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 徐光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崇文书局
  • ISBN:754034518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374页
  • 文件大小:386MB
  • 文件页数:1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总论·狭义) 2

一、历史背景 2

地理大发现 2

新航路开辟 2

世界市场 2

世界历史 2

文艺复兴 3

启蒙运动 3

工业革命 4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5

德国古典哲学 6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8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0

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10

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1

哲学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

马克思主义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4

世界观 14

哲学的基本问题 15

物质和意识 15

唯物主义 16

辩证唯物主义 17

唯心主义 18

主观唯心主义 18

客观唯心主义 18

一元论与二元论 1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9

存在 20

本体论 2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1

实践 22

自然 23

自在自然 23

人化自然 24

自然界中的必然性 24

社会 2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5

辩证法 26

唯物辩证法 27

自然辩证法 27

形而上学 28

联系 28

发展 29

运动 30

静止 30

时间与空间 30

对立统一规律 31

矛盾 31

矛盾的客观性 32

普遍性与特殊性 32

一般与个别 32

矛盾分析方法 33

质量互变规律 33

质 34

量 34

度 34

量变与质变 34

否定之否定规律 35

肯定与否定 35

辩证的否定观 36

批判与扬弃 36

本质与现象 36

内容与形式 37

整体与部分 37

原因与结果 38

必然性与偶然性 38

可能性与现实性 39

动机与效果 39

目的与手段 39

辩证思维 40

系统思维 40

认识论 4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41

主体和客体 42

反映论 43

不可知论 43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44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44

客观真理 45

绝对真理 45

相对真理 46

谬误 46

方法论 46

推理 47

归纳与演绎 47

分析与综合 47

抽象与具体 48

逻辑与历史 48

客观规律 49

主观能动性 49

自由与必然 49

历史观 50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50

历史唯物主义 51

历史唯心主义 52

社会存在 53

社会意识 53

人类社会 54

地理环境 55

人口因素 56

两种生产理论 56

社会结构 57

生产方式 57

生产力 58

生产关系 59

物质利益 60

分配关系 61

交换关系 61

生产资料 62

生产要素 62

生活方式 62

劳动 64

劳动资料 65

社会分工 66

社会交往 67

社会关系 68

经济基础 69

上层建筑 70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71

社会基本矛盾 72

社会发展规律 73

社会发展动力 73

社会形态 74

社会经济形态 75

社会制度 76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77

社会心理 77

社会意识形式 78

社会意识形态 79

科学 80

技术 80

科学技术革命思想 81

文化 81

观念 82

价值观 83

理想 83

信念 83

法 84

道德 85

宗教 86

自由 86

平等 88

公正 89

人权 90

价值 91

价值论 91

人的价值 92

村社 92

亚细亚生产方式 93

农村公社 94

超经济强制 95

社会共同体 95

社会有机体 9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 97

人民群众 98

历史人物 99

历史合力论 10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100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101

宗教批判理论 102

(二)政治经济学 102

广义政治经济学 102

政治经济学方法 103

商品 104

使用价值 104

商品价值 105

交换价值 105

具体劳动 105

抽象劳动 106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06

生产资料所有制 106

生产资料私有制 107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 108

劳动价值论 108

价值量 109

财富 109

简单劳动 110

复杂劳动 1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0

劳动生产率 111

劳动强度 111

价值形式 112

等价形式 112

相对价值形式 112

一般等价物 113

价值尺度 113

流通手段 113

货币 114

货币流通规律 114

通货膨胀 114

通货紧缩 115

商品拜物教 115

异化 115

异化劳动 116

商品经济 118

市场经济 118

价值规律 119

市民社会 119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0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20

资本 121

剩余价值论 122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23

劳动力 12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24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124

不变资本 124

可变资本 125

资本主义工资 125

简单协作 125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26

机器大工业 126

必要劳动时间 127

剩余劳动时间 127

雇佣劳动 127

剩余价值 128

剩余价值规律 129

剩余价值率 129

绝对剩余价值 129

相对剩余价值 130

超额剩余价值 13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3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31

资本的有机构成 131

资本原始积累 131

资本积累 132

资本积累论 132

资本积聚 133

资本集中 13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34

相对过剩人口 135

产业后备军 136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136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137

