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通史 02 民国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文化通史  02  民国卷
  • 黄兴涛分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2138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6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通史 02 民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言 1

第一章 秦汉文化与大一统社会 5

第一节 大一统政权的建设与多民族的统一 6

第二节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2

第三节 秦汉文化的差异及不同的社会影响 18

第二章 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23

第一节 超迈往古的恢弘气势 24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汇合 28

第三节 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 31

第三章 文化冲突与论争 39

第一节 师今还是学古 40

第二节 黄老、儒术 43

第三节 盐铁会议 47

第四节 经今古文之争 50

第四章 吸纳百川,吞吐六合 53

第一节 秦、晋、楚、齐、鲁等地域文化的融合 55

第二节 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63

一、与匈奴的文化交流 64

二、与乌桓、鲜卑的文化交流 70

三、与南方各族的文化交流 73

四、与羌、氐族的文化交流 77

第三节 汉文化与西域及海外文化的交融 79

一、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79

二、与西亚、罗马、印度的文化交流 81

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文化交流 85

第四节 对秦汉文化交流的思考 89

第五章 经学——秦汉时期的学术主流 95

第一节 博士与汉代经学 97

一、六经的早期传承与汉初经学 97

二、博士、博士弟子与汉代经学的发展 100

第二节 五经的传承 105

一、《易》的传承 105

二、《书》的传承 109

三、《诗》的传承 114

四、《礼》的传承 119

五、《春秋》的传承 122

第三节 汉代经学的成就 127

一、何休的《公羊》三世说 128

二、郑玄对今古文的调和 131

第四节 语言文字学的创立与初步发展 134

一、从小篆到隶书 134

二、《尔雅》、《方言》、《释名》 137

三、《说文解字》的成就 140

第六章 天人分际与古今之义 145

第一节 秦统治者对法家以外思想学说的吸收与运用 146

第二节 汉初黄老的朴素唯物论 148

一、《黄老帛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48

二、《淮南子》以道为本的宇宙生成论 152

三、《淮南子》体道而无为的社会历史观 155

第三节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体系 158

一、以神学目的论为核心的宇宙观 158

二、大一统的社会政治思想 163

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 167

四、三统循环的历史观 169

第四节 两汉之际的正宗思想 171

一、刘向、刘歆的折衷思想 171

二、《白虎通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174

三、《白虎通义》的历史观 179

第五节 王充对神学体系的诘难 181

一、天地自然无为的观点和对天人感应说的非议 181

二、无鬼思想和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183

三、实知的认识论主张和对经传虚妄诸说的质疑 187

第六节 王符、仲长统的社会批判思想 191

一、王符以元气为本的宇宙观 191

二、王符的德教思想 194

三、仲长统的天人关系论 197

四、仲长统对历史变化趋势的理论探索 199

五、仲长统的社会批判与改良设想 201

第七章 天与神佛的世界 207

第一节 正宗神学理论与郊祀、封禅 209

一、五德终始说 209

二、谶纬的流行 212

三、郊祀与封禅 215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世俗迷信 221

一、淫祀 221

二、神与自然崇拜 224

三、方士与巫术 226

四、卜筮与相法 228

五、禁忌 231

第三节 道教的创立 233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根源 233

二、道教的兴起 236

第四节 佛教的传入和在中国的早期活动 239

第八章 尊尊亲亲的宗法与伦理 245

第一节 秦代的伦理规定 246

第二节 汉代的礼制建设 250

一、叔孙通制朝仪 250

二、宗庙迭毁之议 252

三、以孝治天下 255

第三节 三纲——君权与父权结合的伦理要求 259

