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导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导论
  • 周爱国,孙自永,马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46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干旱区-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研究-西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3

1 地质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3

上篇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3

2 地质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5

2.1 地质生态学(生态地质学)研究现状 5

2.2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现状 8

3 地质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9

3.1 生态系统的构成 9

3.3 地质生态学 10

3.2 生态地质环境 10

第2章 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内容与理论基础 12

1 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任务 12

1.1 生物与地质体的成生联系 12

1.2 生态系统演化的地质学机理 12

1.3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地质学基础 13

2 地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3

3.2 地球系统科学 14

3 地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4

3.1 生态系统生态学 14

3.3 耗散结构理论与等级系统理论 15

4 地质生态学的学科交叉性 16

第3章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基本原理 18

1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 18

2 西北干旱区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20

2.1 水环境变化 20

2.2 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21

2.3 植被退化 21

3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22

3.1 研究内容 22

3.2 研究思路 23

4 干旱区植被演替的表现形式——斑块化 25

4.1 植被斑块及其演替 25

4.2 荒漠区植被斑块演化的实质 28

4.3 植物地下生境结构及其在斑块演化中的作用 29

5 植被演替的限制性生态因子 31

5.1 生态因子的阈值、生态幅与适宜区间 31

5.2 限制性生态因子的确定 33

5.3 地下水的生态效应 35

6 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 41

6.1 天然植被根层研究 42

6.2 关键种的生存域 48

6.3 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51

第4章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53

1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调查方法 53

1.1 区域尺度的调查 53

1.2 中小尺度的调查 55

2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60

2.1 区域尺度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61

2.2 中小尺度地质生态学分析内容与步骤 61

3.1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评价内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 62

3 干旱区地质生态学评价和区划方法 62

3.2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根层生态指数 64

3.3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67

4 干旱区植被恢复的地质生态学方法 67

4.1 生态恢复的概念 68

4.2 干旱区生态恢复的目标 69

4.3 干旱区生态恢复的原则 69

4.4 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程序 71

5 GIS和R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72

5.1 GI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73

5.2 RS技术在干旱区地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74

下篇 额济纳盆地地质生态学研究 79

第5章 额济纳盆地生态地质环境背景 79

1 自然地理条件 79

1.1 地理位置 79

1.2 气象 79

1.3 水文 80

2.1 地质构造 81

2 地质环境背景 81

2.2 第四纪地质 82

2.3 地形地貌 86

2.4 水文地质 87

2.5 土壤 95

3 天然植被生态系统概况 99

3.1 植被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99

3.2 植被生态子系统的划分 100

3.3 各植被生态子系统特征 100

4.1 地下水位下降及土壤旱化 105

4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105

4.2 水质恶化 106

4.3 盐渍化 107

4.4 沙漠化 107

4.5 生物种类减少 107

第6章 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演化的地质生态学调查与分析 109

1 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地质生态学调查 109

2.1 植被分布状况 111

2 天然植被演化概况 111

2.2 植被分布的历史变迁 116

3 天然植被演化的限制性因子 118

3.1 限制性生态因子的确定 118

3.2 土壤质地 119

3.3 土壤水分 119

3.4 土壤盐分 119

3.5 土壤有机质 119

第7章 额济纳盆地天然植物物种地质生态学研究 120

1 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根层研究 120

1.1 天然植被根层位置的确定 120

1.2 天然植物物种根层分析 123

2 额济纳盆地主要植物的生存域研究 124

2.1 主要植物物种的选择 124

2.2 植物生长状况的评判 125

2.3 各样地植物物种根层生态适宜性评判 131

2.4 主要植物物种生存域的确定 134

3.1 生存域图分析 137

3 额济纳盆地主要植物物种的生存域分析 137

3.2 生存域叠加图的分析 139

3.3 物种生存条件的分析 140

第8章 额济纳盆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42

1 额济纳盆地根层生态指数分析 142

1.1 各样地的根层生态指数 142

1.2 根层生态指数分析 144

2.1 各样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级 148

2 额济纳盆地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148

2.2 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149

3 额济纳盆地各分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分析 150

3.1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区(Ⅰ级区) 150

3.2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Ⅱ级区) 151

3.3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Ⅲ级区) 152

3.4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极差区(Ⅳ级区) 152

1.1 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 154

第9章 额济纳盆地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154

1 额济纳盆地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地质生态学机制 154

1.2 新生植被斑块形成的过程 160

1.3 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163

2 土地生态整治原则与方法 167

2.1 地下生境的保护与建设 167

2.2 物种的选择与搭配 167

2.3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68

3 额济纳盆地土地生态整治的主要措施 169

3.1 封育 169

3.2 修补 169

3.3 重建 169

4 不同输水条件下额济纳盆地土地生态整治要点 170

4.1 当前输水量条件下的土地生态整治措施 171

4.2 不同输水量下的土地生态整治措施 173

参考文献 17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