资本流通 137

固定资本 138

流动资本 138

资本循环 138

资本周转 139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139

社会资本 140

单个资本 140

社会总产品 140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41

生产过程及其环节 142

利润 143

平均利润 144

平均利润率 144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45

成本价格 146

生产价格 146

生产资本 147

商品资本 147

产业资本 147

商业资本 147

借贷资本 148

银行资本 148

商业利润 148

利息 148

股份公司 149

信用 149

有价证券 150

交易所 151

股票 151

货币资本 151

虚拟资本 152

虚拟经济 152

实体经济 153

地租 153

垄断地租 153

级差地租 154

绝对地租 154

土地价格 155

私有制 155

剥削 155

竞争 156

兼并 156

垄断利润 157

垄断价格 157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157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15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159

国民收入 160

(三)科学社会主义 16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60

阶级 161

国家 162

国体 164

政体 164

政权 165

阶级斗争 166

阶级斗争理论 167

阶级分析方法 168

政治斗争 169

社会革命 169

暴力革命 170

社会改良 172

奴隶主阶级 173

奴隶阶级 173

农奴 174

地主阶级 174

农民阶级 175

资产阶级 176

无产阶级 177

工人阶级 178

资产阶级革命 178

资产阶级专政 179

资产阶级民主 180

工人运动 181

工人合作社 182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182

无产阶级政党 183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184

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85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186

无产阶级革命 187

社会主义革命 188

共产主义革命同时发生论 189

无产阶级专政 189

工农联盟理论 190

合作社理论 191

个人所有制 192

公有制 192

社会所有制 193

按劳分配 193

按需分配 194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195

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理论 196

封建主义 197

资本主义 198

现代资本主义 199

共产主义阶段划分与过渡时期理论 199

过渡时期 200

社会主义 201

社会文明 202

物质文明 203

精神文明 204

爱国主义 205

集体主义 20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206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07

未来社会理论 208

共产主义 208

民族 209

民族平等 210

民族矛盾 211

反殖民斗争 213

民族解放 214

民族民主革命 215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民主革命理论 216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论述 216

跨越“卡夫丁峡谷” 217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经济形态理论 218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219

原始社会 219

奴隶社会 220

封建社会 221

资本主义社会 222

社会主义社会 223

人学理论 224

人文主义 225

人类解放 225

妇女解放理论 226

人的发展 227

人的个性 228

人的自由发展 229

人的全面发展 230

自由人联合体 230

必然王国 231

自由王国 231

三、重要人物 233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233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234

伊曼努尔·康德 236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237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 238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239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240

但丁·阿利格埃里 241

弗兰西斯·培根 241

托马斯·霍布斯 242

约翰·洛克 242

勒奈·笛卡儿 243

巴鲁赫(贝奈狄克特)·斯宾诺莎 244

让-雅克·卢梭 245

威廉·配第 246

亚当·斯密 246

大卫·李嘉图 247

弗朗斯瓦·魁奈 248

让·沙尔·列奥尔·西蒙德·德·西斯蒙第 249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250

让-巴蒂斯特·萨伊 250

托马斯·莫尔 251

托马斯·闵采尔 251

托马斯·康帕内拉 252

杰拉德·温斯坦莱 252

让·梅叶 253

埃蒂安·加布里埃尔·摩莱里 253

加布里埃尔·博诺·德·马布利 253

格拉古·巴贝夫 254

昂利·圣西门 254

沙尔·傅立叶 255

罗伯特·欧文 256

卡尔·格律恩 257

克里斯蒂安·威廉·魏特林 258

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 258

欧仁·鲍狄埃 259

弗里德里希·威廉·沃尔弗 259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 259

约瑟夫·魏德迈 260

欧根·卡尔·杜林 260

奥古斯特·倍倍尔 261

威廉·李卜克内西 261

罗莎·卢森堡 262

燕妮·马克思 262

威廉·白拉克 263

斐迪南·拉萨尔 263

让·饶勒斯 264

亚历山大·米勒兰 264

爱德华·伯恩施坦 264

阿尔诺德·卢格 265

麦克斯·施蒂纳 265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 266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 266

