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物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物学
  • 李晓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609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文物工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文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文物学概述 1

第一节 文物学研究对象 2

一、“文物”一词的渊源和概念演变 2

二、文物及其范围 3

三、文物特性 6

第二节 文物学的任务 9

一、研究文物的基本要素 10

二、研究文物的分类 10

三、研究文物的鉴定 11

四、研究文物的价值与作用 12

五、研究古器物 12

六、研究古书画 13

七、研究古文献 13

八、研究古代文化史迹 14

九、研究近代现代文物 14

十、研究文物保护管理 15

十一、研究文物保护技术 16

二、排比法 17

第三节 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7

一、分类法 17

三、历史分析法 18

四、逻辑分析法 18

五、年代测定法 19

第二章 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 21

第一节 古代的文物研究 22

一、金石收藏研究与金石学 22

二、书画的收藏与研究 25

三、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27

四、文化史迹的调查与研究 28

五、古物和古迹的保护 29

第二节 近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31

一、甲骨的收藏与研究 31

二、简牍和古文书的发现与研究 33

三、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科学发掘与研究 36

四、古建筑和石窟寺的调查与研究 39

五、博物馆文物收藏与研究 42

六、文物保护法规 44

一、文物研究机构与队伍 47

第三节 现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47

二、文物调查、研究与保护成果 49

三、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49

四、文物保护与管理 51

第三章 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53

一、学科的分化 54

二、文物学研究的特点 54

第一节 学科的分化与文物研究的基本特点 54

第二节 文物学与历史学 55

一、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区别 55

二、文物学与历史学的联系 56

第三节 文物学与考古学 57

一、研究的年代范围 57

二、研究的对象 57

三、研究的方法 58

第四节 文物学与博物馆学 59

一、博物馆学研究的范围 59

四、研究的目的 59

二、博物馆是文物收藏机构 60

三、博物馆是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60

四、两个学科研究的交叉 61

第五节 文物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61

一、文物学与地理学 62

二、文物学与方志学 62

三、文物学与宗教学 63

四、文物学与建筑学 64

六、文物学与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 65

五、文物学与法学 65

第四章 文物定名 67

第一节 不可移动文物定名 68

第二节 可移动文物定名 70

第五章 文物分类 73

第一节 文物分类的原则 74

一、文物的复杂性与可分性 74

二、“物以类聚” 75

三、一个标准与一种方法 75

四、复合体文物归类与约定俗成 77

一、时代分类法 78

第二节 文物分类的方法 78

二、区域分类法 79

三、存在形态分类法 80

四、质地分类法 81

五、功用分类法 82

六、属性(性质)分类法 84

七、来源分类法 85

八、价值分类法 86

一、某些分类法的局限性 87

第三节 文物分类法的局限性与发展 87

二、文物分类法的发展 88

第四节 文物分类与文物保管 89

一、有利于文物藏品的保管 89

二、有利于分级保管 90

第六章 文物鉴定 91

第一节 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92

一、作伪使文物真假难辨 92

二、判明年代与揭示价值之必须 93

三、文物鉴定与文物定级和保管 93

一、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 94

第二节 文物鉴定的内容与要求 94

二、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 96

三、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 97

第三节 文物鉴定方法 98

一、传统鉴定方法 98

二、传统鉴定举要 99

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 105

第七章 文物价值与作用 107

一、文物价值的客观性 108

第一节 文物价值 108

二、历史价值 109

三、艺术价值 111

四、科学价值 112

五、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 115

第二节 文物的史料作用 116

一、文物的证史作用 116

二、文物的正史作用 118

三、文物的补史作用 119

第三节 文物的借鉴作用 122

四、文物史料的功能 122

一、借鉴与发展的见证 123

二、借鉴与促进文化艺术发展 124

三、借鉴与发展科学技术 125

第四节 文物的教育作用 126

一、文物教育的特点 126

二、文物教育的凝聚力 127

三、文物教育的场所与形式 127

第八章 古器物 131

二、古器物的种类 132

第一节 古器物的范围与种类 132

一、古器物的范围 132

第二节 古器物的基本要素 134

一、年代 134

二、物质材料 134

三、形状或造型 134

四、纹饰或装饰 135

五、制作技术与工艺 136

第三节 古器物与专门史 138

