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陆化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66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交通规划-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交通系统规划 1

1.1 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1

1.1.1 城市交通问题与交通规划 1

1.1.2 交通规划的作用与分类 2

1.1.3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发展经纬及其必要性 3

1.2 交通规划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5

1.2.1 交通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5

1.2.2 交通供求关系的平衡与基本分析框架 8

1.3 交通的供求平衡 10

1.3.1 基本性质与关系 10

1.3.2 市场分级与交通需求函数 13

1.3.3 道路的服务函数的性质 14

1.3.4 道路建设的效果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 15

1.4 交通系统规划的过程 16

1.4.1 决策过程与规划操作过程 17

1.4.2 交通系统规划过程的实例 19

1.5 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与观点 22

小结 28

第2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 29

2.1 概述 29

2.2 与交通调查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31

2.2.1 交通的量测单位和基本概念 31

2.2.2 交通调查的分类 33

2.3 居民出行调查与分析 33

2.3.1 调查目的 33

2.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34

2.3.3 调查流程 36

2.3.4 调查分析 39

2.4 交通流特性调查 39

2.4.1 交通量调查 39

2.4.2 车速调查 40

2.4.3 交通密度调查 41

2.4.4 行车延误调查 42

2.4.5 饱和交通量调查 43

2.5 机动车OD、自行车及行人调查 45

2.5.1 机动车OD调查与货物流通调查 45

2.5.2 自行车使用调查 46

2.5.3 行人交通调查 46

2.6 公共交通调查 46

2.6.1 公共交通客流调查 46

2.6.2 公共交通意向调查 47

2.6.3 出租车营运调查 47

2.7 停车调查 47

小结 49

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 50

3.1 交通方式与城市发展 50

3.1.1 不同交通方式支撑下的城市形态及其发展 50

3.1.2 不同交通方式决定的市区范围 52

3.2 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53

3.2.1 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 53

3.2.2 交通和区位理论 54

3.2.3 交通与商业区位理论 55

3.2.4 交通和工业区位理论 57

3.2.5 交通和住宅用地区位 58

3.3 土地利用模型 58

3.3.1 汉森模型 59

3.3.2 劳瑞模型 60

3.3.3 住宅选址的凯因模型 66

3.3.4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71

小结 72

第4章 交通的发生与吸引 74

4.1 概述 74

4.2 影响交通量产生的因素 74

4.2.1 土地利用 74

4.2.2 家庭 75

4.3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 76

4.4 发生、吸引交通量的预测 79

4.4.1 增长率法 79

4.4.2 原单位法 80

4.4.3 函数模型法 80

4.5 有关发生交通量分析的新动向 81

小结 85

第5章 交通分布 86

5.1 概述 86

5.2 增长率法 87

5.2.1 预测步骤和模型 87

5.2.2 计算实例 89

5.3 重力模型法 90

5.3.1 基本形式 90

5.3.2 算例和内内距离 91

5.3.3 修正重力模型 93

5.4 机会模型法 94

5.5 各种方法的特性比较 97

小结 98

第6章 交通方式分担 100

6.1 交通方式分担的概念 100

6.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 101

6.2.1 出行主体(者)的特性 101

6.2.2 出行特性 101

6.2.3 交通设施的特点 102

6.3 交通方式选择阶段的分析方法 102

6.3.1 预测体系的分类 102

6.3.2 交通方式分担的预测模型 104

6.4 实用预测模型介绍 105

6.4.1 分担率曲线法 105

6.4.2 函数模型法 106

小结 107

第7章 非集计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108

7.1 概述 108

7.2 非集计模型的基本理论 109

7.2.1 非集计模型的数学表述 110

7.2.2 效用最大值的数学期望值 112

7.2.3 效用函数 113

7.3 常用的非集计行为模型 114

7.3.1 多项Logit(分对数)模型 114

7.3.2 NL模型 115

7.4 非集计模型的计算 117

7.4.1 多项Logit模型的计算 117

7.4.2 NL模型的计算 125

7.5 非集计模型的预测 130

7.5.1 集计问题和集计方法 130

7.5.2 可转移性评价及转移方法 132

7.6 非集计模型的应用实例 135

7.6.1 非集计模型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135

7.6.2 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选择中的应用 136

小结 142

第8章 交通分配基础 145

8.1 交通分配问题的基本概念 145

8.1.1 交通分配与平衡 145

8.1.2 走行时间-交通流量函数 146

8.1.3 交通网络的抽象与简化 147

8.2 最短路径的计算方法 148

8.2.1 概述 148

8.2.2 Dijkstra算法 150

8.2.3 Floyd算法 152

8.2.4 考虑交通网络转向限制的边标号算法 155

8.3 道路的通行能力 158

8.3.1 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和分类 158

8.3.2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 160

8.3.3 路口通行能力的计算 164

小结 171

第9章 交通分配 173

9.1 交通分配方法 173

9.1.1 概述 173

9.1.2 0-1分配法 173

9.1.3 增量分配法 174

9.1.4 连续平均法 175

9.2 平衡分配法 176

9.2.1 平衡分配模型的建立 176

9.2.2 平衡分配模型的解法 179

9.3 系统最优化的交通分配 182

9.4 随机分配模型 185

9.4.1 引言 185

9.4.2 非集计选择模型 186

9.4.3 随机模型在交通流量分配中的应用及其算法 188

9.5 交通分配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204

9.5.1 对交通流量的近似假定 204

9.5.2 利用者路线选择方法的假定 205

9.5.3 交通网络的局限性 205

小结 206

第10章 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的扩展 208

10.1 弹性需求分配模型 208

