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免疫学前沿进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免疫学前沿进展
  • 曹雪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31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55页
  • 文件大小:445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免疫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免疫学前沿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

第一节 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热点 1

一、免疫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1

二、免疫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2

第二节 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15

一、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历史 15

二、我国免疫学研究的整体现状及其与国际同领域的比较 17

三、我国免疫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18

四、我国免疫学研究的未来 22

第二章 NK细胞研究进展 26

第一节 NK细胞概述 26

一、NK细胞基本概念 26

二、NK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26

三、NK细胞的功能特点 27

第二节 NK细胞的发育分化 27

一、小鼠NK细胞发育分化 27

二、人类NK细胞发育分化 28

三、NK细胞的发育缺陷与稳态维持 29

第三节 NK细胞的迁移分布 29

一、小鼠NK细胞组织分布 29

二、人类NK细胞组织分布 29

三、NK细胞的关键迁移分子 30

第四节 NK细胞的免疫识别与自身耐受 31

一、NK细胞抑制性受体 31

二、NK细胞活化性受体 31

三、NK细胞的识别机制与免疫耐受 32

第五节 NK细胞的突触形成与活化 33

一、NK细胞的突触形成 33

二、NK细胞的活化 33

第六节 NK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34

一、NK细胞杀伤功能 34

二、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其功能亚群 34

三、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NK细胞 34

四、具有获得免疫功能的NK细胞 35

五、具有组织修复功能的NK-22细胞 35

第七节 NK细胞与重大疾病 36

一、NK细胞与肿瘤免疫 36

二、NK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37

第三章 γδT细胞研究进展 40

第一节 γδT细胞的基本理论 40

一、γδ TCR结构 40

二、γδ T细胞发育与分布 43

三、γδ T细胞的表面标志 46

四、γδ T细胞识别的抗原 46

五、γδT细胞的功能 51

第二节 γδT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55

一、γδT细胞发育 55

二、γδTCR结构与配体识别 56

三、γδT细胞生物学活性与功能 57

第三节 展望 61

第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的研究进展 65

第一节 概述 65

第二节 树突状细胞 65

一、经典树突状细胞 65

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76

三、树突状细胞与疾病 78

第三节 巨噬细胞 78

第四节 抗原处理与提呈 82

一、MHC 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 82

二、MHC 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 82

三、交叉提呈 83

四、CD1提呈抗原 85

第五章 MHC Ⅰ类抗原加工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95

第一节 引言 95

第二节 MHC Ⅰ类分子与T细胞受体 95

第三节 MHC Ⅰ类分子抗原加工与提呈 97

第四节 肽段的产生和供给 97

第五节 多肽装载复合物 98

第六节 HC和β2m二聚体的形成 99

第七节 肽段的装载 99

第八节 MHC Ⅰ类分子向细胞表面的转运 103

第九节 结语 103

第六章 结构免疫学研究进展: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分子识别 108

第一节 引言 108

第二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109

一、MHC及相关分子结构的一般特征 109

二、MHC及相关分子提呈抗原特征及其特异性 111

三、修饰多肽的提呈特点及其免疫功能 112

四、基于多肽提呈特异性的HLA超级型及其意义 114

第三节 T细胞受体识别多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结构基础 115

一、αβ3 TCR的识别模式 115

二、γδTCR的识别模式 117

三、NKT TCR的识别模式 118

第四节 辅助受体CD4/CD8与HLA/MHC的结合 118

第五节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与ILT家族 120

一、KIR受体 120

二、CD94/NKG2异源二聚体 121

三、ILT/LIR/LILR家族 121

第六节 结构免疫学对理解免疫功能的贡献及展望 122

第七章 HLA-G研究进展 127

第一节 HLA-G基因/分子结构 127

一、HLA-G基因 127

二、HLA-G分子组成 128

三、HLA-G分子表达 128

四、HLA-G同种异构体 129

五、HLA-G多态性 129

第二节 HLA-G与母胎免疫 130

一、HLA-G在母-胎界面的表达 130

二、HLA-G与母-胎免疫耐受 130

第三节 HLA-G与器官移植 131

第四节 HLA-G与肿瘤 132

一、肿瘤部位HLA-G表达 132

二、HLA-G表达与癌症患者预后 132

第八章 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36

第一节 Toll样受体家族 137

