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俗伤寒论》名方讲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通俗伤寒论》名方讲用
  • 沈元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4725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伤寒(中医)-方剂-临床应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俗伤寒论》名方讲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1

第一节 俞根初生平传略 1

第二节 《通俗伤寒论》概要 3

第三节 《通俗伤寒论》的沿革 5

第四节 《通俗伤寒论》的影响 7

一、对绍派伤寒发展的影响 7

二、对伤寒医家的影响 8

三、对寒温统一的影响 8

第二章 俞根初治学与学术思想 9

第一节 治学严谨,博采众长 9

一、治学书宜活读,方宜活用 9

二、学术渊源宗《内》《难》,有发挥 9

第二节 对外感热病学说的贡献 13

一、创六经气化辨证体系 13

二、拓宽六经的内涵 13

三、发展六经气化学说 15

第三节 创立“三化”学说 18

一、寒热为纲合化三端 18

二、三化与阳明胃的关系 19

第四节 三化诊治之特色 22

一、寒化证 22

二、火化证 23

三、疑似证 27

四、外感证 27

第五节 创立伤寒分型方法 31

第六节 完善伤寒的诊断方法 31

一、舌脉诊 32

二、观目法 33

三、按胸腹 33

第七节 论伤寒立法创新方 35

第八节 治伤寒注重阳明 37

一、治外感以阳明为首务 37

二、他经之治借以阳明 39

第九节 用药经验 41

第十节 重调护,瘥后重脾胃 42

第十一节 对杂病论治的贡献 43

第三章 名方讲用 45

第一节 发汗剂 45

苏羌达表汤 47

葱豉桔梗汤 51

九味仓廪汤 53

七味葱白汤 54

加减葳蕤汤 55

参附再造汤 61

香苏葱豉汤 62

葱豉荷米汤 65

新加三拗汤 67

麻附五皮饮 68

小青龙汤 69

越婢加半夏汤 70

第二节 和解剂 74

柴胡枳桔汤 76

柴芩双解汤 83

柴胡达原饮 84

蒿芩清胆汤 91

柴胡桂姜汤 105

柴平汤 111

新加木贼煎 120

柴胡白虎汤 121

柴胡陷胸汤 123

大柴胡汤 129

小柴胡汤 133

柴胡四物汤 135

加减小柴胡汤 136

柴胡羚角汤 138

第三节 攻下剂 141

调胃承气汤 142

小承气汤 145

大承气汤 147

三仁承气汤 150

陷胸承气汤 151

犀连承气汤 152

白虎承气汤 153

桃仁承气汤 154

解毒承气汤 155

养荣承气汤 156

厚朴七物汤 157

柴芩清膈煎 158

六磨饮子 160

枳实导滞汤 161

加味凉膈煎 167

陶氏黄龙汤 171

五仁橘皮汤 174

雪羹合更衣丸 179

蠲饮万灵汤 180

张氏济川煎 181

第四节 温热剂 187

藿香正气汤 188

仁香汤 202

神术汤 203

术苓二陈煎 204

大橘皮汤 205

桂枝橘皮汤 207

香砂理中丸 208

理阴煎 210

香砂熬二陈汤 211

胃苓汤 212

白术和中汤 222

加味小建中汤 223

神香圣术煎 225

附子理中丸 226

第五节 滋补剂 228

清燥养营汤 229

阿胶黄连汤 230

阿胶鸡子黄汤 232

坎气潜龙汤 236

当归四逆汤 237

复脉汤 239

四物绛覆汤 242

新加酒沥汤 243

补阴益气煎 244

加味金匮肾气汤 245

救阳四逆汤 248

桂枝加附子汤 250

真武汤 252

通脉四逆汤 255

回阳救急汤 257

附姜白通汤 259

附姜归桂汤 260

附姜归桂参甘汤 261

正阳四逆汤 262

新加八味地黄汤 263

第六节 清凉剂 264

玳瑁郁金汤 266

犀地清络饮 267

犀羚三汁饮 268

连翘栀豉汤 269

五汁一枝煎 270

增减黄连泻心汤 271

导赤清心汤 271

清肝达郁汤 272

增减旋覆代赭汤 275

连茹绛覆汤 276

龙胆泻肝汤 277

羚角钩藤汤 278

连梅安蛔汤 285

芩连二陈汤 285

加味白头翁汤 286

香连治中汤厥阴 287

龟柏地黄汤 288

桑丹泻白汤 290

新加玉女煎 292

滋任益阴煎 293

新加白虎汤 2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