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诗经》学的继承与演变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宋代《诗经》学的继承与演变
  • (日)种村和史著;李栋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571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诗经》-诗歌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诗经》学的继承与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绪言 1

凡例 1

第一部 历代《诗经》学总览 3

第一章 蝗虫为何不嫉妒——《诗经》解释学史速写 3

一、前言 3

二、《螽斯》之诗 3

三、汉唐《诗经》学的解释 4

四、宋代《诗经》学的解释 14

五、清朝考据学的解释 24

六、历代《诗经》学的学术关系 28

七、结语 30

第二章 后妃是否为丈夫求贤 32

一、前言 32

二、《小序》对于《卷耳》的解释 32

三、从道德角度出发的批评 34

四、从文学方面出发的视角 37

五、汉唐《诗经》学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 40

六、汉唐《诗经》学是一体的吗 42

第二部 北宋《诗经》学的创始与发展 49

第三章 《毛诗正义》:欧阳修《诗本义》的摇篮 49

一、前言 49

二、《诗本义》对《毛诗正义》的引用 52

三、对于《正义》之方法的批判 59

四、《正义》对于欧阳修《诗经》研究的意义 71

五、欧阳修批判《毛诗正义》的理由 78

六、欧阳修《诗经》研究的立足点 85

七、补充说明 91

八、结语 94

附表:《诗本义》引用《毛诗正义》说一览 96

第四章 从《诗本义》看欧阳修的比喻说——与《传》《笺》《正义》相比较 106

一、问题之所在 106

二、对于“赋比兴”框架的认识 107

三、对于比喻之意义的认识 109

四、重视比喻解释与全诗的整合性 112

五、比兴取事物的一方面 114

六、对作诗过程的推想揣摩 118

七、欧阳修比喻说的定位 120

第五章 对诗歌结构的理解与“诗人的视角”——王安石《诗经新义》的阐释理念与方法 124

一、前言 124

二、重视章与章之间关系的解释 127

三、重视诗句之间关系的解释 135

四、比喻问题与结构性理解的关系 140

五、思古诗的结构 155

六、关于诗篇的作者 158

七、王安石之解释理念及方法的历史地位 164

八、今后的课题 169

附表:《诗经新义》中使用“层遞法”解释的部分 171

第六章 苏辙《诗集传》与欧阳修《诗本义》的关系——平稳背后的实情(一) 176

一、前言 176

二、视角的一元化 181

三、道德说教的解读 184

四、关于“孔子删诗说” 187

五、对欧阳修方法论及理念的应用和发展 190

六、对欧阳修学说的继承与修正 192

七、结语 201

第七章 苏辙《诗集传》与王安石《诗经新义》的关系——平稳背后的实情(二) 205

一、前言 205

二、关于字句的训诂 207

三、关于诗篇的结构 210

四、王安石方法的应用——以“层遞法”进行解释 216

五、补充说明 218

六、《苏传》的解释策略——北宋《诗经》解释学的方法论目标 220

七、结语 222

第八章 苏辙对《小序》的看法——平稳背后的实情(三) 224

一、前言 224

二、苏辙对《小序》首句与第二句往下部分观点一致的例子 226

三、第二句往下部分的删除能与新解释相协调的例子 230

四、对《诗序》第二句往下的部分加以补充、修正并用于新的解释中 238

五、苏辙的《诗序》说 241

六、关于《诗经》学传授的观点 247

七、与同时代《诗经》学的关系 254

八、结语 258

第九章 苏辙对汉唐《诗经》学的看法——平稳背后的实情(四) 260

一、前言 260

二、对待《毛传》的方法 260