鲁道夫·希法亭 267

克拉拉·蔡特金 267

爱德华·艾威林 267

布鲁诺·鲍威尔 268

保尔·拉法格 268

弗兰茨·梅林 269

卡尔·考茨基 269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270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270

彼得·拉甫罗维奇·拉甫罗夫 271

约瑟夫·狄慈根 271

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 272

尼古拉·亚历山大诺维奇·莫罗佐夫 272

彼得·尼基提奇·特卡乔夫 272

四、重要著作文献 2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27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7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27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75

《伍珀河谷来信》 275

《谢林和启示》 276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276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277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27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278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279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280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281

《论犹太人问题》 28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8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83

《神圣家族》 28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85

《德意志意识形态》 286

《哲学的贫困》 288

《共产主义原理》 289

《共产党宣言》 290

《巴黎笔记》 291

《布鲁塞尔笔记》 292

《曼彻斯特笔记》 292

《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293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 293

《伦敦笔记》 294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95

《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 296

《鸦片贸易史》 296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297

《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 297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 298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99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300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301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301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301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303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 304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305

《雇佣劳动与资本》 305

《〈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单行本导言》 306

《工资、价格和利润》 307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307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309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309

《资本论》 310

《剩余价值理论》 311

《法兰西内战》 312

《哥达纲领批判》 314

《给威廉·白拉克的信》 316

《给奥·倍倍尔的信》 317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 317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318

《反杜林论》 319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2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 3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 323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324

《人类学笔记》 325

《历史学笔记》 326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 327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 32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2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329

《自然辩证法》 33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32

《论土地国有化》 332

《论住宅问题》 333

《〈法兰西内战〉导言》 333

《论权威》 334

《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 335

《政治冷淡主义》 335

《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336

《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 336

《德国1890年的选举》 337

《德国的社会主义》 337

《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 338

《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338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339

《波斯和中国》 339

《关于波兰的演说》 340

《〈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 340

《论波兰问题》 341

《流亡者文献》(1874—1875) 341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342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343

《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343

《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 344

《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 344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 345

《法德农民问题》 345

《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 346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347

《危机和反革命》 348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348

《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349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349

《英中条约》 350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350

五、重要会议 351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351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351

第一国际第一次伦敦代表会议 352

第一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 352

第一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353

第一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353

第一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353

第一国际第二次伦敦代表会议 354

第一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354

第一国际费城代表会议 354

巴黎公社一周年纪念大会 354

1863—1864年波兰起义十二周年纪念会 355

法国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 355

日内瓦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 355

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大会 355

全德工人联合会代表大会 356

全德社会民主派代表大会 356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哥达代表大会 356

法国工人党圣亚田代表大会 357

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 358

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358

第二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359

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359

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360

第二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360

六、重大事件、报刊、组织 36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61

法国大革命 361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62

英国宪章运动 362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62

1848年欧洲大陆革命 363

美国南北战争 363

法国二月革命 364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364

德国的三月革命 365

意大利和东欧的民族独立运动 365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365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366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 366

普法战争 366

巴黎公社革命 367

《莱茵报》 368

《新莱茵报》 368

《德法年鉴》 368

《纽约每日论坛报》 368

青年黑格尔运动 369

正义者同盟 369

共产主义者同盟 369

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 370

第一国际 370

第二国际 370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71

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371

科隆共产党人案件 372

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372

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大罢工 372

七、重要思想流派 373

老年黑格尔派 373

青年黑格尔派 373

新康德主义 374

新黑格尔主义 374

庸俗唯物主义 375

重农学派 375

重商主义 375

庸俗政治经济学 376

封建社会主义 376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377

空想社会主义 377

“真正的社会主义” 379

斯巴达式共产主义 380

蒲鲁东主义 380

巴枯宁主义 381

魏特林主义 382

伯恩施坦主义 382

社会民主主义 383

民主社会主义 384

费边主义 384

讲坛社会主义 385

机会主义 385

拉萨尔主义 385

无政府主义 386

爱森纳赫派 387

工联主义 387

民粹主义 387

改良主义 388

社会达尔文主义 388

国外马克思主义 389

第二编 列宁主义 392

一、历史背景 392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392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392

