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通史 民国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郑师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87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通史 民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第一章 民国社会与民国文化 7
第一节 社会巨变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9
一、民国时期社会的特点 9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12
第二节 三大政权的主要文化政策 16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尊孔复古” 16
二、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独尊 18
三、苏区和解放区的文化政策 22
第三节 文化发展与社会变革 25
一、现代文化意识的兴起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活跃 26
二、民国文化与社会进步 28
第二章 民国文化的时代精神 33
第一节 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现代性追求 35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主旋律 41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 48
第三章 文化道路的抉择与论争 55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文化论争 57
一、尊孔与反孔 59
二、《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之争 62
三、“林蔡之争” 65
第二节 五四后中西文化论争的继续 67
一、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化 67
二、“新旧调和”问题 69
三、“东方文化优越论” 72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77
第四节“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之争 83
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 83
二、围绕“全盘西化”的论辩 86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复古与反复古斗争 89
一、与蒋介石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 89
二、批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 90
三、毛泽东、张闻天对文化论争的总结 92
第六节 黎明前的文化选择 94
一、两种中国命运决战中的文化问题 94
二、对传统文化的再批判 95
三、“人民本位文化”论的提出 97
第四章 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 99
第一节 外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102
一、五四前后外国文化的传播 102
二、十年内战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107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113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117
一、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文化的西播 117
二、中国文艺的对外传播 120
三、其他方面中国文化的外播 126
第三节 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新交融 130
一、国内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历史条件 130
二、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132
三、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136
四、民国文化发展中少数民族的贡献 139
第五章 迈向现代的哲学 143
第一节 民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145
第二节 资产阶级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149
一、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49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151
三、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 153
四、金岳霖的知识论 157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159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159
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162
三、冯友兰的“新理学” 165
四、贺麟的“新心学” 168
第四节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71
一、唯物辩证法论战 171
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173
三、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中国化 175
四、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76
第六章 走向世俗:民国的宗教世界 181
第一节 入世达变的宗教倾向 183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与佛教文化的活跃 188
一、“复古革新”与“纳新革新” 188
二、活跃的佛教文化 193
第三节 致力于“中国化”的基督教 200
一、天主教的“中国化”策略 201
二、新教及其“本色教会” 203
三、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 203
四、基督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204
第四节 其他宗教的兴衰 206
一、衰落中的道教 206
二、各种民间宗教 208
第七章 旧仪已失,新轨未立:伦理道德的变革 215
第一节 伦理的觉悟 217
一、对“忠”、“孝”伦理的批判与改造 217
二、贞操节烈道德权威的失坠 219
第二节 从个人本位主义到为人民服务 221
一、资产阶级新道德的内容 221
二、独立、平等的道德观与妇女解放 223
三、婚姻家庭观念的更新 224
四、无产阶级新道德的孕育 226
第三节 复兴“固有道德”:国民政府的伦理“建设” 228
第八章 多元体制下的民国教育 233
第一节 资产阶级教育体制的确立 235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 235
二、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新学制的确立 237
第二节 各种新教育思潮的试验 239
一、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教育思潮 239
二、黄炎培倡导的农村教育改进试验区 240
三、晏阳初主持的农村平民教育实验 241
四、陶行知领导的乡村师范教育和山海工学团 243
五、梁漱溟进行的乡农学校实验 245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 246
一、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教育 246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 251
三、国民政府败亡时期的教育 256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 257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教育 257
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261
三、解放区教育的目标与措施 265
第五节 教会教育及“奴化教育” 268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268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 270
第九章 别开生面的史学和初生的考古学 275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余绪 277
一、《清史稿》的编修 277
二、传统史学的其他成果 278
第二节 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发展 280
一、历史理论和史学方法的探索 280
二、“古史辨”派的疑古考信 283
三、新考据学派的成就 284
四、“史料学”派的崛起 286
五、文化史、通史、清史等领域的建树 28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与创获 289
一、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上的初步运用 290
二、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292
三、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树 293
四、毛泽东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设 296
五、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成就 298
第四节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302
第十章 现代新文学及语言文字的变革 309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311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311
二、风起云涌的新文学社团 313
三、现代新文学的初创 314
四、各新文学社团成员的创作 318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与新文学的繁荣 321
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322
二、左翼作家的文学创作 323
三、其他作家的创作 326
第三节 抗战文学及解放区新文学 329
一、抗战文学的蓬勃发展 329
二、解放区文学的兴盛 333
第四节 语言文字的变革与研究 335
一、从白话文到大众语 335
二、“国语”建设的其他方面 339
三、汉字的简化 343
四、语言学研究的进步 345
第十一章 艺术领域里的拓展 351
第一节 西洋艺术的渗透与民国艺术的兴盛 353
第二节 音乐舞蹈艺术的飞跃 359
一、音乐 359
二、舞蹈 365
第三节 电影业的崛起与戏曲的变革 368
一、新崛起的电影业 368
二、戏剧的变革 374
第四节 生机勃勃的各种美术 380
一、空前繁荣的绘画 380
二、书法、篆刻、工艺和摄影 389
第十二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奠基 395
第一节 新型科研组织和机构的建立与影响 397
一、中国科学社与新文化运动对科学的推动 397
二、中央研究院与民国科学的发展 400
第二节 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率先拓进 405
一、地质学和地理学 405
二、生物学 410
第三节 数学、物理学与化学的进步 415
一、数学 415
二、物理学 418
三、化学 421
第四节 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和工程学 423
一、医学 424
二、天文学与气象学 427
三、工程学 428
第十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的建设 431
第一节 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的发育 433
一、政治学 433
二、经济学 435
三、文化学 439
第二节 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演进 443
一、社会学 443
二、民族学 449
三、民俗学 452
第三节 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开展 455
一、教育学 455
二、心理学 459
三、美学 464
第十四章 文化传播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469
第一节 民国新闻业 471
第二节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477
第三节 图书馆和博物馆事业 480
第四节 现代体育事业的兴办 484
第十五章 社会风俗的变迁 491
第一节 西式风俗的时髦与民国风俗的演化 493
一、西式服装的流行与传统服饰的改造 493
二、时髦的西式饮食及其影响 495
三、都市新居 499
四、日益便利的新式交通 501
第二节 各风俗领域的其他变革 504
一、新式公众娱乐活动的普及 504
二、社交方式的变革与西式礼节的流传 507
三、新旧并存的婚丧习俗 508
第三节 移风易俗 511
一、渐进改良式的移风易俗 511
二、以革命为宗旨的移风易俗 514
第四节 民国风俗变迁的特征 517
参考书目 523
再版后记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