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语言学纲要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应用语言学纲要
  • 齐沪扬,陈昌来主编(上海师大社科处)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48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应用语言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语言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言教学 1

第一节 语言教学的性质和基本过程 1

一、语言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

二、语言教学的目标和类型 2

三、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 4

第二节 汉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和思考 7

一、萌芽时期 7

二、传统时期 8

三、变革时期 12

四、改革实验时期 14

五、语文教学的繁荣发展和思考 15

第三节 国外语言教学的发展 18

一、古代和中世纪 18

二、文艺复兴时期 19

三、17世纪和18世纪 20

四、19世纪 20

五、20世纪 22

六、教学方法的构成和类型 25

第四节 语言理论 26

一、概念的妥当性 26

二、语言的诸方面 29

三、术语 32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 34

第一节 学科概况 34

一、学科性质与名称 34

二、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38

第二节 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 43

一、教学大纲 43

二、课程设置 44

三、教材编写 46

第三节 教学流派和课堂教学 49

一、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简介 49

二、课堂教学 56

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 61

一、对比分析理论 61

二、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 65

第三章 语言测试 69

第一节 实验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69

一、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69

二、实验方法的意义和特点 71

三、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等问题 74

第二节 现代语言测试的理论框架 77

一、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77

二、语言测试的性质 80

三、语言测试的两大根本要求——信度和效度 83

第三节 语言测试中试题的生产程序 85

一、试题的设计和制作 85

二、试题的评分 87

三、试题的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89

第四节 语言测试中不同题型的具体命题问题 92

一、试题和题型 92

二、MC类题的命题 92

三、阅读理解题的命题 95

四、写作题的命题 98

第四章 中文信息处理 105

第一节 中文信息处理概述 105

一、中文信息处理及其研究内容 105

二、国内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 110

三、中文信息处理面临的挑战 113

第二节 中文自动分词和自动词性标注 116

一、中文自动分词概述 116

二、歧义字段与自动分词 120

三、自动词性标注 124

第三节 中文句处理 129

一、中文句处理概述 129

二、歧义短语及其排歧策略 133

三、句处理中的语义问题 138

第五章 语言规划与语言调查 150

第一节 语言规划 150

一、语言规划的定义、性质和原则 150

二、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153

三、文字改革 159

四、汉语拼音运动与汉语拼音方案 160

五、普通话的推广 161

六、汉字的整理、简化和标准化 166

七、术语的标准化 169

第二节 语言调查 171

一、基本程序和方法 171

二、资料收集 176

三、资料整理 179

第六章 社会语言学 182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性质 182

一、语言与社会交际 182

二、社会语言学 185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和流派 189

第二节 宏观社会语言学 192

一、语言影响 192

二、语言转用 195

三、语言兼用——双语现象 197

四、语言混合——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 201

五、语言冲突和语言地位规划 203

第三节 微观社会语言学 206

一、语言变异和语言变体 206

二、语言的地域变体 207

三、语言的社会变体 212

第七章 儿童语言发展 226

第一节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226

一、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概述 226

二、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规律 229

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235

第二节 儿童语音的发展 241

一、儿童声音、语音的听辨 242

二、儿童语音发生的准备 243

三、儿童音位系统的发展 245

第三节 儿童词汇的发展 247

一、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词汇量 248

二、儿童词汇习得过程中各类词的发展状况 249

三、儿童词义的习得 252

四、儿童词汇、语义发展的特点 254

第四节 儿童语法的发展 255

一、句子的平均长度 255

二、不完整句阶段 257

三、完整句阶段 260

第八章 地名学和人名学 268

第一节 概述 268

一、地名和地名学 268

二、人名和人名学 273

第二节 汉语地名学 278

一、地名词语的语言学特征 278

二、地名词语系统 283

三、地名规范化 287

第三节 汉语人名学 291

一、汉语人名的语言学特征 291

二、汉语人名系统 297

三、人名的规范 306

后记 30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