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392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393

对民粹派历史观的批判 394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395

对帝国主义的初步研究 396

对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理论的批判借鉴 397

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398

科技革命引发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复杂斗争 398

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99

列宁主义 399

马克思列宁主义 400

(一)认识论和辩证法 400

经验 400

感觉 401

自发论 401

现代物理学危机 401

思维经济原则 402

原则同格说 403

嵌入说 403

自然界中的因果性 404

要素复合论 404

自在的必然性与为我的必然性 405

经验一元论 405

符号论 406

唯灵论 406

“合法马克思主义” 407

经济主义 407

等同论 408

哲学的党性原则 408

真理的具体性 409

真理的全面性 409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09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410

认识的两条路线 411

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观点 411

实践的品格 412

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413

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41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4

一切以条件、地点、时间为转移 414

范畴 414

概念 416

概念的灵活性 416

概念的辩证法 417

判断 418

逻辑规律 419

直观 420

思维 421

悟性 421

实在论和唯名论 423

逻辑的客观性 424

意志 425

分析 425

综合 426

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 427

逻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三者一致 428

辩证法的实质 429

辩证法十六要素 430

(二)帝国主义论 431

帝国主义 431

垄断 432

金融资本 433

金融寡头 434

资本输出 435

国际垄断同盟 437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437

“超帝国主义”论 439

帝国主义的寄生性 439

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440

资本主义总危机 440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441

生产集中 442

垄断组织 442

金融资本对外扩张 443

金融资本经济基础 444

帝国主义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 444

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445

列宁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46

(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447

列宁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捍卫和发展 447

列宁论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形成 448

列宁论俄国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形成 449

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450

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451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 452

战时共产主义 453

租让制 454

租借制 454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 454

农业集体化 455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455

列宁论土地问题 456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 457

列宁论社会主义工业化 457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58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459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460

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 460

列宁论灌输 461

列宁的教育思想 462

列宁的科技思想 463

共产主义道德 464

列宁的立法、司法、守法思想 465

列宁的刑法思想 466

列宁论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466

列宁关于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机关建设的思想 467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468

列宁论战争、和平与革命的关系 469

民族解放运动 470

列宁论对外政策和国际主义 471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472

斯大林提出的“列宁主义”定义 472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 473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 473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方法 474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 474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74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476

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476

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477

斯大林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77

斯大林论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78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479

(四)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480

列宁的建党原则 480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480

民主集中制原则 481

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 481

共产党执政理论 482

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483

三、重要人物 484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484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485

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 486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487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 488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 489

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 490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491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491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 492

维拉·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 493

马克西姆·高尔基 493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 494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495

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 496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497

彼·伯·司徒卢威 497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498

理查德·海因里希·阿芬那留斯 498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499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500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501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 502

格奥尔格·卢卡奇 503

安东尼奥·葛兰西 504

卡尔·柯尔施 504

乔治·凯南 505

马尔托夫 505

苏汉诺夫 506

尼·康·米海洛夫斯基 506

四、重要著作文献 507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 507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508

《论所谓市场问题》 509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510

《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 512

《我们党的纲领草案》 516

《评经济浪漫主义(西斯蒙第和我国的西斯蒙第主义者)》 517

《我们拒绝什么遗产》 519

《市场理论问题述评(评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先生和布尔加柯夫先生的论战)》 520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21

《再论实现论问题》 524

《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 525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 526

《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 527

《论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任务》 530

《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 530

《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 532

《从民粹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533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534

《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 536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536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537

《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538

《社会主义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 539

《社会主义和宗教》 539

《游击战争》 540

《〈十二年来〉文集序言》 54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543

《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546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547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 548

《革命的教训》 549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550

《纪念赫尔岑》 551

《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 551

《欧仁·鲍狄埃》 552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55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553

《论自由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 554

《农业中的小生产》 555

《致阿·马·高尔基》 555

《论民族自决权》 556

《俄国的土地问题》 558

《辩证法的要素》 558

《卡尔·马克思》 559

《谈谈辩证法问题》 562

《第二国际的破产》 563

《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 564

《论欧洲联邦口号》 567

《哲学笔记》 568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 57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 573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 577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578

