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 蓝纯著;顾曰国,陈国华,王初明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600467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语言学-研究;隐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目录 1

第一章 认知科学一瞥 3

1.1 从柏拉图开始 3

1.2 认知科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目标 5

1.3 认知科学的三个再现层面 6

1.4 三个再现层面之间的关联 10

1.5 小结 12

第二章 原型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13

2.1 范畴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 13

2.2 传统的范畴观 14

2.2.1 关于[颜色] 14

2.2.2 亚里士多德 16

2.2.3 传统的范畴观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17

2.3.1 关于[颜色] 19

2.3 另一种范畴观 19

2.3.2 维特根斯坦 21

2.3.3 原型:范畴的内部结构 23

2.3.4 基本层次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 32

2.3.5 原型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35

2.3.5.1 原型论对语义研究的影响 35

2.3.5.2 原型论对语言结构研究的影响 39

2.3.5.3 原型论对范畴习得研究的影响 41

2.4 小结 41

第三章 经验现实主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45

3.1 客观主义 46

3.1.1 客观主义的世界观 46

3.1.2 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 47

3.1.3 关于认知和人体的关系 50

3.1.4 客观主义所反映出的直觉知识 51

3.1.5 客观主义的遗产 53

3.2 经验现实主义 55

3.2.1 意义与结构 56

3.2.1.1 意义从何而来? 56

3.2.1.2 意义的结构从何而来? 56

3.2.1.3 两个相关问题 57

3.2.2 意象图式 58

3.2.2.1 容器图式 60

3.2.2.2 步出容器的不同方式 62

3.2.2.3 其他的意象图式 65

3.2.3 理想认知模式 68

3.2.3.1 [大学生] 69

3.2.3.2 [BACHELOR] 69

3.2.3.3 [LIE] 70

3.2.3.4 [母亲] 72

3.3 小结 74

第四章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77

4.1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的分歧 77

4.1.1 生成语言学 78

4.1.2 认知语言学 78

4.1.3 关于语法的天赋论和自主论 79

4.1.3.1 否定倒装 81

4.1.3.2 并列结构 83

4.1.4 小结 85

4.2 认知语义学 87

4.2.1 语义学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 88

4.2.2 对语义学理论的分类 89

4.2.3 认知语义学的六条原则 90

4.2.4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重点 91

4.3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研究路向 92

4.3.1.1 角色/背景的分离与方位关系 95

4.3.1 突显观 95

4.3.1.2 角色/背景的分离与句子结构 97

4.3.1.3 其他的突显和认知程序 98

4.3.2 注意观 102

4.3.2.1 框架和视角 102

4.3.2.2 餐馆脚本 105

4.4 小结 108

第五章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111

5.1 隐喻的普遍性 112

5.2 隐喻的认知本质 113

5.3 隐喻的系统性 115

5.4 隐喻的内在结构:跨域映射 115

5.5 隐喻的经验基础和隐喻的实现 119

5.6 隐喻的分类 122

5.7 关于认知隐喻研究的批评意见 124

5.8 认知隐喻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128

第六章 英汉空间隐喻对比 131

6.1 空间隐喻 131

6.2 语料收集 133

6.3 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UP,DOWN,SHANG和XIA 134

6.4 SHANG和XIA 138

6.4.1 数量(QUANTITY) 139

6.4.2 社会等级(SOCIAL HIERARCHY) 141

6.4.3 时间(TIME) 143

6.4.3.1 时间的流逝是沿横向坐标的运动 145

6.4.3.2 时间的流逝是沿纵向坐标的运动 147

6.4.3.3 TIME-AS-SPACE的经验基础和实现方式 149

6.4.4 状态(STATES) 150

6.4.5 从纵向轴到横向轴的延伸 154

6.5 UP和DOWN 159

6.4.6 小结 159

6.5.1 QUANTITY 160

6.5.2 SOCIAL HIERARCHY 162

6.5.3 TIME 163

6.5.3.1 TIME PASSING IS MOTION ALONG HORIZONTAL AXIS 164

6.5.3.2 TIME PASSING IS MOTION ALONG VERTICAL AXIS 166

6.5.4 STATES 168

6.5.5 从纵向轴到横向轴的延伸 175

6.6 小结 176

第七章 汉语和英语的诗歌比喻和借代 179

7.1 作为修辞格的比喻和借代 179

7.2 作为认知概念的比喻和借代 180

7.3 近期英语文献中关于诗歌比喻的研究 181

7.3.1 D.Freeman对Macbeth的研究 181

7.3.2 A.Sanchez对Romeo and Juliet的研究 182

7.3.4 P.Deane关于Yeats的名诗The Second Coming的研究 183

7.3.3 M.Freeman对Emily Dickinson的诗歌的研究 183

7.4 关于秦观词的传统研究 184

7.5 秦观词中的比喻和借代 184

7.5.1 秦观词中的借代 185

7.5.1.1 部分代整体 185

7.5.1.2 典型代一般 187

7.5.1.3 特征代物体 189

7.5.1.4 地点代人 189

7.5.2 秦观词中的比喻 190

7.5.2.1 抽象概念为具体物体 190

7.5.2.2 自然现象为人 193

7.5.2.3 植物/动物/无生命物体是人 194

7.6 小结 196

结语 199

参考文献 2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