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籍整理释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古籍整理释例
  • 胡渐逵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80520499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籍整理释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校勘 1

(1)不知变文避复而妄校之例 1

(2)不识古文字而误校之例 3

(3)引文张冠李戴之例 7

(4)引前人语之异文于义可通者不必据原文校改之例 10

(5)不依所引之文改字而作简要说明之例 13

(6)引文与被引之文有出入系概引其意之例 14

(7)据引文的原文勘误之例 14

(8)割裂引文语句者须出校说明之例 16

(9)校对古籍清样须具功力并细心之例 16

(10)不当径自改字之例 18

(11)不明同义复词而误校之例 21

(12)不明通假字而误校之例 24

(13)释文用通假字不必按正文改其字形之例 31

(14)异文系通假字当出校说明之例 32

(15)不明通假而疑其所不当疑之例 34

(16)通假字某一义可通用但另一义不可通用之例 34

(17)将部首不同而音同义通的字作误字之例 36

(18)不明两义均可而据异文校改之例 36

(19)不明作者原意而以谐音字臆改致误之例 37

(20)校勘须明其所本之例 39

(21)对前人妄改的诗文须依原作校改之例 49

(22)因求是而妄改使原文失真之例 51

(23)如何使用参校本之例 53

(24)依事理校异文是非之例 56

(25)校改不当之例 57

(26)如何处理避讳字之例 63

(27)校字须注意时代色彩之例 67

(28)不明避讳字而改其所不当改之例 69

(29)不明联绵词而误校之例 70

(30)对前人校勘须鉴别之例 73

(31)改形讹字并出校说明之例 75

(32)改底本讹字须出校说明之例 76

(33)以他本通行字释底本冷僻字于校记中之例 77

(34)审辨形似的字形之例 77

(35)据史纠误字之例 82

(36)查明史实以定校勘是非之例 83

(37)校勘目录所注史事年代之例 84

(38)正一字而纠史实讹误之例 84

(39)明乎音韵以勘误字之例 86

(40)明乎句式以校勘之例 87

(41)录前人校记以备参考之例 88

(42)出校列异备参之例 89

(43)异体字不必出校列异之例 90

(44)不当以今体字改古体字之例 92

(45)同义词毋庸出校列异之例 94

(46)异文同义无须校改之例 95

(47)揆上下文句意以定异文是非之例 96

(48)同篇中同一词语字形各异不必改字之例 97

(49)校改须辨析词义的泛指与专指之例 99

(50)通过理解词义而校勘之例 100

(51)二物连言而通称者二物之名可互易之例 101

(52)二字误合为一字之例 103

(53)一字误分为二字之例 104

(54)可出校列异说明但不必据改之例 105

(55)纠前人校勘讹误之例 106

(56)发现异文究其所本并找内证之例 108

(57)以方言校勘异文之例 110

(58)名家不可迷信之例 111

(59)不明字义而臆改致误之例 113

(60)据上文校勘误字之例 113

(61)据下文校勘误字之例 116

(62)从上下文意是否相承定异文是非之例 117

(63)明乎地理以纠讹字之例 119

(64)作者疏误须出校说明之例 120

(65)出校说明原作者记史偶误之例 121

(66)校勘各本文字均误之例 122

(67)补充完善整理者所作校记之例 124

(68)据他本补底本脱文之例 125

(69)补充前人校勘论列末备之例 126

(70)依名物特征补字之例 128

(71)据钞本补改刻本脱文及异文之例 129

(72)据他本及下文增补底本脱字之例 133

(73)确系脱文而予以补字之例 136

(74)依文意补文题的字之例 137

(75)补其不当补的字之例 138

(76)从下文确定是否衍文之例 139

(77)从行文节律校勘衍字之例 140

(78)通过对偶语句定异文是否倒文之例 141

(79)依叶韵乙正倒文之例 142

(80)不当乙正而误乙之例 144

(81)当乙正而未乙正的倒文之例 145

(二)标点 148

(82)通过理解全篇文意纠破句之例 148

(83)领会全文中心意思而纠破句之例 150

(84)不明我国古代礼制而破句之例 152

(85从行文节奏纠破句之例 156

(86)领会上文意思而纠破句之例 157

(87)以补脱文而纠破句之例 160

