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学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许道勋,徐洪兴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476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经学-历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学的由来及终结 1
第一节 经与经学的定义 1
一、“经”的含义之演变 1
二、“五常说”、“专名说”、“通名说”、“文言说”等诠解 3
三、“经”的界定与“经学”的含义 6
四、“经学”与“儒学”的异同 9
第二节 先秦儒学及其经典结集 12
一、“儒”的起源与儒家学派 12
二、孔子以前的“六艺” 22
三、儒学课本的编纂 29
四、战国时期经典的传授 36
五、“秦火”与儒经的完缺问题 43
第三节 经学时代的确立 46
一、汉初儒学的恢复与经典的重现及传授 46
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50
三、五经博士与弟子员 55
四、经学确立的意义 62
第四节 经典范围的扩大过程 65
一、“七经”:“五经”及《论语》、《孝经》的“升格” 65
二、“九经”取士 67
三、“十二经”与《尔雅》入经 68
四、“十三经”与《孟子》升格 69
五、《大学》、《中庸》的独立与“四书”集结 73
第五节 经学的流变及经学时代的终结 75
一、经学史分期诸说:六期说、十期说 75
二、经学演化的历程 78
第二章 学派界说之一:汉学系统 84
第一节 传统经学流派诸说述评 84
一、清代的“两派说”、“三派说”和“四派说” 84
二、“五四”以后的“三系说”和“新三派说” 87
三、对前人诸说的评估及“新四系说”的构想 89
第二节 汉代今文经学 92
一、五经博士、黄龙十二博士、建武十四博士 92
二、从石渠阁会议到白虎观会议 98
三、汉代公羊学的最后成果——何休《公羊解诂》 105
四、太学经学与熹平石经 107
五、谶纬之学 109
第三节 汉代古文经学 113
一、汉代古文经典的重现与流传 113
二、刘歆倡导古文经学 118
三、东汉初年关于立古文博士的争论 122
四、郑、贾之学与马融之学 124
第四节 郑玄“通学” 126
一、郑玄学术生平:走向“通学”之路 126
二、郑玄的经学成就 129
三、今古文学从对立到融合 135
第五节 汉学的“中变”形态 138
一、五经博士制度的变迁 138
二、王肃之学及其影响 142
三、《易》学的玄学化:王弼注《易》 145
四、《春秋》学的新集解 148
五、伪《古文尚书》的流传 151
六、“三礼”之盛与“五礼”的关系 153
七、“南学”“北学”风尚的异同 155
第六节 汉学系统的总结 160
一、开启汉学统一的先声:《经典释文》 160
二、国子监:经学教育新体制的确立 163
三、从“五经定本”到《五经正义》 166
四、“大经”、“中经”、“小经”及其义疏 171
五、《孝经》学的集结:唐玄宗御注《孝经》 174
第三章 学派界说之二:宋学系统 177
第一节 “宋学”之名的由来及含义 177
一、宋学系统产生的背景 180
第二节 宋学系统的产生 180
二、宋学系统产生的过程 185
第三节 北宋经学变古诸派 194
一、庆历之际诸派:苏湖学、泰山学、江西学、濂学 194
二、熙丰前后诸派:关学、洛学、新学、涑水学、象数学、蜀学 204
第四节 《四书集注》:程朱“理学”派 211
第五节 “六经注我”:陆王“心学”派 214
一、“陆学” 214
二、“王学” 216
第六节 以经为史,以史治经:浙东学派 218
第一节 “清学”的含义及由来 223
第四章 学派界说之三:清学系统 223
第二节 清初经学之重振及开创人物 226
一、清初儒宗顾炎武 227
二、黄宗羲、胡渭对先天易说的批判 229
三、阎若璩与《古文尚书疏证》 231
第三节 清代中期的经学研究与学派 233
一、惠栋与吴派 233
二、戴震与皖派 242
三、浙东学派 248
四、扬州学派 254
第四节 常州学派与宋学派 259
一、常州学派 259
二、宋学派 265
第五章 学派界说之四:晚清系统 270
第一节 近代经学的主要特征及内涵 270
第二节 近代今文经学诸家 276
一、龚自珍 277
二、魏源 279
三、戴望 281
四、廖平 283
五、皮锡瑞 286
六、康有为 287
第三节 近代汉宋兼容诸家 290
一、曾国藩 291
二、邵懿辰 293
三、陈澧与朱一新 296
第四节 近代古文经学诸家 301
一、俞樾 301
二、章炳麟 303
三、孙诒让 307
四、刘师培 309
第六章 经典的内容和解经的方法 312
第一节 “六经”次序与《乐经》之有无问题 312
一、关于“六经”的两种排列次序 312
二、《乐经》之有无问题 315
第二节 《周易》 317
一、《周易》的内容 317
二、《周易》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321
三、今本《周易》及历代研究《周易》之要著 325
一、《尚书》的名称与体例 328
第三节 《尚书》 328
二、《今文尚书》 329
三、《古文尚书》 333
四、伪《古文尚书》 334
五、历代研究《尚书》之要著 335
第四节 《诗经》 336
一、《诗经》的编集与内容 336
二、《诗序》 339
三、齐、鲁、韩三家《诗》及《毛诗》 340
四、历代研究《诗经》之要著 341
一、《周礼》 342
第五节 “三礼” 342
二、《仪礼》 345
三、《礼记》 348
第六节 《春秋》与“三传” 351
一、《春秋经》 351
二、《左传》 353
三、《公羊传》 357
四、《穀梁传》 359
五、历代研究《春秋》“三传”之要著 360
一、《论语》 361
第七节 其他诸经 361
二、《孝经》 367
三、《尔雅》 371
四、《孟子》 373
第八节 纬书、石经、古写本经 375
一、纬书 375
二、历代石经 377
三、敦煌发现的古写本经 380
第九节 经典注释的方法与体例 383
一、口头说经与“师法”、“家法” 383
二、章句训诂之学 387
三、义疏之学 391
四、义理之学 393
五、考据之学 395
第七章 经学的作用与影响及经学史研究 400
第一节 经学与历代封建统治 400
一、大一统政治、宗法血缘制度的理论基石 400
二、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政府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 405
第二节 经学对传统学术文化的影响 410
一、经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10
二、经学与史学 412
三、经学与语言文字学 414
四、经学与哲学 415
五、经学与文学 417
第三节 “五四”以来经学史的研究 419
一、对待“经学”与“经典”的不同态度 419
二、郭沫若、范文澜、周予同等经学史研究成果 421
三、“古史辨派”与经典辨伪 424
四、建国后经学史研究简述 425
五、考古发现的“经典”及其研究成果 427
附录一 本书征引书目与论文 432
附录二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有关儒家经典 马颢 444
后记 徐洪兴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