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熹训诂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朱熹训诂研究
  • 贾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771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朱熹(1130~1200)-训诂-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熹训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简介 1

一 朱熹的生平简介 1

二 朱熹的著作简介 6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9

一 关于朱熹某部著作的训诂的研究 9

二 针对朱熹训诂中某一具体内容的研究 10

三 朱熹的训诂著作与其他著作的比较研究 11

第三节 本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13

一 选题意义 13

二 研究方法 15

第一章 朱熹训诂的原则 16

第一节 重视旧注,博采群说的原则 16

一 重视旧注 18

二 博采群说 29

第二节 实事求是,阙疑处不强作解的原则 34

一 关于语音 34

二 关于词义 35

三 关于句意 36

四 关于篇章与经传大意 37

五 关于名物礼制 37

第三节 不墨守成说,自创新解的原则 44

一 关于朱熹训诂著作的指导思想 44

二 朱熹对注释语言的简化 52

三 朱熹对《诗序》的态度 55

第四节 结合文化,以文化通训诂的原则 58

一 叙事考史 59

二 解释天文地理 62

三 解释各种制度 66

第二章 朱熹对古籍语音的研究 70

第一节 朱熹注音的方法 70

一 直音法 71

二 比况法 73

三 反切法 77

四 别四声法与标如字法 81

五 叶音法 86

第二节 关于朱熹的叶音说 90

一 关于叶音说的评价 90

二 叶音说在音韵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95

第三节 朱熹在语音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97

一 对音转现象的认识 97

二 对古音、古韵的朦胧认识 100

三 以方言证古的思想 101

第三章 朱熹对古籍词汇的研究 105

第一节 朱熹解释不同词类的方式 105

一 解释名词 105

二 解释动词 112

三 解释形容词 113

第二节 朱熹解释词语的方法 117

一 形训 117

二 声训 130

三 义训 140

第三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与不足 147

一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 147

二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不足 156

第四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161

一 区分词义的两种状态 161

二 揭示词语的受义之由 165

三 对多义词、同音词和同形词现象的区分 170

第四章 朱熹对古籍语法的研究 179

第一节 朱熹对语法现象的解释 179

一 关于词类活用 179

二 关于四声别义 182

三 关于语法结构 186

四 关于被动句 192

第二节 朱熹对句读的分析 193

一 征引文献分析句读 194

二 根据上下文意分析句读 195

三 根据语法关系分析句读 196

第三节 朱熹对虚词的研究 198

一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 201

二 对虚词的分类训释 202

三 对前人误释为实词的虚词的纠正 210

四 对某些虚词的考证 212

第五章 朱熹对古籍修辞的研究 215

第一节 朱熹对修辞表达方式的说明 215

一 互文 215

二 省文 216

三 重言 217

四 谦辞 220

五 关于协韵 221

第二节 朱熹对《诗经》赋、比、兴的研究 224

一 朱熹对赋、比、兴的定义 224

二 《诗集传》标注赋、比、兴的具体情况 226

三 对《诗经》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241

第三节 朱熹对《楚辞》赋、比、兴的研究 246

一 对《楚辞》赋、比、兴独用现象的分析 246

二 对《楚辞》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253

第六章 朱熹对古籍的校勘 257

第一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内容 257

一 校脱文 258

二 校衍文 259

三 校倒文 260

四 校讹文 262

五 校异文 264

第二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方法 267

一 对校法 268

二 本校法 270

三 他校法 272

四 理校法 275

五 几种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281

结语 286

参考文献 28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