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代史 卷5 商代都邑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震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92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都城-古城遗址(考古)-中国-商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代史 卷5 商代都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视点与方法 1
第一章 早商时期的王都 15
第一节 早商王都的形成过程 16
一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考古文化分期 16
二 偃师商城的形成过程 20
三 郑州商城的形成过程 37
四 何谓王都 48
第二节 偃师商都的建制与功用 56
一 偃师商城的选址 56
二 偃师商城的总体布局 61
三 偃师商城建筑的形制、技术与功用 76
第三节 早商时郑州商都的建制与功用 131
一 郑州商城的选址、结构与布局 131
二 郑州商城宫室建筑的形制与功用 142
第二章 早商时期的地方城邑 148
第一节 湖北盘龙城 148
一 内城城垣、城壕与城门 149
二 宫殿建筑 152
三 外郭城及其相关遗址 160
四 盘龙城兴建的年代及在商王朝中的地位 167
第二节 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和府城商城 173
一 垣曲商城的地理位置、形制、布局与年代 173
二 垣曲商城的性质与地位 178
三 东下冯商城的位置、形制与年代和性质 181
四 府城商城的形制、年代与性质 186
第三章 中商时期的王都与迁徙 193
第一节 “中商文化”概念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 193
一 中商文化概念的几经变化 193
二 早商与中商的划界 197
三 中商与晚商的划界 200
第二节 典籍所见中商时期王都的迁徙 203
一 仲丁迁隞 203
二 河亶甲迁相 206
三 祖乙迁邢 209
四 南庚迁奄 215
五 盘庚迁殷 219
六 迁都原因的考察 223
第三节 考古所见中商时期的王都遗址 227
一 中商时的郑州商城——隞都 227
二 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考古发现 246
三 小双桥遗址的离宫别馆性质 261
第四章 晚商初期的王都与地方族邑 265
第一节 洹北商城与盘庚迁殷 265
一 洹北商城遗迹的年代分析 265
二 洹北花园庄晚期即盘庚至小乙时期 268
第二节 洹北商城王都的建制与功用 273
一 洹北商城的选址、布局与城墙 273
二 一号基址的形制与功用 279
第三节 藁城台西的邑落居址 293
一 台西晚期居址的年代 293
二 台西晚期居址房舍的形制与建筑技术 295
三 台西晚期居址的布局与功用 308
第五章 武丁以来的晚商殷都 312
第一节 小屯殷都的范围及其形成过程 312
一 武丁和祖庚、祖甲时期的殷都范围 312
二 廪辛至帝辛时期的殷都范围 317
第二节 殷墟布局的族居特点 318
一 宫殿区与王陵区 318
二 手工业作坊与族居 335
三 其他族居遗址 340
四 殷墟布局的特点 348
五 殷都的族氏结构 353
第三节 小屯宫殿宗庙的形制与年代 359
一 甲组基址 359
二 乙组基址 367
三 丙组基址 386
四 宫殿区其他建筑基址 395
第六章 晚商方国都邑 412
第一节 三星堆方国都邑 413
一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与城址的年代 413
二 三星堆城址的布局与文化遗迹 415
三 三星堆的文化特色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419
第二节 吴城方国都邑 428
一 吴城文化的分期分类与吴城城址的年代 428
二 吴城城邑的布局及其重要遗迹 434
三 灿烂的吴城文化及其与中原的关系 448
第七章 商的王畿四土与都鄙结构 459
第一节 商代的王畿与四土及其“复合型”国家结构 459
一 早商与晚商时期的王畿范围 459
二 王畿与四土的关系及其“复合型”国家结构 465
第二节 商代的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 486
一 侯伯方国内的都鄙邑落结构 486
二 商王畿内的都鄙邑落结构 493
三 商代邑制结构与统治方式 500
后记 512
图1—1 偃师商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21
图1—2 偃师商城大城与小城(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22
图1—3 偃师商城宫城各期主要遗迹分布图(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 23
图1—4 偃师商城宫城第一期主要遗迹平面示意图(采自王学荣《偃师商城第一期文化研究》) 25
图1—5 偃师商城宫城第二期主要遗迹平面示意图(采自王学荣、谷飞《偃师商城宫城布局与变迁研究》) 26
图1—6 偃师商城宫城第三期主要遗迹平面示意图(采自《考古》2006年第6期) 27
图1—7 偃师商城小城T54北壁剖面图(采自《偃师商城初探》) 28
图1—8 偃师商城小城T54水沟G2出土陶器(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 29
图1—9 郑州商城内先商时期夯土城墙遗迹平面图(采自《考古》2000年第二期) 39
图1—10 郑州商城内先商时期夯土城墙遗迹剖面图(采自《考古》2000年第二期) 40
图1—11 偃师商城二号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而略作修改) 68
图1—12 杨鸿勋先生所绘偃师商城二号基址“干阑”部分复原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69
图1—13 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龙山文化Ⅰ号遗迹平面、剖面图(采自《豫东杞县发掘报告》) 79
图1—14 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局部剖面图(采自《考古》1998年第6期) 81
图1—15 偃师商城北墙南侧奠基墓葬M2(采自《考古》1984年第6期) 81
图1—16 偃师商城城墙与护城河(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 82
图1—17 偃师商城西二城门平面遗迹图(采自《考古》1984年第10期) 83
图1—18 偃师商城四号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86
图1—19 偃师商城四号宫室基址平面复原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86
图1—20 偃师商城五号、六号宫室基址(部分)平面图(采自《考古》1988年第2期) 88
图1—21 偃师商城五号宫室基址(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89
