进贤是先 49

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49

为国入宝,不如能献贤 49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49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 49

10.荐举 49

收揽天下才,尺过不可遗 49

收罗英雄,弃瑕录用 49

从古求贤贵拔茅,素门平进有英豪 49

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50

举仇且不弃,何必论亲疏 50

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50

凡荐引人才,必以天下公议 50

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 50

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 50

苟得其人,虽雠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50

知贤而让,可以训矣 50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50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50

举人之周也,与人之一也 50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50

举贤不避雠,废不肖,不阿亲近 50

与妒胜己者而谋举疾恶之贤,是与狐议治裘也 50

守廉慎者,各举清干之人;有赃污者,各举贪浊之人;好徇私者,各举请求之人;性庸暗者,各举不材之人 51

翔驰骑,千里姿,伯乐不举谁能知 51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51

器宝待人而后宝 51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 51

举善为明,知人则哲 51

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 51

得人者,行进贤之赏;谬举者,坐不当之辜 51

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 51

荐贤贤于贤 51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51

唯其有之,是以似之 51

祁奚举子,义不务私 51

避嫌而弃之,是亦不为至公也 51

e荐人勿问亲??亲故? 51

举士不论贤良,则无士矣 52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52

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 52

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52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52

举善不以窅窅,拾过不以冥冥 52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52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52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庞言 52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52

莫言酷学无知己,未必王音不荐雄 52

有 5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52

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52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52

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52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52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52

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 53

11.用 人 53

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53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 53

人材大小毕举 53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53

见贤举之如不逮 53

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3

官才任贤,群贤必举 53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53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53

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真贤之实也 53

人力不能举荐,其犹薪者不能推引大木也 53

有财不济交,非有财也;有位不能举,非有位也 53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53

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54

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54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54

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54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54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54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 54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54

备长在乎任贤,安高在乎同利 54

授有德则国安 54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54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54

惟治乱在庶官 54

后德惟臣,不德惟臣 54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 54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54

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可亡也 55

任人者故逸 55

任人者佚,任力者劳 55

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 55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55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55

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 55

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 55

不实在于轻发,国陋在于离贤 55

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 55

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 55

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55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55

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55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55

所任贤,则敌国振 56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6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56

柔远和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 56

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56

怨生于不报,祸生于多福,安危存于自处,不困在于蚤豫,存亡在于得人 56

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 56

任一人之力者,则乌获不定恃;乘众人之制者,则天下不足有 56

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 56

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 56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56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56

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5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57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57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 57

任贤而理,任不肖而乱 57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57

欲定天下而任小人,犹欲捕麋鹿而兔眉,不可得也 57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57

周公诛弟而典刑立,桓公任仇而齐国治 57

海产明珠,所在为宝;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57

居敬而行简,可治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57

繁足者,死而不弊;多士者,乱而不亡 57

自古兴替实在得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 57

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 58

欲以广盛业于二柄,选雄才于百夫 58

晓于用人,状圆荷之映水 58

将行美政,必先择人。失政谓之虐人,失人谓之伤政。舍人为政,虽勤何为 58

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58

用贤则理,用愚则乱 58

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 58

国之隆替,时之盛衰,察其任臣而已 58

齐桓公以管仲辅之则理,以易牙辅之则乱 58

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58

古之善为政者,在得人而已,在求理而已 58

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 58

去邪勿疑,任贤勿二,可以兴矣 58

膏肓纯白,二竖不生 58

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 59

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59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59

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 59

有乌获之力,然后可以付千钧;有和扁之功,然后可以寄生死 59

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59

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 59

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59

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 59

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59

地诚任,不患无财;人诚用,不畏强御 59

大厦若抡才,亭亭托君子 59

长材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59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59

