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识通论:瑜珈行学义诠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唯识通论:瑜珈行学义诠  上
  • 周贵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15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唯实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唯识通论:瑜珈行学义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1

序论编 瑜伽行学概说 3

第一章 瑜伽行学之兴起与展开 3

第一节 瑜伽行学之兴起 3

一 大乘佛教之生存问题 3

二 前行大小乘佛教宗派见之流弊问题 6

三 整合佛教成整全佛教之问题 9

四 瑜伽行学形成之基础问题 10

第二节 瑜伽行学在印度之展开 17

一 瑜伽行学之简况 18

二 瑜伽行学之根本思想时期 20

(一)有为依瑜伽行学之形成 22

(二)无为依瑜伽行学之形成 24

三 瑜伽行学之体系思想时期 26

(一)无为依瑜伽行学之展开与边缘化 26

(二)有为依瑜伽行学之展开、体系化与独尊 27

四 瑜伽行学之流变思想时期 29

第二章 瑜伽行学之基本思想特征 31

第一节 瑜伽行学之结构特征 31

一 瑜伽行学之形式结构特征 31

(一)瑜伽行学之五分 31

(二)瑜伽行学之三分 33

二 从唯识学之层次看瑜伽行学之层次 34

(一)唯识学之三层次:广义、中义、狭义唯识学 35

(二)瑜伽行学之结构三观 36

三从(狭义)唯识学之分型看瑜伽行学之分型 37

(一)唯识学之分型: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37

(二)瑜伽行学之分型:有为依瑜伽行学与无为依瑜伽行学 38

(三)无为依瑜伽行学与心性如来藏学 38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基本思想特征 40

