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保护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花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06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植物保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保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植物保护学的概念 1
二、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1
三、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 2
四、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3
第一篇 植物病害概述 11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 11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 11
一、植物病害 11
二、病原 11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12
一、植物病害的症状 12
二、症状变化 15
三、植物病害对植物的影响 16
第三节 两种类型的植物病害 17
一、非侵染性病害 17
二、侵染性病害 17
复习思考题 18
第二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19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19
一、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 19
二、病原真菌的生长 21
三、真菌的生活史 22
四、病原真菌的分类 23
五、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23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4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34
二、重要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5
三、病原原核生物所致病害特点 37
第三节 植物病原病毒 37
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38
二、植物病毒的侵入、复制和传播 39
三、植物病毒的主要类群 39
四、植物病毒所致病害特点 41
第四节 植物病原线虫 41
一、植物线虫的形态结构 41
二、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42
三、植物线虫的重要类群 43
四、植物线虫所致病害特点 44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45
一、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特点 45
二、寄生性种子植物所致病害特点 45
复习思考题 45
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47
第一节 侵染过程 47
一、接触期 47
二、侵入期 48
三、潜育期 49
四、发病期 50
第二节 病害循环 50
一、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50
二、病原物的传播 52
三、初侵染和再侵染 53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53
一、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因子 54
二、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55
三、植物病害流行的变化 56
复习思考题 56
第二篇 昆虫学基础 59
第四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59
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59
一、头部的构造与分区 59
二、昆虫的触角 60
三、昆虫的眼 60
四、昆虫的口器 60
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61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61
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62
三、翅的构造和变异 62
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63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63
二、昆虫的外生殖器 63
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 64
一、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65
二、体壁的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65
第五节 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 66
一、消化系统 66
二、排泄系统 66
三、循环系统 66
四、呼吸系统 67
五、神经系统 67
六、生殖系统 67
第六节 昆虫的激素 67
一、内激素 67
二、外激素 68
复习思考题 68
第五章 昆虫的发育和行为 69
第一节 昆虫的繁殖方式 69
一、两性生殖 69
二、孤雌生殖 69
三、胎生和幼体生殖 69
四、多胚生殖 70
第二节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70
一、昆虫个体发育的阶段 70
二、昆虫的变态类型 75
三、昆虫激素对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调控机制及应用 76
第三节 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77
一、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78
二、研究昆虫年生活史的方法 78
第四节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79
一、休眠 80
二、滞育 80
第五节 昆虫的行为 81
一、趋性 81
二、食性 81
三、群集性 82
