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用学的发展与现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语用学的发展与现状
  • 夏中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57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语用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用学的发展与现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用学的学科研究及其成果 1

第一节 语用学的内涵 1

一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

二 语用学的几种定义 2

第二节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5

一 传统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6

二 当代语用学研究范围 8

第三节 语用学的学科渊源 10

一 语用学与哲学、逻辑学 10

二 语用学与符号学 15

三 语用学与社会学 16

四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 17

五 语用学与语义学 20

六 语用学与修辞学 23

第四节 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 28

一 语用学的产生 28

二 语用学发展的主要成果 29

三 语用学的引进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 31

第二章 指示的研究及其成果 43

第一节 指示含义和用法的研究 43

一 指示的提出 43

二 指示现象的研究 47

三 指示用法的研究 53

第二节 指示类型的研究 55

一 指示类型研究概说 55

二 人称指示的研究 56

三 时间指示的研究 61

四 空间指示的研究 64

五 篇章指示的研究 67

六 社会指示的研究 68

第三节 指示功能与应用的研究 70

一 指示功能的研究 70

二 指示应用的研究 72

第三章 会话含义的研究及其成果 81

第一节 会话含义性质的研究 81

一 会话含义的性质 81

二 会话含义的特征 83

三 会话含义特征的讨论 86

第二节 会话含义类型的研究 88

一 含义的分类 88

二 规约含义和非规约含义 88

三 非会话含义和会话含义 89

四 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 89

五 标准会话含义和非标准会话含义 91

六 各家观点 91

第三节 合作原则研究及其成果 94

一 合作原则及准则的研究 94

二 合作原则违反的研究 95

三 合作原则价值与局限的研究 100

第四节 会话含义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103

一 霍恩的会话含义理论 103

二 莱文森三原则理论 105

三 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107

第五节 会话含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110

一 徐盛桓的会话含义理论 110

二 周礼全的合作五准则 116

三 钱冠连的目的—意图原则 117

第四章 言语礼貌的研究及其成果 124

第一节 礼貌原则性质的研究 124

一 礼貌现象研究概述 124

二 礼貌原则的提出及内容 127

三 礼貌原则的性质与特征研究 131

第二节 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关系的研究 134

一 礼貌原则拯救了合作原则 134

二 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地位的探讨 137

第三节 礼貌原则价值与局限的研究 139

一 礼貌原则的价值的研究 139

二 礼貌原则的局限的研究 139

三 礼貌原则的修正 143

第四节 面子理论与面子威胁行为的研究 144

一 布朗和莱文森的礼貌与面子观 144

二 国内对于面子理论的研究 149

第五节 汉语礼貌现象研究 154

一 汉语礼貌之道 154

二 汉语礼貌原则新拟 155

三 汉语礼貌的得体原则 157

第五章 预设研究及其成果 161

第一节 预设的性质的研究 161

一 国内研究概况 161

二 国外研究概况 162

三 预设的定义及特征 164

四 预设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69

第二节 预设触发语的研究 176

一 国内研究概况 176

二 国外研究概况 177

三 预设触发语的定义、特征及其类型的研究 178

第三节 预设分类的研究 180

一 预设的分类 181

二 语用预设的研究 182

三 语义预设的研究 185

四 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的关系 187

第四节 预设投射的研究 188

一 预设投射问题的产生 188

二 预设投射定义的研究 189

三 预设投射的三大类型 190

第六章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及其成果 197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7

一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 197

二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197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内涵的研究 198

一 言语行为理论定义的研究 199

二 表述句与施为句研究 199

三 施为句分类的研究 201

四 言语行为三分说的研究 202

五 以言行事行为的研究 203

第三节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 205

一 言语行为理论与哲学的研究 205

二 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的研究 207

三 言语行为的运行机制及推理的研究 208

四 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研究 208

五 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的研究 209

六 言语行为理论其他角度的研究 210

第四节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213

一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213

二 塞尔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再分类 213

三 间接言语行为内涵的研究 217

第五节 汉语言语行为及跨文化比较的研究 224

一 汉语言语行为的研究 225

二 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229

第七章 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及其成果 240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性质与功能的研究 240

