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 1999-2000、2004年考古发掘报告 report on excavating in 1999-2000 and 2004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 1999-2000、2004年考古发掘报告 report on excavating in 1999-2000 and 2004
  • 郑国珍主编;福建省文物局,福建博物院,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2015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旧石器时代文化-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三明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 1999-2000、2004年考古发掘报告 report on excavating in 1999-2000 and 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概况 6

第一节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理位置、发现与发掘经过 6

图一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7

图二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形图 8

图三 灵峰洞1999~2000年度发掘探方分布图(T4~T6、T11~T13、T16、T17为旧石器文化层发掘位置) 10

图四 灵峰洞钙板(第3层)及钟乳石分布图 11

图五 船帆洞1999~2000、2004年度发掘探方分布图 12

第二节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附近的地质与地貌 14

图六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周围地质地貌图 15

图七 万寿岩孤山地貌示意图(西南—东北) 17

图八 万寿岩溶洞群(西—东) 18

图九 岩前盆地阶地横向剖面图 19

一、灵峰洞洞内地层及其划分 20

第三节 洞穴沉积物 20

图一○ 灵峰洞T4、T11、T17、T24、T30、T36、T44、T52南壁剖面图 21

图一一 灵峰洞T8~T14东壁剖面图 22

二、船帆洞洞内地层及其划分 23

图一二 船帆洞T2、T8、T15、T22、T31南壁剖面图 25

图一三 船帆洞T8~T12东壁剖面图 26

图一四 船帆洞洞内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 27

三、船帆洞形成过程 34

四、关于孢粉分析 34

图一五 船帆洞洞内状态图 35

图一六 船帆洞形成过程示意图 36

1.石核 41

(一)非石器产品 41

一、灵峰洞第3层出土的石制品 41

第一节 灵峰洞的石制品 41

第二章 灵峰洞的石制品及文化层的埋藏 41

(1)单台面石核 42

2.断块 43

(1)锤击石片 43

4.石片 43

3.断片 43

(2)双台面石核 43

图一七 灵峰洞石核 44

(2)锐棱砸击石片 45

(二)石器 45

图一八 灵峰洞锤击石片 46

图一九 灵峰洞石片和石锤 47

1.石锤 47

2.刮削器 48

(1)单直刃刮削器 48

(2)单边凸刃刮削器 48

(3)单边凹刃刮削器 48

(4)单端凸刃刮削器 49

图二○ 灵峰洞石锤 49

图二一 灵峰洞刮削器 50

3.砍砸器 51

(5)双直刃刮削器 51

(1)单端直刃砍砸器 51

(2)单边凸刃砍砸器 51

(3)单端凹刃砍砸器 51

4.雕刻器(?) 51

二、灵峰洞石制品的一般性质 51

图二二 灵峰洞砍砸器和雕刻器(?) 52

第二节 灵峰洞文化层的埋藏 54

(一)石铺地面 56

第一节 船帆洞下文化层的遗迹与遗物 56

第三章 船帆洞遗迹、遗物及文化层埋藏 56

一、船帆洞下文化层的遗迹 56

图二三 船帆洞下文化层遗迹平面图 57

(二)踩踏面遗迹和凿坑遗迹 59

(三)排水沟槽遗迹 60

图二四 船帆洞石铺地面(T1~T6)铺石长轴方向象限图 60

(1)单台面石核 61

1.石核 61

(一)非石器产品 61

二、船帆洞下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 61

图二五 船帆洞排水沟槽(G1)平面图 62

图二六 船帆洞排水沟槽(G1)剖面图 63

图二七 船帆洞下文化层石核 65

(2)双台面石核 65

(1)锤击石片 66

5.石片 66

4.打击砾石 66

3.断片 66

2.断块 66

1.石锤 67

(2)锐棱砸击石片 67

(二)石器 67

图二八 船帆洞下文化层锤击石片 68

2.刮削器 68

图二九 船帆洞下文化层锤击石片和锐棱砸击石片 69

单直刃刮削器 69

(1)单刃组 69

图三○ 船帆洞下文化层石锤 70

单凸刃刮削器 70

图三一 船帆洞下文化层刮削器 71

双凸刃刮削器 72

双直刃刮削器 72

(2)双刃组 72

单凹刃刮削器 72

图三二 船帆洞下文化层刮削器 73

图三三 船帆洞下文化层刮削器 74

三凸刃刮削器 75

直凸刃刮削器 75

直凹刃刮削器 75

(3)多刃刮削器 75

三直刃刮削器 75

两直一凸刃刮削器 75

直凸凹刃刮削器 75

图三四 船帆洞下文化层刮削器 76