三、对待《正义》的方法 263

四、结语 276

第十章 穿凿阅读法——程颐《诗经》解释的目标及其在宋代《诗经》学史中的位置 278

一、前言 278

二、程颐《诗经》解释的目标——以《皇矣》为例 279

三、独特的字义训释 287

四、对于诗篇结构方面的关注 290

五、与同时代《诗经》学者的关系 294

六、高度抽象性的解释 300

七、结语 306

第三部 解释的修辞法 311

第十一章 事实果真如此吗——《诗经》解释学史上的历史主义解释之诸相 311

一、前言/ 311

二、《丘中有麻》之诗 313

三、《正义》对《传》《笺》的合理化解释 316

四、欧阳修的批评——解释的抽象化 318

五、以佚失的书籍为依据 323

六、历史主义与据所见作诗的关系 330

七、朱熹的解释及其批评——淫奔诗的解释 334

八、现代的解释 339

九、结语 344

第十二章 作为泛论——摆脱历史主义解释的方法论概念 349

一、问题之所在 349

二、《抑》之诗 352

三、《诗本义》中其他的“泛言”“泛论”用例 361

四、《正义》 中的“泛言”“泛论” 365

五、对后世《诗经》学的影响 368

六、结语 373

第十三章 如何将诗看作虚构之物——《毛诗正义》中的假设观念及其在宋代的发展 375

一、前言 375

二、《毛诗正义》的“假设”“设言” 378

三、《传》《笺》《正义》中假设观念的意义 388

四、欧阳修的“假设” 395

五、朱熹《诗集传》中的“设言” 398

六、南宋时期其他学者的“假设”“设言” 408

七、结语 417

第十四章 以诗为道德之鉴者——“陈古刺今说”与“淫诗说”所体现的《诗经》学观念变化与发展 422

一、问题的设定 422

二、北宋诸家及朱熹对思古说的态度 426

三、欧阳修之“准淫诗说”的特点 440

四、关于诗歌道德性之由来的看法 447

五、欧阳修关于“诗人之意”与“圣人之志”认识的另一性质 452

六、淫诗说中的难点 457

第十五章 诗人的视线、投向诗人的视线——关于“诗中叙事者与作者之关系”问题的观念变迁 464

一、问题的设定 464

二、关于“诗中叙事者与作者关系”问题的多种看法 468

三、诗人是信息传遞者——《正义》的观点 472

四、《正义》之观念的意义 478

五、诗人是表达者——欧阳修的看法 486

六、《正义》与朱熹的比较 490

七、诗人与编诗 495

第四部 儒教伦理与解释 509

第十六章 去国而走向新天地是否不义——《诗经》解释中对国家的归属意识之变迁 509

一、前言 509

二、作为政论的《诗经》解释 511

三、从私愤到公愤——道德性的顾虑 519

四、臣子之义——隐遁的政治功能 527

五、《诗经》解释中的殉国意识 535

六、结语 549

第十七章 以诗歌讽刺过去的君主是否正当——《毛诗正义》的“追刺说”研究 553

一、前言 553

二、《正义》的“追刺说” 554

三、“追刺”与“追美”是对称的吗 557

四、《正义》中的异说 563

五、《正义》“追刺说”分析 567

六、不认定为“追刺”的例子 570

七、结论 575

第十八章 诗歌为何不可解释成对过去君主的讽刺——宋代《诗经》学者对“追刺说”的批评 580

一、前言 580

二、关于《正义》之“《抑》追刺说”的反调 581

三、从伦理角度对“追刺”的质疑 586

四、关于“此何人哉” 589

五、对“刺”的怀疑 592

六、《诗经》解释中的伦理性要求与文学性要求 598

七、补充说明 600

第五部 宋代《诗经》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607

第十九章 训诂的连缀——欧阳修《诗本义》对陈奂《诗毛氏传疏》的影响 607

一、问题之所在 607

二、实例考察 613

三、欧阳修与陈奂的关联方式 626

四、在对待《毛诗正义》上的共同之处 629

五、欧阳修《诗经》研究对陈奂考据学的贡献 632

六、补充说明 638

七、结论 641

各章最初发表目录 645

后记 64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