图1—22 偃师商城五号宫室基址复原平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90
图1—23 偃师商城五号宫室基址复原透视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90
图1—24 偃师商城宫城六号宫室基址平面图 92
图1—25 甲骨文和殷代的铜器铭文中重屋或楼的图形文字(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94
图1—26 偃师商城八号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2006年第6期) 104
图1—27 偃师商城八号宫室复原建筑木构框架图(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 105
图1—28 偃师商城八号宫室复原建筑前视图(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 105
图1—29 偃师商城八号宫室复原建筑侧视图(采自杜金鹏《偃师商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 106
图1—30 王国维所绘“明堂图和宗庙图”(采自《观堂集林》第一册) 113
图1—31 王国维所绘“大寝图和燕寝图”(采自《观堂集林》第一册) 114
图1—32 陕西西安汉代明堂辟雍遗址平面图(采自《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115
图1—33 陕西西安汉代明堂辟雍遗址复原底层平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16
图1—34 陕西西安汉代明堂辟雍遗址复原剖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16
图1—35 陕西西安汉代明堂辟雍遗址复原南立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17
图1—36 杨鸿勋先生所绘“黄帝明堂”复原设想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18
图1—37 偃师商城西南隅府库平面示意图(采自《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 121
图1—38 偃师商城西南隅府库F2004下层建筑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1995年第11期) 121
图1—39 F2004下层建筑复原构想示意(剖面简图)(采自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122
图1—40 F2004中层建筑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1995年第11期) 123
图1—41 F2004中层建筑复原构想示意(剖面简图)(采自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124
图1—42 F2005上层建筑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1995年第11期) 124
图1—43 F2005上层建筑复原构想示意(部面简图)(采自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125
图1—44 偃师商城宫城池苑西水道剖面图(采自《考古》2006年第6期) 127
图1—45 偃师商城宫城池苑西水道剖面图(采自《考古》2006年第6期) 127
图1—46 郑州商城平面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33
图1—47 郑州商城新发现遗迹分布图(采自《考古》2004年第3期) 134
图1—48 周代至近代的版筑工艺(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36
图1—49 郑州商城南关外铸铜遗址北区遗迹分布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39
图1—50 郑州商城铭功路西制陶遗址部分遗迹分布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0
图1—51 铭功路西二里岗下层第二期C11Y110陶窑复原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0
图1—52 二里岗遗址下层第二期祭祀遗迹(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2
图1—53 郑州商城C8F15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3
图1—54 郑州商城C8F15宫室基址复原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4
图1—55 郑州商城C8F16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5
图1—56 郑州商城C8F16宫室基址外柱柱础槽平面、剖面图(采自《郑州商城》上册) 146
图2—1 盘龙城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采自《盘龙城》) 149
图2—2 盘龙城商城内城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50
图2—3 盘龙城商城外郭城城墙(采自刘森水《盘龙城外缘带状夯土遗迹的初步认识》) 151
图2—4 盘龙城商城内城护城河剖面图(采自《盘龙城》) 151
图2—5 盘龙城内城南城壕东段底部遗迹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52
图2—6 盘龙城F1、F2宫室基址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53
图2—7 盘龙城“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结构图(采自《盘龙城》) 154
图2—8 盘龙城“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复原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55
图2—9 盘龙城F1宫室基址复原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56
图2—10 盘龙城F1宫室基址复原剖面图(采自《盘龙城》) 156
图2—11 盘龙城F1宫室基址复原透视图(采自《盘龙城》) 157
图2—12 盘龙城F2宫室基址复原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58
图2—13 盘龙城F2宫室基址复原剖面图(采自《盘龙城》) 158
图2—14 盘龙城F2宫室基址复原透视图(采自《盘龙城》) 159
图2—15 陕西岐山凤雏甲组建筑遗址复原平面图(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160