《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与社会党人的和平主义》 579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580

《论策略书》 581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 581

《论口号》 582

《国家与革命》 583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586

《工人监督条例草案》 587

《怎样组织竞赛?》 588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588

《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 589

《论我们报纸的性质》 590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591

《论“民主”和专政》 593

《俄共(布)党纲草案》 593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 595

《关于党纲的报告》 596

《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 598

《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599

《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 600

《伟大的创举》 602

《论国家(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讲演)》 603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604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605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 608

《土地问题提纲初稿》 609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610

《青年团的任务》 610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612

《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 612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 613

《论统一的经济计划》 615

《论粮食税》 616

《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提纲》 618

《关于“出版自由”》 619

《十月革命四周年》 620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 621

《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 622

《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623

《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 623

《论苏维埃共和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624

《关于接受新党员的条件》 625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625

《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 626

《论合作社》 627

《论我国革命》 627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 628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628

《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 629

《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629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632

《论工兵代表苏维埃》 633

《地方自治机关选举运动》 633

《十月革命》 634

《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 634

《论民族问题的提法》 635

《党在取得政权以前和以后》 636

《论各苏维埃共和国的联合》 637

《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638

《关于党的任务》 639

《悼列宁》 640

《论列宁》 640

《论列宁主义基础》 641

《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 643

《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 643

《再论民族问题(关于谢米奇的文章)》 644

《十月革命、列宁和我们的发展前途》 645

《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 646

《关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647

《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 647

《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 648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649

《论党在农民问题上的三个基本口号》 650

《和中山大学学生的谈话》 651

《论中国革命的几个问题》 652

《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 653

《时事问题简评》 654

《十月革命的国际性质》 656

《反对把自我批评口号庸俗化》 657

《列宁和联合中农问题》 657

《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658

《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 659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 660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61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661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66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663

《共产主义ABC》 664

五、重要政治派别、刊物 665

寻神说与造神说 665

俄国的马赫主义 665

生理学唯心主义 666

物理学唯心主义 666

自由主义民粹派 668

民粹派 668

无政府工团主义 669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 669

第三国际 670

劳动解放社 670

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671

《火星报》 671

《真理报》 672

布尔什维克 672

经济派 673

孟什维克 674

社会革命党 675

西方马克思主义 675

左派共产主义者 676

民主集中派 676

工人反对派 677

德波林学派 677

《消息报》 678

六、重要机构、会议 67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67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679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680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680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68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 682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683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683

俄共(布)第七次特别代表大会 684

全俄苏维埃第六次非常代表大会 685

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 685

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 686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686

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687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688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688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688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689

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689

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690

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690

苏联部长会议 690

苏联最高苏维埃 690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691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691

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 691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691

苏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 692

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 692

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692

苏共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 692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693

苏维埃 693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694

七、重大事件 694

列宁与民粹派的斗争 694

1905年俄国革命 696

第一次世界大战 696

二月革命 697

十月革命 697

苏俄解散立宪会议 698

《布列斯特和约》 699

军事共产主义 700

新经济政策 700

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的开展 701

苏联的成立 702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702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论战 702

全盘集体农庄化 703

基洛夫遇刺 704

苏联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 704

苏联肃反运动 706

第二次世界大战 706

卫国战争 707

布雷顿森林协定 707

雅尔塔会议 708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709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709

德波林学派与机械论者的论战 709

关于语言学问题的讨论 710

“8·19”事件和苏联解体 711

第三编 毛泽东思想 714

一、历史背景 714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714

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714

新文化运动 714

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15

五四运动 7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7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社会阶级基础 717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17

毛泽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718

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718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718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71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19

中国革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719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720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720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722

实事求是 723

群众路线 723

独立自主 724

“一点论”与“两点论” 724

重点论与均衡论 724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72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725

内因与外因 726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727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727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728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728

感性认识 729

理性认识 729

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 729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73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730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基本特点 730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731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731

近代外国在华资本 732

地主经济 732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732

民族资本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732

官僚资本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733

官僚资产阶级 733

买办阶级与买办资本 7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73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73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73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73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73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73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73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73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73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7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 73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739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74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741