四、迁移性 82
五、假死性 83
六、拟态和保护色 83
复习思考题 83
第六章 昆虫的分类 84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84
一、物种 84
二、分类阶元 84
三、命名法 84
第二节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述 85
复习思考题 115
第三篇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预测与综合治理第七章 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 119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技术 119
一、植物病害调查 119
二、植物病害的诊断 123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 128
一、预测的种类 128
二、预测的依据 129
三、预测方法 130
四、预测模型的建立 132
复习思考题 136
第八章 昆虫种群动态与预测 137
第一节 昆虫的种群动态 137
一、种群的概念 137
二、种群基数估测方法 138
三、种群的生态对策 140
第二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统计 142
一、昆虫田间分布型和取样方法 142
二、田间虫情的表示方法 143
第三节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144
一、预测预报的意义 144
二、预测预报的类型 145
复习思考题 149
第九章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150
第一节 植物检疫法 150
一、植物检疫的范围 150
二、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 150
第二节 农业防治法 152
一、农业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152
二、农业防治法的优缺点 154
第三节 生物防治法 154
一、生物防治的途径 155
二、生物防治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158
第四节 物理防治法 158
第五节 化学防治法 160
一、农药的主要类别 160
二、农药的主要剂型 162
三、农药的施用方法 164
四、农药的合理使用 165
五、化学防治法的优缺点 167
第六节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67
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167
二、综合治理的特点 167
三、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168
四、制订综合防治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170
五、IPM的发展趋势 171
复习思考题 171
第四篇 农作物病害 175
第十章 麦类病害 175
第一节 小麦锈病 175
一、危害与诊断 175
二、发生规律 177
三、防治方法 178
第二节 麦类全蚀病 180
一、危害与诊断 180
二、发生规律 181
三、防治方法 182
第三节 麦类白粉病 183
一、危害与诊断 184
二、发生规律 184
三、防治方法 186
第四节 麦类赤霉病 187
一、危害与诊断 187
二、发生规律 188
三、防治方法 188
第五节 麦类病毒病 189
麦类黄矮病 189
一、危害与诊断 189
二、发生规律 190
三、防治方法 191
麦类丛矮病 191
一、危害与诊断 192
二、发生规律 192
三、防治方法 192
复习思考题 193
第十一章 水稻病害 194
第一节 稻瘟病 194
一、危害与诊断 194
二、发生规律 196
三、防治方法 197
第二节 水稻纹枯病 198
一、危害和诊断 198
二、发生规律 199
三、防治方法 200
第三节 水稻白叶枯病 201
一、危害和诊断 201
二、发生规律 202
三、防治方法 202
第四节 水稻病毒病 203
水稻条纹叶枯病 203
一、危害和诊断 203
二、病原 203
三、侵染循环 204
四、防治方法 204
水稻普通矮缩病 205
一、危害和诊断 205
二、病原 205
三、侵染循环 205
四、防治方法 206
复习思考题 206
第十二章 杂粮作物病害 207
第一节 玉米病害 207
玉米大斑病 207
一、危害与诊断 207
二、发生规律 208
三、防治方法 209
玉米小斑病 210
一、危害与诊断 210
二、发生规律 211
三、防治方法 212
玉米丝黑穗病 213
一、危害与诊断 213
二、发生规律 214
三、防治方法 214
玉米灰斑病 215
一、危害与诊断 215
二、发生规律 215
三、防治方法 216
玉米茎基腐病 216
一、危害与诊断 216
二、发生规律 217
三、防治方法 217
第二节 高粱病害 218
高粱散黑穗病 218
一、症状 218
二、病原 219
三、病害循环 219
四、发病条件 219
五、防治方法 220
高粱炭疽病 220
一、症状 220
二、病原 221
三、发病规律 221
四、防治方法 221
第三节 谷子病害 221
谷子白发病 222
一、危害与诊断 222
二、发生规律 223
三、防治方法 223
粟黑穗病 223
一、危害与诊断 223
二、发生规律 224
三、防治方法 224
复习思考题 224
第十三章 棉花病害 226
第一节 棉花枯萎病 226
一、危害与诊断 226
二、发生规律 227
三、防治方法 228
第二节 棉花黄萎病 229
一、危害与诊断 229
二、发生规律 230
三、防治方法 230
第三节 棉花其他病害 232
棉花苗期病害 232
一、分布与危害 232
二、症状与病原 232
三、发病规律 233
四、防治方法 234
棉铃病害 235
一、症状与病原 235
二、发病规律 236
三、防治方法 237
复习思考题 238
第五篇 农作物虫害 241
第十四章 麦类作物害虫 241
第一节 麦蚜 241
一、形态特征 241
二、生活史与习性 242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43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244
五、防治方法 244
第二节 小麦吸浆虫 245
一、形态特征 245
二、生活史与习性 246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47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249
五、防治方法 249
第三节 小麦害螨 250
一、形态特征 250
二、发生规律 250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51
四、防治方法 252
第四节 其他小麦害虫 252
麦叶蜂 252
