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八十年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八十年史
  • 王承仁,吴剑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11279·9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八十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1

一 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中国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 1

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侵略魔爪伸向中国 8

第二节 严禁鸦片的正义斗争 13

一 闭关政策与鸦片贸易 13

二 严禁与弛禁的斗争 19

三 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斗争 24

第三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 27

一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27

二 英军侵犯东南沿海地区和琦善的屈辱求和 30

三 奕山签订《广州停战协定》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4

四 英国扩大侵略战争和爱国军民的奋起抵抗 40

一 清政府妥协投降 44

第四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4

二 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46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新变化和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 51

第一节 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51

一 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现 51

二 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掠夺场所 53

三 早期买办阶级和产业工人 58

四 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60

五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改革主张和爱国思想 64

第二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酝酿 70

一 人民群众遭受双重压迫和剥削 70

二 农民反抗的纷起 73

三 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活动 76

一 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 83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爆发和胜利发展 83

二 从广西向南京的胜利进军 87

第四节 清政府的反革命措施和湘军的出现 92

一 清政府镇压革命的措施 92

二 湘军的出现 94

第五节 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 96

一 北伐、西征和天京外围的战斗 96

二 各族人民纷纷起义 101

第六节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和政策 109

一 《天朝田亩制度》 109

二 政权建设 113

三 圣库制度 116

四 工商业政策 117

五 妇女政策 118

六 文化教育政策 119

七 对外政策 121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 124

第一节 战前欧美列强的侵华政策 124

一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形势 124

二 虚伪的中立 127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132

一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32

二 英、法联军侵占天津和《天津条约》 137

三 英、法扩大侵略战争和《北京条约》 139

四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严重危害 145

第三节 沙俄鲸吞中国的大片领土 147

一 侵占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147

二 中国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 153

第四节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结成反动同盟 159

一 西太后发动宫廷政变 159

二 中外反动势力结成军事同盟 162

第四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 165

第一节 太平天国发生大变乱 165

一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165

二 杨韦事变 168

三 石达开出走 170

四 杨韦石事件给太平天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172

第二节 挽救革命危局的艰苦斗争 174

一 克服危局的有利形势 174

二 重建领导核心和《资政新篇》 175

三 摧毁江北大营和三河大捷 180

四 摧毁江南大营,进取苏、浙地区 183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185

一 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形势 185

二 第二次西征和安庆保卫战 188

三 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派的联合进攻,苏、浙战场的瓦解 192

四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197

第四节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199

一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199

二 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

第五章 各族人民起义的相继失败和农业生产的破坏与恢复 207

第一节 各族人民坚持斗争与失败 207

一 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继续战斗与失败 207

二 贵州各族人民坚持斗争及其失败 210

三 云南各族人民继续战斗及其失败 210

四 陕、甘回民起义及其失败 212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破坏与恢复 213

一 中、外反动势力破坏下的农村经济 213

二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停滞 216

三 土地占有关系 217

第六章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洋务运动 223

第一节 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223

一 联合侵华的 合作政策 223

二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 225

三 殖民化的海关制度 226

四 外国公使驻京和清廷派遣使臣出访 227

第二节 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 229

一 加强商品输入和原料掠夺 229

二 非法增设工厂企业 231

三 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 232

第三节 外国教会势力的深入和反教会侵略的斗争 235

一 教会势力深入内地 235

二 传教士的侵略行径 236

三 反教会侵略斗争的兴起 241

四 反教会侵略斗争的发展 244

第四章 洋务运动 247

一 清朝统治集团分化为顽固派和洋务派 247

二 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 249

三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性企业 252

四 洋务派办海防和海军 255

五 洋务派办教育 256

六 买办资产阶级势力的发展 259

一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261

第一节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61

第七章 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 261

二 早期的资产阶级及其维新思想 265

第二节 早期的无产阶级及其自发斗争 270

一 中国无产阶级的早期状况及其特点 270

二 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 273

第八章 边疆危机和中法、中日甲午战争 276

第一节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276

一 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态势 276

二 美、日觊觎台湾 279

三 阿古柏政权. 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281

四 英国侵略滇、藏 286

第二节 中法战争 288

一 法国侵略越南,窥伺中国 288

二 中法战争的经过 292

三 清政府 乘胜即收 与《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297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 299

一 列强在朝鲜的角逐和日本蓄谋发动战争 299

三 日军大举进犯和爱国军民的浴血抵抗 304

四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祸害 311

五 气壮山河的台湾保卫战 316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 320

一 沙俄向中国最先伸出魔掌 320

第九章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320

二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26

三 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及其实质 330

四 群众反侵略、反压迫、反瓜分斗争的高涨 333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维新运动的高涨 339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39

二 康有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 343

三 资产阶级改良派与封建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 353

四 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涨 357

第三节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 360

一 百日维新 360

二 戊戌政变 362

三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367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 373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73

一 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373

二 义和团在斗争中发展壮大 375

三 义和团进入京、津 383

四 席卷全国的反帝斗争高潮 388

第二节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斗争 393

一 帝国主义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和清政府 宣战 393

二 义和团战斗在反侵略战争的前线 399

二 清政府避战求和,日本不宣而战 403

三 沙俄大举入侵东北和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 408

四 所谓 东南互保 412

五 资产阶级对待义和团的态度,自立军起义和惠州起义 415

第三节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419

一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419

二 中外反动派公开勾结绞杀义和团 422

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424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勋和历史局限 428

第一节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角逐和清政府的新政 435

一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及其相互角逐 435

第十一章 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新高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435

二 清政府的新政 444

第二节 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涨 448

一 反抗沙俄、日本侵略东北的斗争 448

二 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 452

三 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460

四 收回利权和反美爱国运动 462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小团体的建立 470

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70

二 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的建立 479

第十二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成熟 483

第一节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483

一 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 483

二 三民主义--同盟会的纲领 489

三 同盟会与保皇党的论战 494

第二节 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与群众自发斗争的高涨 500

一 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500

二 群众自发斗争的急剧高涨 505

第三节 清廷伪立宪的破产与革命时机的成熟 511

一 清政府的 立宪 骗局 511

二 保路运动和四川保路同志军的起义 519

三 广州黄花岗起义 523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 527

第一节 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 527

一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527

二 各省响应和全国革命高潮 539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 545

一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45

二 革命的政策措施 551

第三节 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绞杀革命 555

一 虚伪的中立 555

二 袁世凯的再起和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南北议和 558

三 袁世凯窃夺政权 565

第四节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570

第十四章 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的破灭与北洋军阀黑暗的统治的确立 576

第一节 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及其覆灭 576

一 袁世凯的独裁卖国与反袁 二次革命 576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 585

三 反袁护国战争和洪宪帝制的覆灭 593

第二节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 602

一 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602

二 护法运动,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的破灭 608

第三节 各族人民反对俄、英等帝国主义分裂我国边疆的斗争 612

一 反对沙俄分裂和侵吞北部边疆的斗争 613

二 反对沙俄侵吞新疆的斗争 617

三 反对英国侵吞西藏的斗争 619

第十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621

第一节 中国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繁荣 621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觉醒 629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 632

第四节 中国人民欢迎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主义革命 640

第十六章 文学、史学、哲学和科学技术概述 644

第一节 文学 644

第二节 史学 655

第三节 哲学 660

第四节 科学技术 673

后记 68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