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生物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动物生物学
  • 吴常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01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动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动物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动物生物学的内涵与任务 1

二、动物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2

三、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3

四、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5

总论 13

第一章 动物机体的结构层次 13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物质基础 13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3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 13

第二节 细胞 19

一、细胞的一般概述 20

二、真核细胞的结构 20

三、细胞分裂 29

第三节 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 31

一、组织 31

二、器官和系统 36

小结 40

思考题 40

第二章 动物生殖与发育 42

第一节 动物的生殖 42

一、动物生殖系统 42

二、基本生殖方式 43

三、配子发生 44

第二节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46

一、受精 46

二、卵裂 48

第三节 胚层的分化与器官及胚外膜的形成 52

一、体腔 52

二、动物的发育阶段 52

三、胚层分化和器官形成 54

四、胚外膜的形成 56

第四节 胚后发育与个体生长 57

一、胚后发育 57

二、个体生长 58

第五节 繁殖生物技术 58

一、胚胎移植 58

二、体外受精 59

三、显微授精 59

四、胚胎干细胞 60

五、动物克隆 60

六、转基因动物技术 61

七、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 61

八、胚胎嵌合 62

小结 62

思考题 63

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 64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64

一、遗传物质的发现 64

二、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67

三、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 70

第二节 遗传模式 74

一、孟德尔遗传 74

二、非孟德尔遗传 78

第三节 变异 79

一、变异的类型 79

二、基因突变 80

三、染色体畸变 81

第四节 遗传学与社会 84

一、遗传学与农牧业 84

二、遗传学与工业 84

三、遗传学与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85

四、遗传学与医疗卫生 85

五、遗传学与法学 85

六、遗传学与伦理学 86

小结 86

思考题 87

第四章 进化 88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88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88

二、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91

三、多细胞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93

四、性的起源与进化 94

第二节 进化理论 96

一、现代进化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96

二、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99

第三节 分子进化 103

一、分子进化的一般概念 103

二、生物大分子的进化 103

三、分子树及其构建 105

四、分子进化中性学说 107

第四节 物种形成 109

一、物种的概念与物种划分 109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10

三、物种形成的方式 110

四、物种的灭绝 111

小结 113

思考题 114

第五章 动物与环境 116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动物界的进化 116

一、动物界演化与环境的关系 116

二、动物对环境的进化适应 118

三、动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 120

第二节 环境异质性与动物的分布 121

一、生物圈 121

二、世界动物地理分区 122

三、中国动物地理分区 125

第三节 环境与动物的生存 127

一、个体生态 127

二、种群生态 130

三、群落生态 133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 137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 137

