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兴亡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苏联兴亡史
  •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396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7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9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苏联兴亡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再版前言 1

前言 1

第一章 革命前的俄国和沙皇制度的覆灭 1

第一节 20世纪初叶的俄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1

农奴制改革拉开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序幕 1

二元化的俄国社会 3

沙皇“慈父”形象的消失 6

第二节 旧俄时期的思想文化 9

村社精神及其瓦解 9

布尔什维主义的诞生 11

极端的民族性格 14

第三节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活动 16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1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活动 19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二月革命的胜利 21

一战期间的俄国 21

二月革命的胜利 25

第二章 十月革命的胜利 28

第一节 两个政权并存与临时政府的危机 28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28

列宁和《四月提纲》 31

临时政府的三次危机 33

临时政府改组和科尔尼洛夫叛乱 37

第二节 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37

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39

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41

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 44

十月革命的意义 46

第三节 苏维埃共和国的最初步骤 50

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的建立 50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53

革命初期的经济、政治措施 56

第三章 国内战争的胜利 60

第一节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全面爆发 60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 60

全国宣布为军营 62

红军在1919年的战斗 65

“军事反对派” 68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71

战争环境下的经济状况 71

从粮食垄断专卖到粮食收集制 73

加快工业国有化步伐、建立管理总局体制 78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81

取消自由贸易,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82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85

第三节 国内战争的结束 87

1920年初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 87

“民主集中派”和“工人反对派” 89

国内战争的结束 91

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危机 94

第一节 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国内状况 94

第四章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94

政治形势动荡和喀琅施塔得兵变 96

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 98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00

粮食税制的实行 100

租让制和租赁制 102

商品货币关系的恢复 105

列宁探求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6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109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民族政策 109

格鲁吉亚问题 112

苏联的建立和苏联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116

列宁的“遗嘱”问题 119

第四节 列宁逝世前的国内政治生活 119

列宁对改革国家机关的构想 122

托洛茨基的“新方针”和全党争论 124

列宁逝世 127

第五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成就和问题 130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状况 130

农村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宽 130

20年代中期的农村阶级状况 134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37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业生产 141

工业生产的恢复 141

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 144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财政金融 149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 151

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 151

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问题的探索 154

第六章 1924—1927年的党内斗争 157

第一节 列宁逝世后的党内状况 157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57

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 159

托洛茨基的《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 162

关于“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的党内争论 165

托洛茨基被解职 168

第二节 “新反对派”的形成及党内争论 169

“新反对派”的出现 169

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争论 172

关于新经济政策和农村政策的争论 176

“新反对派”的失败 178

第三节 托季联盟的形成及其失败 181

托季联合反对派的出现 181

争论不断升级 185

托季联盟崩溃 189

第七章 20年代的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 194

第一节 文化教育事业建设 194

苏维埃教育体制的确立 194

科学研究事业和知识分子问题 198

第二节 20年代的文坛 201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成立及其错误 201

俄共(布)中央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评 203

“拉普”的成立及其活动 205

第三节 哲学领域的争论 209

“机械论”的兴起及活跃 209

德波林学派和“机械论”者之间的争论 212

第四节 经济学领域的争论 215

20年代初期的经济学 215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争论 217

20年代后期的经济学 220

第八章 20年代苏联的对外关系 223

第一节 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的转变 223

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 223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关系的初步形成 229

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关系 231

第二节 20年代初苏俄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231

苏英贸易协定的签订 236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237

1924年各国同苏联的建交热 243

第三节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244

继续增进同德国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44

警惕新战争危险,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248

第九章 国家工业化 255

第一节 工业化准备时期 255

苏联工业化时期的起点 255

工业化方针的确定 257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 26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26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271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274

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装备 277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 279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279

“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 281

斯达汉诺夫运动 283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总结 28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288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288

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及其经验教训 291

第一节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295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观 295