六、用途或功用 138

一、铜器 139

二、铁器 141

三、瓷器 143

四、漆器 145

五、纺织品 148

六、钱币 150

第九章 古书画 153

一、古绘画的范围 154

第一节 古书画的范围与种类 154

二、古法书的范围 155

三、古书画的种类 156

第二节 古绘画 156

一、魏晋南北朝绘画 156

二、隋唐绘画 157

三、五代与宋辽金绘画 159

四、元明清绘画 162

第三节 古法书 166

一、魏晋南北朝法书 166

二、隋唐法书 168

三、五代和宋金法书 169

四、元明清法书 171

第四节 碑帖拓本 173

一、碑刻拓本 173

二、法帖 173

第十章 古文献 175

第一节 古文献的范围与种类 176

一、古文献的范围 176

二、古文献的种类 176

一、殷墟甲骨文 177

第二节 甲骨文 177

二、周原甲骨文 179

第三节 简牍 179

一、春秋战国简牍 180

二、秦代简牍 181

三、汉代简牍 182

四、三国吴与西晋简牍 185

第四节 帛书与文书 186

一、出土帛书 186

二、出土文书 187

一、古写本 188

第五节 古写本与古印本 188

二、古印本 189

第十一章 古代文化史迹 191

第一节 文化史迹的范围与种类 192

一、古代文化史迹的范围 192

二、古代文化史迹的种类 193

第二节 古代建筑 194

一、春秋战国时期建筑 195

二、秦代建筑 195

四、魏晋南北朝建筑 196

三、汉代建筑 196

五、隋唐建筑 197

六、宋辽金元建筑 198

七、明清建筑 203

第三节 石窟寺与古石刻 206

一、新疆地区石窟 206

二、中原北方地区石窟 207

三、南方地区石窟 210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 212

第四节 古遗址 212

二、新石器时代遗址 214

三、夏商周遗址 216

四、秦汉遗址 220

五、魏晋南北朝遗址 222

六、隋唐遗址 223

七、宋至明遗址 225

第五节 古墓葬 226

二、夏商周墓葬 227

一、石器时代墓葬 227

三、秦汉墓葬 228

四、魏晋南北朝墓葬 230

五、隋唐五代墓葬 230

六、宋至清墓葬 231

第六节 文化史迹网 232

一、文化史迹网的基本内涵 233

二、文化史迹网的形成 233

第十二章 近代现代文物 235

二、近代现代文物的种类 236

一、近代现代文物的范围 236

第一节 近代现代文物范围与种类 236

第二节 近代现代不可移动文物 237

一、遗址或旧址 237

二、故居或旧居 238

三、墓葬 239

四、纪念建筑 239

五、民族风格建筑 240

六、外国风格建筑或中外结合风格建筑 240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物与民俗文物 241

第三节 近代现代可移动文物 241

一、少数民族文物 242

二、民俗文物 242

第十三章 文物保护管理 245

第一节 文物管理的内容与手段 246

一、文物管理的内容 246

二、文物管理的手段 249

第二节 文物法律法规 251

一、法律 252

三、地方性法规 255

二、行政法规 255

四、规章 256

第三节 文物调查与普查 256

一、文物调查对象 257

二、文物调查形式 258

三、文物调查的准备工作 259

四、文物调查的基本要求 260

五、文物调查的管理 261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管理 261

一、公布文物保护单位 262

二、划定保护范围 263

三、树立保护标志和说明牌 264

四、建立记录档案 265

五、设立保管机构 266

六、划出建设控制地带 266

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267

八、文物保护单位分级管理 269

第五节 古建筑和纪念建筑物保护管理 270

一、修缮工程审批 270

二、施工和竣工要求 271

三、古建筑和纪念建筑物利用的原则 272

四、必须作其他用途的批准 273

五、保护的责任和原则 274

第六节 历史文化名城管理 275

一、突出名城特点 275

二、规划的基本内容 276

三、做好规划,加强管理 277

第七节 考古发掘管理 278

一、考古发掘资格认定 279

二、考古发掘项目申请与审批 280

三、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281

四、出土文物的保管与调用 284

五、中外合作考古 286

第八节 馆藏文物管理 288

一、文物藏品分级与保管 289

二、文物藏品库房管理 289

三、文物藏品的调拨与交换 290

四、文物藏品禁止出售和私自馈赠 291

第九节 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291

一、民间收藏文物的来源 292

二、民间收藏文物的保管与利用 293

三、公民个人收藏文物所有权的转移 293

第十节 文物出境进境管理 294

一、文物出境审核机构与鉴定标准 295

二、文物出境鉴定审核 296

三、出境文物核查与监管 298

第十四章 文物保护技术 299

一、传统技术 300

第一节 文物保护技术门类和保护原则 300

二、现代科学技术 302

三、专门技术 302

四、保护与维修的原则 303

第二节 古器物保护与维修技术 304

一、保护古器物传统技术举要 304

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器物保护 306

第三节 文物分析鉴定技术与年代测定技术 307

一、分析鉴定技术 307

第四节 古建筑保护与维修技术 309

二、文物年代测定技术 309

一、保护、维修工程分类 310

二、修缮工程设计 311

三、木构古建筑维修技术 311

四、古建筑维修中新技术的应用 316

五、古建筑的防护技术 316

第五节 不可移动文物防范技术 317

一、文物保护单位防范原则 317

二、文物保护单位防范技术系统 318

三、防范技术应用 319

第十五章 21世纪的文物学 321

第一节 文物的系统研究 322

一、各类文物的系统研究 322

二、文物保护技术的系统研究 322

三、对文物进行多学科系统研究 323

第二节 文物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323

一、文物学科体系的完善 323

二、文物学发展为边缘学科 324

参考文献 325

附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32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