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敦煌学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敦煌学概论
  • 郝春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100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敦煌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敦煌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敦煌学的性质及其由来 1

一、敦煌学的性质 1

二、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4

第二节 敦煌学的兴起和发展 7

一、敦煌学的兴起(1909—1930) 7

二、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拓宽(1931—1949) 10

三、敦煌学的稳步发展(1950—1966) 12

四、台港地区敦煌学的异军突起(1966—1976) 14

五、敦煌学的迅速发展(1977年至今) 14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敦煌学的意义 20

一、更具体、形象地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 20

二、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21

三、进一步深入认识近代中国学术的转型 22

四、进一步具体认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23

五、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3

上篇 敦煌的历史 25

第一章 敦煌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27

第一节 河西与敦煌的自然环境 27

一、河西的地理位置 27

二、河西的自然条件 28

三、敦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 29

第二节 汉武帝以前的敦煌 30

一、史前的敦煌居民 30

二、商周至汉初的敦煌 31

第三节 汉代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 32

一、西汉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 33

二、西汉末与东汉时期的敦煌 37

三、汉代的中西交通 39

第四节 魏晋时期的敦煌 41

一、曹魏时期的敦煌 41

二、晋代的敦煌 42

三、魏晋时期敦煌的文化 43

第五节 十六国时期的敦煌 44

一、十六国时期敦煌的政治和经济 44

二、十六国时期敦煌的文化 47

第六节 北朝时期的敦煌 49

一、北魏时期的敦煌 49

二、西魏时期的敦煌 51

三、北周时期的敦煌 51

四、北朝时期敦煌的文化 52

第二章 敦煌的兴盛与陷落 55

第一节 隋代的敦煌 55

一、隋代的敦煌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55

二、敦煌佛教的复兴 57

第二节 唐前期的敦煌 59

一、唐前期敦煌的政治概况 59

二、唐前期对敦煌的治理和经营 62

三、唐前期中西交流和敦煌的文化 65

第三节 吐蕃管辖敦煌时期 69

一、吐蕃对敦煌的管理及相关制度 69

二、吐蕃时期敦煌佛教势力的膨胀 73

第三章 敦煌的回归 81

第一节 张氏归义军时期 81

一、张氏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81

二、张氏归义军巩固政权的主要措施 83

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张氏归义军的极盛 94

四、张氏归义军的衰亡 96

第二节 曹氏归义军时期 99

一、曹氏归义军的建立 99

二、曹氏归义军的内外政策 100

三、曹氏归义军的兴衰 103

第四章 敦煌的衰落与复兴 107

第一节 西夏时期的敦煌 107

一、关于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灭亡和沙州回鹘时期的推测 107

二、西夏管辖时期的敦煌 110

第二节 蒙元时期的敦煌 113

一、蒙元对敦煌的经营和敦煌的进一步衰落 114

二、蒙元时期敦煌的文化 116

第三节 明代的敦煌 118

一、明朝时期敦煌的地位 118

二、沙州卫时期的敦煌 118

三、罕东左卫时期的敦煌 120

第四节 清代的敦煌 121

一、清朝敦煌的行政建制 121

二、清代敦煌的社会经济 122

三、清代敦煌的文化 124

第五节 古代敦煌兴衰之因 125

一、敦煌兴衰取决于其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126

二、影响敦煌兴衰的其他因素 130

中篇 敦煌石窟艺术 133

第五章 敦煌石窟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 135

第一节 早期敦煌石窟艺术(十六国时期) 135

一、莫高窟的初建 135

二、十六国时期敦煌石窟艺术 136

三、十六国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渊源 139

第二节 北魏和西魏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41

一、北魏前期的敦煌石窟艺术(442—525) 142

二、北魏后期和西魏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525—557) 146

第三节 北周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49

一、北周时期的洞窟形制和彩塑的特点 149

二、北周时期壁画艺术的特点 150

第六章 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 155

第一节 隋代的敦煌石窟艺术 155

一、隋代敦煌洞窟形制的特点 155

二、隋代敦煌彩塑的特点 156

三、隋代敦煌壁画的特点 158

第二节 唐前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62

一、唐前期敦煌石窟艺术概貌 162

二、唐前期的代表窟 167

第七章 敦煌石窟艺术的衰落 177

第一节 吐蕃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77

一、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变化 177

二、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概况 180

第二节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84

一、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84

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90

第三节 晚期敦煌石窟艺术 194

一、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194

二、蒙古帝国和元代的敦煌石窟艺术 197

下篇敦煌遗书 201

第八章 敦煌遗书的概况及宗教文献的主要内容与价值 203

第一节 敦煌遗书的概况 203

一、敦煌遗书的内容、时限和文本形态 203

二、敦煌遗书的装帧形态 205

三、敦煌遗书的文字形态 208

第二节 敦煌遗书的流散、数量及收藏情况 209

一、斯坦因与英国收藏品 210

二、伯希和与法国收藏品 212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品 213

四、大谷“探险”队与日本收藏品 214

五、奥登堡与俄国收藏品 215

六、其他散藏品 216

第三节 敦煌宗教文献及其价值 217

一、佛教典籍 218

二、道教文献 224

三、景教文献与摩尼教经典等 227

第九章 敦煌社会历史文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231

第一节 敦煌历史地理文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231

一、历史文书 231

二、历史地理文书 239

第二节 敦煌社会史文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241

一、氏族谱 242

二、书仪 243

三、占卜文书 245

四、社邑文书 249

五、寺院文书 254

第十章 敦煌俗文学、科技文献与四部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259

第一节 敦煌俗文学文献的内容及其价值 259

一、讲经文 259

二、因缘 260

三、变文 262

四、话本 264

五、词文 264

六、赋 266

七、诗话 267

第二节 敦煌科技文献的内容及其价值 267

一、医药文献 267

二、天文历法文献 269

三、算书 273

第三节 敦煌写本四部书(古籍)的内容及其价值 274

一、经部 274

二、史部 276

三、子部 279

四、集部 283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来源 287

附录二 本书引用敦煌遗书缩略语说明 291

后记 293

精品推荐