一、TLRs的结构 137

二、TLRs所识别的配体 137

三、TLRs的定位 138

四、TLRs的信号转导 139

五、TLRs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 140

六、TLRs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143

七、TLRs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43

八、展望 144

第二节 病毒RNA识别受体家族 145

一、RIG- I的结构和配体 145

二、MDA5的结构和配体 146

三、RIG- I /MDA5介导的信号通路 146

四、RIG- I /MDA5信号通路的调控蛋白 146

五、LGP2分子的结构和配体 147

六、蛋白激酶R(PKR) 147

七、展望 147

第三节 DNA识别受体家族 147

一、DAI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147

二、AIM2的生物学功能 148

三、PoI Ⅲ的生物学功能 149

四、展望 149

第四节 NOD样受体 149

一、NLRs的结构和配体 149

二、NLRs的细胞分布 150

三、NLRs的信号转导和调控机制 150

四、展望 153

第五节 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 153

一、Dectin-1的结构和配体 153

二、Dectin-1的分布 153

三、Dectin-1的信号转导 153

四、展望 154

第六节 其他PRRs 154

一、清道夫受体 154

二、甲酸基多肽受体 154

三、补体受体 154

第七节 结语 155

第九章 淋巴细胞发育研究进展 161

第一节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早期分化 161

第二节 B淋巴细胞发育 162

一、B淋巴细胞发育的基本过程与主要事件 162

二、B淋巴细胞分化的转录调控 164

三、新生B淋巴细胞的阴性选择 164

第三节 T淋巴细胞及胸腺器官发育 165

一、T淋巴细胞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主要事件 165

二、发育中T淋巴细胞的迁徙 167

三、Notch信号和T淋巴细胞系限定与分化 167

四、γδ T和αβT细胞的定向分化 168

五、Aire和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 169

六、胸腺器官生成 169

第十章 T细胞免疫识别研究进展 172

第一节 作为识别模型的最低要求 173

一、阳性选择 173

二、抗原的限制性识别 173

三、同种异体反应性 173

第二节 相关名词和概念介绍 174

第三节 三位模型概要 175

第四节 三位模型的进一步解释和修正 176

一、抗-P结合位点 176

二、关于阴性选择 176

三、关于阳性选择 177

四、关于同种反应性 178

五、a, i, c-a和c-i位点的拓扑学 179

六、关于Φ 179

七、关于抗-P库 179

八、关于区分自我-非我 180

九、所提出的构象转换逻辑 180

第五节 以前的三个双重识别模型分析 181

一、Langman-Cohn模型 181

二、Davis-Bjorkman模型 181

三、Janeway模型 181

第六节 三位模型与两个标准模型的比较 182

第十一章 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185

第一节 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 185

一、CD25与Tregs 185

二、Foxp3与Tregs 185

三、TGF -β与Tregs 186

四、CD4+CD25+Treg细胞的其他表面分子 186

第二节 胸腺发生的nTreg与胸腺外诱导产生的i Treg 187

第三节 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88

一、CD4+ CD25+Treg细胞的功能特点 188

二、Tregs抑制靶细胞IL-2基因的表达 189

三、Tregs对靶细胞抑制作用的接触依赖性 189

四、Treg细胞通过介导靶细胞溶解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189

五、Treg细胞对APCs的抑制作用 189

第四节 Treg细胞的免疫治疗应用前景 191

一、Tregs与自身免疫病 191

二、Tregs与抗感染免疫 192

三、Tregs与过敏性疾病 192

四、Tregs与移植免疫 192

五、Tregs与抗肿瘤免疫 192

六、Treg细胞的来源和体外扩增 193

七、Treg细胞过继疗法尚需解决的问题 193

第十二章 Th1/Th2/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198

第一节 Th1/Th2/Th17的诱导分化 198

一、Th1细胞的诱导分化 198

二、Th2细胞的诱导分化 199

三、Th17细胞的诱导分化 199

第二节 Th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与转录调控因子 200

一、Th1细胞分化的调控 200

二、Th2细胞分化的调控 201

三、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 203

第三节 Th细胞亚群之间的交叉调控 205

第四节 Th细胞的效应分子与疾病 205

一、Th1细胞 205

二、Th2细胞 206

三、Th17细胞 206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207

第十三章 免疫记忆T细胞研究进展 210

第一节 免疫记忆T细胞的形成 211

一、概述 211

二、CD8+记忆T细胞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维持 211

三、CD4+记忆T细胞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维持 216

第二节 免疫记忆细胞的多样性 217

第三节 初始细胞与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差异 219

一、反应的速度 219

二、细胞的数量 219

三、反应的强度 219

四、表面的标记 219

五、组织的分布 219

六、基因的变化 220

第四节 免疫记忆与疫苗设计 220

第十四章 淋巴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与调控 225

第一节 细胞凋亡 225

一、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226