10.1.1 弹性需求下的平衡分配模型 208

10.1.2 模型解法 210

10.2 考虑路段交通量相互影响的平衡模型 212

10.2.1 一般化路段走行时间函数 213

10.2.2 路段间相互影响对称情况下的平衡问题及解法 213

10.2.3 路段间相互影响不对称情况下的平衡问题及解法 216

小结 216

第11章 组合模型 220

11.1 多出行方式的选择 220

11.1.1 出行方式间的用户平衡状态 220

11.1.2 实用交通方式分担模型 221

11.2 方式间独立的组合模型 221

11.2.1 概述 221

11.2.2 理论与模型 222

11.3 考虑方式间相互影响的组合模型 226

11.4 多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线路的选择 230

11.4.1 公共交通线路选择方法 231

11.4.2 组合模型中非用户均衡公共交通线路选择 232

11.5 模型应用中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 233

11.5.1 方式间独立的组合模型 233

11.5.2 考虑方式间相互影响的组合模型 234

11.5.3 路段走行函数的确定 234

11.6 组合模型的其他形式及研究前景 234

11.6.1 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235

11.6.2 方式分担·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238

11.6.3 交通产生·交通分布·方式分担·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239

小结 241

第12章 动态交通分析模型 242

12.1 动态交通分析模型的意义与特征 242

12.2 动态交通分配理论发展回顾 244

12.3 交通流模型 246

12.3.1 I/O模型 247

12.3.2 单纯连续模型 248

12.3.3 高次连续模型 249

12.4 动态系统最优分配模型 250

12.4.1 动态路径选择原则 250

12.4.2 数学模型 251

12.4.3 模型的最优解条件 253

12.4.4 最优解条件的经济学解释 255

12.4.5 动态系统最优分配模型的求解 257

12.5 动态用户最优分配模型 258

12.5.1 动态路径选择原则 259

12.5.2 模型的建立 260

12.5.3 模型的最优解条件 262

12.5.4 模型最优解的经济学解释 263

12.5.5 模型的求解 264

小结 266

第13章 交通需求快速预测模型 268

13.1 通过路段交通量推算OD矩阵 268

13.1.1 理论基础 268

13.1.2 路线选择和矩阵估计 269

13.1.3 通过路段交通量进行模型估计 269

13.1.4 通过路段交通量直接推求OD矩阵 272

13.1.5 ME2的局限性和改进的ME2 275

13.1.6 极大似然模型 276

13.1.7 非比例分配法下的矩阵估计 277

13.2 基于观测路段流量反推OD交通量的实用方法 277

13.2.1 路段交通量最优推定法 278

13.2.2 OD交通量最优推算法模型 280

13.2.3 基于现状OD交通量的方法 281

13.2.4 模型的特点和问题 284

13.3 简化的方式划分模型 285

13.4 战略规划方法 286

13.5 干道模型 287

13.6 边际需求模型 287

小结 288

第14章 交通规划理论与模型的应用研究 289

14.1 进行综合交通网络整合规划的必要性与关键问题 289

14.1.1 进行综合交通网络整合规划的必要性 289

14.1.2 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问题 290

14.2 道路网规划 291

14.2.1 道路网规划综述 291

14.2.2 道路网规划原则与技术路线 292

14.2.3 路网容量 293

14.2.4 道路网规划方法 297

14.3 轨道交通规划 300

14.3.1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00

14.3.2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301

14.4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306

14.4.1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思路及基本内容 306

14.4.2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的影响因素 307

14.4.3 公交线网优化 308

14.5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310

14.5.1 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与内涵 310

14.5.2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311

14.5.3 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主要步骤 312

14.5.4 综合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模型 313

14.6 停车规划 317

14.6.1 停车规划概述 317

14.6.2 停车需求的定义及其特性 318

14.6.3 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比较 320

14.7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323

14.7.1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概述 323

14.7.2 城市交通流组织 325

14.7.3 交通流组织方案评价 328

小结 331

第15章 规划方案的评价 332

15.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 332

15.1.1 受效益影响的主体 332

15.1.2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的分类 333

15.2 规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思路 334

15.3 交通规划评价的步骤 336

15.4 交通规划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337

15.5 交通规划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 338

15.5.1 使用者角度的评价方法 338

15.5.2 经营者角度的评价方法 339

15.5.3 周围居民角度的评价方法 340

15.5.4 地域社会、自治体角度的评价方法 340

15.6 交通规划的综合评价法 341

15.7 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 342

15.8 交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347

15.9 交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349

15.9.1 财务评价的费用计算 349

15.9.2 财务评价的效益计算 350

15.9.3 财务效益分析 351

15.10 国民经济评价 352

15.10.1 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 352

15.10.2 轨道交通综合效益 353

15.10.3 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354

15.10.4 几点说明 356

小结 358

参考文献 36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