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人物与史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马忠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8047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历史人物-人物研究-中国-清后期;中国历史-研究-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晚清人物与史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3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3
一、“南海来京,主樵野” 5
二、张、翁与高燮曾荐康的关系 14
三、总署对高燮曾折片的特殊“办理” 22
四、张荫桓“私以康有为进” 27
五、戊戌五月后张、康关系的疏远 35
六、张“非康党”与翁氏“荐康” 42
七、结语 50
“翁同龢荐康”说考辨——翁、康关系再认识 52
一、政变后康有为首倡翁氏“荐康” 52
二、戊戌十月翁氏革职的真相 56
三、《戊戌政变记》对翁、康关系的全面渲染 62
四、康氏对翁、康关系的完美“构建” 66
五、翁同龢日记的删改与评价 77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 82
一、成书时间的两种说法 83
二、始撰于乙未年不可信 86
三、曾经多次删改和修订 88
四、最后定稿时间 91
从朝野反响看翁同龢开缺前的政治倾向 95
一、在华西人对翁氏开缺的反应 95
二、京内外士大夫的评说 98
三、前辈学者的质疑与申说 104
四、结语 108
戊戌年翁同龢开缺前后清廷满汉关系管窥 110
一、刚毅倾陷翁同龢 110
二、张之洞、徐桐联手“倒翁” 114
三、政变后荣禄“保翁” 118
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 122
一、源起与流衍 122
二、借款谈判中的收买活动 129
三、强租旅大过程中的“收买”活动 133
四、结语 143
中篇 149
黄遵宪与张荫桓关系述论 149
一、早期交往 150
二、黄遵宪使德遭拒的内幕 151
三、光绪帝索读《日本国志》 155
张荫桓甲午日记稿本及其价值 160
一、日记稿本的基本情况 161
二、日记中对康有为的记载 163
三、有关朝局及议和活动 165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 173
一、革职下狱 173
二、外国公使营救 175
三、拒绝谋劫 177
四、途遇吴永 179
五、屈死新疆 181
六、开复原官 185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在北京活动探微 187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叙述 187
二、“遍谒朝贵”与上书变法 189
三、康、梁对第一次上书的美化和夸大 196
高燮曾疏荐康有为原因探析——兼论戊戌维新前后康、梁的政治贿赂策略与活动 199
一、被忽略的环节 199
二、杨锐的策动作用 201
三、“买都老爷上折子” 203
四、结语 209
戊戌时期李盛铎与康、梁关系补正——梁启超未刊书札释读 211
一、共同创办《公论报》的努力 211
二、《时务报》内争与《公论报》的夭折 218
三、李盛铎参与谋划保国会的新证据 222
戊戌保国会解散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札考 227
一、两封密函 227
二、孙、康交往与裕庚告密 228
三、保国会第三次大会未曾举行 231
戊戌“军机四卿”被捕时间新证 234
一、目击者的证言 234
二、初八日慈禧密令捉拿新党 236
三、林旭被捕于初九日 237
四、“逮捕令”与“公告”的差异 239
戊戌政变研究三题 241
一、戊戌七月的朝局与慈禧训政的关系 241
二、杨崇伊上疏的意义 246
三、康有为联络袁世凯的活动 249
下篇 257
寇连材之死与“烈宦”的诞生 257
一、京城传言中的寇连材 258
二、寇太监从容临菜市 文学士驱逐返萍乡 264
三、政变后梁启超对寇连材的颂扬 273
四、掌故野史对“烈宦”形象的固化 277
五、谴责小说与话剧中的寇连材形象 282
六、再说事实 286
维新志士王照的“自首”问题 289
一、“自首”史实的订正 290
二、报刊舆论的反应 298
三、王照与康、梁及戊戌变法的关系 306
于右任早期反清革命的“罪证”——台北故宫军机处档案所见抄本《半哭半笑楼诗草》 317
一、于伯循因诗罹祸 318
二、《诗草》全貌 321
三、反清革命的号角 329
时人日记中的光绪、慈禧之死 333
一、光绪帝病重与枢廷应对 335
二、时人对两宫病死前后情形的记述 339
三、传闻与附会的产生及缘由 343
从清帝退位到洪宪帝制——许宝蘅日记中的袁世凯 346
一、许宝蘅初入军机处 346
二、辛亥前后的宫廷见闻 350
三、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局 357
四、结语 363
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