第十章 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及结果 295

关于“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 296

关于过渡时期工农联盟的理论 298

关于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 300

第二节 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争论 301

粮食收购危机 301

1928年的两次中央联席全会 311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发表 315

第三节 “反右倾斗争” 317

“和解方案”的破灭 317

1929年的两次中央全会 319

布哈林在争论中失败的原因 321

“反右倾斗争”的后果和教训 324

联共(布)十五大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决议 328

第一节 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328

第十一章 农业集体化运动 328

斯大林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理论 330

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333

“左”倾冒进的严重后果 337

第二节 消灭富农阶级 342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状况 342

富农政策的急剧转变 345

消灭富农阶级 347

第三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50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350

集体农庄的管理 352

机器拖拉机站的建立 355

对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评价 358

第十二章 30年代的苏联国内政治生活 363

第一节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63

1936年宪法的制定 363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67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370

第二节 个人崇拜的盛行 373

个人崇拜开始蔓延 373

个人崇拜在苏联产生的原因 376

第三节 大清洗运动 378

基洛夫被害和大清洗运动的开始 378

大清洗高潮迭起 381

大清洗运动的后果和教训 391

教育事业的发展 397

第一节 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397

第十三章 30年代的文化科学和意识形态 397

科学事业发展中的成就和失误 400

第二节 30年代的文坛 405

高度集中统一的文艺组织的形成 40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 406

第三节 哲学领域的批判运动 410

声势浩大地批判德波林学派 410

斯大林哲学论著的发表 415

第四节 30年代的经济学领域 418

经济理论研究的状况 418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的讨论 423

外交战略方针的转变 425

第一节 争取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和行动 425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苏联外交 425

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建交 427

参加国际联盟 429

缔结东方公约的谈判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的签订 430

30年代苏联的东亚外交 435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的苏联外交 438

慕尼黑会议后苏联外交的新动向 438

英法苏三国谈判 44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449

第三节 卫国战争前夕的外交行动 453

东方战线的建立 453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457

斯大林的战备思想 461

第一节 战前的准备 461

第十五章 卫国战争年代的苏联 461

应付战争的物质准备 464

第二节 卫国战争初期的严峻局势 467

战争的爆发 467

战争初期的严重局势 470

国民经济战时体制的建立 474

第三节 卫国战争的胜利 477

莫斯科会战 477

斯大林格勒战役 481

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484

德国无条件投降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487

恢复战争创伤的努力 490

第一节 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90

第十六章 战后初期的苏联国内状况 490

社会主义竞赛运动的新发动 492

币制改革和降低物价 494

第二节 农业体制改革尝试的终止 496

农业生产的困境 496

承包到组的试行与被批判 498

合并集体农庄运动 502

第三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505

联共(布)中央关于文学艺术的决议 505

文学领域批判运动的持续开展 508

关于《西欧哲学史》的讨论 510

经济学领域的批判运动 512

“荣誉法庭”和“克柳耶娃、罗斯金案件” 514

生物学领域的争论与批判运动 517

第十七章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523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战略 523

战时联盟的瓦解和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523

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思想 527

第二节 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531

抵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531

“柏林危机” 535

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反应 539

第三节 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541

对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初期政策 541

共产党情报局和苏南冲突 547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华政策 552

第十八章 斯大林的晚年思想和苏联社会 556

第一节 斯大林的晚年思想 556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发表 556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发表 561

第二节 斯大林晚年的苏联国内政治生活 568

改革之风的拂起 568

“列宁格勒案件” 570

联共(布)十九大的召开 573

“医生间谍案件” 575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 577

斯大林突然病逝 577

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578

马林科夫就任部长会议主席 581

第一节 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方针 581

第十九章 马林科夫的短暂执政 581

“医生间谍案”平反 583

贝利亚事件 584

马林科夫的缓和方针 587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针上的争论 590

农业问题的提出 590

垦荒运动 592

第三节 马林科夫辞职 599

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等人的分歧 599

马林科夫辞职的原因 601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605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605

第二十章 赫鲁晓夫执政初期的政治经济 605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608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613