(88)依句式纠破句之例 161

(89)因不明数词定语后置而破句之例 162

(90)因割裂词语而破句之例 164

(91)诗词歌赋等韵文宜于押韵处施句号之例 165

(92)明其所本而正确断句之例 165

(93)明乎句式而正确断句之例 167

(94)明乎音韵而正确断句之例 169

(95)标点有特定句式的古籍须掌握特定句式之例 171

(96)标点古籍须了解文中引用的成语典故之例 173

(97)标点专门名词须查明其义之例 174

(98)结语须据全篇主旨及结构断句之例 177

(99)断句不宜太零碎之例 179

(100)长句当改为短句之例 180

(101)用顿号将几种并列的名物分开之例 181

(102)逗号改分号之例 182

(103)句号改分号之例 184

(104)分两层以上说明意思者各层间宜用分号之例 187

(105)改句号为逗号及改逗号为句号之例 189

(106)用句号须注意语意是否终止之例 189

(107)标点古籍须理清文章内在层次关系之例 191

(108)依语法结构断句之例 193

(109)依行文节律断句之例 194

(110)通过判断词性正确断句之例 194

(111)句读标点影响语意语气不能传神之例 196

(112)诗词须依格律断句之例 197

(113)推敲上下文以定标点优劣之例 198

(114)标点古籍当明省词之例 200

(115)标点人名号须明复姓之例 202

(三)符号 205

(116)当标书名号而未标之例 205

(117)标点古籍须注意书名简称之例 205

(118)当标篇名号而未标之例 207

(119)不当用篇名号而误用之例 208

(120)古文中取诗首句作篇名当标篇名号之例 209

(121)不当以臆测而标人名号之例 211

(122)明乎地理而标地名号之例 211

(123)明乎人名而标人名号之例 212

(124)误将人名作书名之例 213

(125)官名误标人名号之例 214

(126)不当用专名号而误用之例 215

(127)使用专名号当区别泛称与专称之例 216

(128)当用引号而未用之例 217

(129)意引是否加引号之例 221

(130)用破折号之例 222

(四)注释 229

(131)释义不得要领之例 229

(132)注释古籍须明古代习俗之例 231

(133)补充旧注使其义显之例 232

(134)不当孤立释词之例 234

(135)当注而未注之例 236

(136)当以字的原义释词之例 238

(137)不辨一词多义而释义不当之例 240

(138)不辨析近义词而释义不确之例 242

(139)同书异处对同一词语不应释作两义之例 243

(140)因袭旧注而误注之例 245

(141)古诗注音须明古韵之例 248

(142)当注音而未注之例 251

(五)今译 254

(143)古文今译当注意变文避复之例 254

(144)译准一字而颇见功力之例 256

(145)古文今译应补译原省略部分之例 258

(146)漏译原文语句之例 260

(147)不当以今义误译古义之例 262

(148)注释和译文相辅相成之例 263

(149)古文今译须注意历史事件之例 265

(150)不明词义而误译之例 266

(151)古诗今译不当以韵害意之例 267

(152)因不明通假而误译之例 270

(153)古文今译须注意互文之例 273

(154)古文今译须译好虚词之例 274

(六)其他 277

(155)辨明版本源流分清版本系列之例 277

(156)如何确定底本对校本参校本之例 280

(157)对异文多的版本应具体分析后再定取舍之例 283

(158)联系全书对某字的用法以正确理解字义之例 287

(159)运用方言整理古籍之例 290

(160)以颠倒词语之法查词语之例 292

(161)内篇和外篇相同的语句当引内篇语句之例 294

(162)以甲文金文释字词之例 295

(163)洞悉世情体察人情之例 297

(164)易生歧义的字不宜简化之例 298

(165)某些形似简化的繁体字不当作“繁体”之例 299

(166)古籍中的人名不可随意改变字形之例 300

(167)某些字在某种情况下不可简化之例 301

(168)割裂书名之例 306

(169)不明上下文同字异义之例 307

(170)整理古籍须明倒装句之例 309

(171)古籍整理者应如何对待工具书之例 311

(172)宋版书不可迷信之例 319

(173)如何处理古籍引诗文时以“云云”表省略之例 320

(174)从校清样看编辑基本功的重要性之例 321

(175)辞书释字义当吸取前人校勘古籍成果之例 324

陈戍国教授跋 326

后记 3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