一 唯识学之二分型: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40

二 唯识学之三分结构:本体论、识境论、缘起论 42

三 唯识学本体论之思想特征 44

(一)无住与有所依 44

(二)有为依与无为依 45

1 45

2 46

四 唯识学识境论之思想特征 47

五 唯识学缘起论之思想特征 50

第一编 教义学 57

序说 57

第一章 教纲论 58

第一节 三宝说 58

一 三宝说之形成 58

二 三宝性 60

三 三宝之分类 62

四 教相三宝 63

五 证相三宝 63

六 随相三宝 64

七 大小乘三宝之别 65

第二节 三法印说 65

第三节 四圣谛说 69

一 四圣谛之名义 69

二 苦圣谛 71

(一)狭义与广义之苦 71

(二)苦之四行相 71

(三)三苦与八苦 72

三 集圣谛 72

四 灭圣谛 73

五 道圣谛 74

第二章 教相论与教量论 76

第一节 教相论 76

一 四教相:教、理、行、果相 76

二 三教相:境、行、果相 77

三 二教相:境、行相 78

第二节 教量论 79

一 认知:智慧与认识 79

二 认知与量、定量者 81

三 量相 82

四 现量 83

五 现量与圣教量 83

六 圣教量 84

七 圣教量、准圣教量 86

八 正量论与方便量论:随教量论与摄俗量论 87

第三章 教意总论:意趣与方便总说 89

第一节 意趣总说 89

一 佛陀之示现与立教 89

二 佛教之意义与意趣 91

三 意趣之所依与相 91

四 意趣之结构 93

第二节 方便总说 94

一 方便之义 94

(一)方便略义 94

(二)方便之层次 95

(三)关于方便之学说 95

(四)空方便说 95

(五)一乘方便说 96

二 方便之体用 98

第四章 教意别论:方便用说 100

第一节 诱导性与诱导道理 100

第二节 对治性与对治道理 102

一 小乘佛教之对治思想 103

二 大乘佛教之对治思想 104

(一)总摄对治与别相对治 104

(二)烦恼对治 105

(三)执著对治 106

1. 空对治 106

2. 无二对治 107

3. 遣执对治 109

4. 唯识对治 110

(四)杂染对治 112

1. 伏、断与转依 112

2. 以楔出楔 113

第三节 开显性与开显道理 114

第五章 教意别论:意趣别说 119

第一节 义意趣说 119

一 总括意趣说 119

(一)方便与究竟意趣说 119

(二)四悉檀说 121

二 别各意趣说 123

(一)二谛意趣说 123

(二)二义意趣说 127

第二节 语意趣说 130

一 四意趣说 130

(一)平等意趣 131

(二)别时意趣 131

(三)别义意趣 132

(四)众生意乐意趣 132

(五)小结 133

二 四秘密说 133

(一)令入秘密 133

(二)相秘密 134

(三)对治秘密 134

(四)转变秘密 134

(五)小结 135

第六章 教诠论 136

第一节 诠显说 136

一 表诠与遮诠 136

二 表显与遮显 137

第二节 名义说 140

第七章 教乘论 144

第一节教、乘与宗 144

一教、乘与宗略说 144

二教 145

(一)教经之形态 146

(二)教、乘之狭、中、广义 147

三乘 148

(一)小乘与大乘及其共性 148

(二)小乘与大乘之别 149

四宗 152

(一)宗 152

(二)似宗 153

第二节 三乘与一乘 154

一 早期大乘经之三乘方便一乘究竟之说 154

二 瑜伽行学之三乘究竟一乘方便之说 157

三 瑜伽行学之三乘方便一乘究竟之说 159

第三节 诸宗说 160

一 小乘之宗量 161

二 大乘之宗量 164

第八章 判教论 166

第一节 判教之建立 166

一 大小乘之判教思想 166

二 判教之四事 167

第二节 依于化时与所化之判教 168

一 依化时之判教 168

(一)内三时教 168

(二)外三时教 170

二 依所化之判教 171

第三节 依于化式与能化之判教 171

一 依化式之判教 171

(一)依于教说方式之判教 171

(二)依于熏受方式之判教 173

(三)依于诠显方式之判教 174

二 依能化之判教 174

(一)依于境、行、果之区分 174

(二)依理境之判教 175

1. 了义程度 175

2. 判量 175

3. 依理境之判教 177

第二编 法相学 181

绪论 181

第一章 法事通论 185

第一节 二分说 185

一 有为法 186

二 无为法 188

三 有为与无为之关系 189

第二节 三科说 189

一 五蕴说 189

(一)五蕴略说 190

(二)五蕴别义 190

(三)五蕴说之意趣 191

二 十二处说 192

三 十八界说 194

第三节 五位说 195

一 五事说 195

二 五位法说 197

第二章 法事别论:心法 199

第一节 心法略说 199

一 心意识说 199

二 诸识说 201

(一)六识说 201

(二)一识说 201

(三)七识说 202

(四)八识说 203

(五)九识说 203