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226

第二节 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228

一、B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228

二、T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229

第三节 成熟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与细胞凋亡 230

一、激活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 230

二、激活T淋巴细胞的自主死亡 231

三、不同亚群T细胞的凋亡 232

四、T淋巴细胞自噬 233

第四节 淋巴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 234

一、依赖于死亡受体的凋亡途径 235

二、不依赖于胱天蛋白酶的T细胞死亡途径 238

第五节 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 238

一、F LIP 239

二、Bcl-2 239

三、NF-κB 240

四、细胞因子 241

五、HPK1 241

六、PKCθ 242

第六节 总结 242

第十五章 免疫受体编辑研究进展 252

第一节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与二次重排 253

一、TCR/Ig基因重排 253

二、TCR/Ig基因二次重排-抗原受体编辑/修正 253

第二节 受体编辑/修正的生物学意义 255

一、受体编辑/修正补充和丰富了经典免疫学理论 255

二、受体编辑/修正扩充了免疫耐受的机制和内涵 256

三、重排后受体特异性的方向,“反向中心法则”推论 257

第三节 受体编辑/修正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257

一、受体编辑/修正与自身免疫病 257

二、受体编辑/修正与肿瘤 258

三、受体编辑/修正与感染 259

四、受体编辑与其他疾病 259

第四节 受体编辑/修正的存在问题和展望 259

第十六章 CD分子及其研究进展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一、整合性膜蛋白的分型 265

二、CD分子的基本结构 266

第二节 HLDA8命名的CD分子 269

第三节 新的CD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某些进展 272

一、HLDA8命名新的CD编号中的某些热点 272

二、新的CD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进展 272

第十七章 协同刺激分子及其调节网络的研究进展 279

第一节 协同刺激分子的概述 279

第二节 协同刺激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可能性调节网络 280

第三节 协同刺激分子及其调节网络异常在相关疾病中的意义 282

一、协同刺激信号与肿瘤免疫 282

二、协同刺激信号与移植免疫应答 284

三、协同刺激信号与自身免疫病 284

第四节 协同刺激分子与免疫突触 285

第五节 一些协同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285

一、B7-H3分子 285

二、Tim家族分子 288

三、BTLA/HVEM/LIGHT分子 290

四、可溶性协同刺激分子 294

五、CD28/B7家族的进化 296

第六节 小结与展望 297

第十八章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302

第一节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概况 302

一、趋化因子 302

二、趋化因子受体 306

第二节 趋化因子研究进展 309

一、基础性研究进展 309

二、临床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309

第三节 趋化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 313

一、基础性研究进展 313

二、临床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317

第十九章 炎症性细胞因子与疾病 332

第一节 前言 332

第二节 TNF-α 332

一、概述 332

二、TNF-α与自身免疫病 333

三、TN F-α与肿瘤 333

第三节 IF N-γ 334

一、概述 334

二、IFN-γ与自身免疫病 335

三、IFN-γ与肿瘤 335

第四节 IL-17 337

一、概述 337

二、IL-17功能 338

三、Th17细胞 339

四、IL-17与疾病 340

第五节 炎症性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343

第六节 展望 343

第二十章 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 349

第一节 炎症反应与病理损伤简介 349

第二节 关于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 350

一、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的信号转导机制 350

二、参与炎症反应的天然免疫细胞及其调控机制 353

三、参与炎症反应的适应性免疫细胞及其调控机制 355

第三节 几种炎症反应的疾病模型 360

一、炎性肠病 360

二、类风湿关节炎 361

三、关于炎症的免疫治疗 361

第二十一章 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364

第一节 肿瘤抗原发现和鉴定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364

第二节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性细胞亚群 366

一、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 367

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371

三、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377

第三节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性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免疫和免疫逃逸的机制 381

