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 魏福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73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1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 2

三、“与时俱进”深化和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 4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与辩证关系 6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辩证关系 8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10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0

二、中国共产党在世纪之交面临的新形势 11

三、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12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毛泽东思想 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15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5

二、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19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21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21

二、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 23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5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9

第三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3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条件 32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5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41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道路 49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 49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性 51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52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54

一、统一战线 54

二、武装斗争 57

三、党的建设 62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理论探索 6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7

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依据 67

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68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0

四、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 71

五、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77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探索 77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提出和发展 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7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87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89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6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6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设想 9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形成 9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0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02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03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05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10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06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07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9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10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 11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2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 117

第二节 全面推进改革战略 121

一、改革开放的主体、目的、步骤和原则 121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23

三、加强体制改革与创新 126

第三节 坚持对外开放 139

一、开放的世界需要开放的中国 139

二、对外开放的内涵 140

三、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4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46

第一节 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146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两步走”战略 146

二、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48

三、新“三步走”战略及其实施 15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68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168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73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 176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7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1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8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84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86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90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90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2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94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2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02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2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4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06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8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10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0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12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15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8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219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220

三、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20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2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22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2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2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2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233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33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34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6

一、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236

二、文化建设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 237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的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240

第一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240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确立 240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贡献和重要意义 244

三、“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246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251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252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253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55

第三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257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57

二、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努力 261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道路 266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66

一、邓小平对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66

二、邓小平的新贡献 268

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判断 269

四、国际形势的发展 271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75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发展 275

二、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276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79

四、当今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国际合作 283

第三节 构建和谐世界 287

一、和谐世界的理念 287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对“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升华 290

三、“和谐世界”指引下的中国外交 292

四、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94

第十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97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9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9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300

三、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303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05

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05

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07

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8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09

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310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1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1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314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 317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基础 317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317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础 319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特征 327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328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 333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条件和指导意义 334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条件 334

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341

后记 346

参考文献 34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