一 模糊限制语的性质 240

二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243

三 模糊限制语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研究 254

第二节 模糊限制语类型的研究 259

一 模糊限制语分类研究的现状 260

二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261

三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263

第三节 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的研究 266

一 语用含糊的研究 266

二 刻意曲解的研究 275

第八章 会话分析研究及其成果 288

第一节 会话分析性质的研究 288

一 会话分析的内涵 288

二 会话分析特征的研究 290

三 应用型会话分析研究 295

第二节 会话分析结构的研究 300

一 话轮理论及其研究成果 301

二 相邻语对的研究 304

三 反馈信号的研究 307

四 修正机制的研究 309

第三节 话语分析的研究 311

一 话语分析的内涵 311

二 话语分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2

三 话语分析的兴盛阶段 314

四 话语分析的主要流派 317

第四节 话语标记语与语码转换的研究 320

一 话语标记语的研究 320

二 语码转换的研究 330

第九章 语言顺应论研究及其成果 345

第一节 语言顺应论内涵及语言选择特征的研究 345

一 语言顺应论的内涵 345

二 语言选择及其特征的研究 349

第二节 语言顺应论理论的研究 355

一 语言顺应论的引入和评介 355

二 语言顺应论与其他语用理论的比较研究 358

第三节 语言顺应论的应用研究 361

一 语言顺应论与翻译的研究 361

二 语言顺应论与语用策略的研究 365

三 语言顺应论与语篇、句子、词汇的研究 369

四 语言顺应论与语言、文化交际的研究 371

五 语言顺应论与外语教学、二语习得的研究 374

第十章 关联理论研究及其成果 379

第一节 关联理论形成及内涵的研究 379

一 关联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379

二 关联定义的研究 385

三 国内外关联理论的研究 386

第二节 关联理论交际观的研究 387

一 语境观研究 387

二 代码模式与格赖斯推理模式的研究 390

三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研究 393

四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研究 394

第三节 关联原则的研究 397

一 关联性的研究 397

二 关联程度的研究 398

三 关联原则的研究 399

四 关联期待的研究 402

第四节 关联理论的价值与局限的研究 404

一 关联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研究 405

二 关联理论局限的研究 409

三 关联理论弥补的研究 410

第十一章 模因论研究及其成果 417

第一节 模因性质的研究 417

一 模因的性质 417

二 模因的特征 422

三 国内研究概况 425

四 国外研究概况 426

第二节 语言模因及其类型的研究 428

一 模因与语言 429

二 语言模因的类型划分 438

第三节 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研究 439

一 理论概述 440

二 国内研究概况 443

三 国外研究概况 445

四 主要研究成果 446

第四节 语言模因功能与应用的研究 447

一 语言模因与修辞效应 448

二 语言模因对翻译的影响 451

三 语言模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454

第十二章 语用学的应用研究 463

第一节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463

一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研究概况 463

二 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464

三 语用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467

第二节 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468

一 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 469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对比研究 470

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教学研究 471

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习得研究 472

第三节 语用策略应用的研究 473

一 语用策略研究概况 473

二 语用策略实施的研究 474

三 语用策略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476

第四节 语用与语境的研究 478

一 国内研究概况 478

二 国外研究概况 479

三 语用学中的语境 480

四 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研究 483

第十三章 语用学的分支学科 490

第一节 形式语用学和描写语用学 490

一 形式语用学 490

二 描写语用学 493

第二节 词汇语用学和语篇语用学 494

一 词汇语用学 494

二 语篇语用学 497

第三节 修辞语用学和文学语用学 499

一 修辞语用学 499

二 文学语用学 501

第四节 文化语用学和社会语用学 504

一 文化语用学 504

二 社会语用学 506

第五节 教学语用学和语际语用学 508

一 教学语用学 508

二 语际语用学 510

第六节 跨文化语用学和国际交流语用学 515

一 跨文化语用学 515

二 国际交流语用学 519

第七节 认知语用学和元语用学 521

一 认知语用学 521

二 元语用学 524

第八节 对比语用学和民族语用学 526

一 对比语用学 526

二 民族语用学 529

第九节 历史语用学和发展语用学 530

一 历史语用学 531

二 发展语用学 532

第十节 实验语用学 534

一 国内研究概况 534

二 国外研究概况 535

附录一:人名对照表 542

附录二:术语对照表 549

后记 5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