第四节 肿瘤免疫治疗新思路 382

一、基于负向免疫调控机制的肿瘤免疫治疗 383

二、靶向特异性肿瘤抗原或重要靶分子的抗体疗法 384

三、HSP等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385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386

第二十二章 免疫效应细胞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396

第一节 细胞毒性颗粒 396

一、细胞毒性颗粒的组成 396

二、细胞毒性颗粒蛋白的分选组装 397

三、细胞毒性颗粒的极向移动和分泌 397

第二节 穿孔素 398

一、穿孔素蛋白的功能域 398

二、效应细胞的自我保护 398

三、穿孔素辅助颗粒酶进入靶细胞的可能机制 398

第三节 颗粒溶素 399

一、颗粒溶素的表达 399

二、颗粒溶素的结构及破膜机制 400

三、颗粒溶素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00

四、颗粒溶素的抗肿瘤作用 400

第四节 颗粒酶A 401

一、颗粒酶A攻击SET蛋白复合体 401

二、颗粒酶A引起DNA单链断裂的机制 402

三、颗粒酶A作用的其他底物 403

第五节 颗粒酶K 403

一、颗粒酶K介导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 403

二、颗粒酶K攻击线粒体 404

三、颗粒酶K作用的其他通路 404

第六节 颗粒酶B 405

一、颗粒酶B介导caspase依赖的靶细胞凋亡 405

二、颗粒酶B通过线粒体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406

三、颗粒酶B的其他底物 406

第七节 颗粒酶M 406

一、颗粒酶M介导caspase依赖的靶细胞凋亡 406

二、颗粒酶M能引起线粒体的损伤 407

三、颗粒酶M识别底物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407

第八节 颗粒酶H 408

一、颗粒酶H的基因特性 408

二、颗粒酶H的表达及促凋亡作用 409

三、颗粒酶H的抗病毒作用 409

第九节 结语 409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412

第一节 病毒感染与机体的免疫防御 412

第二节 抗HBV免疫与慢性乙型肝炎 413

第三节 抗HIV-1免疫与慢性HIV-1感染 415

第四节 “爬坡假说”和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416

第二十四章 艾滋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420

第一节 前言 420

一、HIV的结构 420

二、HIV的复制 421

三、HIV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染过程 421

第二节 天然免疫中宿主抗病毒因子的抗HIV作用 422

一、抗病毒细胞 422

二、细胞外抗病毒分子 423

三、细胞内抗病毒分子 425

第三节 HIV感染与获得性免疫 428

一、HIV感染的细胞免疫 429

二、HIV感染的体液免疫 433

三、HIV感染的黏膜免疫 438

第四节 HIV疫苗研究面临的困境和取得的进展 440

一、中和抗体疫苗 441

二、T细胞疫苗 441

三、治疗性疫苗 442

第五节 结语 443

第二十五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研究进展 450

第一节 与B淋巴细胞发育缺陷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61

一、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461

二、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462

三、选择性IgA缺乏症 463

第二节 与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障碍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63

一、HIGM1 463

二、HIGM2 463

三、HIGM3 464

四、HIGM4 464

第三节 与膜蛋白和胞质蛋白缺陷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64

一、细胞因子依赖的T细胞和NK细胞前体信号转导缺陷 464

二、ADA缺陷导致嘌呤代谢加速引起未成熟细胞死亡 465

三、TCR和BCR的VDJ基因片段重组缺陷 465

四、前TCR或TCR信号转导缺陷 465

第四节 与NF-κB信号通路缺陷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66

一、天然免疫缺陷 466

二、自身炎症性疾病 468

第五节 与IL-12/IL-23-IFN-γ轴系异常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68

一、IFN-γR1缺陷 469

二、IFN-γR2缺陷 469

三、1L-12p40缺陷 469

四、1L-12Rβ1缺陷 469

五、STAT 1缺陷 470

第六节 与DNA修复缺陷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70

一、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470

二、共济失调样综合征 471

三、Nijmegen断裂综合征 471

四、Bloom综合征 471

第七节 与MHC分子缺陷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71

一、MHC Ⅰ类分子缺陷 472

二、MHC Ⅱ类分子缺陷 472

第八节 合并自身免疫病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72

一、APECED 472

二、ALPS 473

三、IPEX综合征 474

四、HLH 474

第九节 与IgE升高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75

一、Job综合征 475

二、AR HIES伴有分枝杆菌和病毒感染 476

三、AR HIES伴有病毒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出血 476

第二十六章 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 480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8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特点 480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481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481