(六)十识说 204

第二节 八识之特点 204

一 八识之区分 204

二 八识之总略特点 205

(一)八识之总相 205

(二)八识相互关系之总相 209

三 八识之各别特点 209

四 八清净识之特点 211

第三章 法事别论:心所等法 212

第一节 心所略说 212

一 心所略说 212

二 心所与心之聚合 216

第二节 心所广说 217

一 遍行心所 217

(一)遍行之义 217

(二)五遍行心所 217

二 别境心所 218

三 善心所 220

四 烦恼心所: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心所 222

(一)烦恼略说 222

(二)根本烦恼 223

(三)随烦恼 225

五 不定心所 226

第三节色、心不相应行与无为法 227

一 色法 227

(一)色之义 227

(二)色之形成 228

(三)色之分类 231

二 心不相应行法 233

(一)心不相应行法之略义 233

(二)心不相应行之二十三法 235

三 无为法 237

(一)无为法之安立 237

(二)二真如 238

1.当体真如 238

2.安立真如 238

(三)四真如 240

1.本净真如 240

2.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 240

3.净因真如 241

(四)六无为 241

第四章 法相论:法别相 242

第一节 总门:合一说 242

一 自相共相说 243

二 自性差别说 245

三 体用说 246

第二节 别门:差别说 248

一 有无说 248

(一)有无说 248

1. 空余模式 250

2. 空性模式 251

(二)假实说 252

(三)俗胜说 255

二 执无执说 257

(一)我无我执说 257

(二)言离言说 259

(三)分别无分别说 260

三 染净说 261

(一)善非善说 262

1. 善 262

2. 非善 263

(二)染净说 264

1. 清净 264

2. 染污与杂染 265

3. 烦恼障与所知障 268

4. 世间善法之染净二重性与意义 269

(三)漏无漏说 269

第五章 法相论:法关联相 273

第一节 能所说 273

一 能相与所相 273

二 能诠与所诠 275

三 能依与所依 276

(一)所依能依作为体用之关系 277

(二)所依能依作为因果之关系 278

四 能缘与所缘 278

五 能治与所治 280

第二节 因果说 281

一 总说 281

二 因与缘 282

(一)建立因与亲因 283

(二)缘与因缘 284

三果 285

(一)建立因所建立之果 285

(二)亲因所生之果 287

第三节 关联说 288

一 相似说 288

(一)相似相续 288

(二)相似类同 291

二 非一非异说 292

三 假必依实说 295

第六章 法性论 299

第一节 三性总说 299

一 性与相 299

二 有无与性相 299

三 从有无说到三性说 300

四 三性 302

五 三性与诸法 304

六 三性与中道 305

第二节 三性之安立 307

一 三性以依他起性为中心 307

二 依于假名性安立之三性 308

三 依于缘起性安立之三性 310

四 依于唯识性安立之三性 311

五 依于唯识性与缘起性、假名性之融合安立之三性 313

第三节 依他起性 314

一 依他起性 314

(一)依他起与缘起 314

(二)依他起与唯识 315

二 幻有性与显现性 316

三 广义之离言自性与假名性 317

四 无二性 318

五 杂染分与清净分 319

六 悟入 320

第四节 遍计所执性 321

一 遍计所执与遍计所执性 321

二 遍计所执性之三门 321

(一)法门:众生我与法我 321

(二)言说门:能诠与所诠 322

(三)心识门:外境,或者能取、所取 324

三 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325

四 遍计所执性之生起 325

(一)遍计所执与习气 325

(二)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性 326

五 悟入 326

第五节 圆成实性 327

一 圆成实性 327

二 胜义清净与不颠倒清净 328

三 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 328

四 证入 329

五 清净法生起之所缘缘种子 330

第六节 三无性 331

一 三无性 331

二 三无性之喻 333

三 三无性与三性 334

第三编 唯识学 339

绪论 339

第一章 本体论 342

第一节 有体与所依 342

一“假必依实”与根本所依 342

二 三自性与有体法 343

三 有为体有为用之了义性与无为体有为用之非了义性 344

第二节 阿赖耶识说 346

一 阿赖耶识之前行学说 346

二 阿赖耶识 349

(一)细隐层面之识的存在 349

(二)细隐层面之识可区分为两分 350

(三)阿赖耶识之成立道理 350

