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
  • 林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69255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关系-民族心理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此音乐非那音乐 1

(二)他族审美和我族审美 3

二、学科的提出 5

(一)老问题的新表述 5

(二)音乐审美中的民族心理研究内容 8

(三)音乐审美中民族心理研究的意义 13

(四)音乐审美中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 14

绪编 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第一章 民族及其形成 19

第一节 民族 19

一、定义 19

(一)特定方式的凝聚 19

(二)民族是历史范畴 20

二、原始民族构成因素 21

(一)外因条件 21

(二)内因条件 25

(三)外因条件下的内因动力 28

第二节 古代民族的文明创建 29

一、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 29

(一)文明与文化 29

(二)错综复杂的文明圈 29

二、创造远古文明的民族 30

(一)两河流域文明 30

(二)尼罗河文明 33

(三)古希腊-罗马文明 33

(四)印度河谷文明 35

(五)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 35

三、与古代文明毗邻的民族和部落 36

(一)卫星文明 36

(二)停滞和流产的文明 37

四、发展古代文明的民族 38

(一)伊斯兰文明圈 38

(二)西欧基督宗教文明圈 40

(三)拜占庭文明圈 42

五、小结 43

第二章 民族心理结构的发生 45

第一节 人类心理结构的发生 45

一、人类史前心理活动 45

(一)动物认知能力 46

(二)原始思维 46

(三)原始意识 49

(四)原始范畴 49

二、人类基本心理活动 49

(一)受控于意识的心理活动 49

(二)不同水平的心理活动 50

第二节 人类意识层次 52

一、意识层次构成 52

(一)无意识 52

(二)非自觉意识 53

(三)自觉意识 53

二、现实意识的觉醒 54

第三节 全面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54

一、精神活动的类别 54

二、宗教思维 55

(一)概述 55

(二)宗教思维中的民族特征 58

三、艺术思维 63

(一)概述 63

(二)东西方民族艺术思维的主要差异 64

四、实践-精神思维 65

(一)概述 65

(二)实践-精神思维的民族特征 66

五、理论思维 66

(一)西方思维特征 67

(二)中华民族思维特征 67

六、小结 70

(一)人类思维的全面性 70

(二)思维类型倾向对民族文明发展的影响 71

第三章 民族心理定势结构 72

第一节 概述 72

一、心理定势及其结构层次 72

二、民族心理结构 73

(一)民族气质 73

(二)民族性格 76

(三)民族情感 81

(四)民族意识 84

(五)民族精神 88

第二节 民族心理综合定势 89

一、心理功能结构的民族特征 89

(一)中华民族心理定势 89

(二)西欧民族心理定势 90

二、民族文化模式 91

(一)定义 91

(二)种类 91

三、民族心理定势对民族审美观念的影响 97

第一编 民族审美心理 101

第四章 审美心理结构及其萌生 101

第一节 审美心理活动 101

一、审美心理活动构成要素 101

二、审美心理活动特征 102

(一)审美感知觉特征 102

(二)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104

第二节 民族审美心理结构 107

一、结构系统层次 107

二、审美心理原始需求的发生 108

(一)美感萌生的基础 108

(二)快感分化 109

(三)审美是人性本能的需求 110

三、民族审美结构中的各项功能 110

(一)民族审美感知觉 110

(二)民族审美想象 112

(三)民族审美感情 113

(四)民族审美意识 114

第三节 原始文化 116

一、审美起源的社会性 116

二、原始文化的心理及其形式 117

(一)崇拜 117

(二)形式 120

三、原始文化的意义 126

(一)人类物种演进的支柱 126

(二)人类审美的共同基础 126