第二节 农业体制的改革 616

取消义务交售制 616

改组机器拖拉机站 618

建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体制 621

第三节 工业体制的改革 623

下放管理权和扩大企业权限 623

加强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626

第四节 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 628

“6·18”主席团会议 628

六月中央全会 633

苏共二十二大的召开 637

第二十一章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的政治经济 637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637

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评价 639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的起落 643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问题 643

“玉米热”及其失败 645

工业党、农业党的划分及矛盾 648

第三节 赫鲁晓夫下台 651

十月中央全会 651

赫鲁晓夫改革在苏联历史上的地位 653

第二十二章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文化科学 655

第一节 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655

教育事业趋于稳定发展 655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657

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 660

第二节 文坛的变化 661

“解冻”文学的出现 661

60年代的文坛 666

第三节 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进展 668

哲学研究的新趋向 668

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讨论 670

“利别尔曼计划” 672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苏联对外关系 676

第一节 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676

苏南关系的缓解到又趋紧张 676

十月苏波会谈 678

匈牙利事件 681

1957年和1960年两次莫斯科会议 683

苏中两党的分歧和论战 685

第二节 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688

调整对西欧的政策 688

确立对中东的政策 692

苏美关系的演变 693

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696

第三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外战略 699

“三和”路线 699

核时代、核武器、核战略 702

缓和、对抗和争夺 704

对赫鲁晓夫时期政策的调整 706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改革和调整 706

第二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 706

推行“新经济体制” 709

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的变化 714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停滞和后退 717

经济发展的“停滞” 717

农业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724

政治体制日趋僵化 726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思潮 729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 729

“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 733

第二十五章 勃列日涅夫执政年代的意识形态 738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的嬗变 738

社会分层的演进 738

社会价值观的重构 740

第二节 索尔仁尼琴与六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坛 745

特殊的创作道路 74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748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思想 751

第三节 蛰伏的潜流 753

勃列日涅夫的民族观 753

民族问题:旧账未清,又添新债 756

第二十六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外交政策和对外战略 761

第一节 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761

赫鲁晓夫的外交“遗产” 761

调整对外战略的条件 762

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766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扩张 766

珍宝岛事件 771

援越出兵柬埔寨 773

“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在东欧 774

第三节 对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776

制订和推行“缓和”政策 776

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问题的解决 778

苏美首脑会晤 780

“欧安会议”和赫尔辛基精神 782

第四节 对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变化 783

干预印巴冲突 783

入侵阿富汗 784

对非洲和拉美国家的渗透 785

从“火箭战略”到“缓和战略” 787

第五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战略 787

“缓和战略”的利弊得失 790

第二十七章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 793

第一节 安德罗波夫的励精图治 793

安德罗波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793

励精图治的初步措施 796

第二节 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 804

暮年执政,病夫治国 804

契尔年科的短暂维持 806

契尔年科的油干灯尽 808

第二十八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 809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新起步 809

戈尔巴乔夫执政初期的战略转变 809

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814

1987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和六月全会 817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823

第二节 动荡和危机 826

兴亡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 826

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 831

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834

动荡不安的政局 836

荆棘载途的经济体制改革 839

第三节 剧变和瓦解 844

层出不穷的动乱和危机 844

“8·19”事件 849

解体前夕的苏联 854

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总构想 860

第二十九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860

第一节 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缓和与对话 860

苏美对话与限制军备谈判 864

苏联与两德统一 871

苏日关系与“北方领土”问题 874

第二节 苏联与社会主义各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878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878

苏中关系正常化 885

撤军阿富汗 889

第三十章 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苏联的解体 893

第一节 日趋激化的民族矛盾 893

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沿革 893

纳—卡州问题 896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浪潮 900

其他地区的民族纷争 905

第二节 新联盟条约的提出和波折 908

建立新联盟的构想 908

立陶宛纷争再起 910

全民公决前后 913

第三节 独联体的建立,苏联解体 917

“8·19”事件后民族关系的变化 917

新联盟前途未卜 921

从主权国家联盟到独联体 923

结束语:苏联兴亡的历史思考 927

附录 大事记 945

后记 9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