第三节 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无垢识 355

一 阿赖耶识之杂染性 355

二 依他起性之二分与第八识之二分 356

三 阿赖耶识与非阿赖耶识 359

四 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 360

(一)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之区分 360

(二)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基本之共性与别性 362

第二章 识境论:唯识说 364

第一节 无外境说 365

一 外境 365

二 无外境之四道理 366

三 显现与执著 369

第二节 唯识(心)说与唯了别说 369

一 唯识(心) 369

(一)无境而唯识(心) 369

(二)心识所缘皆非离识别有而唯识(心) 371

(三)一切皆以心识为体而唯识(心) 372

(四)唯识(心)与依他起性 373

二 唯了别 374

(一)从唯识到唯了别 374

(二)唯了别 375

第三节 显现与虚妄分别 376

一 识:识别与了别 376

二 乱识:显现与虚妄分别 377

三 幻性与显现 379

(一)幻性与显现 379

(二)幻性 381

(三)显现 382

四 虚妄分别 383

(一)虚妄分别作为识之体性:颠倒执著 383

(二)虚妄分别与能遍计 385

1. 狭义之“遍”与能遍计 385

2. 广义之“遍”与能遍计 386

(三)八识作为虚妄分别 387

1. 八识与二执、二障 387

2. 分虚妄分别 389

3. 全分虚妄分别 390

4. 小结 390

(四)虚妄分别之分类 391

第四节“无相唯识”、“有相唯识”与“俱相唯识” 392

一“无相唯识”说 392

二“有相唯识”说 393

三“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之别 394

四“俱相唯识”说 395

(一)“俱相唯识” 395

(二)“俱相唯识”与“无相唯识”、“有相唯识”之主要异同 396

五 唯是识与不离识 397

(一)“唯识”即唯是识 397

(二)“唯识”即不离识 397

六 清净识之唯识说 399

第三章 识境论:识分说 400

第一节 识之二分说:相分与见分 400

第二节 识之转变说 404

一 “一分变生”说 404

二 “二分变生”说 405

三 “二分转变”说 406

四 形式转变与内容转变 407

五 显现、转变、转、变现、变生与变成 409

(一)显现 409

(二)转变 409

(三)转 410

(四)变现、变生与变成 410

1. 变现 410

2. 变生 411

3. 变成 412

第三节“有相唯识”之识三分与四分说 412

一 识之三分说:相分、见分与自证分 412

二 识之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 414

第四节“有相唯识”之识认知结构说 415

一 识之完整认知结构 416

(一)识之完整认知构成要素 416

(二)识之完整认知结构 416

二 识之完整认知 417

三 识之三量 418

四 小结 419

第五节 识之所缘境 419

一 识所缘境之性质 420

二 识所缘境之结构 421

(一)所缘境之层次 421

1. 作为亲所缘缘之所缘境 421

2. 作为疏所缘缘之所缘境 422

(二)所缘境之类型 423

1. 境之二形态 423

2. 境之三性类 423

三 识所缘境之内容 424

第六节 识聚说 424

一 八识聚—有情之图景识 425

二 各各有情图景识之关系 427

结语 安立“唯识”之意趣 429

第四章 缘起论:基本特点 432

第一节 唯识学之前大乘佛教缘起论之基本特点 432

第二节 唯识学缘起论之基本特点 435

第五章 缘起论:种子说 442

第一节 种子略义 442

一 因与种子 442

二 种子之界定 443

三 种子之外在相 444

四 种子之内在相 445

第二节 种子之异名 448

一 习气 448

(一)习气之比喻 449

(二)习气与烦恼 449

(三)习气与有为法 451

二 界 452

三 种性、本性 455

四 小结 458

第三节 种子与阿赖耶识 458

一 阿赖耶识作为种子(种子积集体) 459

二 阿赖耶识作为摄持种子之当体 461

第四节 种子之本有说、新熏说与兼有说 463

一 阿赖耶识与种子之恒转性 463

二 种子本有说 465

三 种子新熏说 467

四 种子兼有说 468

第五节 种子之基本分类 470

一 杂染种子与清净种子 471

(一)杂染种子与清净种子 471

(二)正闻熏习种子 472

二 业种子与名言种子 473

(一)业与业种子 473

(二)名言与名言种子 475

1. 名言:表义名言、显境名言与意言 475

2. 名言种子 477

(三)小结 477

三 共相种子与不共相种子 478

(一)共相与不共相 478