第五章 东西方民族审美心理差异 127

第一节 原始文化分流 127

一、民族审美观念类型 127

(一)东方审美观念 128

(二)西方审美观念 131

(三)现存原始民族心理审美观念 132

二、影响民族审美观念类型形成的因素 133

(一)民族形成历史的影响 133

(二)民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134

(三)民族个性的影响 134

(四)民族审美实践的影响 135

第二节 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136

一、东方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136

(一)东亚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136

(二)西亚地区民族的审美心理 143

(三)埃及民族的审美意识 145

(四)印度民族审美意识 146

(五)东北亚部落的审美特征 148

二、欧洲民族审美意识 148

(一)一般特征 148

(二)欧洲主要民族的审美心理 150

第三节 小结 152

一、不同的艺术观 152

二、不同的命运观 153

三、不同的和谐观 153

四、不同的心态感 155

第二编 民族的音乐审美感知觉第六章 民族的音高感知觉 159

第一节 乐音音响集体表象 159

一、表象 159

(一)一般表象 159

(二)乐音音响表象 160

二、集体表象 161

第二节 民族基本音体系 162

一、乐音音响集体表象的民族形式 162

二、音高组织系统的形成 163

(一)音列和音调的发展 163

(二)音阶和调式的形成 168

(三)律制的探索和运用 172

第三节 民族的旋律感知觉 175

一、集体旋律的旋法模式类型 175

(一)原始风格型 175

(二)古代风格型 176

(三)有限即兴型 177

(四)诗词格律型 177

二、旋律的民族感知觉 178

(一)音程感 178

(二)调式感 180

(三)线条感 182

三、和声的形成 188

(一)调性感 188

(二)和声的形成 189

第七章 民族的节奏感知觉 193

第一节 节奏节拍集体表象的形成 193

一、音乐时间的把握 193

(一)时间感的发生 193

(二)音乐中的时间流程与计量 196

二、节奏感的发生 197

(一)音乐节奏之源 197

(二)音乐节奏 201

三、节拍感的发生 202

(一)现实律动的启示 202

(二)音乐律动的形成 203

四、集体节拍表象与节奏表象样式 204

(一)集体节拍表象类型 204

(二)集体节奏表象类型 208

(三)小结 209

第二节 音乐节奏的民族特征 211

一、西方音乐节奏运用特征 211

(一)强拍霸权 211

(二)复合秩序 212

(三)自主创造 212

(四)时代特色 213

二、东方音乐节奏运用特征 213

(一)主观随性 213

(二)装饰延展 215

(三)独立乐种 216

三、黑非洲音乐的节奏运用特征 216

(一)基本概念 216

(二)节奏复调 219

四、拉丁南美洲节奏模式 221

第三节 节奏感及其外延 222

一、节奏与结构 222

二、节奏与情趣 223

(一)西方音乐的节奏情趣 223

(二)东方音乐的节奏情趣 223

(三)黑非洲音乐的节奏情趣 225

第八章 民族的音色感知觉 227

第一节 民族音色观的形成 227

一、音色审美的发端 227

(一)音色追求的原始实践 227

(二)音色美感的形成 228

二、民族音色观 229

(一)概说 229

(二)音色观形成 230

三、音色观的物化 234

(一)器乐音色审美诉求 234

(二)乐器的音色审美实现 236

四、民族的音色审美特征 237

(一)东方音乐的音色特征 237

(二)西方音乐的音色特征 241

(三)拉丁南美洲音乐音色特征 242

(四)黑非洲、大洋洲原始民族音乐音色特征 242

第二节 作为符号的音色 243

一、音色与民族审美心理机制 243

(一)音色的感性特征 243

(二)音色感知觉的内部矛盾 244

二、不同符号中的音色 245

(一)音色的符号功能 245

(二)音色的激唤能力 246

三、音色感的发展 246

(一)心理动力 246

(二)西方音乐的音色发展沿革 247

(三)中华民族音色的变化 249

第三编 音乐社会生态中的民族心理第九章 音乐社会生态(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 253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音乐社会生态 253