图2—16 李家嘴遗址盘龙城四期PLZM2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62
图2—17 盘龙城PLZM2棺椁板痕位置图(采自《盘龙城》) 163
图2—18 盘龙城杨家湾遗迹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64
图2—19 杨家湾盘龙城七期F2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65
图2—20 杨家湾盘龙城七期F3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65
图2—21 杨家湾盘龙城七期M11平面图(采自《盘龙城》) 166
图2—22 早期王朝时代的河流水系及重要自然资源分布图(采自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72
图2—23 山西省垣曲县位置图(采自《垣曲商城》) 174
图2—24 垣曲商城城址位置图(采自《垣曲商城》) 175
图2—25 垣曲商城城址平面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76
图2—26 山西南部的古代盐路示意图(采自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81
图2—27 夏县东下冯遗址位置图(采自《夏县东下冯》) 182
图2—28 东下冯商城平面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183
图2—29 东下冯商城圆形建筑基址平面分布图(采自《夏县东下冯》) 184
图2—30 东下冯圆形基址平面、剖面图(采自《夏县东下冯》) 185
图2—31 河南焦作市政府商城平面示意图(采自《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87
图2—32 府城商城平面复原图(采自《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88
图2—33 府城商城一号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89
图2—34 府城商城二号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90
图2—35 府城商城三号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91
图3—1 邢台葛家庄中商时期H118兽祭坑(采自《考古》2005年第2期) 213
图3—2 邢台葛家庄中商时期M1人祭坑(采自《考古》2005年第2期) 214
图3—3 郑州商城92ZSC8ⅡF1—F3夯土基址平面分布图(采自《郑州商城》) 229
图3—4 郑州商城88C8F101—F103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0
图3—5 郑州商城池苑(局部)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1
图3—6 郑州商城紫荆山北铸铜遗迹分布图(采自《郑州商城》) 232
图3—7 紫荆山北二里岗上层第一期C15F1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3
图3—8 紫荆山北二里岗上层第一期C15F1第一次改建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3
图3—9 紫荆山北二里岗上层第一期C15F1第二次改建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4
图3—10 郑州商城人头骨壕沟北壁剖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5
图3—11 人头骨壕沟内带有锯齿痕的人头骨(采自《郑州商城》) 236
图3—12 郑州商城内东北部二里岗上层第一期祭祀遗迹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7
图3—13 郑州商城内东北部二里岗上层第一期祭祀场地内殉狗坑C8M30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39
图3—14 郑州商城内东北部二里岗上层第一期祭祀场地内单人坑C8M9平面图(采自《郑州商城》) 240
图3—15 江苏铜山县丘湾商代“石社”遗迹(采自《文物》1973年第12期) 241
图3—16 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H1平、剖面图(采自《郑州青铜器窖藏》) 242
图3—17 郑州张寨南街窖藏青铜器坑俯视图(采自《郑州青铜器窖藏》) 243
图3—18 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铜方鼎(杜岭一号)(采自《郑州青铜器窖藏》) 243
图3—19 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H1及灰坑H2、H3、H4平面图(采自《郑州青铜器窖藏》) 244
图3—20 郑州小双桥遗址位置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46
图3—21 小双桥遗址Ⅳ区商代遗迹分布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48
图3—22 小双桥遗址Ⅴ区商代遗迹分布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0
图3—23 小双桥遗址中被称作“周勃墓”的商代夯土台基(采自《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251
图3—24 小双桥商代青铜饰件(省博馆藏铅0003号)(采自《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252
图3—25 小双桥商代青铜饰件纹饰拓片(采自《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253
图3—26 小双桥商代青铜饰件(89ZSX:1)(采自《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254
图3—27 小双桥遗址人祭坑(VH45)平、剖面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6
图3—28 小双桥遗址大型牲祭坑(ⅣH6)平面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7
图3—29 小双桥遗址大型牲祭坑(ⅣH29)平面图(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8
图3—30 小双桥遗址牛头牛角坑(ⅣH24)(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9
图3—31 小双桥遗址狗祭坑(采自《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59
图4—1 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点总平面图(采自《考古学集刊》第15集) 267
图4—2 洹北商城与原殷墟范围(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274