(二)共相种子与不共相种子 479

第六章 缘起论:熏习说 481

第一节 唯识学之前熏习概念之展开 481

第二节 唯识学缘起论之熏习概念 485

一 熏习过程四要素 485

二 所熏五相 486

三 能熏四相 488

四 熏习四相 490

(一)熏习四相 490

(二)正熏与旁熏 491

第七章 缘起论:因果说 492

第一节 俱时因果关系 492

一 根本因果关系与亲因果关系 492

二 种子生起现行之俱时因果 494

三 现行熏生种子之俱时因果 496

四生、熏之双向俱时因果:完整因果过程 497

五 所缘缘缘起之俱时因果 499

(一)相分所缘缘缘起 499

(二)真如所缘缘缘起 500

第二节 历时因果关系 501

一 种子及其所依体阿赖耶识之等流因果关系 502

(一)种子之等流因果关系 502

(二)阿赖耶识之等流因果关系 505

二 历时性之业感缘起 505

(一)解脱乘业感缘起之基本思想特点 506

(二)唯识学业感缘起之基本思想特点 510

第四编 道行学 517

绪论 517

第一章 佛性与如来藏论 521

第一节 佛性论 521

一 佛性作为佛因与佛体性 521

二 佛性从佛体性到法性真如再到心性真如 523

(一)体佛性说 523

(二)法佛性说 524

(三)心佛性说 525

三 佛性之结构 526

第二节 如来藏之胎藏义与佛体义 528

一 如来藏之二基本义:胎藏义与佛体义 528

二 如来藏之佛体义与胎藏义:无为性与有为性 529

(一)如来藏之佛体义:无为如来藏义 529

(二)如来藏之胎藏义:有为如来藏义 530

第三节 无为如来藏与有为如来藏说 531

一 无为如来藏说 531

(一)譬喻如来藏说 532

(二)法性如来藏说 532

(三)心性如来藏说 533

二 有为如来藏说 534

(一)有为如来藏说与印度大乘如来藏思想之发展 534

(二)在唯心意趣下有为如来藏之相 535

(三)阿摩罗识作为有为如来藏 536

第四节 如来藏之本体与因义 537

一 如来藏之本体义 538

(一)无为如来藏说中法性如来藏与心性如来藏之本体意义 538

(二)有为如来藏说中阿摩罗识如来藏之本体意义 539

二 如来藏之因义 540

第二章 种姓论 543

第一节 早期大乘佛教之种姓说 543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种姓说之建立 546

一 种姓作为种子之建立 546

二 种姓之差别 549

第三节 五种姓说 552

一 五种姓义 552

(一)五种姓总义 552

(二)五种姓别义 554

二 五种姓之决定与非决定 555

(一)有为依唯识思想之种姓决定说 555

(二)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与瑜伽行派无为依唯识思想之种姓非决定说 557

第四节 五俱种姓说 559

第三章 菩提心论 563

第一节 菩提心及其意义 563

一 菩提心 563

二 菩提心之意义与功德 566

第二节 菩提心之发起及其区分 569

一 菩提心之发起 569

二 菩提心之区分:希愿与行证 572

(一)希愿菩提心 572

(二)行证菩提心及其分位 575

第四章 菩萨行总论 577

第一节 菩萨 577

第二节 菩萨行总说 582

一 菩萨行之共行 583

(一)戒、定、慧三学 583

(二)信、解、行、证四法 585

(三)亲近等四法行与闻思修三行 587

1. 亲近等四法行 587

2. 闻思修三行 588

二 菩萨行之别行 589

(一)菩萨行之性质 589

(二)菩萨行之略相 590

第五章 菩萨行之本:无分别智论 597

第一节慧、智与现观 597

一 慧与智 598

二 现观 600

第二节 般若波罗蜜多 603

一 般若波罗蜜多 603

二 一切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 605

第三节 无分别智 607

一 无分别智 607

二 无分别智分类:加行、根本、后得无分别智 611

(一)三智之名 611

(二)三智详义 612

第四节 解脱道与菩提道智慧之别 616

第六章 菩萨行诸行论 621

第一节 菩萨行正行:波罗蜜多行 621

一 布施波罗蜜多 622

二 持戒波罗蜜多 623

三 安忍波罗蜜多 626

四 精进波罗蜜多 628

五 静虑波罗蜜多 630

六 般若波罗蜜多 633

七 六波罗蜜多之安立意趣 634

八 六波罗蜜多与十波罗蜜多 636

第二节 菩萨行正行:摄事行 637

第三节 菩萨行之助道行 638

一 智慧助道行:三十七道品 639

(一)三十七道品 639

(二)从解脱道根本道法到菩提道助道法 641

二 福德助道行:四无量等 642

三 方便助道行:六神通等 643

第七章 菩提道次第论 646

第一节 瑜伽行派前行之部派佛教与大乘道次第思想 647

一 部派佛教之解脱道道次第思想 647

二 瑜伽行派前行之大乘道次第思想 650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道次第思想 651