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60

任独者暗,任众者明 60

要得天下治,只在用人 60

古之善观人国者,丕观其国势之强弱,观其用人之贤否 60

君子在内,小人在外则泰;小人在内,君子在外则否 60

天下治乱,在君子小人用舍而已 60

正人在朝,则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安之象 60

张良、陈平之徒,秦失之亡,汉得之兴;房、杜、魏、褚之徒,隋失之亡,唐得之兴 60

陈平背楚归汉,终为汉之用;侯景背魏归梁,终不为梁之福 60

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 60

君臣遇合,天下事迎刃而解 60

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 61

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61

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61

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 61

善为政者,务在择人而已 61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能也 61

明君恃己之不可欺,不恃人之不欺已也 61

大厦须异材,廊庙非庸器 61

欲施夷技收夷用,上策惟当选节旄 61

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61

自古有天下者,观其所用人,则政事可知矣 61

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资股肱以致理 61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61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62

朽骨无益于人,而文王葬之;死马无所复用,而燕昭宝之 62

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飧,国不可以谬一贤而远正士 62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62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淹嗟不偶 62

高世之器,非浅俗所能识也 62

夫士当其可用,则为龙为蛇,为锋为颖 62

方寸地上生香草,三夜店内有贤人 62

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 62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62

不患无人,患有人而不能用 62

为国不患于无人,有人而不用之为患 62

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62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63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 63

官不必备,惟其人 63

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63

革去旧例而惟才是择 63

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63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 63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63

朝多君子,野无遗贤 63

左右前后,莫匪俊良;大小之才,咸尽其用 63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63

市骨招骏人才出,纵不拔十得五终得一 63

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 6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3

人才之难,古今同病 64

古之用人者,取之至宽而用之至狭 64

待士之意周,取人之道广 64

取士者,但当问其贤不贤、公不公耳 64

工女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赍材 64

取士之道,古难其全 64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 64

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 64

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64

古者士之进,有以德,有以才,有以言,有以曲艺 64

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 64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也 64

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 64

君子之于人才,无所不取 64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64

悬爵待士,唯有才者得之 64

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65

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65

用人惟其才,故政无不修;考绩必以岁月,故官不失绪 65

因材任人,国之大柄;考绩进秩,吏之常法 65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65

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 65

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 65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65

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 65

公道先扬善,真才自拔尤 65

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65

王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得其躯也。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65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66

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66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66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66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66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材 66

得贤之道,在于莅任;莅任之道,在于能久 66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66

凡用人历试其能,苟败事必诛无赦 66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 66

按贤察名,选材考能,名实俱得之也 66

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 66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66

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 66

伯乐相马,取之于瘦;圣人相士,取之于疏 67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67

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 67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67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67

披泥抽沦玉,澄川掇沈珠 67

求硕画于庶位,虑遗材于放臣 67

识拔人才,不拘微贱 67

益信用贤由拔擢,穰苴不是将家生 67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67

鉴物于肇不于成,赏士于穷不于达 67

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才,不嫌名迹 67

谋将不取于弓马,良相不资于射策 67

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68

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 68

不以一眚掩大德 68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68

周公不求备于一人 68

不以不善而废其善 68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68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68

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 68

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 68

取人之直恕其憨,取人之朴恕其愚 68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68

使功者不如使过 68

能材且患于循资,庸器自安于久次 68

不限资考,惟择才堪者为之 68

资格为用人之害 68

选士用能,不拘长幼 68

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69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69

择才不求备 69

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69

人不可求备,自当舍其短而用其长 69

求备一人,百中无一 69

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 69

人有大誉,无訾其小故 69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69

忘其前愆,取其后效 69

全其大正而略其小不正 69

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69

沧海滉漾,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 69

以二卵焉弃千城之将 69

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69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 69

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 70

昏明不并兴,邪正不两废。盖贤者进,则愚者退矣;曲者用,则直者隐矣 70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 70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70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 70

宰相必用读书人 70

若自一命以上至于公卿,皆得咬菜根之人,则必知职分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 70

锦不可为冠,稻不可为齑;物虽负美质,适用那得齐 70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70