二、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138

三、生物多样性的学说 138

第五节 动物驯养与环境的关系 140

一、土著畜禽品种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140

二、野生动物繁殖驯养与环境的关系 142

第六节 人类环境改造与动物生存危机 144

一、分布区的岛屿化 144

二、栖息地的退化及丧失 145

三、关键生存资源的破坏 145

小结 146

思考题 146

第六章 动物行为 148

第一节 行为的机理 148

一、刺激与行为 148

二、行为的引发机制 150

三、行为的生理基础 151

四、行为的遗传 154

五、动机 155

第二节 行为的进化 155

一、本能行为 155

二、学习行为 157

三、行为的发育 161

第三节 采食与领地 162

一、领地选择 162

二、食物识别 163

三、采食策略 164

第四节 繁殖行为 165

一、性选择 165

二、求偶交配行为 166

三、亲代抚育 168

第五节 社会行为 169

一、交流 169

二、争斗行为 171

三、优势序列 172

小结 172

思考题 172

第七章 动物保护与福利 174

第一节 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内涵及意义 174

一、动物保护的概念 174

二、动物福利的概念 175

三、动物保护与福利的意义 176

第二节 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 176

一、生物多样性与动物品种资源 177

二、动物品种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179

三、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方法 182

四、我国动物品种资源保护现状与合理利用 183

第三节 动物保护的措施与福利 184

一、农业动物保护 184

二、动物实验与动物保护 186

三、野生动物保护 188

四、其他动物的保护 189

第四节 动物保护立法 190

一、国外的动物保护法 190

二、中国的动物保护法制体系 193

三、国内外的动物保护组织 194

小结 195

思考题 196

各论 199

第八章 原生动物 199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99

一、单细胞动物 199

二、细胞结构 200

三、运动及运动胞器 200

四、呼吸、排泄和渗透压调节 202

五、营养 202

六、生殖 202

七、生态 203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204

一、肉足鞭毛门 206

二、盘蜷门 214

三、顶复门 214

四、微孢子门 218

五、囊孢子门 219

六、黏体门 219

七、纤毛门 220

第三节 纤毛虫 222

一、形态 222

二、生理 225

三、生殖 226

四、行为 228

五、利用 228

小结 230

思考题 230

第九章 侧生动物 231

第一节 侧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31

一、形态结构特点 231

二、生殖与发育 233

三、侧生动物的原始性 233

四、侧生动物的分类地位 234

第二节 侧生动物的分类 234

一、钙质海绵纲 234

二、六放海绵纲 234

三、寻常海绵纲 235

第三节 海绵 235

一、海绵的结构 235

二、海绵的胚胎发育 236

三、利用 236

小结 237

思考题 237

第十章 二胚层、辐射对称动物 238

第一节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38

一、辐射对称 238

二、二胚层和细胞分化 238

三、刺细胞 239

四、组织分化和肌肉的结构与运动 239

五、原始消化腔 240

六、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240

七、生殖和世代交替 241

第二节 腔肠动物的分类 241

一、水螅纲 242

二、钵水母纲 243

三、珊瑚纲 246

第三节 水螅 247

一、形态结构 247

二、生理 249

三、免疫 250

四、利用 251

小结 252

思考题 252

第十一章 无体腔动物 253

第一节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53

一、两侧对称 253

二、中胚层 254

三、复杂的器官系统 254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256

一、涡虫纲 256

二、吸虫纲 258

三、绦虫纲 266

第三节 绦虫 266

一、猪带绦虫 266

二、牛带绦虫 268

三、细粒棘球绦虫 269

四、鸡绦虫 270

小结 271

思考题 271

第十二章 原体腔动物 272

第一节 原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272

一、角质膜 272

二、假体腔 272

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 272

四、呼吸及循环系统 273

五、排泄器官 273

六、生殖 273

七、神经系统 273

第二节 原体腔动物的分类 274

一、线虫动物门 275

二、轮虫动物门 276

三、腹毛动物门 278

四、棘头动物门 278

五、线形动物门 279

六、动吻动物门 279

七、内肛动物门 280

第三节 秀丽隐杆线虫 280

一、生物学特性 281

二、秀丽隐杆线虫组织器官形成的细胞学过程 282

三、生长发育 282

四、营养 285

五、免疫 285

六、应用 285

第四节 原体腔动物的危害 286

一、蛔虫 286

二、旋毛形线虫 287

三、松材线虫 289

小结 290

思考题 290

第十三章 软体动物 291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91

一、形态结构 292

二、消化系统 293

三、呼吸系统 293

四、循环系统 293

五、排泄系统 294

六、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294

七、生殖系统 294

第二节 软体动物的分类 294

一、无板纲 294

二、单板纲 295

三、多板纲 295

四、双壳纲 296

五、掘足纲 298

六、腹足纲 299

七、头足纲 301

第三节 河蚌 304

一、外部形态 304

二、内部构造 304

三、消化系统 305

四、呼吸系统 305

五、循环系统 306

六、排泄系统 306

七、神经系统 306

八、生殖系统 307

小结 307

思考题 307

第十四章 环节动物 309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09

一、分节现象 309

二、真体腔的发生及其意义 310

三、循环系统 310

四、排泄系统 311

五、神经系统 311

六、疣足和刚毛 312

七、生殖系统 312

八、担轮幼虫 312

第二节 环节动物的分类 313

一、多毛纲 313

二、寡毛纲 319

三、蛭纲 322

第三节 环毛蚓 326

一、外部形态及对土内穴居生活的适应 326

二、体壁和体腔 326

三、消化系统和营养 326

四、循环系统 327

五、排泄系统 328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28

七、生殖与发育 330

第四节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30

一、有益方面 330

二、有害方面 331

小结 331

思考题 332

第十五章 节肢动物 333

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33

一、身体分部、附肢分节 333

二、外骨骼和蜕皮现象 334

三、发达的横纹肌 335

四、混合体腔和开放式循环系统 335

五、消化系统 336

六、呼吸系统 336

七、排泄系统 337

八、神经、内分泌系统与感觉器官 338

九、生殖与发育 339

第二节 节肢动物的分类 339

一、三叶虫纲 339

二、甲壳纲 340

三、肢口纲 346

四、蛛形纲 347

五、原气管纲 350

六、多足纲 350

七、昆虫纲 352

第三节 日本沼虾和中华稻蝗 368

一、日本沼虾 368

二、中华稻蝗 372

第四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75

一、有益方面 376

二、有害方面 376

小结 377

思考题 377

