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 陈其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5263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研究;技术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1

一、科学技术学:STS衍化的新形式 1

二、作为科学技术学之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 8

三、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4

第一篇 科学技术本体论 23

第一章 “自然”之为“存在” 25

一、“存在”之意义的考析 25

二、什么是“自然” 32

三、自然界: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40

四、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 49

第二章 自然界的演化(上) 59

一、从存在到演化 59

二、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 69

三、自然演化的基本方式 83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下) 103

一、自然演化的方向 103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15

三、自然界的无限发展:循环发展律 120

四、“多宇宙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126

第四章 自然界的人化 139

一、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化自然” 139

二、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 148

三、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与生态自然观 157

四、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重大转折:可持续发展 165

第二篇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 175

第五章 科学问题的提出 177

一、科学问题:科学发现的真正起点 177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和选题的基本原则 186

三、科学问题的转换: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 191

第六章 科学事实的发现 195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 195

二、科学事实发现的理论 198

三、科学事实发现的方法 205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发现 216

一、科学理论的形式及其发现的本质 216

二、科学理论发现的模式 226

三、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方法 233

四、科学理论发现的“超逻辑”方法 245

第八章 理论体系的建构 253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性质 253

二、科学理论的认识功能:科学解释 262

三、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272

四、科学理论系统化的基本方法 279

第九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确认 287

一、科学理论评价的实质和意义 287

二、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与评价标准 294

三、检验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复杂性 303

四、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310

第十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 317

一、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 317

二、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319

三、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327

第三篇 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 347

第十一章 技术究竟是什么 351

一、技术的原始含义:制作 351

二、技术的流行观念:合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动 355

三、技术的“为人”属性:人体器官延长 357

四、技术的文化面相:技术之为文化 361

五、技术认识论的核心范畴:知识和知识体系 364

六、技术的最一般规定: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 369

第十二章 技术认识的含义、模式与技术合理性 375

一、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 375

二、技术认识模式理论述评 383

三、技术的合理性 388

四、技术认识论在科学技术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391

第十三章 工程技术认识的逻辑程序和方法 395

一、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逻辑程序 395

二、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方法(上) 402

三、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方法(下) 412

四、现代新工具论:系统科学方法论 420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论 433

第十四章 科学与技术 435

一、科学与技术的本质联系 435

二、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 438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模式 442

四、科学研究模型的发展:从线性模型到扩展性模型和象限模型 446

第十五章 科学与社会 454

一、科学的社会建制 454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和文化 467

三、科学史案例分析:“李约瑟难题”和“默顿命题” 474

四、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481

第十六章 技术与社会 494

一、两种对立的技术社会理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494

二、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学:技术的社会形成论 505

三、技术发展的过程与模式 511

四、高技术与社会 519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527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527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 539

三、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546

四、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 551

五、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59

第五篇 科学技术价值论 565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以价值为目标的事业 567

一、价值:科学技术追求的根本目标 567

二、科学技术中的价值因素 571

三、科学技术的真理价值、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 580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588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属性 597

第十九章 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 597

二、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伦理道德问题 603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 623

四、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规范 629

第二十章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上) 636

一、何谓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636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640

三、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 645

第二十一章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下) 656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在中国的回响:“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656

二、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663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669

附录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680

后记 69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