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741

工农武装割据 742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74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743

农村革命根据地 74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745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745

托陈取消派 746

瞿秋白“左”倾盲动错误 746

立三路线 747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747

“左”倾关门主义 748

分配土地政策 749

土地改革总路线 750

反对本本主义 751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51

逼蒋抗日 75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52

全面抗战路线 753

片面抗战路线 753

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754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755

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方针 755

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 75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 756

减租减息政策 756

“三三制”政权 757

精兵简政 758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758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758

新民主主义宪政 759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59

大后方的民主运动 760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想 760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761

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761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思想 762

中间路线 762

第二条战线 763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 763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764

“另起炉灶” 765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65

“一边倒” 766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76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67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 768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768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76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69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6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69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的方针 770

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 770

“四面八方”政策 770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71

社会主义工业化 771

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773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3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4

统购统销 775

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775

和平赎买政策 77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6

国家资本主义及其形式 777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77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778

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7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 780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780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78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781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781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82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783

共产党员要做立志改革的人 783

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784

向外国学习的方针 784

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785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785

勤俭建国 786

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 786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787

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787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788

“两步走”发展战略 788

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788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789

整个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 789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790

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790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79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791

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792

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792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792

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 793

两参一改三结合 793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793

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大的民主权是管理权 794

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794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 795

反对教条主义 795

反对经验主义 795

反对修正主义 796

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 796

反对“左”右倾向斗争要从实际出发 797

防止“和平演变” 797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797

1954年宪法中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798

反对大汉族主义 798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798

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799

大民主、小民主 799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00

“六个又”的局面 801

正确处理少数人闹事的问题 801

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政策 802

关于新的世界大战的两种可能性 802

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80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03

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804

两个中间地带 804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805

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805

破除对西方的迷信 806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方针 806

中国永远不称霸 806

(四)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807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807

支部建在连上 808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808

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809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809

官兵一致的原则 810

军民一致的原则 811

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的原则 811

十六字诀 812

人民战争思想 813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814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814

游击战 815

正规战 815

运动战 815

阵地战 816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816

十大军事原则 816

努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的目标 817

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 817

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军队的任务 818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818

建立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 819

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819

大办民兵师 820

加强战略大后方的建设 820

(五)政策和策略 821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 821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821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822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822

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 822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823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823

有理、有利、有节 824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 824

(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825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825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825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825

新民主主义文化 826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826

坚持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827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827

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文化 828

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古代文化 82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28

推陈出新 829

党的教育方针 82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30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831

工人阶级必须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 831

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83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833

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 833

又红又专 834

(七)党的建设 834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834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835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835

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835

首先从思想上建党 836

民主集中制 836

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 837

端正党的思想路线 837

牢牢掌握党的总路线 838

既要反右,又要反“左” 838

开展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 839

反对自由主义 839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839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839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840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840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841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841

坚持“两个务必” 841

关于不给领导者祝寿等六条规定 842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842

反对官僚主义 842

“三要三不要”的原则 843

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 843

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843

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 844

三、重要人物 844

李大钊 844

毛泽东 844

周恩来 846

刘少奇 846

朱德 847

任弼时 848

邓小平 848

陈云 848

彭真 849

陈独秀 849

瞿秋白 850

李立三 850

王明 851

秦邦宪 851

张闻天 852

李达 852

李汉俊 853

张国焘 854

邓中夏 854

董必武 854

恽代英 855

蔡和森 855

向警予 856

李维汉 856

张太雷 857

彭德怀 857

林彪 858

刘伯承 858

贺龙 859

陈毅 859

罗荣桓 860

徐向前 861

聂荣臻 861

叶剑英 862

李富春 863

彭湃 864

谢觉哉 864

方志敏 864

王稼祥 865

邓子恢 865

刘志丹 866

高岗 866

习仲勋 867

薄一波 867

胡乔木 868

孙中山 869

四、重要著作文献 869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869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 870

《谈政治》 871

《马克思主义》 872

《马克思还原》 873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873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874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875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875

《井冈山的斗争》 876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87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877

《反对本本主义》 878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879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879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880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881

