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尚书学史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尚书学史  下
  • 程元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75150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605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8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尚书学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3

作者简介 4

《尚书》学研究的津筏 5

提要 13

略例 14

自序 17

下册 801

十五 汉尚书学(丙) 801

两汉尚书学与政教 802

(一)两汉天人合一说寻原 802

(二)灾异策对、决刑狱、封建诰命与任荐大臣、戒泆豫、迁都城、定疆域用书义 804

(三)以禹贡治河 817

(四)以洪范察变 823

(五)汉家、新莽以五德终始说与三统说施行政教 849

(六)王莽执汉政及篡建后之行政用书义 858

十六 三国蜀尚书学 863

一、道教三天师张陵、张衡、张鲁之尚书学 864

二、蜀经学博士许慈许勋父子、胡潜、尹默尹宗父子暨周巨之尚书学 866

三、李仁李譔父子、杜琼高玩师徒暨何宗、杜微之尚书学 868

四、谯?、谯周父子暨周弟子陈寿之尚书学 870

五、其他文立、诸葛亮、蒋琬、许靖、何随、秦宓、常朂、郄正、常宽之尚书学·本篇结论 874

十七 三国吴尚书学 881

一、吴设学校立学官暨经学博士韦昭、盛冲之尚书学 882

二、范慎、程秉与郑玄、王肃书学之争 885

三、在吴都建业张昭、张纮、陆绩、诸葛瑾、步骘、严畯、陆抗之尚书学 886

四、在交州士燮、刘熙薛综师徒暨虞翻之尚书学 891

五、吴文臣承旨撰文引尚书·本篇结论 908

十八 三国魏尚书学 911

一、魏设学校,立经学博士,刊三体石经 912

二、七儒宗博士之尚书学 921

三、王粲、田琼、韩益之尚书学与郑玄、王粲尚书学之争 926

四、王朗王肃父子之尚书学与郑玄、王肃尚书学之争,参争者孔晁、郑冲、庾峻、高贵乡公等之尚书学 929

五、其他郑学之徒赵商、张逸、宋均等七人之尚书学 951

六、著论用尚书义者徐干、曹植、陈群、何晏等十一家之尚书学 959

七、文臣代君上制言十二事本诸尚书·本篇结论 968

十九 晋尚书学 973

一、两晋设国子学、太学,立学官,置生徒 974

二、北方五胡十六国之经学事类八简说 979

三、两晋三十四家之尚书学 981

(一)已并入前朝(蜀、魏)陈寿、谯周、孔晁等六家之尚书学录名 982

(二)依汉今文尚书三家说制礼暨杜夷之尚书学 983

(三)治真古文尚书者束晳、孔衍二家之尚书学 984

(四)治马融尚书学者崔游、刘渊、董景道、杜预等七家之尚书学 988

(1)杜预左传注引逸书,在伪古文尚画二十五篇之内者 991

(2)杜注引逸书,在伪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之外者 997

(3)杜注用汉河内本大泰誓或先秦真泰誓(故) 998

(4)杜注引书序以证三代史寔 999

(5)杜注与伪孔传同异别举 1000

(6)杜预「礼议」说无逸「亮阴三年」,非据伪孔传 1004

(五)治郑玄书学者范宣、谢沈等四家之尚书学 1011

(六)治伪古文尚书者苏愉、梁柳、皇甫谧、梅颐、司马彪、徐邈、郭璞、李颙、范宁等十四家之尚书学 1013

(1)皇甫谧撰帝王世纪用伪古文尚书经、传 1014

(2)西晋皇甫谧士安著帝王世纪首疑伪古文尚书经、传(四事) 1026

(3)今辑本帝王世纪所引之伪古文尚书经、传,非何茂材续帝王世纪原引之误入 1031

(4)晋武帝朝,太学立伪古文尚书经、传博士陈疑 1033

(5)皇甫谧尚书学下传挚虞、臧曹 1034

(6)梅颐上献伪古文尚书经、传 1036

(7)司马彪駮伪孔传 1040

(8)徐邈撰(伪)古文尚书音 1041

(9)干宝用伪古文尚书 1045