图4—3 洹北商城西墙基槽南壁剖面图(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76
图4—4 洹北商城西墙基槽夯土中出土的兽骨(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76
图4—5 洹北商城西墙基槽夯土中出土的卜骨(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77
图4—6 洹北商城宫城位置(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78
图4—7 洹北商城宫殿区内一、二号基址平面示意图(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79
图4—8 洹北商城一号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80
图4—9 一号基址主殿前祭祀坑出土的玉柄形饰(采自《考古》2003年第5期) 288
图4—10 河北藁城台西遗址位置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3
图4—11 藁城台西遗址发掘工作情况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4
图4—12 藁城台西第二号房屋平、剖面图及祭祀坑、人牲遗骨分布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6
图4—13 藁城台西二号房屋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7
图4—14 藁城台西H104祭祀坑平面及剖面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8
图4—15 藁城台西四号房屋平面、剖面及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99
图4—16 藁城台西三号房屋平面、剖面及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1
图4—17 藁城台西六号房屋平面及剖面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2
图4—18 藁城台西六号房屋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3
图4—19 藁城台西十四号房屋平面及剖面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4
图4—20 藁城台西十四号房屋复原示意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5
图4—21 藁城台西十四号房屋里部分陶器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6
图4—22 藁城台西一号水井平面及剖面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7
图4—23 藁城台西遗址房屋遗迹分布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8
图4—24 藁城台西晚期居址布局复原图(采自《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309
图5—1 殷墟晚商遗址、墓葬分布示意图 313
图5—2 安阳小屯殷代甲、乙、丙三组基址分布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319
图5—3 小屯乙七基址南的祭祀坑(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1
图5—4 小屯西北地遗址探方分布总平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322
图5—5 妇好墓平面及地层关系图(采自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 324
图5—6 妇好墓上享堂复原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4
图5—7 小屯西北地F29基址与祭祀坑(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5
图5—8 小屯F10、F11房屋平面、剖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6
图5—9 小屯村西GF201平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8
图5—10 小屯村西GH405平、剖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29
图5—11 小屯村西大灰沟示意图(采自《殷墟发掘报告》) 330
图5—12 殷墟区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333
图5—13 殷墟王陵区陪葬墓84AWBM259平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34
图5—14 殷墟苗圃北地6号房址平、剖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36
图5—15 殷墟北徐家桥村北建筑基址分布图(采自孟宪武《安阳殷墟考古研究》) 343
图5—16 殷墟北徐家桥村北4号建筑基址平面图(采自孟宪武《安阳殷墟考古研究》) 344
图5—17 后岗殷墓第1—4组分布示意图(采自刘一曼、徐广德《论安阳后冈殷墓》) 347
图5—18 殷墟“大邑商”族邑分布示意图(采自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349
图5—19 殷墟甲组基址分布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60
图5—20 甲十一基址平面及剖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61
图5—21 甲十一基址的铜柱础(采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362
图5—22 重揭后甲十二基址平面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63
图5—23 甲四基址及复原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64
图5—24 乙组基址分布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68
图5—25 李济乙组基址范围复原图(采自李济《安阳》) 369
图5—26 乙组基址新的钻探与四合院构想示意图 371
图5—27 乙二十基址平面及剖面图(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以下简称《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72
图5—28 石璋如乙二十及乙二十一两座基址上层建筑复原图(采自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 373
