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生态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骆世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30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农业科学: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基础 1
一、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1
二、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 4
三、科学从还原论向整体观发展对农业生态学的影响 5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回顾 6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8
一、系统及其特性 8
二、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10
三、农业生态系统 12
四、农业效益 14
第四节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15
一、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15
二、农业生态学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15
三、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6
复习思考题 18
第二章 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19
第一节 个体生态学关系 19
一、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19
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22
三、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4
第二节 种群 25
一、种群结构 25
二、种群动态 28
三、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31
四、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35
五、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42
六、种群调节 43
第三节 群落 45
一、群落的基本特征 45
二、群落的结构 45
三、群落演替 48
四、协同进化 50
第四节 生态系统 51
一、生态系统的能流 51
二、生态系统的物流 59
三、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 62
第五节 景观生态关系 63
一、景观及其空间结构 64
二、景观功能 64
三、景观动态 65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 65
复习思考题 68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69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69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的设计原则 70
二、农林牧副渔各业相结合的组分结构 70
三、大农业的组分结构 71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71
一、景观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71
二、自然条件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 72
三、农业区位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 74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77
一、自然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78
二、木本群落内的垂直结构(农林业系统) 81
三、作物群体内的垂直结构(农田立体模式) 83
四、水体立体模式(水体内的垂直结构) 86
五、畜禽养殖业立体模式 87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7
一、食物链的加环和解链 88
二、食物链的结构类型 91
第五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94
一、作物套作 95
二、轮作和轮养 96
三、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 97
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 98
复习思考题 99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100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100
一、农业的辅助能 100
二、辅助能在生态系统的作用 101
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特点与能量效率 102
四、高辅助能投入“石油农业”的困境 105
五、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合理使用 106
六、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07
第二节 初级生产中的能流 113
一、初级生产中的能流途径和能量平衡关系 113
二、初级生产的能量效率与生产力比较 114
三、地球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116
四、初级生产力的制约和改善方向 121
第三节 次级生产的能流 122
一、次级生产的能流途径与能量平衡 122
二、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24
三、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125
四、农业次级生产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因子和提高途径 127
复习思考题 131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132
第一节 水循环与节水 132
一、水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32
二、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和水资源危机 133
三、农业生产的水平衡 135
四、影响农业水利用效率的因素和农业节水措施 135
第二节 碳流与温室效应 137
一、碳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37
二、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 138
三、温室效应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41
第三节 氮流与氮效率 144
一、氮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45
二、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和氮污染 147
三、农业生产的氮平衡 150
四、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措施 152
第四节 磷流与磷效率 154
一、磷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54
二、人类对磷循环的影响和磷污染 155
三、农业生产的磷平衡 159
四、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措施 159
第五节 钾流与钾资源 161
一、钾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62
二、人类对钾循环的影响 163
三、农业生产的钾平衡 165
四、提高钾利用效率的措施 166
第六节 硫流与酸雨 167
一、硫循环的库存和流动特点 167
二、人类对硫循环的影响和酸雨问题 168
三、农业生产的硫平衡 171
四、酸雨的防治措施 172
第七节 污染物的流动和累积 172
一、污染物在食物链上的浓缩作用 173
二、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内源污染 173
三、工业源污染物对农业的影响 179
复习思考题 183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185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185
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 185
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工信息流 188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189
一、资金流的基本构成 190
二、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 190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 191
一、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 191
二、自然调控 193
三、人工直接调控 195
四、社会间接调控 196
复习思考题 196
第七章 农业资源与区域环境 197
第一节 农业资源 197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97
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和替代 199
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值 202
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211
一、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211
二、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212
第三节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区域特点和资源问题 214
一、降水的区域特点 214
二、我国的温度带 215
三、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 216
四、气候变化对农业结构的影响 220
五、我国的资源问题 221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评价 223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 223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 225
三、生态足迹方法在评价中的运用 229
复习思考题 232
第八章 农业发展的生态轨迹 23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农业起源与农业文明的影响 233
一、农业起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33
二、农业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35
第二节 农业发展阶段和生态农业方向 236
一、农业发展的刀耕火种阶段 236
二、农业发展的传统农业阶段 237
三、农业发展的工业化农业阶段 238
第三节 世界各国对未来农业的探索 240
一、自然农业的探索 241
二、生态农业的实践 242
三、有机农业的发展 243
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认识 244
第四节 我国的传统农业 245
一、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 245
二、传统精华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248
第五节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249
一、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249
二、我国的生态农业的选择及发展 252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措施 255
复习思考题 257
第九章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258
第一节 生态规划概述 258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258
二、生态规划的发展 258
第二节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概述 260
一、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概念 260
二、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260
三、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的基本特点辨识 261
第三节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步骤与内容 262
一、生态规划的一般步骤 262
二、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主要步骤与内容 263
第四节 生态农业规划典型分析 266
一、湖南省慈利县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266
二、吉林市城郊生态农业区建设规划 267
三、天津市宝坻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 267
复习思考题 268
第十章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69
第一节 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体系概述 269
第二节 缓解生态制约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0
一、缓解干旱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0
二、缓解盐碱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2
三、缓解水土流失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3
四、缓解风蚀和台风危害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6
第三节 实现循环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77
一、农田内的循环模式 278
二、种养之间形成的循环模式 280
三、农业与企业间形成的循环模式 282
四、城乡间的循环模式 282
第四节 减少对化肥和农药依赖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83
一、养分供应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83
二、减少农药依赖的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体系 289
第五节 减少激素和兽药依赖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295
一、畜禽生态养殖模式 295
二、减少激素和兽药依赖的技术体系 297
第六节 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特点和区域典型 300
一、模式的适用性及变化规律 300
二、各地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305
复习思考题 312
第十一章 支撑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313
第一节 农业的生态转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13
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农业领域 313
二、农业的生态转型依赖社会转型的支撑 314
第二节 引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 314
一、生态环境效益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314
二、经济外部性的资金内部化措施 316
三、经济外部性的产权内部化措施 319
第三节 生态法律体系 322
一、生态法概念 322
二、生态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23
三、生态法的法律关系 324
四、生态法律责任 325
五、我国的生态法律体系 327
六、国际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329
第四节 生态农业相关的标准体系 330
一、有关标准简况 330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4000系列标准 331
三、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标准 331
四、绿色食品标准 332
五、无公害食品标准 332
六、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332
七、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技术规范 335
复习思考题 336
附录 名词术语索引 337
主要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