(10)郭璞尔雅注及山海经注等明引伪古文尚书经、传 1047

(11)李颙注伪古文尚书、引汉河内泰誓遗文及某人伪托之伪孔安国泰誓传 1060

(12)范宁集解伪古文尚书(中含舜典),又改尚书隶古定文为今文,集解谷梁传用伪古文尚书 1063

(七)莫确其宗本者裴秀、杨方等七家之尚书学 1072

(八)义疏创起人——西晋伊说之尚书学·本篇结论 1076

二十 南北朝尚书学(上) 1081

北朝尚书学 1082

一、北朝兴替 1082

二、北朝中央暨地方之官学 1083

三、于前代经学家派,南、北宗尚不尽同 1084

四、北朝之集书校书编书录 1084

五、北朝重视石经 1087

六、北朝人尚书学专著 1087

七、五经(或作七经)专著及大戴礼注 1088

八、通尚书通五经者二十三家 1088

九、依人分卷类论其尚书学 1088

(一)卢辩兼用汉今、古文尚书说 1089

(二)郑玄(连带及于马融)尚书学盛行 1090

(1)常爽、刁冲、游雅修郑说 1091

(2)经由徐遵明承传之郑学者十二家 1092

(三)郑玄书学之反动 1097

(四)间亦行用之王肃尚书学 1100

(五)习伪古文尚书经、传者三家——兼考北方稍早传伪古文尚书经、传 1101

(六)尚书说玄理化 1105

(七)尚书学南北交流(参看下说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卷) 1108

(八)其他通尚书者六家·本篇结论 1110

二一 南北朝尚书学(中) 1115

南朝尚书学 1116

一、南朝兴替 1116

二、南朝中央暨地方之官学 1116

三、南朝所、立尚书官学 1119

四、尚书学专著及后汉书、史记集解之尚书说 1120

五、五经(或作六经)专著及文心雕龙之尚书说 1120

六、通尚书、通五经及治真古文尚书者 1121

七、依人分卷类论其尚书学 1121

(一)治真古文尚书者——刘显 1121

(二)伪古文尚书学盛行范晔及见伪古文经、传;裴駰引伪古文经、传、未曾别引所谓真古文经、传辨附 1122

(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音义之宗承——王俭、张讥 1128

(四)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所据本——蔡、巢、费本 1130

(五)尚书学南北交流(亦参看下说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卷) 1132

(六)尚书学玄理化 1134

(七)专合槀饫、帝告等亡篇书序创注 1145

(八)其他通尚书者二十家与刘勰文心 雕龙 之尚书学 1145

八、尚书义疏学之展大·本篇结论 1162

二二 南北朝尚书学(下) 1167

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 1168

一、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渡江而左 1168

(一)郑冲四传梅颐 1168

(二)南方五代公私学行用伪古文尚书 1171

二、伪古文尚书经、传之还传于北 1175

(一)唐孔氏尚书正义之说 1175

(二)蔡氏等五家可能先已传伪孔学于朔方,推史儒传序之说亦失 1176

(三)征房景先、郦道元、苏绰、颜之推等十三家引用,明伪书早已流传于河洛·本篇结论 1181

二三 隋尚书学(上) 1201

一、隋设国学及州县学,立学官置学生 1202

二、隋贡举始创设进士科、明经科 1205

三、隋图书(含汉、魏石经)之聚毁 1206

二四 隋尚书学(下) 1209

一、王頍、辛彦之、王孝籍、宇文弼、元善、房晖远、何妥、包恺、张文诩、孙万寿、萧该之尚书学 1210

二、顾彪之尚书学 1214

(一)顾彪之尚书学专著 1214

(二)顾彪书说与二刘——焯炫书说关系 1216

(三)顾彪尚书义疏疏解伪孔传讨说 1216

三、二刘——焯炫之尚书学 1224

(一)二刘——焯炫之生平、承师与尚书学著述 1224

(二)唐尚书正义所依以删定之前代义疏检讨 1234

(三)孔颖达尚书正义参用众家义疏,非纯用刘炫述议删定 1239

(四)总论二刘——孔正义评二刘,二刘与费、顾书学同异说钥 1242

四、王通之尚书说 1246