一 资粮位 653

二 加行位 654

三 见道位 656

四 修道位 657

五 究竟位 660

第五编 果地学 663

绪论 663

第一章 转依论 668

第一节 转依之名义 669

一 所依、转与转依之名义 669

二 转依之五相 671

(一)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意趣之转依相 671

(二)转依之形式结构 673

(三)小结 674

第二节 证悟说与迷悟之转依说 675

一 证悟说 675

二 迷悟之真如转依说 677

(一)真如作为迷悟依 677

(二)从虚妄分别到无分别 679

第三节 染净之无为依转依说 680

一 真如作为清净法之所依 680

二 真如作为杂染法之所依 682

三 法性真如转依说 684

四 心性真如转依说 685

(一)心性真如转依说 685

(二)心性真如/阿摩罗识转依说 687

五 法性如来藏转依说 689

六 心性如来藏转依说 691

第四节 染净之有为依转依说:染净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692

一 依他起性作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所依 693

二 妄真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694

三 染净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696

(一)依他起性显现转依说 696

(二)依他起性缘起转依说 697

第五节 染净之有为依转依说:染净之本识转依说 698

一 本识作为染净一切法之根本所依及转依体 699

二 界转依说 701

三 本识转依说 704

(一)本识转依 704

(二)转依次第 705

(三)转依差别 707

第二章 涅槃总论 709

第一节 解脱道之涅槃思想 709

一 涅槃之唯遮说 710

二 涅槃之遮显说 712

三 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 715

第二节 菩提道之无为涅槃思想 719

一 空意义上唯遮之涅槃说 719

(一)空意义上之自性涅槃 721

(二)空意义上之无余涅槃 723

(三)空意义上之无住涅槃 724

二 非空意义上遮显之涅槃说 731

(一)我性之涅槃说 732

(二)无我性之涅槃说 735

第三节 菩提道之有为涅槃思想 740

一 依他起性作为涅槃体 740

(一)自性无住涅槃 740

(二)离垢无住涅槃 742

二 本识作为涅槃之体 743

三 涅槃分类与涅槃相 744

(一)四涅槃 744

(二)二涅槃 745

(三)涅槃之相 746

第三章 涅槃别论:解脱与菩提论 747

第一节 解脱论 747

一 灭尽意义上之解脱 748

二 本寂意义上之解脱 749

三 脱离意义上之解脱 751

(一)脱离义之心解脱 751

1. 心解脱说之脱离义 751

2. 心性本净”说之脱离义 754

(二)脱离义之真如解脱 755

(三)脱离义之依他起性解脱与本识解脱 758

第二节 菩提论 759

一 解脱道与菩提道之佛菩提 760

二 佛智在大乘共许意义上之区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763

三 佛智在唯识意义上之不共区分: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765

第四章 涅槃别论:佛身土论 769

第一节 佛身论 769

一 解脱道之佛身 769

(一)解脱道之佛色身 769

(二)解脱道之佛法身 771

二 菩提道之佛法身 773

(一)缘起体法身说 773

(二)无为体法身说 774

1. 以真如为如来 774

2. 以真如为法身 775

(三)有为体法身说 778

1. 以依他起性为法身之体 778

2. 以阿摩罗识为法身之体 779

三 菩提道之佛报身与应身:受用身与变化身 780

(一)佛之报身:自受用身 781

(二)佛应身:他受用身与变化身 784

1. 他受用身 786

2. 变化身 786

第二节 佛净土论 787

一 净土分类 788

二 净土之因 789

三 法身土 790

四 受用身土 791

(一)自受用身土 792

(二)他受用身土 793

五 变化身土 793

参考文献 7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