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及全球碳排放 兼论碳排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及全球碳排放  兼论碳排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方精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6040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二氧化碳-排气-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及全球碳排放 兼论碳排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全球气候变化与不确定性 1

1.1气候变暖及其不确定性 3

1.1.1气候变暖的观测事实 3

1.1.2气温变化的不确定性 9

1.2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性 10

1.2.1温室气体的作用 11

1.2.2 气溶胶的作用 13

1.2.3太阳活动的影响 13

1.3 CO2排放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15

1.3.1全球碳循环与大气CO2浓度增量的来源 15

1.3.2碳排放与增温的关系 17

1.4结语 19

2 全球及主要国家的碳排放 21

2.1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23

2.1.1碳排放和人口GDP数据 23

2.1.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 23

2.1.3碳排放指标的计算 23

2.2历年排放量及累计排放量 24

2.3人均排放量 29

2.4单位GDP碳排放量 31

2.5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 35

2.6世界及我国的碳排放形势 39

2.6.1碳排放历史序列的变率分析 39

2.6.2我国近30年的碳排放形势 40

2.7结语 43

3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 45

3.1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工业化程度 46

3.2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 47

3.3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就业率 49

3.4碳排放与GDP 50

3.4.1 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人均GDP 51

3.4.2 人均排放量与人均GDP 53

3.4.3碳减排与GDP增长 59

3.5结语 61

4 全球碳平衡与贡献排放量 63

4.1全球碳平衡 64

4.1.1全球碳平衡原理 64

4.1.2碳平衡组分变化 66

4.2全球及主要国家的贡献排放量 70

4.2.1假定各国碳汇能力均等下的贡献放量 70

4.2.2考虑各国碳汇能力差别的贡献排放量 72

4.2.3三种“贡献排放量”比较 75

4.3结语 76

5 全球未来碳排放与碳减排国际分配方案 77

5.1 碳排放配额 78

5.1.1基于“两个趋同”原则的全球碳排放分配方案 78

5.1.2基于“人均累计贡献排放量”的碳排放配额 80

5.2全球减排方案 88

5.2.1意大利G8峰会全球减排方案 89

5.2.2“国际碳减排分配和国家发展权”减排方案 99

5.3结语 105

6 我国未来碳排放预测 107

6.1中国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 109

6.1.1 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109

6.1.2中国的碳排放驱动因子 110

6.2基于GDP目标和我国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的预测 113

6.3基于发达国家GDP碳排放强度的预测 116

6.3.1 基于GDP目标和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的预测 116

6.3.2基于GDP目标和2050年碳排放强度假定情景的预测 117

6.3.3 预测结果与中国碳排放配额的比较 119

6.4其他研究的预测 120

6.4.1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9)的预测 120

6.4.2国家《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预测 122

6.5不同研究碳排放预测结果的比较 122

6.6 2030年峰值排放路径 130

6.6.1情景设定 130

6.6.2峰值排放路径 133

6.6.3不同排放路径的预测结果 135

6.6.4不确定性分析 136

6.7结语 137

7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过去和未来 139

7.1我国陆地碳汇的估算 140

7.1.1主要方法——基于地面观测的尺度转换方法 141

7.1.2结果与讨论 147

7.2我国森林碳汇预测 150

7.2.1基于转移矩阵法的预测 151

7.2.2基于年龄-生物量密度关系法的预测 153

7.2.3森林生物量碳汇潜力小结 156

7.3陆地碳汇对化石燃料排放量的贡献 157

7.4结语 158

8 我国省区市碳排放格局及碳减排策略 161

8.1我国不同省区市及区域的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 162

8.1.1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162

8.1.21995~2007年各省区市的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 164

8.1.3 1995~2010年省际碳排放强度差异及其分解 168

8.2区域碳排放强度差异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69

8.2.1不同产业和行业的能源强度 169

8.2.2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173

8.2.3 1995~2007年我国省区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 177

8.2.4 2005~2007年不同省区市的产业结构 179

8.3国内碳减排策略 184

8.3.1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 184

8.3.2推进碳交易 186

8.3.3优化产业结构 187

8.3.4发展清洁能源 188

8.3.5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189

参考文献 193

附录1:控制全球温暖化的主要国际公约 215

1.1引言 215

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18

1.3《京都议定书》 219

1.4“巴厘路线图” 220

1.5《哥本哈根协议》 221

1.6《巴黎协定》 222

1.6.1《巴黎协定》的形成 222

1.6.2《巴黎协定》的主要内容 223

1.6.3《巴黎协定》在中国 224

附录2:有关附表 227

附表1全球及主要国家排放量及人均排放量十年平均变率 227

附表2 1980.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228

附表4全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人均GDP 230

附表3世界主要国家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与富裕程度的关系 230

附表5我国1980~2008年排放总量与人均排放量的变化率 232

附表6基于GDP发展目标和碳排放强度预测的中国碳排放 232

附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碳排放预测结果 233

附表7按照2050年碳排放强度假定情景的预测结果 233

附表9不同地区1995~1999年碳排放相关计算指标 235

附表10不同地区2000~2004年碳排放相关计算指标 237

索引 23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