(一)隋代最后一位经学者王通之里贯、仕历、授业及著作 1246

(二)王通中说说书——书诗春秋三经皆「史」;作续经,其中续书始汉终晋,霸王道兼用;拟尚书六体,定君臣制命「四范、七业」 1248

(三)续书佚文征存·本篇结论 1257

二五 唐尚书学(甲) 1265

一、六君倡经学 1266

二、中央官学及地方学 1268

三、贡举 1270

(一)贡举重要科目——明经科、进士科 1270

(二)贡举制度一变——明经科、进士科加试老子策,再变——进士科试杂文 1275

(三)进士科加试杂文予唐代用人暨经学教育之影响 1280

四、唐图书之聚散 1285

五、唐人尚书学专著暨五经专著中之尚书学言论集目 1292

二六 唐尚书学(乙) 1295

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尚书学及其余波 1296

(一)经典释文著成年岁 1298

(二)经典释文之著作目的 1305

(三)书名「经典释文」解题 1306

(四)记经典释文录十四部书并论其编次 1307

(五)经典释文体例记要 1309

(六)经典释文所宗主之传注家 1314

(七)经典释文古今本 1319

(八)经典释文尚书舜典版本——王肃本、姚方兴本暨敦煌本 1325

(九)唐世续陆氏经典释文之专著,有刘、欧二家二书,谓之经典释文之余波 1332

二七 唐尚书学(丙) 1335

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及王元感尚书纠谬 1336

一、五经正义之修撰 1337

(一)孔颖达受诏领撰五经正义 1337

(二)初名五经义赞,后定名五经正义 1338

(三)五经正义篇卷 1340

(四)初受诏撰五经正义年岁——贞观十二至十四年间 1340

(五)五经正义初成书、初颁下年岁——贞观十五年 1341

(六)五经正义初次刊正、再颁下年岁——贞观十六年 1342

(七)马嘉运对于初次修订本之驳正——贞观十六至十七年间 1342

(八)五经正义再刊正、三(最后)颁下之岁月——永徽二年三月至四年二月 1343

二、尚书正义修撰者 1345

三、五经正义版本 1350

四、五经正义所宗主之传注及义疏 1352

五、论五经正义得失 1360

(一)论五经正义弃古从近 1360

(二)论五经正义抄袭旧疏 1364

(三)论五经正义自我牴牾、曲徇传注 1368

(四)论五经正义破注——举尚书正义例 1371

(五)论五经正义杂引谶纬 1372

(六)论五经正义援用道、佛 1377

(七)论五经正义文繁 1385

(八)论尚书正义疑伪古文尚书经、传 1387

(九)论五经正义攘善 1394

(十)论五经正义总结南北朝义疏之学 1397

(十一)五经正义予唐宋经学之影响 1397

二八 唐尚书学(丁) 1403

唐代经书定本——从五经定本至开成石经之刻成 1404

一、颜师古五经定本 1404

二、唐玄宗、卫包改定之尚书本 1407

三、张参五经文字暨唐玄度九经字样中之尚书文字本 1411

四、唐文宗、郑覃等开成石经中之石经尚书本 1417

(一)开成石经产生背景 1417

(二)开成石经初刻暨刻成年岁 1420

(三)开成石经所据之注本 1421

(四)开成石经与刻人员 1424

(五)开成石经价值 1428

二九 唐尚书学(戊) 1435

其他诸家之尚书学 1436

一、撰有尚书学专著者王玄度、成伯玙、穆元休、崔良佐、沈颜五家之尚书学 1436

二、贾耽之禹贡地图学、唐文宗之尚书君臣事迹图 1438

三、补续尚书陈正卿、陈黯、白居易之著作 1440

四、尹思贞、张镒、颜真卿、李肇、僧十朋著尚书旨要之类书讨说 1444

五、凌准、马光极之专释尚书难义考究 1446

六、赵炎、熊执易等十家纂类尚书经文之作记述 1447

七、刘贶之尚书外传、袁表微之尚书师授谱记述·本篇结论 1451

三十 五代、十国尚书学(上) 1457

五代 1458

一、五代之求书献书聚书校书 1459

二、五代学校、贡举 1462

三、五代尚书学暨其相关经著 1471

(一)五代尚书学与五代群经学简说 1471

(二)十二经九经三传、本经暨其注文与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之长兴雕板印行 1474