图三五 船帆洞下文化层刮削器 77

(2)单凸刃砍砸器 78

两凸一直刃刮削器 78

两凹一凸刮削器 78

两直两凸刃刮削器 78

盘状刮削器 78

3.砍砸器 78

(1)单直刃砍砸器 78

图三六 船帆洞下文化层砍砸器 79

(1)单尖刃尖状器 80

(3)单凹刃砍砸器 80

5.手镐 80

(2)双尖刃尖状器 80

(4)凹凸刃砍砸器 80

4.尖状器 80

图三七 船帆洞下文化层砍砸器 81

图三八 船帆洞下文化层尖状器 82

三、船帆洞下文化层石制品的一般性质 83

图三九 船帆洞下文化层手镐 84

第二节 船帆洞下文化层的埋藏 85

第三节 船帆洞上文化层的遗物 86

(1)锤击石核 87

1.石核 87

单台面石核 87

(一)非石器产品 87

一、船帆洞上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 87

图四○ 船帆洞上文化层石核 88

双台面石核 89

2.断块 89

交互打击石核 89

(2)锐棱砸击石核 89

3.断片 89

4.石片 89

(1)锤击石片 89

图四一 船帆洞上文化层石核 90

图四二 船帆洞上文化层锤击石片和锐棱砸击石片 91

(2)单凸刃刮削器 92

(1)单直刃刮削器 92

2.刮削器 92

1.石锤 92

(二)石器 92

(3)打击砾石 92

(2)锐棱砸击石片 92

(3)双凸刃刮削器 93

图四三 船帆洞上文化层打击砾石和石锤 93

(4)两凹一凸刃刮削器 93

图四四 船帆洞上文化层刮削器 94

(1)单直刃砍砸器 94

3.砍砸器 94

二、船帆洞上文化层出土的骨、角器 95

(2)单凸刃砍砸器 95

4.石砧 95

(一)骨锥 95

(二)角铲 95

(三)带切割痕迹的鹿角饰 95

图四五 船帆洞上文化层砍砸器和石砧 96

图四六 船帆洞上文化层骨锥、角铲和带切割痕迹的鹿角饰件 97

三、船帆洞上文化层石制品的一般性质 97

第四节 船帆洞上文化层的埋藏 98

第四章 船帆洞3号支洞的石制品及其埋藏 99

1.石核 99

一、石制品 99

第一节 船帆洞3号支洞的石制品 99

(一)非石器产品 99

2.断块 100

3.断片 100

4.石片 100

(二)石器 100

1.刮削器 100

(1)单直刃刮削器 100

(2)单凸刃刮削器 100

图四七 船帆洞3号支洞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和石钻 101

2.砍砸器 102

3.石钻 102

第二节 船帆洞3号支洞文化层与哺乳动物的埋藏 103

第五章 船帆洞洞外岩棚地段的石制品 105

第一节 岩棚地段简况 105

第二节 岩棚地段的石制品 106

一、石制品 106

(一)非石器产品 106

1.石核 106

图四八 船帆洞洞外岩棚石核、石片和使用石片 107

3.断片 108

4.石片 108

5.使用石片 108

2.断块 108

图四九 船帆洞洞外岩棚刮削器 109

(1)单凸刃刮削器 109

1.刮削器 109

(二)石器 109

(2)单端刃刮削器 110

2.砍砸器 110

3.手镐 110

(3)凹凸刃刮削器 110

第六章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 111

第一节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 111

一、灵峰洞哺乳动物组合 112

二、龙井洞哺乳动物组合 113

三、船帆洞下文化层哺乳动物组合 116

四、船帆洞上文化层哺乳动物组合 117

第二节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若干哺乳动物化石记述 118

图五○ 船帆洞3号支洞哺乳动物化石 119

图五一 船帆洞、船帆洞3号支洞和岩棚哺乳动物化石 122

图五二 船帆洞3号支洞哺乳动物化石 128

图五三 船帆洞3号支洞哺乳动物化石 129

图五四 船帆洞3号支洞哺乳动物化石 133

第三节 船帆洞3号支洞哺乳动物种群动态分析 135

第四节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哺乳动物组合的性质与对比 139

图五五 斑鹿等五种动物合计年龄结构图 139

附录 148

附录一 关于福建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船帆洞鉴定书 148

附录二 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专家评审意见 150

附录三 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船帆洞石质地面论证意见 152

附录四 福建三明船帆洞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初步分析 153

附录五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样品孢粉、植硅石分析结果 169

附录六 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孢粉分析报告 175

附录七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AMS)碳—14测试报告 178

附录八 福建灵峰洞样品230TH/234U年代测定结果 179

编后语 180

英文提要 18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