麦秆蝇 253
第五节 小麦害虫综合防治 254
一、播种期和苗期 254
二、拔节到成熟前 255
复习思考题 255
第十五章 水稻害虫 257
第一节 稻蛀螟 257
一、形态特征 257
二、生活史与习性 259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60
四、虫情调查方法 261
五、防治方法 261
第二节 稻飞虱 262
一、形态特征 263
二、生活史与习性 263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65
四、虫情调查方法 266
五、防治方法 267
第三节 稻叶蝉 268
一、形态特征 268
二、生活史与习性 268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69
四、虫情调查方法 270
五、防治方法 270
第四节 其他水稻害虫 271
直纹稻弄蝶 271
一、形态特征 271
二、生活史与习性 271
三、防治方法 272
稻纵卷叶螟 272
一、形态特征 272
二、生活史与习性 273
三、防治方法 273
中华稻蝗 274
一、形态特征 274
二、生活史与习性 274
三、防治方法 274
第五节 水稻害虫综合治理 275
一、明确当地水稻的主要靶标害虫 275
二、创造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环境 275
三、诱杀害虫和人工防治 275
四、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关系 275
复习思考题 276
第十六章 杂谷类害虫 277
第一节 玉米螟 277
一、形态特征 278
二、生活史与习性 278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79
四、虫情调查方法 280
五、防治方法 281
第二节 黏虫 282
一、形态特征 282
二、生活史与习性 283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84
四、虫情调查与预测 285
五、防治方法 286
第三节 高粱条螟 286
一、形态特征 286
二、生活史与习性 287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88
四、防治方法 288
第四节 其他常见杂谷类害虫 289
玉米蚜 289
一、形态特征 289
二、生活史与习性 289
三、防治方法 290
粟茎跳甲 290
一、形态特征 290
二、生活史与习性 291
三、防治方法 291
第五节 杂谷类害虫综合治理 292
一、玉米、高粱害虫综合治理 292
二、谷子害虫综合防治 293
复习思考题 294
第十七章 棉花害虫 295
第一节 棉花蚜虫 295
一、形态特征 295
二、生活史与习性 296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97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298
五、防治方法 298
第二节 棉铃实夜蛾 299
一、形态特征 299
二、生活史与习性 300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00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301
五、防治方法 302
第三节 棉叶螨 303
一、形态特征 303
二、生活史与习性 304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04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305
五、防治方法 305
第四节 棉盲蝽 306
一、形态特征 306
二、生活史与习性 307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08
四、虫情调查与测报 308
五、防治方法 308
第五节 其他棉花害虫 309
棉红铃虫 309
一、形态特征 309
二、生活史与习性 309
三、防治方法 310
棉蓟马 310
一、形态特征 311
二、生活史与习性 311
三、防治方法 311
棉金刚钻 312
一、形态特征 312
二、生活史与习性 313
三、防治方法 313
棉大卷叶螟 313
一、形态特征 313
二、生活史与习性 314
三、防治方法 314
第六节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315
一、综合防治策略 315
二、防治方案设计 315
三、综合防治技术 315
复习思考题 316
第十八章 地下害虫 317
第一节 蛴螬类 317
一、种类、分布与为害 317
二、形态特征 318
三、生活史与习性 320
第二节 金针虫类 321
一、种类、分布与为害 321
二、形态特征 322
三、生活史与习性 323
第三节 蝼蛄类 324
一、种类、分布与为害 324
二、形态特征 325
三、生活史与习性 325
第四节 种蝇类 326
一、种类、分布与为害 326
二、形态特征 327
三、生活史与习性 328
第五节 地老虎类 328
一、种类、分布与为害 328
二、形态特征 329
三、生活史与习性 331
第六节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31
一、寄主植被 332
二、气候条件 332
三、土壤因素 332
四、栽培管理和农田环境 333
五、天敌因素 333
第七节 地下害虫的调查与测报 333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333
二、地下害虫的预测预报 334
第八节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334
一、防治原则 334
二、防治指标 334
三、综合防治措施 335
复习思考题 336
第十九章 仓储害虫 337
第一节 仓储害虫的特点 337
一、主要类群及发生特点 337
二、传播途径与为害方式 337
三、仓储害虫的防治原理 337
第二节 玉米象 337
一、形态特征 338
二、生活史与习性 338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38
第三节 麦蛾 339
一、形态特征 339
二、生活史与习性 339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39
第四节 谷蠹 340
一、形态特征 340
二、生活史与习性 340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41
第五节 豆象类 341
一、形态特征 341
二、生活史与习性 342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43
第六节 其他常见仓储害虫 343
第七节 仓储害虫的调查与综合防治 346
一、调查方法 346
二、防治技术 346
复习思考题 350
主要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