第十六章 棘皮动物 378

第一节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378

一、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378

二、次生体腔 378

三、体壁与内骨骼 378

四、水管系统 379

五、后口动物 379

六、消化系统 379

七、血系统与围血系统 379

八、呼吸与排泄 379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79

十、生殖和个体发育 380

十一、系统发生及进化 380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 380

一、海百合纲 381

二、海星纲 381

三、海蛇尾纲 383

四、海参纲 384

五、海胆纲 386

第三节 海胆基因组研究 388

小结 389

思考题 389

第十七章 半索动物 390

第一节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390

第二节 半索动物的分类 390

第三节 柱头虫 392

一、外形和生活习性 392

二、体壁和体腔 393

三、消化系统 393

四、呼吸系统 394

五、循环和排泄系统 394

六、生殖和发育 394

七、神经系统 394

小结 395

思考题 395

第十八章 脊索动物 396

第一节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396

一、脊索 396

二、背神经管 396

三、咽鳃裂 396

第二节 脊索动物的分类 397

一、尾索动物亚门 397

二、头索动物亚门 398

三、脊椎动物亚门 399

第三节 文昌鱼 399

一、生物学特性 399

二、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400

三、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00

四、生殖 402

五、文昌鱼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402

六、文昌鱼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403

七、保护 403

小结 403

思考题 403

第十九章 鱼类 405

第一节 鱼类的主要特征 405

一、外形与皮肤 405

二、骨骼与肌肉 407

三、消化系统 408

四、呼吸系统 409

五、循环系统 410

六、尿殖系统 412

七、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415

八、内分泌系统 417

第二节 鱼类的分类 417

一、有颌总纲 418

二、无颌类(圆口纲) 425

第三节 代表动物 425

一、鲤 425

二、斑马鱼 427

小结 429

思考题 429

第二十章 两栖纲 431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431

一、外形与皮肤 431

二、运动系统 432

三、消化系统 434

四、呼吸系统 434

五、循环系统 435

六、排泄系统 436

七、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437

八、生殖、发育和变态 438

第二节 两栖纲的分类 440

一、无足目 440

二、有尾目 440

三、无尾目 441

第三节 黑斑蛙 443

一、生物学特性 443

二、身体结构 443

三、蛙的生殖发育 450

四、免疫 451

五、两栖动物的经济意义 451

小结 452

思考题 452

第二十一章 爬行纲 454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454

一、外形与皮肤 454

二、运动系统 455

三、消化系统 456

四、呼吸系统 457

五、循环系统 457

六、排泄系统 459

七、免疫系统 459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 460

九、生殖和发育 461

第二节 爬行纲的分类 462

一、喙头目 462

二、龟鳖目 463

三、有鳞目 464

四、鳄目 466

第三节 乌龟 467

一、生物学特性 467

二、身体结构 467

三、生殖发育 470

四、爬行动物的经济意义 471

小结 472

思考题 472

第二十二章 鸟纲 474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474

一、外形 474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475

三、骨骼系统 476

四、肌肉系统 477

五、消化系统 477

六、呼吸系统 478

七、循环系统 479

八、排泄系统 480

九、生殖系统 480

十、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481

十一、免疫器官 481

十二、行为 482

十三、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484

第二节 鸟纲的分类 487

一、古鸟亚纲 488

二、反鸟亚纲 488

三、今鸟亚纲 488

第三节 鸡 495

一、鸡的生理结构 496

二、鸡的营养需要 500

三、鸡的品种 503

四、鸡的发育 507

五、应用 510

小结 511

思考题 512

第二十三章 哺乳纲 517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517

一、外形与皮肤 517

二、运动系统 520

三、消化系统 521

四、呼吸系统 523

五、循环系统 524

六、排泄系统 525

七、生殖系统 526

八、神经系统 527

九、内分泌系统 529

第二节 哺乳纲的分类 530

一、原兽亚纲 530

二、后兽亚纲 531

三、真兽亚纲 531

第三节 鼠 538

一、生物学特性 538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39

三、组织器官形成及基因表达调控 540

四、生殖 545

五、营养与管理 546

六、疾病及其防治 548

七、应用 549

第四节 兔 550

一、生物学特性 550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52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52

四、生殖 558

五、营养 558

六、免疫 558

七、应用 559

八、家兔主要品种介绍 560

第五节 猪 561

一、生物学特性 562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62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63

四、生殖 569

五、营养 570

六、免疫 571

七、应用 572

第六节 羊 572

一、生物学特性 573

二、生长发育规律 574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74

四、生殖 576

五、营养 577

六、免疫 577

七、应用 577

第七节 牛 577

一、生物学特性 578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78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79

四、生殖 581

五、营养 582

六、免疫 582

七、应用 583

第八节 牦牛 583

一、生物学特性 584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84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85

四、生殖特性 586

五、营养 586

六、应用 587

第九节 骆驼 587

一、生物学特性 587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88

三、组织器官的形成及基因的表达调控 589

四、生殖 591

五、营养 593

六、免疫 593

七、利用 593

第十节 马 593

一、生物学特性 593

二、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97

三、生殖 598

四、消化 598

五、免疫 598

小结 599

思考题 600

附录 名词术语表 601

参考文献 60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