一、概述 253

(一)音乐社会生态 253

(二)音乐社会生态的民族特性 253

二、农业文明时代的音乐社会生态 254

(一)概貌 254

(二)上层音乐 256

(三)中层音乐 265

(四)底层音乐 274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音乐社会生态 275

一、概述 275

(一)工业文明 275

(二)音乐社会生态的重组 277

二、新的分野 278

(一)文化音乐 279

(二)艺术音乐 282

第四编 音乐符号表述的民族心理第十章 音乐符号表述的一般特性 287

第一节 符号 287

一、不同类型的符号 287

(一)符号与意识 287

(二)原始符号 288

(三)现实符号 291

(四)艺术符号 294

二、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 300

第二节 音乐音响符码的不同表述方式 301

一、语言符号的多重表述功能 301

(一)感性表述方式 302

(二)知性表述方式 302

(三)理性表述方式 302

二、音乐语言的表述层次 303

(一)感性表述的一般特征 303

(二)知性表述的一般特征 307

(三)理性综合表述的特点 309

第十一章 音乐感性表述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314

第一节 黑非洲音乐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审美心理 314

一、黑非洲概况 314

(一)文明发展特征 314

(二)黑非洲文化地理 315

二、思维特征 316

(一)非洲精神 316

(二)审美观念 317

三、音乐感性表述特征 318

(一)音乐社会生态特征 318

(二)音乐形式特征 318

(三)黑非洲音乐模式 321

第二节 东方音乐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审美心理 323

一、概况 323

(一)文明发展特征 323

(二)音乐地图 323

二、感性表述的一般特征 324

(一)象征性 324

(二)感官性 324

(三)综合性 325

(四)多样性 326

(五)声乐化 326

三、音响开展心理 327

(一)线的绵延 327

(二)形的模糊 331

第三节 欧洲音乐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心理 332

一、概况 332

(一)文明发展特征 332

(二)音乐地图 332

二、感性表述形式 333

(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一般特征 333

(二)工业文明后的感性表述特征 337

第四节 美洲音乐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审美心理 338

一、概况 338

(一)文明进程 338

(二)音乐社会生态 340

二、感性表述的特征 342

(一)娱乐性 342

(二)商业化 342

第十二章 音乐知性表述中的民族心理 344

第一节 口语时代的音乐知性认识 344

一、文化传播方式分期 344

(一)“口语”时代 344

(二)“阅读”时代 345

(三)“图象”时代 346

二、口语时代音乐中的知性认识 347

(一)乐音音响表象的符号化 347

(二)音乐表象的图象化 347

第二节 阅读时代的音乐知性认知 353

一、文本对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 353

(一)阅读时代音乐审美方式 353

(二)阅读时代知性表述方式 355

二、音乐知性表述的民族特征 355

(一)西方音乐中的知性活动 355

(二)东方民族的音乐知性表述 361

三、知性传承方式的改变 366

(一)师徒制的传承 366

(二)课堂制的教学 367

第三节 图象时代的知性认知 368

第十三章 音乐理性综合表述的民族特性 370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理性 370

第二节 思辨型理性综合表述 371

一、西方思辨理性的发展概况 371

二、欧洲音乐与西方音乐 372

(一)词辨 372

(二)西方音乐特征 373

(三)从欧洲音乐到西方音乐 374

三、思辨理性综合表述中的民族特性 379

(一)各西方民族理性精神的表述 380

(二)民族特性与艺术音乐的发展 388

第三节 象征型和直观型理性综合表述 389

一、中国的集体实用理性 389

(一)实用理性内容借感性表述 390

(二)近代音乐理性综合表述 393

二、日本的直观理性表述 397

第四节 宗教型理性综合表述的音乐 398

一、宗教型理性综合表述的一般特征 398

二、印度的宗教型理性表述 399

第五编 音乐审美范畴中的民族心理第十四章 音乐审美范畴中的民族心理 403

第一节 音乐审美经验抽象的民族形式 403

一、概述 403

(一)审美范畴的歧义 403

(二)审美范畴的作用 404

二、审美范畴的民族性 404

(一)西方音乐中的审美范畴 404

(二)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 411

(三)其他东亚民族审美范畴 415

第二节 音乐审美选题的民族心理 418

一、母题 418

(一)概述 418

(二)西方音乐主要母题 421

(三)亚洲音乐特色母题 423

二、母题处理手法的历史进程 424

(一)母题以象征手法处理 424

(二)母题作为题材处理 425

(三)母题作为命题处理 427

第六编 民族审美心理的发展第十五章 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431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交流 431

一、产生民族文化交流的条件 431

(一)交流是民族文化必由之路 431

(二)民族文化交流的客观条件 433

二、影响民族文化交流的文化心理背景 437

(一)族际关系观念 438

(二)民族审美心理气质 442

(三)文明圈的归属 442

(四)时尚观念 444

三、音乐民族交流的心理深度 445

(一)感性层次 445

(二)知性层次 448

(三)理性层次的引进 450

第二节 文化交流对近代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 453

一、文化交流对近代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 453

(一)外来文化对民族理性的影响 453

(二)外来文化对中华民族心理的影响 455

二、文化交流对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影响 457

(一)工业时代的中国审美观念变化 457

(二)工业时代中国音乐社会生态变化 457

(三)个体审美心理 458

第十六章 音乐社会生态(二)——后工业时代 459

第一节 试验音乐的产生 459

一、背景 459

(一)社会背景 459

(二)西方审美心理异化 461

(三)东方审美心理的现代化 464

二、试验音乐的产生 466

(一)艺术音乐的死亡 466

(二)艺术音乐的符号转化 468

(三)对试验音乐的思考 470

第二节 娱乐音乐的滥觞 471

一、文化音乐娱乐化 471

(一)娱乐文化形成 471

(二)娱乐音乐特征 473

二、对流行音乐的思考 476

第三节 全球化中的民族化 477

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77

(一)精神遗产 477

(二)文化包袱 477

二、全球合作时代 478

三、全球化和民族化 479

(一)人类性和民族性 479

(二)互补与独立 480

(三)全人类共同财富的创造 481

结论 483

一、温故而知新 483

(一)回顾 483

(二)展望 483

二、谛听和揣测 484

参考书目 486

名词索引 491

后记 50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