图5—29 乙八基址图(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74
图5—30 双剑所藏甲骨(采自《续存》915) 385
图5—31 丙组基址分布图(采自《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387
图5—32 丙一、丙二基址平面及剖面(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88
图5—33 丙三基址平面及剖面(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89
图5—34 丙四基址平面及剖面(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89
图5—35 丙七基址平面及剖面(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90
图5—36 丙八基址平面及剖面(采自石璋如《小屯·第一本·殷墟建筑遗存》) 390
图5—37 乙组基址南部新发现的建筑基址平面图(采自《考古》2001年第5期) 395
图5—38 F1基址祭祀坑M2平面图(采自《考古》2001年第5期) 397
图5—39 F1基址夯土中出土的铜盉及其铭文拓本(采自《考古》2001年第5期) 398
图5—40 小屯西北地第一期房基F14平面、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0
图5—41 小屯西北地第一期房基F15平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0
图5—42 小屯西北地第一期窖穴H59平面、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1
图5—43 小屯西北地第二期房基F7平面、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3
图5—44 小屯西北地第二期房基F41平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4
图5—45 小屯西北地第二期房基F48平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5
图5—46 小屯西北地第二期窖穴H60和H66(采自《安阳小屯》) 407
图5—47 小屯西北地第三期房址F23平面、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8
图5—48 小屯西北地第三期窖穴H79平面、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8
图5—49 小屯西北地第四期窖穴H8平、剖面图(采自《安阳小屯》) 409
图6—1 三星堆城址平面图(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16
图6—2 三星堆房屋遗迹平面图(采自《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419
图6—3 三星堆房址F1平、剖面图(采自《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420
图6—4 三星堆房址F5和F6平面、剖面图(采自《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420
图6—5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和玉器(之一)(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22
图6—6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和玉器(之二)(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23
图6—7 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龙虎尊及纹饰(采自《三星堆祭祀坑》) 424
图6—8 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及纹饰(采自《文物》1959年第1期) 424
图6—9 “虎食人卣”(1.采自《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2.采自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 425
图6—10 妇好墓铜钺和司母戊鼎耳上的纹样(采自《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考古学报》第7期,1954年) 425
图6—11 吴城遗址地理位置图(采自《吴城》) 430
图6—12 吴城城垣形制图(采自《吴城》) 435
图6—13 吴城遗址西城墙剖面示意图(采自彭明瀚《吴城文化研究》) 436
图6—14 吴城1973QSWT2F1房址平面、剖面图(采自《吴城》) 438
图6—15 吴城遗址祭祀广场、房基与道路(采自彭明瀚《吴城文化研究》) 439
图6—16 吴城建筑基址(采自《吴城》) 440
图6—17 吴城圆形陶窑平面、剖面图(采自《吴城》) 442
图6—18 吴城圆角方形陶窑1987QSWY1平面、剖面图(采自《吴城》) 443
图6—19 吴城龙窑平面、剖面图(采自《吴城》) 444
图6—20 吴城冶铸遗迹平面、剖面图(采自《吴城》) 446
图6—21 吴城商城出土的石范(采自《吴城》) 447
图6—22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铜礼器(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50
图6—23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铜兵器和工具(采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51
图7—1 苏埠屯一号大墓平面图(采自《海岱考古》第一辑) 469
图7—2 苏埠屯一号大墓殉人及遗物分布图(采自《海岱考古》第一辑) 469
图7—3 传世铜器中的“亚醜”族徽铭文(采自《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470
图7—4 下七垣文化至殷墟一期以前洹河流域邑聚分布示意图(采自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 498
图7—5 殷墟时期洹河流域邑聚分布示意图(采自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 499
图7—6 《三代吉金文存》4·10·2 504
图7—7 《三代吉金文存》13·38·6 504
图7—8 殷墟花园庄54号墓随葬品分布图(采自《考古》2004年第1期) 505
图7—9 殷墟54号墓出土部分铜器(采自《考古》2004年第1期) 506
图7—10 殷墟54号墓出土部分铜兵器(采自《考古》2004年第1期) 507
图7—11 殷墟54号墓铜方斚及其“亚长”铭文(采自《考古》2004年第1期)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