第四节 五常——自觉修养与社会规范 265

第五节 义利观 270

第六节 妇女观 277

第九章 修身与博学的教育体制 283

第一节 秦代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84

第二节 汉代的官学与私学 287

一、官学的设立 288

二、私学的发展 296

第三节 选举制度 302

一、秦朝选举制度 303

二、两汉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利弊得失 306

三、两汉选举制度和教育 312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 313

一、秦汉教育思想的演变 313

二、董仲舒、扬雄、王充教育思想比较 318

第十章 大一统政局下的史学 327

第一节 秦与汉初的史学 328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328

二、秦始皇的史学政策 331

三、对秦亡汉兴经验教训的总结 334

第二节 《史记》——史家之绝唱 337

一、司马迁的生平和著史动机 337

二、《史记》的体例与内容特点 339

三、《史记》的思想价值 342

第三节 两汉之际的史学 348

一、对《史记》的补续与评论 349

二、刘向、刘歆父子的史学活动 352

第四节 《汉书》的成就 359

一、第一部大一统皇朝的信史 359

二、首创纪传体断代史 361

三、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 363

四、史观中的进步因素 367

第五节 《东观汉记》与《汉纪》 370

一、汉代的史官与起居注 370

二、《东观汉记》的修撰 372

三、《汉纪》和荀悦的史学思想 374

第十一章 大气磅礴的秦汉文学 379

第一节 专制制度下的秦代文学 381

第二节 汉代的辞赋 385

一、汉代辞赋兴盛的原因 385

二、汉代前期的骚体赋 387

三、散体大赋的兴盛和衰落 391

四、抒情小赋的兴起 400

第三节 汉代的散文 403

一、异彩纷呈的论说散文 403

二、成就卓著的历史散文 415

第四节 汉代的诗歌 423

一、乐府民歌 424

二、五言诗的兴起 432

第五节 汉代的文论 437

一、汉代文论的特点 437

二、《毛诗序》与汉儒的诗歌理论 438

三、有关屈原楚辞的文学论争 440

四、扬雄的文学观 445

五、王充的文学主张 447

第十二章 多姿多彩的艺术天地 453

第一节 绘画和书法 456

一、绘画 456

二、书法与碑刻 464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466

第二节 建筑与雕塑 472

一、建筑与园林 472

二、雕塑 480

第三节 工艺美术 489

一、青铜器 489

二、陶瓷 494

三、织染工艺 496

四、漆器 499

五、玉器 501

六、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 503

第四节 音乐舞蹈 507

一、乐舞管理机构 507

二、音乐和歌唱 508

三、舞蹈 512

四、角抵百戏 516

第十三章 勘天·格物·厚生——科学技术成就 521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 522

一、历法的修订与完善 522

二、天象的观测与记录 527

三、天体结构理论 531

四、《周髀算经》中的数学运算 535

五、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537

第二节 地理学的新发展 542

一、地图的制作 542

二、《史记》《汉书》的地理学成就 545

三、气象与农业生产 548

第三节 汉代医药学 550

一、《神农本草经》 551

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554

第四节 地震观测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 558

一、张衡与地动仪 558

二、对电和磁性的认识 561

三、炼丹术的兴起 563

四、生物学知识的丰富 567

第五节 农业科学技术与水利工程 571

一、农学理论的发展 572

二、农具的改良 575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 578

四、农田水利工程 583

第六节 手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 586

一、造纸术的发明 586

二、冶炼业的成熟 590

三、纺织业的发展 595

四、酿酒及其他制作行业的技术进步 600

第十四章 秦汉风俗 609

第一节 衣食住行 610

一、式样繁多的服饰 610

二、饮食结构的多元化 618

三、居室状况的改进 623

四、便利的交通 629

第二节 婚姻与丧葬 633

一、婚姻礼俗 633

二、丧葬礼俗 635

第三节 节令习俗 640

一、除夕与元旦 640

二、元宵节 642

三、上巳节 643

四、寒食节、清明节 643

五、端午节 644

六、七夕 646

七、重阳节 647

第四节 社会时尚 648

一、任侠 648

二、节义 654

三、名士风雅 657

参考书目 66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