四、多发性硬化的流行病学特点 481

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特点 481

六、干燥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 482

七、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82

八、硬皮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82

九、问题和展望 482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诊断 483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483

二、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483

三、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 484

四、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 485

五、问题与展望 485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486

一、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486

二、调节性T细胞 488

三、Th17细胞 489

四、miRNA与AID 490

第二十七章 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493

第一节 前言 493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494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496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与强直性脊柱炎 496

二、非主要组织复合体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 497

第四节 Treg细胞、Th17细胞以及它们在风湿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498

一、Treg细胞 498

二、Th17细胞 499

三、Th17细胞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 500

第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进展 501

一、抗TNF-α单克隆抗体 502

二、其他单克隆抗体 502

第六节 结论 504

第二十八章 移植免疫研究进展 511

第一节 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 511

一、直接识别 511

二、间接识别 513

第二节 固有免疫介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514

一、参与同种排斥反应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 514

二、参与同种排斥反应的固有免疫效应细胞 516

第三节 不同类型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517

一、适应性免疫相关的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517

二、同种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520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522

一、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522

二、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 523

第五节 移植免疫相关的实验研究进展 524

一、诱导移植耐受(或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进展 524

二、异种移植实验研究进展 529

第二十九章 过敏性疾病研究进展 540

第一节 对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敏反应术语的一点认识 540

一、变态反应和超敏反应 540

二、Allergy和过敏反应 540

三、特异反应性 540

第二节 过敏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541

第三节 对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新认识 541

一、Th17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542

二、调节性T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544

三、Th2细胞因子与哮喘 547

四、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活化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547

五、Toll样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552

第四节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作用的新认识 557

一、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自身放大机制 557

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后的信号转导及研究进展 558

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及研究进展 560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疾病及研究进展 562

第五节 过敏原疫苗及脱敏疗法的机制 563

一、过敏原疫苗及其优缺点 563

二、脱敏疗法的机制 565

第三十章 生殖免疫研究进展 577

第一节 母-胎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577

一、母-胎界面的细胞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 577

二、母-胎界面功能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578

三、围着床期协同刺激信号降调节改善母-胎免疫耐受及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 579

四、母-胎界面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在人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582