《实践论》 881

《矛盾论》 882

《反对自由主义》 883

《论持久战》 884

《论新阶段》 885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885

《战争和战略问题》 886

《〈共产党人〉发刊词》 886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887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887

《纪念白求恩》 888

《新民主主义论》 889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889

《论政策》 890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890

《改造我们的学习》 891

《整顿党的作风》 892

《反对党八股》 892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89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893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894

《学习和时局》 895

《为人民服务》 895

《论联合政府》 896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897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898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899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900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900

《论人民民主专政》 901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902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903

《不要四面出击》 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05

《关于镇压反革命》 905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906

《关于“三反”“五反”》 907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07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907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 908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909

《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909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910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911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 911

《工商业者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911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912

《论十大关系》 912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91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13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14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 914

《独立自主地搞建设》 915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915

《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915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 916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916

《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 916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916

《十年总结》 918

《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 918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18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919

《革命和建设都要靠自己》 920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920

《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920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921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 921

《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922

《论统一战线》 922

《学习毛泽东》 923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924

《论知识分子问题》 925

《反对官僚主义》 925

《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 926

《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 927

《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 927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928

《论党内斗争》 929

《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 929

《论党》 930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931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 932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933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934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934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35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936

《试办托拉斯》 937

《论解放区战场》 938

《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938

《中国共产党章程》 940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941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941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942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 942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 943

《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 943

《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 944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 944

《国家资本主义问题》 945

《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946

《井冈山土地法》 946

《兴国土地法》 947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 947

《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948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49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949

《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950

《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951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951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52

《中国土地法大纲》 95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53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954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954

《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 95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56

《毛泽东选集》 957

《毛泽东著作选读》 958

《毛泽东文集》 95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959

《毛泽东年谱》 959

《毛泽东军事文集》 960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960

《毛泽东书信选集》 961

《毛泽东外交文选》 961

《毛泽东文艺论集》 961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962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962

《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 963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963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964

《毛泽东诗词集》 964

《毛泽东早期文稿》 964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965

《周恩来选集》 965

《刘少奇选集》 966

《朱德选集》 966

《任弼时选集》 966

《邓小平文选》 967

《陈云文选》 967

《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 96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967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96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 968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968

《十年论战》 968

五、重要会议 96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969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97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70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971

汉口特别会议 971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972

八七会议 973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973

古田会议 974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四中全会(扩大) 974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五中全会 975

遵义会议 975

瓦窑堡会议 975

洛川会议 976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 977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七中全会(扩大) 97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977

全国土地会议 978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 97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979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三中全会 98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80

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98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981

南宁会议 982

成都会议 982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982

第一次郑州会议 983

第二次郑州会议 984

1959年的庐山会议 984

七千人大会 985

西楼会议 985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中全会 986

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986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一中全会 987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 987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987

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988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988

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989

六、重大事件 98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89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990

第一次国共合作 990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991

南昌起义 99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992

广州起义 992

三湾改编 99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93

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根据地的建立 994

红军反“围剿”斗争 995

文化战线的反“围剿”斗争 995

红军长征 996

西安事变 997

国共第二次合作 997

黄克功事件 997

皖南事变 998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998

大生产运动 999

延安整风 999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的公布和实施 1000

陕甘宁边区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运动 1000

抗日战争的胜利 1001

重庆谈判 1002

政治协商会议 1002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1003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1003

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1004

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1004

中共《五一口号》的发表 1004

战略决战 1005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 1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6

没收官僚资本 1007

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1008

合理调整工商业 1009

土地改革运动 1010

镇压反革命运动 1010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011

抗美援朝战争 1012

“三反”“五反”运动 1012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014

反右派斗争 1015

“大跃进”运动 1016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17

“一纲四目”对台方针 1017

196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018

毛泽东倡导读马列经典著作 1018

“农业六十条” 1019

“工业七十条” 1019

学习雷锋活动 1020

工业学大庆 1020

农业学大寨 1021

三线建设 1021

“四清”运动 1022

“文化大革命” 1022

二月抗争 102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024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1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1025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025

毛泽东作调整文艺的指示 1025

全面整顿 1026

四五运动 1026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28

一、历史背景 10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028

粉碎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