(三)重校经典释文雕板印行·本篇结论 1484

三一 五代、十国尚书学(下) 1489

十国 1490

一、十国之聚书求书校书 1491

二、十国太学、贡举 1493

三、十国尚书学暨其相关经著 1498

(一)十国尚书学与十国群经学简说 1498

(二)丘光庭兼明书之书说 1504

(三)蜀石经十二经本经暨其注文与宋刻之孟子经、注·本篇结论 1511

三二 尚书版本要略 1523

一、先秦尚书版本 1524

(一)尚书散篇本 1524

(二)孔子编定之尚书本 1525

(三)孟子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26

(四)其他儒家荀况、礼记及大戴礼记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27

(五)春秋内、外传——左传、国语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30

(六)春秋公羊传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33

(七)墨子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34

(八)吕氏春秋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37

二、汉至宋尚书版本 1538

(一)汉今文尚书系本 1538

(1)汉伏生本 1538

(2)汉欧阳家本 1539

(3)汉大、小夏侯家本 1540

(4)汉王莽、刘歆本 1541

(5)汉桓荣郁父子、张奂及汉明帝删节本 1541

(6)季汉荆州尚书后定本 1542

(二)汉孔壁古文尚书系本 1543

(1)汉中古文尚书本(即孔壁原本,又名中秘本等) 1543

(2)汉孔安国钞孔壁本 1543

(3)汉河间献王刘德钞孔壁本 1545

(4)汉杜林漆书古文本 1547

(5)汉马融、郑玄本 1547

(6)北魏石经崔浩本 1548

(三)汉校定系本 1548

(1)汉刘向别录本 1548

(2)汉贾逵校定本 1549

(3)汉熹平一字石经本 1550

(4)汉刘陶中文尚书本 1551

(四)魏今、古文字合刻本 1552

魏正始三字石经本 1552

(五)伪古文尚书本共六本 1552

(1)汉河内伪泰誓篇本 1552

(2)汉张霸伪百两篇尚书本 1553

(3)东晋梅颐献上之伪古文尚书隶古定本(见下(六)隶古定尚书系本) 1553

(4)南齐姚方兴伪舜典本 1553

(5)明丰坊古书世学伪本 1554

(6)清孙承泽洪范经传集义伪本 1560

附:贺成大古洪范 1562

(六)隶古定尚书系本 1563

(1)东晋梅颐献上之伪古文尚书隶古定系本(此目亦见上(五)(3) 1563

(2)唐陆元朗德明经典释文尚书本 1566

(3)唐颜籕师古尚书定本本 1567

(4)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本 1567

(5)敦煌石窟藏唐写隶古定尚书本 1567

(6)新疆出土唐写隶古定尚书本共三本 1573

高昌本、吐鲁番本、和阗本 1573

(7)日本写唐隶古定尚书本共十六本 1573

足利本、内野本、杨守敬获本、罗振玉影印古钞本、岩崎本、九条本、神田本、神宫本、中原本、上图本(即元亨本)、观智院本、古梓堂本、清原宣贤手钞本、天理本、上图本(即影天正本)上图本(即八行本) 1573

(8)后周显德中郭忠恕等校定古文尚释文本 1576

(9)宋薛季宣书古文训本 宋吕大防板刻古文尚书本暨宋晁公武石刻古文尚书本并在 1576

(七)改隶古定古文为今文系本 1585

(1)东晋范宁改隶古定本尚书为今文本 1585

(2)唐玄宗天宝诏卫包改隶古定本尚书为今文本 1586

(3)唐开成石经尚书今文本 1587

(4)后唐长兴锓板尚书经、注今文本 1588

(5)孟蜀石经尚书经、注今文本 1589

(八)两宋监本经书 1589

(1)北宋初,摹刻后唐长兴板十二经本 1590

(2)北宋五经正义单疏本 1590

(3)北宋七经疏单疏本 1593

(4)南宋十二经疏(五经正义、七经疏)单疏本 1595

(5)孟子疏伪本 1596

(6)北宋单注本(经文、注文、毛诗传更有笺文) 1597

(7)北宋新定尚书释文本 1599

(8)南宋单注本(经文、注文、毛诗传笺文) 1600

(9)两宋十二经单经正文(白文、纯粹经本文)本 1602

(10)南宋经、注、疏三合一本 1604

(11)南宋经、注、疏、附释音四合一本 160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