自古无全才,不可拘于一 70

求士莫求全,用人如用木 70

方今人才衰少,求备实难,凡有所长,皆当不废 70

有千金之马,而无千金之鹿者,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也 71

有粟不食,无益于饥;睹贤不用,无益于削 71

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 71

任贤如事师 71

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 71

服剑者期于铦利,而不期于墨阳莫邪 71

乘马者期于千里,而不期于骅骝绿耳 71

君材蜀锦三千丈,要在刀尺成衣衾 71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无车马,则无所见其能 71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71

良材美器,宜在尽用 71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诚必用贤 71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71

用人之道,必尽其才 72

各因其才而尽其力 72

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72

录人一善,则无弃人;采材一用,则无弃材 72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72

正则用之,邪则去之,是则行之,非则改之 72

任贤使能,天下之公义 72

设官之道,必在用贤;安人之术,莫如善政 72

知人而善用之,若己有焉 72

用人如用己,理国如理家 72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 72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72

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 72

亲之信之,以为手足;尊之重之,以为蓍龟 72

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 73

其取材也,惟其良,不问其所产 73

贤之所在,贵而贵取焉,贱而贱取焉 73

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 73

苟不才,虽亲不用;如有才,虽仇不弃 73

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 73

既谓之才,则不宜以阶级限,不应以年齿齐 73

汤执中,立贤无方 73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73

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73

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73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73

知而为私,不若愚而用公 73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73

贤者宠至而益戒 73

以德弇劳,不以伤年 73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 74

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 74

挺然尽心,敢任天下之责者,即当委而付之 74

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74

知其能则任之重,可也;谓其忠则委之诚,可也 74

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业为本 74

位当其德,则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 74

进退天下士大夫,不惟其才惟其行 74

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74

任官唯贤材 74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74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74

适于用之谓才,堪其事之谓力 74

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 74

用人不必出于己,惟其贤 74

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是至公 74

不以顺己而忘其恶,不以逆己而遗其善 74

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5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75

位必使当其德,禄必使当其功,官必使当其能 75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 75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75

临事之选,仅取其才;而平日之选,在择其德 75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75

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75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所,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 75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 75

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75

能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人为之用 75

其择人宜精,其任人宜久 75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75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76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76

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 76

各专其能,各致其力 76

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 76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6

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76

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则百官序矣 76

圣人之富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76

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 76

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 76

使人当用其所长而略其所短,则无弃才 76

学道者宜各自知其短,用人者宜各因其所长 76

世乏全材,则各录其所长而用焉 76

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 76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77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77

大匠构屋,必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无弃也 77

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长短殊用,大小异宜。?棁栋梁,莫可弃也 77

修胫者使之跖,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 77

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捕鼠 77

以斧箭毛,以刃抵木,皆失其宜矣 77

人有刚柔,才有长短。用违其才,君子亦恐误事;用得其当,小人亦能济事 77

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77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妇人佩其针缕 77

御将难御,才将犹难 78

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78

请将须行激将法 78

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长,道远任重也 78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78

孰知养之之优,盖由责之之重 78

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 78

知贤不疑,见可能断 78

竭诚尽节者,任之当勿贰;罔上盗宠者,弃之当勿疑 78

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78

任贤而二,五尧不治 78

疑则勿任,任则无疑 78

疑者不使,使者不疑 78

任贤不贰,去邪勿疑 78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78

大木为杗,细木为桷 78

10.交往 78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79

巨拳岂为鸡挥肋,强弩那因鼠发机 79

盐车之下,有完骥乎 79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79

尺水无长澜,蛟龙岂其容 79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79

国有骥而不乘,方惶惶而更索 79

骅骝騄駬,一日而至千里,然而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使能殊也 79

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79

释骐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 79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79

不忍奇宝横弃道侧 79

人材实难,弗忍终弃 79

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 79

笑将龙种骋中庭,捷巧何施缓步行 79

闲时故把忠臣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