五、结语与展望 584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 585

一、黏膜免疫 585

二、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 589

三、与女性生殖道有关的黏膜疫苗 591

四、展望及结语 598

第三十一章 骨免疫学——骨代谢与免疫系统间的交叉对话 600

第一节 骨代谢中的关键功能细胞 600

第二节 调节骨代谢的主要细胞因子 601

一、M-CSF 601

二、RANKL 601

三、其他细胞因子 603

第三节 骨免疫学中的免疫介质 603

一、转录因子 603

二、免疫受体及协同刺激分子 605

第四节 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骨免疫调节 605

一、破骨细胞的淋巴细胞调控作用 605

二、成骨细胞作为干细胞微环境 607

第五节 临床意义及展望 607

第三十二章 兽医免疫学研究进展 610

第一节 兽医免疫学简史 610

第二节 兽医免疫学对免疫生物学的重要性 611

第三节 兽医免疫学及其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612

一、动物宿主对病毒和细菌的抗感染免疫 612

二、动物宿主对寄生虫的抗感染免疫 613

三、兽医疫苗研究 614

第四节 兽医免疫学与其他动物学科 614

一、兽医免疫学与免疫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614

二、动物营养对免疫的影响 615

三、兽医免疫学和繁殖学 616

第五节 兽医免疫学发展的展望 616

第三十三章 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620

第一节 前言 620

第二节 免疫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 622

一、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622

二、衔接蛋白抑制剂 628

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 629

四、转录因子抑制剂 635

五、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637

六、Notch途径抑制剂 638

七、鞘氨醇激酶抑制剂 639

第三节 免疫突触和远端复合体形成拮抗剂 641

一、针对免疫突触的免疫抑制方案 641

二、针对远端复合体的免疫抑制方案 642

三、Csk激活引起的免疫抑制 643

第四节 黏附分子阻断剂和影响淋巴细胞归巢的药物 644

一、LFA-1拮抗剂 644

二、淋巴细胞归巢阻断剂 644

三、整合素α4链拮抗剂 644

第五节 共刺激/抑制分子阻断剂和影响生发中心形成的药物 645

第六节 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646

一、促炎症细胞因子拮抗剂 646

二、促Th2细胞应答因子拮抗剂 647

三、SCF-kit抑制剂 647

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 648

第七节 针对免疫调节性细胞的治疗方法 649

第八节 总结 650

第三十四章 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和免疫调节性(抑制性)寡核苷酸研究进展 662

第一节 前言 662

第二节 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 662

一、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的发现 662

二、CpG ODN的受体 664

三、CpG ODN激发的细胞信号转导及基本的生物学活性 664

四、CpG ODN的分类 664

五、CpG ODN的可能应用 664

第三节 免疫调节性(抑制性)寡核苷酸 667

一、调节性ODN的发现 668

二、抑制性ODN的分类 668

三、抑制性ODN的基本作用及其机制 669

四、抑制性ODN的应用 669

第四节 免疫系统的危险信号——核酸分子 672

第三十五章 疫苗的分子设计及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678

第一节 疫苗分子设计的新策略 678

一、基于全基因组学的疫苗设计新策略 678

二、基于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构疫苗学新策略 681

三、基于异种prime-boost的疫苗设计新策略 683

第二节 新型疫苗的研究新进展 685

一、治疗性疫苗 685

二、基因疫苗 687

三、黏膜疫苗 688

第三节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新进展 690

一、已获批准的人用疫苗佐剂 690

二、在研的新型疫苗佐剂 691

三、黏膜佐剂 693

第三十六章 抗体工程研究进展 698

第一节 抗体人源化改造 698

一、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 698

二、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 699

第二节 人源抗体制备技术 700

一、人-人杂交瘤技术和EB病毒转化技术制备人源抗体 700

二、抗体库技术 701

三、转基因鼠制备人源抗体 703

四、根据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设计人源抗体 703

第三节 提高抗体亲和力和效应功能 704

一、提高抗体亲和力 704

二、提高抗体效应功能 705

第四节 抗体表达系统 706

一、通过组蛋白修饰提高抗体表达量 707

二、用各种DNA元件克服位置效应增加抗体表达量 707

三、“热点”整合技术提高抗体表达量 708

第五节 重组多克隆抗体 708

第六节 结语 709

第三十七章 抗体药物及其应用 713

第一节 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 713

一、靶向载体作用 713

二、免疫应答作用 713

三、靶点封闭作用 713

四、抗体中和作用 713

五、信号转导作用 714

六、免疫调节作用 714

第二节 国内外已经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 714

一、FDA批准的治疗性抗体药物 714

二、我国SFDA批准上市的和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治疗性抗体药物 715

第三节 抗体药物的使用现状 716

一、体内诊断产品 717

二、抗CD3单抗 718

三、抗IL-2R单抗 718

四、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单抗 718

五、抗CD20单抗 718

六、抗HER2单抗 719

七、抗VEGF单抗 719

八、抗EGFR抗体 719

九、抗CD33单抗 720

十、抗CD52单抗 720

十一、抗RSV单抗 720

十二、抗TNF-α单抗 720

十三、抗CDl 1a抗体 720

十四、抗CD2抗体 721

十五、抗IgE单抗 721

十六、抗integrin-α4单抗 721

十七、抗补体C5单抗 721

十八、抗IL-1 β单抗 721

十九、抗CD6单抗 721

二十、抗HAb18G/CD147抗体 721

第四节 存在问题和对策 722

第三十八章 免疫学与生物技术——重组蛋白质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725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历史沿革及医药生物技术 726

一、生物技术的历史沿革 726

二、医药生物技术及生物技术药物 726

第二节 重组蛋白质药物及其研发、生产平台 732

一、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分类 732

二、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特性分析 737

三、重组蛋白质药物研发及生产平台 738

四、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免疫原性评价 742

第三节 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发展趋势 743

一、新生物实体 743

二、重组蛋白质药物的修饰 745

三、重组蛋白药物非注射给药 747

四、生物仿制药 74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